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城市化进程中亟需构建文明的城市语言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21 16:05:21 点击:

    摘 要:随着社会与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中的各种问题与矛盾日益显现,这些问题与矛盾往往被投射到城市语言中,产生了诸多不和谐现象,如语言暴力、语言歧视、语言欺诈、语言三俗化等。语言问题是城市内部各种社会问题的折射,同时又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打造一个健康、文明的城市语言环境不仅能缓和城市中隐藏着的各种问题与矛盾,有助于城市的安定团结,还能引导市民树立积极的社会价值观,进而有利于城市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城市良好形象的塑造。城市语言文明化的实际举措就是要整治城市语言污染,净化城市语言环境,为城市居民打造健康、文明、和谐的语言生活。

    关键词:城市语言文明和谐

    一、引言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伴随着城市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人们在享有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渐渐滋生了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不少人往往在追名逐利和物质享受的同时淡化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而致使精神家园失落。精神上的匮乏体现到语言上又产生了种种语言上的不文明、不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型城市的背景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相互配合、同步跟进。语言文明是精神文明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反映着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反映着社会风气和价值观,是精神文明的窗口;文明的语言可以“宣传真善美,抵制假丑恶,成为净化人的思想灵魂、道德情操的语言工具”(姜德军,2002)。与此同时,语言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的城市语言可以充分展现一座城市的精神面貌和人文素养。因此城市语言的文明化是和谐社会构建、新型城市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文明城市创建的必行之举。

    二、语言使用者——“人”的文明化

    所谓“言为心声”“诚于中而形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语言是人们思想的外化,“语言使用必然体现着个人或社会的道德意识、道德标准以及道德价值的取向”(戴昭铭,1996)。因此语言文明是人们的道德和文化修养在语言和言语上的一种表露,反之语言上的不文明则是人们粗俗化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在语言和言语上的体现。可见,作为语言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人”对于语言文明化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因此语言文明化也必须从“人”的文明化开始,不断提高“人”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

    首先,要加强对“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人们的爱国精神和国语主权意识。因为语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源泉。而近年来“洋化”语言不断侵蚀着我们的母语,特别是青少年为了追求个性和时髦,在日常语言交际中夹杂大量的洋文,甚至给自己取洋名,所穿着的衣服上赫然印着“I LOVE AMERICA(我爱美国)”,城市中更是不计其数的商店招牌和商品商标使用洋化的名称,引导了一种崇洋媚外的扭曲思想观和价值观。因此必须强化人们的民族自尊意识和民族自强观念,维护国语的主权地位,倡导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其次,要增强“人”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现如今是法治社会,不再是个人强权的时代,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有利于抵制官僚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思想观念,并整治假、大、空的官场语言和暴力化、强权化的语言,可以净化社会风气,倡导社会的公平正义。与此同时,法制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品德培养,“法纪是文明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保障,遵纪守法是现代社会文明人应有的社会公德,也是个人良好的思想修养的表现”(戴昭铭,1996),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可以有效减少语言欺诈等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有利于城市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第三,要提升“人”的道德情操。人们的思想道德是语言文明的内在基础,因此要宣扬文明礼貌、平等友爱、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树立“真、善、美”的高尚思想观和价值观,反对封建迷信、崇洋媚外、功利拜金、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观和价值观,消除语言歧视、语言暴力、语言欺诈等语言不文明、不和谐现象,树立诚、敬、谦的美好道德情操。

    最后,要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养。要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引导人们追求健康高雅的语言艺术,抵制“粗、野、脏”的低俗化语言;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人们分辨是非真伪的能力,认清语言圈套,抵制语言侵略,坚定语言立场,培养“语言羞耻心”;提高人们合理使用语言的能力,使得语言适境应情、恰当有效,从而达到语用得体的效果。

    三、整治城市语言污染,净化城市语言环境

    (一)整顿语言暴力

    整治暴力化的公共用语,以文雅温馨的语句如“保护一片绿地,撑起一片蓝天”“呵护一草一木”来代替“禁止随手摘花”“不准践踏草坪”等生硬冷漠的城市标语,在城市公共用语中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主旨,更要清理和整治如“放火烧山,牢底坐穿”“谁在此倒垃圾,全家死光光”等暴力化的标语、口号,营造温馨和谐的城市氛围。

    整治暴力化的网络语言,加强对网络的监管,规范网络语言,网站管理人员及时删除恶意诋毁、诽谤等具有人身攻击性质的帖子和评论,净化网络语言环境;从根源上缓解广大民众的仇富、仇官心理,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伸张社会的公平正义,整顿当前社会“拼爹”“炫富”“博上位”的不良之风,倡导重义轻利、勤奋简朴、取财有道、克己修身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社会公众人物、明星名人要起表率作用,停止网络骂战、口水战等借机炒作的行为,以身作则,引领宽容友好的网络语言风尚。

    规范窗口服务用语,特别是规范公务机关窗口服务人员的语言,全面提高窗口服务人员的语言技能和语言艺术,以文明礼貌的服务用语和亲切柔和的语气语调来为人民群众答疑解难,从语言上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管理部门要完善对窗口服务语言的监督和投诉机制,避免窗口服务人员在语言使用上的不得体以及在语言态度上的傲慢冷漠所呈现出的语言“冷暴力”。

    倡导文明礼貌的交际用语,在称呼语的使用上做到长幼有序,对长者和尊者要使用尊称,对幼者要使用表示爱怜的昵称,遵循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平辈之间以兄弟姐妹相称,杜绝具有人身攻击性或侮辱性的外号和称呼;在话语句式的选择上尽量避免过于直接的祈使句和否定句;在话语语气上则以请求和商量的口吻来代替命令与指责的语气,打造恭谦友爱的城市风气。

    避免语言伤害,“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特别是面对内心最为敏感最容易受到语言伤害的青少年群体,家长和教师要给予其更多的语言鼓励和语言关怀,而不是一味地施加语言压力;城市舆论和主流媒体要在城市中引导人们发扬相互尊重、相互体谅、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精神,抵制语言暴力,避免语言伤害,减少人际冲突,以此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促进城市的安定和谐。

    (二)消除语言歧视

    尊重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构建平等的语言环境。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是我国宝贵灿烂的语言文化资源,地域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都反映了某个地域特有的风土人情和地方文化,少数民族语言体现了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的多民族文化,因此在当前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要充分尊重各地方言和各民族语言,不能以普通话的强势性歧视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不能以强势方言歧视弱势方言,不能以方言口音和少数民族口音来歧视说话者,更不能以口音的地域性而歧视来自特定地域的人。

    端正语言态度。对语言的选择和使用要遵循我国宪法和语言文字法的相关规定,在规定场合必须使用标准的现代汉语普通话,不可因为方言的强势性而抵制普通话,譬如一直处在热烈讨论中的“粤、普之争”,要正确处理强势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也不可因为方言的强势性而排挤不懂方言的外来客,对各地的方言广播电视节目进行规范和管理,要发挥方言节目、方言教学与文化熏陶的作用,而杜绝方言的排外效应,同时在城市中积极推广普通话,使外来客能顺利融入城市生活。

    取消歧视性语言。去除具有歧视和调侃特殊弱势群体性质的习语、俗语,如带有“聋子”“瞎子”“傻子”的民间歇后语“瞎子点灯——白费蜡”“聋子的耳朵——摆设”等;使用具有人性化和人文关怀的称呼语,以“智障人士”“听障人士”取代“傻子”“聋子”等用于称呼残疾人的具有歧视性的称呼语,以“外来务工人员”“家政服务人员”取代“打工仔”“农民工”“小保姆”等具有歧视和贬低性质的称呼语,在称呼语上充分尊重对方,给予对方内心平等和人格尊严。

    (三)杜绝假大空语言

    严惩语言诈骗,对各种语言诈骗行径予以管制和惩处,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通信、传媒等市场的监管,对涉嫌语言诈骗的虚假信息予以及时清理,对虚假信息的发布者予以惩处,并通过主流媒体和权威话语对城市居民加以提醒和告诫,增强人们的警戒心和防骗意识;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法律的角度对语言诈骗案件予以严惩,同时完善法律法规中的语言体系,避免不法分子通过钻法律语言上的漏洞而大肆进行违法乱纪行为,立法部门要在法律语言修订上做到滴水不漏,令不法分子无机可乘。

    整顿虚假广告,规范广告语言,慎用“强力”“奇效”“顶级”“超凡”“第一”等绝对化词语,在对“纳米”“太空”“转基因”等高科技词汇的使用上要实事求是,摒弃“神仙”“仙丹”“长生不老”等封建迷信词语;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城市广告语的监管,媒体和广告运营商要对广告语进行严格审核和筛选,对涉嫌虚假的广告及时禁止,城市管理部门更要对路口街边的不合法小广告予以及时整顿和清理。

    倡导真诚务实的文风,扭转如今“官话”“套话”“八股文”盛行的不良之风,提倡真诚务实、实事求是、贴近群众的新文风。主流媒体应第一时间带给大众真实可靠的新闻消息,对新闻事件做真实客观的评论,不可一味报喜不报忧,隐瞒事实真相,更不可混淆视听,欺蒙大众;各级领导人和官方权威话语应以身作则,领导们在运用语言技能和语言艺术的同时更要说实话,做实事,说老百姓们听得懂的大白话,而不是说长篇大论的“官话”“套话”;各路明星名人等社会公众人物应起表率作用,面对大众和媒体说真话,不可因炒作个人知名度而制造假新闻、假绯闻,以此欺骗大众的感情。

    (四)清理“三俗化”语言

    遏制封建化语言的回潮,受宫廷、穿越等题材影视文学作品的影响,城市中刮起了一小股复古风,“俏格格”“皇家足浴”“王子一号店”等店名在城市中屡见不鲜,不少商品因为有“皇室”名称的包装而价格翻倍,如“越式太子鸡”“至尊虾球”“皇家圣诞杯”等。封建化语言的回潮不仅不符合语言发展的规律,还引导了皇权、贵族的封建等级观念,因此要适当遏制。广电管理部门和广播电视媒体要起表率作用,审核和限定古装剧的播放数量和播放密度,同时影视文学作品的创作语言不可一味追求复古,要在尊重历史的同时倡导符合时代精神的新语言。

    制止洋化语言的过度扩张,面对全球化趋势下外来语言和文化的冲击,首先要提高大众的国语主权意识,在充分尊重和掌握国语的前提下学习和使用外语;加强对传统语言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设国学讲坛,让大众充分领略到祖国灿烂语言和文化的博大精深;将“中国风”发扬光大并推向国际,倡导并引领汉语新风尚。

    清理情调不健康语言,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出版业、媒体、通信业、网络的监管,及时清理色情广告、淫秽信息、黄色文学等低俗语言并抑制其增生,依法严惩恶意传播色情淫秽信息的犯罪分子,查处淫秽色情信息投放的服务商和运营商,进一步建立健全对色情淫秽信息的防范机制,促进城市语言的健康与纯洁。

    整顿拜金言论,加强对如今网络和电视媒体中出现的种种赤裸裸的拜金言论的整顿,适时纠正误导大众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荒谬言论并抑制其扩散;相关管理部门要及时封杀为博取点击率、赚人气、吸引舆论焦点而大放厥辞的网络红人或电视红人,消除其负面影响力;城市主流媒体要积极引导大众遵循勤俭务实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树立高尚的情操和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结语

    城市语言是城市软环境的一部分,体现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和品位,是城市的“立体名片”,它也反映着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折射出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城市语言是城市文化资源和文化底蕴的一部分,文明的城市语言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基础,更是城市安定团结的根源所在。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要以实际的行动和举措,整顿语言暴力、消除语言歧视、杜绝假大空语言、清理三俗化语言、净化城市语言环境,为城市居民打造一个健康、文明的语言环境,开创城市语言文明和谐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戴昭铭.语言文明和道德建设[J].语文建设,1996,(7).

    [2]杜永道.语言文明建设刍议[J].语文建设,1996,(7).

    [3]丁萍.关于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思考[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7,(5).

    [4]冯广艺.语言和谐论[J].修辞学习,2006,(2).

    [5]姜德军.语言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J].前沿,2002,(11).

    [6]李宇明.构建健康和谐的语言生活——序《中国语言生活状况

    报告》(2005)[J].长江学术,2007,(1).

    [7]杨宜音.中国社会心理学译论(第一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2005.

    (程展 浙江金华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321004)

    推荐访问:城市化 构建 亟需 进程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