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复合型传媒人才的高校培养模式探析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25 05:30:07 点击:

    【摘要】 当今高校所培养的传媒人才,不仅要掌握传媒的学科基础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跨学科视野等多方面的素质。现代传媒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多层面的理论基础和多种能力的有机组合。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在此社会需求之下做出了初步尝试,整合资源创立了独有的“金三角”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复合型传媒人才 浙江大学 “金三角”培养模式

    在多媒体背景下,传媒趋向信息化、多元化、网络化和融合化,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高水平、复合型的特征。因而,如今传媒人才培养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神圣的职业良知、宽广的国际视野、深厚的文化修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的传媒人才。

    培养复合型传媒人才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应对国际传媒挑战、以及传媒事业本身改革发展的需要。传媒业要适应未来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做好知识的准备工作,培养一批既有过硬的思想素质,又才华过人;既精通专业知识,又通晓与专业相关的边沿学科知识;既能写会说,又善于经营、发行、管理的复合型传媒人才。传媒事业的长久发展需要那些既懂新闻传媒专业,又熟悉有关国际规则、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德才兼备、专博统一、知行合一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传媒从业者既是专家又是杂家,当前传媒人才的供需状况存在“供需不对路”的矛盾,即现在一般的新闻人才是供大于求,但是具有广博知识背景和能力的人才又是供不应求。在我国新闻界,既具备经济类、法律类、政治类、科技类等专业背景,又具有新闻理论知识和新闻业务能力;既懂采编,又懂经营、发行、广告的人,才是传媒行业所需要的人才。

    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通晓两门或两门以上传媒专业知识,精通两种或两种以上专业技能,并能在两门知识、两种技能的交叉、重叠中取得创造性成果,获得突破性进展的人才。高校作为培养输送传媒人才的主渠道之一,应当以神圣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自豪感担负起培养新形势下传媒人才的重大责任。因此,高校传媒人才的培养必须做出调整,需要建立一个厚基础、宽口径、高效率的现代教学体系,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高校培养出来的传媒人才,不仅要掌握传媒的学科基础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等专业素质。

    2006年6月,浙江大学原有的新闻传播学系与国际文化学系合并成立了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以“传媒特质、国际视野”作为建院理念,立志于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传媒和跨文化传播人才;产生创新的一流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强有力的咨政研究成果和媒体文化成果;建立与地方媒体单位的全方位合作以及有效的汉语文化对外传播平台。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是体现浙江大学学科交叉特色、具有强劲发展前景的新型学院。学院面向当代社会需要,紧追学术前沿,立足学科交叉和会聚,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建构传媒科学与国际文化的新型研究平台、教育平台和传播平台,建设一支对传媒与社会文化具有深入研究力、影响力乃至领导力的高水平学术梯队,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对传媒与文化深具感受力与创造性的学生,力争使学院发展成为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学院。

    年轻的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经过积极的探索,依托历史悠久且内涵深厚的学科功底,逐步形成了以跨学科背景、传媒特质和国际视野为三个支柱的独具特色的“金三角式”传媒人才培养模式。

    在跨学科背景方面,首先是建立了金字塔式课程结构体系。学生的课程体系包含了校级平台的通识课程、院级平台的大类课程、系级平台的专业课程和专业平台的个性课程,充分体现了浙江大学和我院学科交叉的办学特色。其次,学院拥有的老师所从事的研究和讲授领域涵盖了多个学科门类:新闻学、传播学、美学、社会学、政治学、艺术学、跨文化传播学、传播政治学和传播社会学等等,在学院内部积极加强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使学生拥有更广阔的视野。此外,学院教师还积极进行课堂内外的各种教学探索,除了互动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之外,还有开放星期五、人文社科读书沙龙、“阅读复兴计划”交流活动等,极大的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广度。

    在传媒特质的切实贯彻和把握上,除了课堂上的传媒理论教授,最为重要的就是实践方面的培养。不仅各个专业均有详细的实践教学大纲,对学生的专业实习进行了校内外的具体安排,以及短学期实习和长学期实习的层级推进。同时对于传媒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予以高度的重视。另外,根据专业培养的特点,学院通过校友资源、与企业合作研究、输送毕业生等渠道,建立了一批稳定的校外媒体和企业的实习基地,确保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保持实时的联系与动向统一。围绕校内外的实习内容,学院还积极组织学生在校内举办各式各样与之相关的系列活动,既避免了直接接触社会的功利性,也不失于传媒技能的培养和锻炼,如校园记者节活动,院衫院徽设计大赛,创办传媒特稿培训中心,举办传媒文化节等等。这一系列有声有色的活动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并且其中部分成果还获得了国内外传媒设计类比赛的奖项,成效显著。

    在国际视野的保障上,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有一批具备国际视野的优质课程可供学院各专业的学生自由修读,如跨文化传播、国际汉学研究、传播与社会、世界宗教概论等。同时,学院非常重视与国内外各优秀院校的交流,长期与港台名校、国内外高效建立友好交流合作关系,其中包括第一个设立传播学博士点的威斯康星传播与艺术学院、全美目前新闻学专业排名第一的密苏里新闻学院,以及美国马里兰大学、意大利都灵大学等,我院每年都有学生有机会与对方院校的学生进行交流互访学习。在这一良好的交流合作氛围影响之下,学院的毕业生中出国交流深造的比例呈现了明显上升趋势。良好的出境出国交流学习经验,将对他们未来从事传媒从行业工作带来很好的影响。此外,学院还长期聘请了外籍教授开设常规性课程,这也是保持国际视野和维持国际脉络的一个有效举措。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金三角式”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不断积累、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既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继承,又是富有时代精神的创新和升华。该培养模式目前已成为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极为重要的办学特色,实践证明它对于优化人才培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将在高校教育的改革探索行进中继续呈现出勃勃生机!

    推荐访问:探析 培养模式 高校 传媒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