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异化现实下高校课堂文化学习效果的思考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25 05:35:06 点击:

    摘要: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异化现实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需要关注的问题。文章从异化现实的具体表现出发,在阐述课堂文化学习效果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课堂文化学习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异化;课堂文化;学习效果;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5-0084-02

    相关资料显示,高校的受关注度正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与此同时大学的环境、教师和学生的状态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与中国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异化现实呈正相关性。20世纪末我国经济水平快速发展,对外交流逐步扩大,使高等教育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模式的转变,进而导致大学生赖以学习和生活的现实环境也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如何在异化的现实条件下,使高校的课堂文化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显著提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和重视的问题[1]。本文对异化现实下有关高校课堂文化学习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一、异化现实的表现

    (一)高校在知识社会背景下异化的表现

    知识社会的概念是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相对应,被称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也叫知识社会。这个概念反映了人们对当前世界的一个新特征的认识。

    1.高校正处在向大众化的转型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高校在知识的类型、知识的种类、知识标准上的解释权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其他机构试图逾越这种垄断地位是望尘莫及的,更别提加入知识的研究、传播与人才的培养。以前我们的高等教育机构是培养少量知识精英的场所,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仅有3%-5%的适龄人口可以进入大学,而今天已经突破了20%的入学率,其他国家甚至达到50%以上的入学率。据统计,目前90%以上的工作岗位对求职者的要求为接受过高等教育;80%以上的专业技术岗位对求职者的要求为从事过专业技术培训。与西方在五、六十年代就进入高等教育的鼎盛期比较,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要想达到普及型的高等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种大众化教育模式的发展,对传统高等教育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如何从精英型的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型的高等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

    2.高校需要应对国际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突显,但本土化也是我国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这与中国长期以来处于追赶的地位有一定的关系。有些人会把西方的东西想当然地拿来,要我们学习,因为西方是先行者。但是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升的今天,我们则应该跳出这个“死框”,平等地思考国际化关系,应以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相互影响为主要发展方向,因此,对留学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不能完全吸收你的文化,全盘接收你的文化,或按照你的模式来做事情。国际化的实质是相互的,忽视本土化、依仗西方化的心理状态需要我们竭力克服。例如我国的书院制度,胡适先生、季羡林季先生都很提倡,这是中国自己的高等教育的传统,知识传统、其实完全可以再继承,特别是跟现代社会的需求要结合起来。

    3.高校处于学科转型的调整中。知识社会的出现,对大学的冲击很大,尤其对基础性的学科。比如人文类的哲学、历史等学科,从当年的凤毛麟角,到现在的普遍面临就业困境,而且很多学科的研究生生源均需要靠调剂,这是一些基础学科面临的大问题。这与社会的需求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有一定的关系,社会需求量越小,投入经费亦减少,进而使许多传统的学科慢慢开始萎缩。这想必也是学科领域中优胜劣汰的发展模式。因此,在知识转型的大背景之下,如何在新的背景、新的教学体制中找到传统学科的新的生长点,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在很多国家在搞专项研究时,需要把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聚在一起,这对学科发展来说是一次好的机会。

    4.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专业教育转向通识教育。学生培养从过去严格的专业式教育逐渐向现在通识化的教育发展,美国在这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最近中国各高校都在讲通识教育,且在实践通识教育。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被固定在某一个职业层面,每位毕业的学生,都会面临职业生涯转变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这种新的发展模式,这就需要我们的学生必须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打好学习基础,改变固有的狭隘的学习观念,做适应时代发展的弄潮儿,让通识教育成为当代高校亘古不变的主题,并为之不断努力、探索。

    (二)社会和家庭在异化现实中的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但是一些客观原因如历史原因、现实条件等,使得我国目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因此我国现阶段存在着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社会腐败、两极分化严重及环境污染等一系列较为严重的问题,导致整个社会中相当的一大部分人,把追求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忽视了奉献精神,把追求经济利益作为终极目标,为了一己私利甚至可以不择手段。浮躁、逐利的现实存在于社会的每一个层面。

    我国的文化环境在对外开放的发展进程中,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如在内外文化进行合作与交流的同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这些价值观念大规模渗透进我国的文化环境中来,使人们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家庭中包办现象突出,学生渐失独立性。“90后”是现代大学中的主要群体,且以独生子女居于首位,除了在校学习外,其他事务大都由父母包办,学生因此失去了亲身体验社会的机会,且不提前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2]。大多数“90”后进了大学以后,学习能力差,生活能力欠缺,生活多成茫然状态,再加上理财意识淡薄、消费心理不健全以及逐年加剧的就业压力等。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个人的注意力将会偏向于外在及虚妄的方面。

    二、异化背景下提升课堂文化学习效果的策略

    (一)课堂文化学习效果的内涵

    课堂文化即为:师生是教学的主体,其彼此之间的协作是实现教学有效性和高效性的基础,以此来促进学生学习岗位技能、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等,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本着“价值观念、思想观念规范化”的原则,在吸取以往优秀的教育研究成果的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特点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文化学习,达到教育教学的统一体[3]。课堂是浓厚文化底蕴的蕴藏者,其不光是传道授业的场所,更是体现教育改革创新的实施者。学习是学生自我探索的过程,要想从根本上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达到有效的课堂学习目标,与其说重视教师的“教”,不如说重视学生的“学”。21世纪的教育主题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在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与学习方法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实践性的培养,真正实现理论依托于实践的教育模式,有效课堂在教育创新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提升课堂文化学习效果的策略

    1.有效教学为课堂文化的出发点。有效教学即在课堂这个动态的学习环境中,通过有效的学习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和学生既是有效教学的参与主体,也是检验有效教学成果的关键主体[4]。教师与学生在有效课堂上,共同参与课堂互动学习,共同分享教学成果,改变以往呆板、保守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文化,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收获课堂文化知识的同时,体验到和谐充满生命意义的课堂文化,提升发展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

    2.自觉文化课堂的建立源于和谐课堂文化。和谐文化课堂不是空穴来风,它依托于自觉文化课堂。在自觉文化课堂上,师生之间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互动交流,在课堂文化多元主题的基础上,从教育文化目标出发,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能力为最终目标,通过有效的交流和思考实现自觉的课堂文化,学生在自觉课堂上,自我反省,自我反思,将课堂文化、生活体验与教育目标有机结合,在汲取各种文化课堂优势的同时,创建多种文化共存的教育模式,使每一位进入课堂文化学习的学生,既体验了融会贯通的文理知识,还体验了和谐的课堂文化[5]。

    3.循序渐进是构建有效课堂文化的基础。有效课堂学习理念的建立依托于文化冲突、文化整合、文化生成,其中文化生成与文化整合二者不是矛盾的统一体,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贯穿于从古至今的课堂文化学习的始终,例如现实课堂中存在中外文化,古今文化,教师与课程之间、学生与课程之间,均存在文化冲突,如何在这种冲突下寻找文化发展的动力则是我们构建有效课堂文化的主题。文化整合也不是单纯的文化叠加,而是在文化借鉴的同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根本上提升文化的内涵。循序渐进是万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构建有效的文化课堂也依托于万物的发展规律,无论从文化冲突到文化生成,还是从文化整合到文化生成,均滋生于优质课堂文化,而如何将多元的文化主体与优质的文化主体进行融合则是我们构建有效文化课堂的目的[6]。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和谐与发展是其永恒的主题,只有这样的课堂文化学习,才会在异化现实背景下走向健康合理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媛媛.浅析环境异化对大学生学习动力的负面影响[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2]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82.

    [3]刘耀明.课堂文化的诠释与重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

    [4]陈晓端等.有效教学理念与实践[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7.

    [5]陈晓瑞,毛红芳.试论有效教学的课堂文化构建[J].当代教师教育,2009,(3).

    [6]刁培萼,吴也显.让智慧走进课堂 推动课堂文化重建[J].扬州大学学报,2005,(8).

    收稿日期:2013-10-29

    作者简介:张迪(1978—),女,河北丰润人,黑龙江财经学院教务处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课堂文化的异化与重建策略研究”(HGJXC110

    330)

    推荐访问:异化 课堂 现实 思考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