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澳大利亚农业发展及其启示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23 00:20:12 点击:

    摘要:自19世纪20年代开始,澳大利亚农业已经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轨道,成为世界产业链上的一环。50年代以前,澳大利亚的农业是羊毛一枝独秀,70年代演变为羊毛、牛肉和小麦三分天下,从90年代开始逐渐演变为两霸(牛肉、小麦)加7雄(棉花、羊毛、大麦、油菜籽、葡萄酒、羊肉、蔗糖)的格局。发展趋势是:满足人们日常需求的商品(粮食、肉类、酒类)发展加快,用于工业原料的商品比重下降。

    关键词:澳大利亚;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33;F3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2-000-03

    引言

    澳大利亚种植业的历史应追溯到1788年。殖民者到来之前,澳洲本土的原著民不懂种植,靠狩猎和采集为生。菲利普船长抵达伊始,就把部分犯人送到悉尼附近的帕拉马塔和诺福克岛开荒种地。早期资料显示,1797年新南威尔士种植小麦3 361英亩,玉米1 527英亩,大麦26英亩,土豆11英亩,葡萄8英亩。

    一、小麦的两次“大跃进”

    澳大利亚种植业主要是旱地作物,以小麦产量最大,约占总耕种面积的一半。历史上,小麦种植出现过两次“大跃进”。

    第一次是在19世纪60年代。1851年开始的“淘金热”导致移民数量激增,到60年代初,大批的采金人转到农业上来,却面临着无地可种的局面。金矿转移出的劳动力和新移民迫切要求土地改革,既得利益者——牧地租用人则不愿改变现状,出现了利益集团的博弈。

    1861年,新南威尔士推出了新殖民地土地法案。规定无论性别、年龄,任何人都可以在定居区挑选和购买40--320英亩的土地,每英亩售价1英镑。只要先交付了四分之一的费用,就有土地使用权,颁发土地所有权证书。

    其他英属殖民领也相继出台了新法案,全澳形成了土改浪潮。1861年至1883年间,新南威尔士售出2900万英亩土地,维多利亚售出1800万英亩,西澳大利亚的耕地从1861年的24700英亩增加到1891年的64 200英亩,南澳大利亚在1850年至1884年间从65 000英亩增加到276万英亩。

    尽管史学家对这次土地改革褒贬不一,某些批评者认为它并未根本改变少数牧场主垄断土地的局面,但成果毋庸置疑:1861—1881年间,澳大利亚小麦播种面积由26万公顷增加到124万公顷,产量从27.87万吨增加到63.55万吨,分别增长了377%和128%。同期,农业种植面积从48万公顷扩大到185万公顷,增长了285%。这是澳大利亚耕种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

    第二次种植业大发展,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

    一战后,英国人口快速增长,1916—1921年增长率为1.89%(1911—1916年为-0.95%),再加上大批退役军人需要安置,人口输出需求迫切。此时的澳大利亚,仍是世界上人口最稀疏的地区,1921年人口仅550万,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87人(欧洲为123.10人,世界平均35.52人)。1921年,英国国会通过了鼓励英人移居澳大利亚的帝国移民计划,澳大利亚也愿意接受更多的欧洲移民。1925午4月,澳大利亚同英国签订一项被称作“3 400万英镑协定”的文件,规定英国政府向澳大利亚提供贷款3 400万英镑,用于安置移民,或建造公路、桥梁和生活设施等公共工程,以提高吸收新移民的能力。

    与此同时,澳本利亚国内的大批一战退役土兵也被动员到乡村,开办农场,史称“士兵移民”,它是19世纪80年代以来乡村密集移民计划的延续。

    1929年,工党的詹·亨·斯卡林(James Scullin)担任总理刚刚17天就赶上全球经济危机,这场危机重创了澳大利亚。在其执政时期,主要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工资水平持续下降,失业率不断升高。1928年羊毛的价格是15便士/磅以及小麦5先令/蒲式耳,到1930年底它们的价格分别为8便士和2先令。1930年,澳大利亚出口总额只有1928年的一半。1930/31年度的国民生产总值减少了三分之一。到1933年,澳大利亚几乎三分之一的人没有工作,劳动者的工资下降了20%。许多人离开大城市,希望在农村找到一个苦力活。

    大批人口进入农业,加速了澳大利亚的拓荒垦殖,小麦播种面积由1921年的367万公顷增加到1931年的735万,翻了一番,农业耕种总面积从610万公顷增长到1 018万,增长了66.89%。小麦产量也大幅度提高,由1921年的397万吨增加到1931年的581万吨。自此,澳大利亚跨入世界小麦生产大国行列,产量居世界第八位,出口跃居世界第二,并长期保持在二、三的位置。

    澳大利亚小麦增产不仅在于播种面积的扩大,而且还由于不断的科技进步,包括开发高产、抗病品种,以及施肥、改良土壤、作物与牧草轮作、提高机械化等综合因素。从大趋势看,澳大利亚小麦等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和产量长期处于上升态势,从那时起小麦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农产品。

    澳大利亚小麦净出口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除小麦外,澳大利亚的大麦、高粱、燕麦在世界上也占據重要地位。大麦出口占世界第一位,高粱和燕麦占世界第三位。

    油菜籽是澳大利亚第六大出口农产品。油菜籽在澳的历史很短,但发展很快。1967年澳大利亚引进油菜籽种子,1969年开始种植。90年代起快速发展,1991年还只有15万公顷,2014年达120万公顷,产量从91年的10万吨增长到2014年的376万吨,现出口量超过300万吨,创汇约20亿澳元。

    二、经济作物异军突起

    近年来,澳大利亚的经济作物发展迅猛,棉花、葡萄酒和蔗糖等三大商品在农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世纪70年代时,澳大利亚的棉花在世界尚无人知晓,产量约1万吨,净出口几乎为零。到1991年产量达到45万吨,出口34万吨,2014年出口达103.7万吨,出口额23.52亿澳元,超过羊毛(22.12亿),成为第三大出口商品。

    其实,早在1828年澳洲就试种棉花成功,1856年开始大田种植。19世纪60年代新南威尔士曾出现一股“种棉热”,系受到美国南北战争的激发。由于美国内战导致世界棉花供应紧张,新南威尔士提出建设“第二美利坚”的口号,还于1862年通过了鼓励种植棉花法案,表示政府可以把一部分闲置土地恩赐给愿意种植棉花的人并对棉花出口予以奖励。但终因没能解决灌溉和病害等问题而偃旗息鼓。

    1969年以前,澳大利亚一直是棉花净进口国,70年代才达到进出平衡,80年代自给有余。2013年澳大利亚原棉出口量达130万吨,占世界出口量的十分之一,居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位。(详见表1)

    近年来农产品深加工成为澳大利亚农业的大趋势,尤以葡萄酒和蔗糖表现突出。

    澳大利亚盛产葡萄,气候和日照都是葡萄生长的重要条件。早在19世纪初,“羊毛之父”麦克阿瑟就赴欧洲学习葡萄栽培和酿酒技术,并在1854年出口到英国1384加仑葡萄酒。然而,葡萄酒产业发展迟缓,葡萄一直用作直接食用。以1961年为例,葡萄产量53.5万吨,有34.74万吨(65%)直接上了餐桌或晒成葡萄干,只有18.76万吨(35%)用于酿酒。80年代中期葡萄酒业发展提速。80年代初,葡萄酒年均出口量仅为800万升,1988年猛增至3900万升,1993年突破了1亿升,2014年达到7.17亿升,出口额18.47亿澳元,占出口农产品的第八位,居世界葡萄酒出口的第四位,仅次于传统大国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现葡萄产量的90%以上用于酿酒,2012年葡萄产量166万吨,酿造葡萄用掉158万吨,占95%。近年来葡萄酿造厂几乎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并发展起了葡萄园和葡萄酒旅游观光产业。

    某种程度上讲,澳大利亚农业是世界农业的风向标。如果说三四十年前葡萄酒还是少数国家少数人消费的专利,那么现在它已经成了寻常百姓的餐桌必备。美国人在1966年人均年消费葡萄酒只有0.98加仑,全国消费量为1.91亿加仑,而2013年人均消费达2.82加仑,全国销量为8.92亿加仑,分别增长了188%和367%,现美国已成为澳大利亚葡萄酒出口的最大市场,约占澳出口的25.86%。2000年中国自澳大利亚进口葡萄酒总值还只有160万澳元,2013年已达2.41亿澳元,成为澳大利亚第二大出口目标市场。

    澳大利亚第四大经济作物是甘蔗。早在第一船队抵达后就开始种植甘蔗,然而早年人们对生产蔗糖兴趣不大,1863年仅在昆士兰种植了20英亩,1868年扩大到2 000英亩,可生产170吨食糖;1889年澳大利亚甘蔗产量59 185吨。

    尽管糖产量不断扩大,然而1923年以前澳大利亚一直是糖净进口国。19世纪的澳大利亚,人均糖消费量占世界第一位,人均年消费89磅,英国人均72磅,美国23磅,法国21磅,德国21磅。直到1923年澳大利亚才摆脱了净进口的局面,20年代中期年均出口约20万吨糖,30年代末达到40余万吨。从1961年至2013年,蔗糖种植面积增长了1.7倍(由13.8万公顷增加到37.1万公顷),产量增长了2.16倍(从136万吨增至430万吨),出口增加了2.7倍(由81万吨扩大到300万吨)。2013年蔗糖出口创汇14.03亿澳元,占农产品出口额的4%。

    由于粮食作物的快速发展,更由于经济作物的快速崛起,澳大利亚农业在90年代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自1993年起,种植业产值超过了畜牧业,从根本上扭转了牧强耕弱的局面。在其后的20年里,除粮食减产的个别年份以外,种植业的产值均高于畜牧业,标志着澳大利亚农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2014年,农业生产总值为533.54亿澳元,其中种植业产值302亿,畜牧业231.54亿,占农业的比重分别为56.60%和43.40%;农产品出口总值411.15亿澳元,其中农业产品出口额227.86亿,牧业产品183.29亿,分别占55.42%和44.58%。

    三、结论

    澳大利亚农业总体上处于上升状态,但发展是断续的、呈阶段性的,农业危机、自然灾害都对农业造成过巨大影响。从20世纪30年代開始进入世界小麦三大出口国行列,标志着它的国际地位已经确立。

    二战以来,澳大利亚农业呈加速度发展,这得益于农业技术革命,但与美国和西欧相比,澳大利亚的农业科技革命有其自身的特点,由其自然和气候条件所决定,但更重要的是由于其农村的社会结构所决定,这个结构是该地区在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历史地形成的。

    二战后澳大利亚农业追逐商品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基调没变,但农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朝着平衡、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相辅相成。19世纪50、60年代的“淘金热”吸引了全世界的冒险家和淘金人,致使澳大利亚人口猛烈增长,从而带动了工业、交通、商业的全面发展,也刺激了农业的大发展,形成了养羊业、养牛业和种植业的发展高潮。

    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农业可以依靠改革的红利发展。澳大利亚历史上发生几次重大的改革,不无推动了农业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的土地改革赋予无地农民购买土地的权利,并引发了种植业的发展高潮。

    参考文献:

    [1]澳大利亚统计分类把葡萄酒和蔗糖计入农产品之列.

    [2]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ABS)[R].1965:987.

    [3]Australia. A Social and Political History.Sydney,1955:120.

    [4]Соgh1an T. A. A Statistical Account of the Seven Colonies of Australia. Sydney,1902: 582-586.

    [5]Shann E. An Economic History of Australia. Cambridge, 1938:220.

    [6]Historical Selected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2011.

    [7] ABS. [R]. 1922: 1063-1066.

    [8]鄭寅达,费佩君.澳大利亚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204.

    [9]Howard J., Соp1eу R. Australia and the Twentieth Century. Sydney, 1965:109-110.

    [10]Windett N. Australia as Producer and Trader.1920-1932. L.,1933:8.

    [11]Historical Selected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2011.

    [12] ABS. [R]. 1932: 625-627.

    [13]ABS.[R].1936:661.

    [14]Heaton, J. H. Australian Dictionary of Dates and Man of the Time. London, 1879: 73.

    [15]Australian Bureau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and Sciences(ABARES). Agricultural commodity statistics 2013, Canberra:31,57,135,152,195,223.

    [16]ABARES. Agricultural commodity statistics 2006, Canberra:147.

    [17]尹微,苏晓光.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启示[J].世界农业,2014:1.

    [18][澳]艾瑞克·罗斯(Eric Rolls)著,张威译. 澳大利亚华人史:1888-1995[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73.

    [19]A statistical Account of the Seven Colonies of Australia 1891. Sydney, 1891: 174-108.

    [20]ABARES.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September quarter 2014, Canberra: 158-159.

    作者简介:史逸林(1990–),女,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澳大利亚。

    推荐访问:澳大利亚 农业发展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