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精研文本,建立联结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23 18:45:11 点击:


    打开文本图片集

    语文相比其他部分学科,广东省一直以来的备考布局与全国卷的导向并没有冲突,甚至没有太大的分歧。语文教学一纲多本已经很多年,更容易适应全国卷。就2016年高考考生的反馈来看,除了作文出乎预料,其他考项都是平时复习备考可以覆盖到的,所以,未来一届的考生们更应该消除困惑,按部就班,从容应考。

    平时同学们比较头疼的是写作,现代文阅读似乎拿来就能做,但实际上做了却没有把握。其实,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阅读水平的提升对于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今天先谈谈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考试策略

    平日我们读书没有条条框框,随心所欲,拿过来读下去便是。可是考场文章,有时间限制,还有答题要求,“读”是要有策略的。

    (一)粗中有细,建立文本和“你”(读者)之间的联结

    先粗——理清文章脉络(段落关系),后细——明晰重点段落的句群关系,这样做方便比对重要信息。当然,不同文体、不同关系,也要采取不同的分析策略。比如:论述文要明确议论框架,辨析议论段中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现以2016年语文全国Ⅰ卷的必考现代文阅读为例进行说明。

    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吉凶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 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C. 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

    D. 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 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

    C. 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学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 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凭此篇仍不足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

    B. 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C. 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 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该论述文结构解析表如下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文章的整体脉络为总分结构,分4个段落对“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的影响”进行分说。每个议论段也基本上由观点句、阐释句、例证句组成。下面具体分析这三道客观题的各个选项。

    选择题1的比对区间段是段①段②,从选项来看:

    选项A是对段①的转述,分别以“商代后期”置换“商代晚期”;以“王公贵族”概括“商王室及其他贵族”;“深远的影响”虽然去掉了“巨大的”,但表达没有错误。

    选项B是对段②第二句话的抽象概括,把引用的具体例子的普遍意义概括为观点,表述尽管与原文没有一一对应,但没有任何错漏。

    选项C是对段②第三句话的理解,是对“胡适曾主张,古文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的直接表述,即“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其中《诗经》与“西周时代”的相关性同学们并不陌生。

    选项D是对应段②第五、六句话。其中,王国维的研究文章“证明了什么”做了混淆视听的错误置换,把“证明了商王朝是真实存在的”置换为“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选择题2的比对区间段是段③④⑤,比选择题1的综合性以及难度都加强了。从选项来看:

    选项A可比对段③,这个选项非常具有迷惑性,它把原文中“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疑惑”的隐含背景——“历史学家们是有疑惑的,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是没有信心的”显性且明确地表达出来了,即“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即具体的古典文献)的可靠性将信将疑”。

    选项B可比对段④第二句,文段中提到了古史辨派批判“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并非批判旧史学,前者只是旧史学的一部分,这里把批判范围扩大了。况且,文中并没有确定旧史学“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这样的观点。

    选项C是对段④第三句句意的合理补充。

    选项D是对段⑤主要文意的正确概括。

    选择题3的比对区间段是段②③④⑤,相比前两道题,综合性以及难度都更强了,不仅如此,还增加了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的辨析。从选项来看:

    选项A可比对段②,由“后人改造”(转述原文“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语言”)推断出“不足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

    选项B可比对段③,由文中“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商王朝的存在”合理推断出夏王朝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选项C可比对段④,是对文段最后一句话的转述及合理推断。

    选项D可比对段⑤,可以发现观点的明显纰漏,《说文》是“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小篆”即是许慎研究先民造字之法的“凭依”。

    综合以上对客观题选项的分析,我们能发现理清文章脉络的重要性,“磨刀不误砍柴工”,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以及段落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答题的前提。

    必考阅读尽管文章涉及专业学术研究,对同学们来说,话题陌生,有一定阅读难度,但考查的能力点还是只限于能力层级B(理解)、C(分析综合),对现代文阅读来说,只处于试水阶段。而主观题对阅读能力的考查就相对比较深入全面了,它涉及能力层级D(鉴赏评价)、E(表达应用)、F(探究),需要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二)知己知彼,建立文本和题目之间的联结

    “己”即还原题目初始考查意图,“彼”即文本的答题区间,明确题目要求,精研文本,让两者相关联。现以2016年语文全国Ⅰ卷的实用类文本(传记)阅读为例加以说明。

    原题: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穿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备感困惑,又备受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性格的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成名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

    相关链接:

    ①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与当代世界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何西来《关于(白鹿原)及其评论》)

    ②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好一个拼人格!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映。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李满星《陈忠实: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 赵树理《三里湾》和柳青《创业史》是陈忠实最初的文学营养,使他萌发了文学梦,后来则成为他创作上必须突破的对象。

    B. 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

    C. 陈忠实认为“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这与其说是他的一种觉悟,不如说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

    D. 陈忠实善于学习前人并感知时代,不仅拼生活、拼艺术,而且拼人格,不断地提升思想境界,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

    E. 从发表第一篇作品到被人称为“小柳青”,再到被人称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

    (2)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3)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8分)

    我们先完成第一步,根据传记文体特点理清文章脉络:文章标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传记类型——他传,传主——当代作家陈忠实。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截取传主1942年至2016年生命历程中有典型意义的几个节点和事例展示了一位让人尊敬的、不断在“剥离”和“寻找”当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的大家形象。非连续性文本(即相关链接)是有关作者作品价值的介绍和他传的多角度补充。

    按照第一步,通过与原文的比对,客观双选题的答案AD不难得出。

    我们重点关注三道主观题,这三道题目都强调需要“结合材料”,这说明文本是答题的基本依据,不可游离。

    其中12(2)的答题要求是对文中信息的筛选整合。我们按要求筛选出1985年对于陈忠实的意义,即在这一年,陈忠实要求“剥离”的愿望产生了:由此他写了《蓝袍先生》,自己也想像蓝袍先生一样接受时代变化,不仅从“生活”更从“思想上打开自己”;“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把以上3个要点进行概括整合就是题目要求的解答了。

    12(3)的答题要求是对文中主要观点的分析论证。还原一下,非文艺的表述应该是:为什么陈忠实的作品地位非凡?这样我们就需要充分借鉴相关链接①对《白鹿原》的评论,即从三方面表述:他的小说艺术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他的作品的思想容量和审美境界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无可取代;他的作品也是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的文学经典。

    12(4)答题要求是探究文学大家的人生追求,不断在“剥离”与“寻找”之间提升自我的创作水准和价值追求,需要通篇勾连确认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答“辩证”“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只是完成了定位,还要具体说明理由,是怎样的关系,即剥离的结果带来寻找的可能,而寻找冲动激发剥离的愿望。这样明确之后,例子并不难举,文段③⑤中有明显的关键词提示。可提取概括为:从赵树理和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寻找到马尔克斯、王蒙等新的文学营养;从中山装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中剥离,寻找到西装所代表的面对世界的契机;从“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寻找到“文化心理结构”学说。还可以再结合作家自身的创作发展路径得出:从自身已有的文学成就中剥离,寻找到新的文学高度,写出了文学巨著。

    以上两个步骤的核心词是“文本”。其实,现代文阅读的题目设置的初始目的有二:其一,接受信息;其二,精神联结甚至内化。对应的出题思路:筛选概括整合言语信息;深入理解言语信息背后的精神内涵。在获取信息的同时熏陶涵养自身的知识学养,这应该也是语文学科最终要培养的学科素养的一部分。

    这样的训练步骤看起来简单,但答题时完全落实并不容易,能力的提升和经验的积累需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阅读训练作基础。

    二、现代文阅读备考技巧

    对应上述步骤,下面简单谈谈备考时要结合的知识背景和训练时要掌握的必要技巧。

    (一)熟悉各类文体特点

    以传记为例,其文体兼具真实性和生动性:人物、事件真实可信,行文表达兼顾艺术技巧。答题之前要明确传记风格,明确事例与传主精神特质之间的关系,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比如,2013年上海卷《惠特曼访问记》第6题“文章最后一段颇具匠心,联系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赏析。”(最后一段原文“一个无信仰者就这样前去会见了沃尔特·惠特曼,深深地被他吸引,却没有变成追随者。”)只有理解了原作者的写作意图,才会理解他为什么会这样讲。

    同一传主,不同作者截取的事例,或者阐述事例的角度都是不一样的,理解了这一命题背景,很多题目的解答才能真正与文本建立有机的联结。再如,2013年全国课标Ⅱ卷《一个不能忘记的人》,三道主观题分别是:①卢作孚如何成为“中国船王”?②卢作孚被认为“民国乡建三杰”之一的原因。③为什么卢作孚被誉为“不能忘记”的人?题目的命制按照从部分到整体的梯度,但都是围绕“不能忘记”这一主旨。所以,明确传记的一些文体特点和相关要求,答题时有机结合,才不会答非所问,或者绕了很多弯路却走不进正题。

    (二)熟悉段落关系或句群关系的切分过程

    平时的限时训练不要跳过段落关系以及句群关系的切分,这一分析过程尽管看起来与答题的直接关联不大,但它是准确答题的关键,不可或缺。

    (三)熟悉典型题目的答题方向或答题思路

    掌握典型艺术写作技巧或手法的界定和分析,传记阅读很多题目都直接或者间接地涉及到了知识背景,比如,2013年福建卷《那一种遥远的幽默》第2题“文章已有《梦里京华》一例,为何还要例举《委屈求全》?请简要分析。”两个看似相同的例证其实互为补充,并各有侧重,是作者为了凸显传主形象有意为之的写作技巧。

    (四)清楚未来命题变化的趋势

    直接写明答题要求的试题越来越少,增加审题难度,间接隐性地发问是语文命题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同学们加强审题能力,避开答题误区,学会找出隐性的要求及答题导向,把题目转化为自己熟悉的、贴合文本的、符合命题者答题要求的表述形式。

    对比以下题目:

    题目A:2013年全国课标Ⅰ卷《“飞虎将军”陈纳德》第3题“陈纳德的人格魅力是他至今仍被怀念的一个重要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题目B:2014年全国课标Ⅰ卷《科学巨人玻尔》第3题“文中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哥本哈根学派有哪些‘优秀特质’。”

    题目C:2016年全国课标Ⅰ卷《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第3题“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题目A只需要概括文中人物特征,事例佐证;题目B先要倒推出学派的构成,即“核心领导人”“科学家群体”“学术精神”,再冠以优秀特质的修饰语才可以完成题目;题目C要先转述这句话的平实内涵,再答题,才符合要求。

    总之,从试卷的考查方式和命题思路来看,全国卷更强调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形式也更灵活多变不拘一格,这也是语文学科考试发展的必然走向。

    责任编辑 陈春阳

    推荐访问:联结 文本 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