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汉语国际推广与中华文化传播如何落地生根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25 05:20:06 点击:

    【摘要】 通过开展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活动,孔子学院推动了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增进了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的友谊与相互了解。孔子学院与孔子课堂这一平台的目的是让汉语国际推广与中华文化传播实现交汇,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汉语教学与中华文化往往各自推进。这不符合语言文化教学的规律,也不一定适应当地的教育教学政策。汉语国际推广与中华文化传播事业要继续深入发展,必须与各地外语教学标准进行对接,由此方能落地生根、持续发展。

    【关键词】汉语教学 国际推广 中华文化 传播

    【中图分类号】 H19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7.13.013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新时期的历史使命。2004年全球首家孔子学院落成,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球140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12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孔子课堂。建设孔子学院与孔子课堂这一平台的目的是让汉语国际推广与中华文化传播实现交汇,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汉语教学与中华文化往往各自推进。这不符合语言文化教学的规律,也不一定适应当地的教育教学政策。下面以美国外语教学标准为例,略谈标准对接问题。

    对接教育政策,融入主流教育体系

    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出于国际竞争和国内教育平衡考虑,美国施行了几次教育改革,并由此推动了外语学习国家标准的制定。1996年首次出版《外语学习标准:为21世纪作准备》,1999年再版,更名为《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2006年推出第三版,2014年又以《面向世界的语言学习标准》为名推出全新改版(以下简称美国标准)。

    美国的外语教学标准覆盖幼儿园至十二年级,作为联邦纲领性文件,指明了外语教育的大方向。美国发起以研制标准为基础的教育改革运动,就是为了保住本国的经济强势地位,在与他国的交往与竞争中不落人后,因此,美国从联邦到州级的外语学习标准都以经济目的为旨归,加州更是出于自身地理位置的考虑,开宗明义地提出要让其继续保持环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前沿地位,让加州青年成为未来全球经济的翘楚。

    基于上述政策,美国教育部门设立了若干外语教学项目,如“关键语言项目”,汉语即包含于其中,又如“AP中文考试”等,都使得汉语教学逐步纳入到主流教育体系中。因此,从汉语国际推广的角度来说,熟知当地教育政策是首要基础。

    对接语言文化观念,整合汉语推广与文化传播

    进行语言与文化的教学,与三种观念密切相关,即语言观、语言文化学习观、语言文化教育观。语言观即如何看待语言,是对语言本质特征的认识。语言文化学习观即如何认识语言文化学习,语言与文化是否可学、如何学、学习的结果是什么。语言文化教育观即如何认识语言文化教育,语言文化是否可教、如何教、教的结果是什么。

    美国标准中的语言观。在美国标准中,对语言的认识不只局限于其结构体系的层面,而更多关注其人文特征,尤其是将语言与文化整体对待。标准中明确指出,语言与文化是人与人交际的保证,因此,拥有不止一种语言与文化的能力能够使人与异文化中的人们在不同环境下交流;语言与文化是学习不同知识体系的入口,所以拥有不止一种语言与文化的能力能够使人获得直接机会学习其他知识;语言与文化是进入社会的前提和推动力,所以拥有不止一种语言与文化的能力能够使人更全面地参与全球社区和市场。

    语言与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只有同时掌握二者才能深刻领会其中任何一方。汉语也是如此,与中华文化共生共存。

    美国标准中的语言文化学习观。正是在上文语言观的指导下,美国标准将文化学习提高到一定地位,外语教育的目标是“在语言和文化上教育学生,使其在美国多元社会及全世界进行成功的交际”,而成功的交际需要知道怎么说、什么时候说、为什么说、对谁说、说什么。美国国家标准对语言文化是否可学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并且认为学生会由于保持和发展多种语言及多种文化的能力而受益终生。

    学习汉语及中华文化,其结果也不是同化于中华文化,更不是坚守学习者固有文化,而是在二者基础上形成不同于任何一方又与二者和谐共处的新的文化态势。要实现这样的学习结果,其學习的方法需要从空间和时间两个层面考虑,既要有学校学习,也需要进行社区学习、终生学习。

    美国标准中的语言文化教育观。美国国家标准确认语言文化教育是学校核心课程的一部分,提出了实现语言文化教学所需的课程要素,学生会由此形成并提高基本的交际技能,更重要的是,还将拥有更高层次的思维技能。

    事实上,在教育活动中,教与学是一体的,教与学的过程和结果在理论上是一致的,只是前者的主动性和系统性更强。汉语文化的教和学也是如此。教师需要充分认识汉语语言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明确教学的目标、内容,能够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并运用科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

    总之,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联,决定了语言推广与文化传播的整体性,没有脱离文化的语言,脱离语言的文化也行之不远。

    对接语言文化教学目标,合理设置教学任务

    美国标准设计了五个领域的外语学习目标,用五个字母C开头的词进行概括,分别是:交际(Communication)、文化(Cultures)、贯连(Connections)、比较(Comparisons)、社区(Communities)。交际目标指向用外语进行沟通交流;文化目标指向认识异文化,既包括文化知识,也包括对异文化观念、行为、产品的理解;贯连目标指向将外语与其他学科结合并由此获取各类信息;比较目标通过对比不同语言、不同文化,形成对语言文化的深入认识;社区目标指向在美国国内及国际多元文化社区内使用语言、持续学习语言。这五个目标领域中,交际是基础,文化是核心。文化目标与其他各项目标领域密不可分。

    文化与交际直接相关。无论是面对面的语言交际,还是理解接受他人信息,或是表达传递个人见解,文化在以上各种交际模式中都发挥着作用。文化目标的地位不言而喻。

    文化贯连多门学科。学习外语能够连结起其他知识体系,这是单一语言使用者做不到的。学习语言的终点并不是语言这一交际工具的习得,而是利用语言作为媒介,进入丰富的文化世界,文化是连接以语言作为表达方式的各个领域的纽带。

    文化通过比较获得深入认知。通过与所学语言进行比较和对比,学生了解对方文化,了解了看待世界的不同方式,更对自身语言和文化形成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在真实社区中运用语言文化。如前所述,美国的外语教育是以交际为中心,从语言和文化两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以实现在美国多元社区和海外世界与不同文化的人们进行成功交际。美国标准强调真实交际,而社区是交际发生的直接场所。

    美国标准提出的外语教育“5C”目标,在业内引发了深远影响。汉语国际推广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在设置具体的教学任务时,有必要推进五个目标领域的联动。

    对接语言文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活动

    重新解析文化内涵。为了阐述学生需要掌握的文化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美国标准对文化的内涵重新解析,这是它的一个突出特点。该标准提出文化表现为三个层面:文化观念、文化习俗、文化产物。文化观念是指人们头脑中习焉不察的思想观念、共有态度和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决定做什么、怎么做及为什么做。文化习俗是指大众认可的行为模式,如节日活动、交往方式、行为礼仪等。文化产物则是指与文化相关的特定产品,既包括有形产品如文艺作品、特色器物等,也包括无形产品如法律、教育、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等。

    美国标准也提到了安排文化教学内容需要注意的问题,

    注重文化“互视”。美国标准不只要求学生了解其他文化,还明确提出学生应该学习其他文化如何看待美国文化。事实上,学习语言及其文化不是单向接收目的语文化,而是双向交流,且体现为两个不同层面。其一为各自所代表的文化的交流,即双方互相表达自身文化、了解对方文化;其二为自身文化映射的交流,即双方表达对对方文化的认识,各自了解自身文化在对方文化中的映射情况。这两种双向交流是在跨文化交际中随时随处、自然而然地发生的。在设置教学体验活动时,有必要提醒学生注意到这一点,进行文化“互视”,不仅了解目的语文化,也对自身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掌握文化学习策略。文化内容浩如烟海,教师无法知道特定文化的全部内容,学生也不能学会所有的文化要素。罗列文化事实无法穷尽,因此不能成为文化学习的有效手段,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掌握工具以学会文化的教学与学习,而不只是学会“文化”。学生应该掌握工具,利用交际策略学习辨别关键的文化特征,并对其进行选择、综合、解释,以进行灵活、有意义地交际。

    区分文化的共性与个性。不同语言蕴含着不同文化内容,但是即使语言相同,其文化也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墨西哥与西班牙同说西班牙语,但两者文化显然不能等同;法国和非洲一些国家都说法语,情况也与上例类似。中国文化也是如此,中国大陆与海外华人社区虽然同讲汉语,甚至同讲汉语普通话,但是双方文化内容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独特之处。这一点在海外汉语教学与中华文化传播过程中是以往关注不多又比较重要的。

    深化语言文化研究,切实推进汉语国际推广与中华文化传播

    从1952年招收东欧国家来华留学生算起,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已经走过了六十多年历史。在这一过程中,对外汉语教学界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技巧。近十多年来,汉语教学活动在“请进来”的基础上扩展了“走出去”,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汉语国际推广与中华文化传播还需要深化以下几方面研究:

    深化语言文化基础理论研究。这里所谓基础理论,不仅是语言学理论,受文化特殊性影响,文化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支撑学科中与语言文化教学相关的理论都应受到重视并加以系统研究,而目前这类研究几为空白。如上文所述,美国标准阐述了语言文化教学的理据,汉语文化教学也有必要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深入探讨。

    挖掘语言现象与深层文化观念的联系。综观几十多年来汉语与汉文化研究,大多集中于表层知识的介绍,而汉语与汉文化的关系、文化产品与文化观念的联系等相关探讨则浅尝辄止。以研究成果最为丰富的词语文化内涵为例,已有研究多为描述性的,即使将词语演变或使用的文化因素进行说明,也并未对其进行深层追问,因而并非是解释性的。美国标准中重视的文化产品与文化观念的联系也与此类似,教师往往对这两个方面单独讲解,没有意识也没有能力将二者关联起来。这也直接导致了汉语教师文化教学能力的薄弱。

    重视多元语言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与文化关系。当前汉语教学已走出国门,在异国文化的背景中,汉语与中国文化、汉语与异国文化、学习者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变得越发复杂。现有关于语言与文化的研究,大多仅集中于某一特定语言文化(如汉语与中国文化,或英语与英美文化),对当前越来越突出的多元语言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与文化的关注大大欠缺。汉语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是研究基础也是研究主体,但是对教学应用来说,显然并不是全部。

    立足汉语学习者角度研究語言与文化关系。每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独立性、稳定性,并且拥有文化成员内化式的高度认可。接触一种文化不会像学习一门语言一样即学即用,语言学习者可能直至最终也不会同化于所学语言的文化,而是在自身文化与目的语文化间寻求一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文化如何影响语言学习和使用,需要进行必要而充分的研究。美国标准在这方面表现突出,从始至终都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从受众角度加强研究,是汉语国际推广与中华文化传播能够切实推进的客观要求。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的跨文化问题研究”成果,批准号:13YJC740139)

    责 编/马冰莹

    Abstract: Through the activities of Chinese teaching and cultural exchanges,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has promoted the mutual exchange of civilizations in the world and enhanced the friendship and mutual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Chinese people and other peoples.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and the Confucius Classroom as a platform are intended to integrate th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But in practical work, Chinese teaching and the promoting of Chinese culture are often conducted separately. This is not in line with the laws governing language teaching, and may not adapt to the loc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policy. To better promote Chinese language and the cause of the spread of Chinese culture, we must follow the language teaching standards in other countries, so that it can take root and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Chinese teaching,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Chinese culture, Communication

    推荐访问:汉语 中华 文化传播 推广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