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社会转型期公民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对策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25 17:35:10 点击:

    摘要:建设参与型政治文化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20世纪70年代末,在改革开放的强力推动下,中国进入了全面社会转型时期,成为公民政治参与发展的重要历史契机。我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试图分析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动因和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社会转型;政治参与;参与型政治文化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 042 -02

    “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1],它表现的是人们对实现社会目标的心理取向。也就是说,政治文化是人们心理的一种态度取向,这种取向可以用人们的认知、情感和评价三个概念来说明。根据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的观点,政治文化划分为地域型、依附型和参与型,毫无疑问这三种基本类型中只有参与型政治文化才是推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先进政治文化。当今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体现出处于主导地位的政治文化是参与型政治文化,但是这种政治文化中的成员在参与的积极性上可能有很大的不同,甚至有的成员不懂政治文化,更别提政治参与。因此,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民主政治制度改革的今天,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建设应该受到高度的重视。

    一、社会转型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

    在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强力推动下,中国已进入了全面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经济生活日益市场化,文化生活不断多元化,政治生活更加民主化,人们生活的深刻变化同时也使人们对各个方面的要求提高,尤其是在政治参与方面。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为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但是社会转型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也制约着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一)社会转型直接促进公民的政治参与。

    当前,改革开放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社会转型,我国的政治文化也打破了封闭保守的传统发展模式,呈现出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适应性和吸收借鉴不同文化的开放性。新旧、中西思想体系之间的冲突和碰撞使中国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政治文化。因此,社会转型为我国当代公民政治参与提供了现实基础。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直接导致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政治取向发生了深刻变化,民主、公平、法制、竞争、参与、开放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的主体意识日趋强烈,使他们成为具有时代感、责任感和自我意识的现代公民。人们不再盲目崇拜、畏惧权威,而是能从自身利益的角度进行理性的思考,并较为积极地关注国家政治生活和参与政治活动,由此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开始形成和普及。改革开放也使人们拥有更多的信息、机会、生活方式和社会化渠道,人们越来越看重政府的实际作为和实际效果,对政府的评价也越来越现实。可见,现如今人们在追寻“民主”的道路上开始变得更为理智,在探索我国政治发展道路的问题上更强调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制度”。因此,社会转型直接为我国参与型政治文化提供了环境、现实基础和主体因素,而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创建对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具有积极的、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转型带给公民政治参与的负影响。

    社会转型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实现了社会的整体进步,但城乡、地区差距不断拉大,社会分配严重不公,贫富差距日益加大,失业人口激增、就业难等社会问题威胁着当代中国的社会稳定。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政治参与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社会问题直接导致社会的不稳定,社会的不稳定必然导致非法式或不合理的政治参与,而不良的政治参与又将加剧社会的不稳定。此外,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上的成果毋庸置疑,但政治体制改革的成绩却相对较少,传统的政治体制对人们的影响仍然很大,民主化进程缓慢。最后,许多人无法消除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封闭、盲目崇拜和盲目从众的心理也严重的制约着中国的政治发展。

    二、转型期加快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的对策

    在社会转型时期,参与型政治文化对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寻求有效传播和普及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对策和建议。这里,我对如何建设我国公民参与型政治文化提出如下几点对策。

    (一)加快政治体制改革。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经济体制改革成就斐然,这势必要求政治体制的改革要跟上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超前发展,但政治改革却相对滞后,这种反差不但制约了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空间。因此,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公民政治参与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监督,而其监督效力的发挥则有赖于法制的完备和监督机制的健全。当前,一是要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细化公民参与的程序、步骤、规则,切实保障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二是建立完善问责制度、会议制度、公示制、人大代表述职制、听证制和旁听制等监督制度,使公民真正了解政治事务,参与政治生活,表达利益诉求,监督政府工作。在法制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强调民主监督的法制建设,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真正建立起合法、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才能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的应有效力。这是确保民主政治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提高公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未使一些公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当今中国官本位思想仍然盛行,导致有这么一群所谓的官员,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平等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个人权力感、优越感和占有欲极度膨胀,腐败之风屡禁不止。现实中许多领导干部不是把手中的权力看做是受之于公众、服务于公众的公共权力,而是将其视为谋取个人私利的特权。这些都导致人们对政府的失望与不信任,从而使政府的权威受到质疑,这也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最大隐患。公务人员个人的欲望是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观因素,但其根本原因是体制因素。公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影响着公民政治参与的态度与热情,必须切实加强政治体制改革,提高公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执法意识,增强公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促使公务人员尊重并维护公民的参与权利,严格依法办事,最终实现制度正常运转的目的。

    拓宽公民的政治参与渠道。一是健全和完善社会团体和各种群众组织,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群众组织在政治参与中的积极作用;二是建立健全大众传播媒介的组织机构,充分利用报刊、广播影视、互联网络等大众舆论媒体的作用,为公民提供及时的信息和发表言论、意见的平台,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三是建立健全政治参与制度,比如在网络化、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建立微博、微信互动制度,拓宽政治参与渠道。

    (二)在实践中激发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

    参与型政治文化是现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的方向,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心理依托。参与型政治文化要求社会成员主动的参与政治生活。当前,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普遍热衷于追求物质利益,认为拥有更多的财富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产生了政治冷漠感。这种功利主义倾向大大阻碍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因此,在实践中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已成为当前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的主要课题。

    重视民意表达,鼓励人们提出自己的政治见解。在政治生活中,中国人普遍缺少独立的政治见解和鲜明的政治个性。改革开放以来,在漫长的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人们有提出在政治上的要求,但其政治要求却仅限于争取必要的生存空间和有限的改善生活境遇。要改善这一现状,建设参与型政治文化,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增加开放度、透明度以及与公众之间的亲和力,广泛开展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平等协商与对话等实践活动。人们应该多关心政治事务,人们可以通过各种传媒渠道进行民意表达,提出自己的政治见解,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政治兴趣,提升自己的政治参与能力。

    重视和组织政治实践活动,增强人们的参与愿望和参与热情。民主政治的深入人心归根到底要通过人们的实践、参与来实现。首先要完善选举制度。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之一。如今很多人不重视自己的这项基本政治权利,在人大代表等选举活动开展时放弃自己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甚至对此漠不关心,这些现象都不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其次,公民自治组织和社会团体要经常组织各种规范的政治实践活动,比如民主交流会、辩论会,来有效的表达出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和意愿。

    参考文献:

    [1]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译林出版社.1987

    [2]范静.政治文化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1(1)

    [3]刘晓丽.转型期我国公民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考略[J].柴达木开放研究.2009(3)

    [4]刘晓丽.论我国参与型政治文化的构建[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9(3)

    [5]邓薇.政治文化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J].青海社会科学.2006(4)

    [6]刘彤,杨弘.试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创新与发展[J].东北师大学报.2005(3)

    [7]方盛举.参与型政治文化与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J].社会科学研究.2006(5)

    [8]胡伟.关于政治文明若干问题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2)

    作者简介:汤丽华(1990-3-18),女,汉族,江苏海门人,法学硕士,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推荐访问:转型期 文化建设 对策 公民 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