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一带一路”与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机遇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21 19:40:23 点击: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复兴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我国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作为连接中国与“一带一路”战略众多邻国的门户和纽带,理应发挥“人才高地”和“文化高地”的作用。然而,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现状尤其是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还不能满足“一带一路”战略对高层次人才和高质量文化产品的需求。

    我国民族教育发展受两个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一方面受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受民族政策、教育政策和专门的民族教育政策的影响。我国现有的民族教育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诞生的,其核心思想是“尊重差异、优先发展”。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有的民族教育体系开始暴露出一些问题,不能满足“一带一路”战略沿线经济与社会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当前我国民族教育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

    “尊重差异、优先发展”这一民族教育政策经过实践证明是科学、正确和有效的,从理论上来看,它同时兼顾了国家民族问题与国家教育问题两方面的价值取向;从实践上来看,它有效地推动了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少数民族人口的文化素质。

    然而,现有国家民族教育体系尚不能满足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主要问题:一是我国少数民族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大多在少数民族独立的学校系统中受教育,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相对独立的教育“小循环”,既不利于多民族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也不利于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二是不重视理科人才培养,造成理科人才严重不足。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学习文科者比例较高,理科生比例偏低;少数民族高等院校文科较强,理科较弱。从基础教育来看,因为缺乏理科师资而使理科教学较弱;从高等教育来看,因为理科学生较少,培养的理科师资数量不足,再加上高等教育理科较弱,培养的理科毕业生质量也不是很高,这样就形成了民族教育中的“理科问题”。三是民族地区教学语言以母语为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难以满足当前双语教学的需要,这不仅不利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也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更影响了民族教育的质量。

    我国民族教育培养的人才基本都在民族地区工作,一方面因为工作岗位有限,培养的人才又多以文科为主,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因为民族地区双语教育与理科教育的薄弱,使民族地区的人才在国际化竞争中缺乏优势,既不能走出去创业发展,又不能在民族地区就业创业,形成了民族教育“供给侧”最大的问题。

    调整我国民族教育体系的主要思路

    我国民族教育体系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为民族地区的专门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体系还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存在并发展,遇到的问题也要相应地去调整解决。

    首先,完善当前的民族教育体系,使“小循环”形成良好的“小环境”。一方面迫切需要调整当前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和民族院校的专业结构;另一方面需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对口衔接。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和民族院校多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院校,现代理工科专业相对较弱,其专业设置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专业改造与建设势在必行。此外,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阶段的双语教学、理科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方面亟须加强,使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能够更好地衔接。

    其次,要使民族教育体系“小循环”与全国教育体系“大循环”对接。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尤其是高等教育质量在全国处于劣势,少数民族学生享受国家优质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不均等。如何让民族教育体系与国家宏观教育体系对接呢?接口有两个:第一个接口是从民族基础教育直接对接全国优质高等教育。对于基础教育而言,要做好双语教学,解决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保障和基础教育质量问题;对于高等教育而言,扩大各高等院校在民族地区招生指标的投放。第二个接口是高等教育之间的接口。当前仅有的对口支援政策是远远不够的,不能从长远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实行全面的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根据地区需要、专业需求、对口培养等方式,让更多民族地区高校和民族院校毕业生享受优惠政策进入全国优质高等院校深造,培养民族地区高层次人才,实施民族地区“万人计划”。

    再其次,在民族地区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民汉合校”,通过交往交流交融的学校教育生活,建构民族团结的社会格局。

    最后,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加强民族地区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民族教育的办学影响力,发挥民族教育的桥梁作用,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高质量的智力支持。

    调整我国民族教育体系的政策建议

    实行“少数民族地区免费高层次双语师资培养培训专项计划”政策

    在“一带一路”战略和“大力加强与推广国家通用语言”的背景下,双语教学模式转变势在必行,尤其在学校内部,由传统的“模式一(民+汉)”向“模式二(汉+民)”转变。而符合“民汉兼通”要求的双语教师的缺乏成了推进双语教学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难题。

    据教育部2015年9月统计,从学前到普通高中,我国实施双语教学的学校有1.2万多所,双语教师有23.5万人,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有410万人。但实际上,由于缺乏明确的双语教师标准,这些双语教师不仅数量不足而且质量参差不齐。调研发现,民族学校的双语师资大致有三种来源,形成了典型的“三三制”。一是通晓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民族教师是应然的双语师资,但通用语言能力弱是最大的问题。二是汉族师资中对民族语言和文化有了解的教师,当然这种师资选择带有极强的主观性,并且数量较少。三是虽然不了解民族语言和文化,但由于学校师资匮乏而“被安排”不得不成了“双语教师”,这是民族学校教师“结构性短缺”的必然反映。这些问题表现为三个严重“失衡”:一是供需失衡,二是民漢教师数量失衡,二是专业结构失衡。

    建议:在我国,有必要实施“少数民族地区免费高层次双语师资培养培训专项计划”。通过该政策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双语师资的短缺问题,建设一支“民汉比例合适、民汉语言兼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尤其要鼓励内地汉族大学生通过学习民族语言进入民族地区高层次师资培养培训计划。

    实行“少数民族地区理科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政策

    在对国内民族类高校专业设置结构进行分析时,我们看到了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文史类专业设置大致占到大学专业设置比例的75%,而理工类专业设置则占到大学专业设置比例的25%,这与国际通行的普通类高校专业结构设置正好相反,造成了民族类高校毕业生的文理科专业比例严重失衡现象。

    制约民族地区理科教育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是理科师资问题。民族地区的双语理科师资的主要来源是通过民族类高校进行培养,这些教师通过国家高考升学的特殊优惠政策进入高等院校,在培养过程中因为多方面原因又降低了培养的标准,成为了“宽进宽出”的民族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产物,造成学科专业水平的持续低下。民族地区的理科教师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地理科教育的要求,加上民族地区使用的理科翻译教材、教辅资料等各种原因造成了民族地区理科教育困难重重,这一问题又长期得不到破解,严重影响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

    建议:在我国民族教育体系中加强理科教育,实施“少数民族地区理科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一计划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通过需求调查,有计划地为民族地区定向培养理科双语师资,主要通过相关高校的对口性专门培养来完成。第二,对现有理科教师进行高层次高水平专业培训,可通过高层次人才顶岗计划来完成。第三,在高考指標投放与高校专业招生方面,扩大民族地区理科生的招生数量,以此引导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使文理比例接近国际基本比例。

    探索“民汉合校”办学模式,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政策支持

    独立的民族教育体系,限制了少数民族与汉族彼此接触的机会,强化了民族边界意识。“民族院校”或“民族班”等形式限制了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的接触,导致少数民族与汉族彼此持有明显的偏见。少数民族对汉族的偏见阻碍着他们融入主流社会的意愿,有时候成为民族冲突的诱因;而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偏见影响他们接触少数民族的态度,对民族关系具有破坏性的影响。缺乏接触导致人们将民族差异本质化,即认为民族之间在心理、行为方面的差异是由生物本质所决定的,它决定了一个民族所有成员共同的特征及其社会地位,这是无法改变的。这种民族本质论信念固化了民族界限,阻碍着个体在不同民族之间有效的互动和交往,影响跨文化交往能力的获得,民族本质论信念还是主流群体歧视少数民族、维持现存不平等社会地位的“合法”理由。

    建议:在民族地区特别是在民汉杂居地区,在城填和城市,积极探索“民汉合校”办学模式,在高等院校积极加强“民汉合班”教学模式,通过交往交流交融的教育生活,建构和谐团结的民族关系。国家在不同民族地区选择试点,探索经验,形成民汉合校办学的有效模式。

    实施“民族教育国际化办学水平提升计划”政策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和落实,越来越凸显出民族地区具有国际视野、“民汉兼通”、“文理并重”的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高层次、国际化、复合型、专门性民族人才尤其匮乏。据统计,西部地区各类专业人才仅占全国总量的20.4%,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只占13.6%,两院院士仅占 8.3%,特别是少数民族院士更是凤毛麟角;少数民族地区专业技术人员中,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研究人员仅占15.4%和8.8%。高考招生中针对民族生投放的文理科指标比例严重失衡的现实,不仅反映出我国高等院校在民族高等理科教育方面变革不够、应对不足,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院校培养的理科人才大多仅适宜于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使得民族地区各行各业所需应用性理科人才非常匮乏。即便是文科类学生培养,专业人才也极为紧缺。以甘肃省法治人才建设为例,双语法官极为匮乏。在藏区,很多藏族法官仅具备简单的听说能力,无法完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书面翻译工作。这种低层次、低水平乃至结构性人才失衡等现状将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教育与文化事业发展的最大“绊脚石”。这一问题如若不能破解,“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在民族地区必将遭遇重大挫折。

    建议:实施民族教育国际化办学水平提升计划。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都是跨境民族,与周边国家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派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去相关国家留学,扩大相关指标,加强政策支持;可以通过加强民族地区高校与民族院校的国际影响力,扩大其留学生教育,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教育支持,搭建文化平台。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一带一路”战略与教育政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推荐访问:新机遇 民族 发展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