•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改革开放40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25 18:55:16 点击: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贡献了中国智慧。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更好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就需要从学理上总结40年来改革的主要经验,包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渐进的政治体制改革路线,坚持协调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等。

    关键词:改革开放;政治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D61;D621

    DOI:10.13784/j.cnki.22-1299/d.2018.03.004

    一、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就

    改革开放是改变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这个历史性的飞跃离不开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废除了领导干部终身制,完善了党的人才选拔机制,吸取“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民主法治践踏的教训,加强了法制建设,“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1](P146)除此之外,在简政放权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调动了地方和个人的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十二大到十三大间,党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探索,在党与国家机构改革、加强中央政治局作用、加强中央委员会作用以及人事制度改革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进步,这些方面的改革成果为中国的政治生态环境注入了新的活力。80年代末到90年代,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中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加强了党对政治体制改革的领导地位,强调基层党的领导机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通过“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党在政治体制改革中的领导力。此外,通过分税制来加强中央的政治权力,维护了中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权威领导。

    进入到21世纪,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终于掌握了中国政治民主建设的规律,在实践中终于形成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探索出了适合中国社会政治发展规律的新模式。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政治制度建构始终遵循了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两大原则,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新境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中,中国共产党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认识到了“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优势。”[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进入新阶段,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此外,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方面,注重系统化顶层设计,推进司法公开,构建开放、动态、透明的司法机制建设,司法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根据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新要求,做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3]的 重大理论创新,积极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更加注重在全方位、多领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表现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整治行政上的官僚主义,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持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在全国的依规依纪开展巡视活动、推动巡视工作向纵深发展,推动巡视工作更好地聚焦全面从严治党,更好地服务党内廉政制度建设,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并取得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

    二、40年来政治体制改革经验的理论向度

    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之路。政治体制改革与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联动,共同促进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成功。实践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理论优势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优势,这就需要在理解和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正确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经验,从而为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40年政治体制改革成功的政治保证,也是最基本的经验。“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一些人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产生了怀疑。他们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张对中国的政治体制进行彻底的改造,和西方的政治体制进行彻底的接轨。在这些政治思潮的影响下,一大部分人陷入了严重的思想混乱。针对会影响国家前途命运的思潮,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作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指出中国社会的改革方向不能离开四项基本原则。需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1](P164)

    正是在改革开放40年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顶住了苏东剧变中反社会主义思潮的逆流,经受了来自国内外各种反社会主义势力的压力,在各种困难考验面前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才没有走上与西方政治体制改革完全接轨的邪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2]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民主机制不断健全完善,中华民族正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速发展,也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离不开“四项基本原则”的保驾护航,否则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成功的经验也不可能引起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不可能在世界上散发出越来越大的感召力。

    ●坚持渐进的政治体制改革路线

    国际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曾经指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4]现代化是近代以来每一个民族国家追求的重要目标,但是如何防止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不稳定现象的出现则需要政治智慧。

    40年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在于推进了一条渐进式的改革路线。正如邓小平总结的那样:“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方针必须坚持,但是,方法要细密,步骤要稳妥。”[1](P359)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采取了渐进式的制度创新来突破人们的旧思维方式。通过走一步看一步,甚至“进一步,退两步”的方法来避免政治上的争论,以实践来检验改革成果的方式来促进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的不断实现。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以发展党内民主来推进人民民主的方针,这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较为健全,党员的政治素质相对较高,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提高,可以点燃人民的政治参与热情。渐进的政治体制改革路线符合中国社会的具体国情,也避免了发展过速有可能带来的改革“泡沫”效应,避免了改革过程中社会不稳定现象的出现,使中国政治体制能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更好地吸收来自国内外的改革经验,推进中国的政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坚持协调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改革

    在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顺序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内曾出现过不同声音,邓小平正确解答了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他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5](P164)改革开放40年来,政治体制改革在实践中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充分说明了中国坚持协调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改革的经验是正确的。这是因为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是辩证发展的,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能够脱离经济基础存在的政治体制。同样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也会在实践中给政治体制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在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停滞不前,必须把握好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改革的平衡,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使人民更好地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新时代下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向度

    邓小平指出:“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 [5](P164)这就深刻地指出了我国政治体制在改革开放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回顾我国改革开放40年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虽然我国在改革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些基本问题依旧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需要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脚踏实地、全面辩证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进一步加强党在政治体制改革中的领导地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2]要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践的发展是永不停息的,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的越深入,就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这就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带领中国人民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应对政治体制改革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更加错综复杂,这就需要中国共产党发挥协调各个方面的引领作用。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政治体制改革的领导,在未来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国才能坚持从具体国情出发,保持清醒的头脑,克服对西方政治模式的路径依赖。根据中国社会的历史文化特点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政治体制。在实践中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以坚定的“四个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进一步加强政治文化建设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大一统与个人专制的传统对新时代的政治体制改革有着极大的消极作用。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比如压制个人自由意志表达,官本位文化在现实中还存在,这就需要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一步加强政治文化建设。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全党坚定地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周围,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要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党内政治建设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新的一轮改革开放中,要与时俱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注重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需要具备自我革命的精神,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更要强化党内监督,“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2]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进一步加强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一环。加强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首先要通过民主,以权利制约权力。其次要通过分权,以权力约束权力。分立的权力通过彼此制约而达到的动态平衡,被称为权力的制衡。[6]回顾40年改革开放历史,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方面进行了许多制度性的构建,但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这就需要在未来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进一步从各个方面入手,建立起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制定合理的资源分配制度,加强对全党的政治教育,打造政治廉洁的良好生态环境。在新时代的政治体制改革实践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防止腐败现象在党内的蔓延,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嚴峻复杂,巩固压倒性胜利、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因此,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基石,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行使相对独立和相互制约。在未来的政治体制改革中,更需要意识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根本上要靠法规制度。因为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特点,是确保未来政治体制改革中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9.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6-11-13.

    [4]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 陈池明,吴玉宗.权力的制约与平衡[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3).

    作者简介

    孙泽海,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责任编辑 姜杰

    推荐访问:改革开放 回顾 思考 政治体制改革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