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贵州民族双语教育内涵式发展之路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21 17:45:22 点击: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并实施了一系列民族教育政策,采取了诸多民族教育重大措施,大力推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速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民族地区教育与其他地区教育的差距,形成了我国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模式。

    【关键词】贵州;民族;双语教育;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民族兴旺的标志。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并实施了一系列民族教育政策,采取了诸多民族教育重大措施,大力推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速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民族地区教育与其他地区教育的差距,形成了我国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模式。为提高我国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实现民族团结、民族融合和国家稳定,在西部地区实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以下简称双语教育)举措,使得少数民族个体文化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少数民族生存技能不断增强,民族地区经济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民族教育主要围绕国家民族教育政策、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学校关系、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民族团结教育以及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等热点研究,这些民族教育学科领域的研究为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贵州位处于我国西南部,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为全面推动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的宏伟目标,民族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发展成为重中之重。双语教育指的用两种(两种以上)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的教育制度或教育模式,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或文字和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开展相关教程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贵州以山地为主,受喀斯特地理位置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山区,长期以来,民族地区一直沿用双语教育模式,由于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较为落后,教育水平难以发展,教育质量较低,诸多教育问题不断显现。2011年10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规定: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強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因此,自2011年以来,双语教育问题再次成为学术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民族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目标不明确

    国际双语教育的目标通常划分为过渡型双语教育和保持型双语教育。过渡型双语教育的目的是,将儿童从家庭的、少数民族的语言转向统治地位的、多数民族的语言,其潜在的目的是在社会上和文化上融入语言多数民族。保持性双语教育则试图培养儿童的少数民族语言能力,增加儿童的文化身份感,肯定少数民族群体在国家中的权力。贵州民族地区大部分采用“过渡型双语教育”,以习得第二语言为目的,促进汉文化的发展,但教学内容很少涉及少数民族语言、历史和文化。造成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家长、学生不重视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卿向与汉文化的教育,使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认知产生严重的偏差。

    (二)教学内容单一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内容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是引用汉文化的课本,语文、数学等课程内容脱离民族地区现实生活文化,大多偏向都市化,教师需要使用两种语言相互混交来解读课文,在解说内容理解上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且课程内容很难引入少数民族所拥有的特色文化,民族文化的发展在教学课程中长期受到阻碍。

    (三)教学设施不完善

    第一:教学投入低,教学质量差,师资匮乏。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投入少,教育基础薄弱,教学质量差,办学效率低,资源欠缺,师资匮乏,一个年级一个班级一个教师要负责全部的课程,并且大多都是代课老师,没有正式的编制,教学质量整体水平较低。并且受传统保守、落后思想的影响,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对教育不重视;第二:教学脱节。在小学阶段教师大多使用双语进行教学,学生或多或少还能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但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之后,中学阶段则更多转向汉文化、语言教育,直至高中、大学更是弱化了民族语言、文化的功能,因学校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慢慢忽略民族文化,双语教育在各学习阶段出现脱节的现象,因此,做好双语教育的衔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当前,贵州80、90后的家长,渐渐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偏向于汉文化的教育,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教授孩子汉语言的学习,让孩子从小打好汉文化的基础,可见,在民族地区民族语言的传承和教育受到了忽视。

    二、促进民族双语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双语教育理论研究得到了稳步发展。《中国民族教育》和《民族教育研究》成为主要的学术交流平台。至2011年,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主办的全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学术研讨会已经召开了16次。

    (一)明确教育目标

    语言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一种权利和一种资源,而且也是民族认同的重要象征之一。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应明确双语教育的目标,增进民族语言、文化课程内容,转变“过渡型双语教育”的教学方式,从先前促进汉文化的教学转向发掘民族语言或文字的教学。同时,学校教学部门应重视学校教育资源的开发,注重本民族享有的语言或文字的资源,丰富民族语言文化课程内容,提升民族学生学习第二语言(汉语、英语)能力,正确认识民族语言文化的重要性,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

    (二)丰富教学内容

    倡导以汉族文化为主,民族文化为辅的多元教学模式,转变以往单一的教学,适当嵌入民族文化所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语言知识等民族文化元素,注重汉文化与民族文化教学内容的相互结合。依据先前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模式,结合本土民族文化,开发与民族地区相适应的双语教材,重视双语教师的教学经验,注重双语教师的参与和建议,制定与本民族文化相适应的课程内容,增加一两节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开展双语教师培训,更好的促进民族教学内容和教师双语教学的发展。

    (三)完善教学设施

    第一:加大教学投资力度,增加特岗教师岗位。贵州教育部门加大民族地区教学资金的投入,可以改善教学设施和环境,重视教学基础,提高教学质量。在民族地区,适当增加特岗教师的岗位,让优秀的大学生深入基层教学,稳抓民族地区教学基础,同时,各高校也要注重大学生双语教育的培养,根据民族地区语言、文字或文化的差异有针对性的教学。另一方面,可联系贵州各大高校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到民族地区开展支教活动。支教人员可根据当地民族特色,开展第二课堂,让孩子们了解本民族的历史由来,适当穿插现代教学内容与民族教学内容相结合,提高孩子学习兴趣。第二:完善教学衔接。做好教学的衔接工作需要引起教育相关部门的重视,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不同的学习阶段,制定不同深度的民族教学课程或开展民族文化相关活动,积极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学习,引起教师、家长、学生的重视,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双语教育工作的发展。因此,双语教育的衔接性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从而促使双语教育得以延续和继续发展。

    要做好贵州民族双语教育工作,需要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重视双语教师的培养,衔接好不同学习阶段的双语教学内容,重视学生汉文化与民族文化跨文化的学习能力,使贵州民族双语教育工作多元化发展。

    推荐访问:之路 贵州 双语 内涵 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