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狮舞起源初探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21 14:30:24 点击: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舞狮是一项具有浓郁民间民俗风格的传统舞蹈项目,它的起源和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是息息相关的。它的传承与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脉相传。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民俗文化的典型体现。它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关键词:狮子;狮舞;起源

    中图分类号:J722.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073-02

    一、狮舞的起源

    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狮子一直被视为人们心中的“祥瑞之兽”、“百兽之王”,用于除妖辟邪、去恶呈祥。狮子的形象在古代中国便被赋予了神化和艺术化,它象征着力量与勇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狮子的引入与传播

    狮子本非出自中国,它来自于西域、天竺等国,最早出现于中国并有文字可考记录的是在汉代。《汉书 西域传赞》中有记载:武帝时,“天下殷富,财力有余,士马强盛。……则通大宛、安息。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钜象、狮子、猛犬、大雀(孔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说的是自汉代张骞开辟了中国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往来之路以后,狮子才作为“殊方异物”传入中国。随后,在《汉书》、《后汉书》等史籍中也有关于西域各国使节相继向汉王朝敬献狮子的记载。

    狮子自西域引进后,就被中国封建社会视为瑞兽、吉祥物,并常出现在中国古代的造型艺术中。《潜研堂类书》有载:“狮子为兽中之王,可镇百兽,故古代常用石狮、石刻狮纹,以锁门、镇墓、护佛,用作避邪。”我们在古代的皇宫、寺院、衙门、寺庙、陵墓等建筑中,常会看到石狮形象,它们被视为高贵、平安、威武、勇猛和法力的象征,其主要作用是辟邪驱魔。在中国古代的服饰、门楣或武器中,也会有狮子的形象,用以突显其物主显赫的地位或声望。

    狮子在其传入中原的同时,同佛教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中载:“佛出生时,有五百狮子从雪山来,侍列门侧。”《玉芝堂谈荟》载:“释者以师(狮)子勇猛精进,为文殊菩萨骑者。”文殊菩萨的坐骑就是一头狮子,“狮子座”或许就是由此而来的。所以,在佛教中,狮子被视为“灵兽”和佛陀的保护神。狮子在佛教中还象征着法力,经籍中,也常把佛陀比作狮子……这些种种关于狮子的神秘传说,都令狮子在中原人眼中具有了神化色彩,使人们对其产生了强烈的崇拜于信仰,被视为驱魔的神灵。随后,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狮子的形象与音乐、舞蹈、武术等技艺相结合,逐渐在中国流传开来。

    (二)狮子舞传播和发展的条件

    狮子舞,又称“耍狮子”,是中国民间较为古老的舞蹈形式,至今在中国已存在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远古“百兽率舞”形式的余风,是带着面具而跳的拟兽舞。每逢佳节喜庆之日,人们便会敲锣打鼓的舞起狮子。狮子舞的流传极为广泛,历来受各地人们的重视与青睐,是集音乐、武术、杂技为一体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表演活动。然而,狮子舞之所以能在中国产生并广泛流传是有其客观的历史条件的。

    首先,它是在政治、经济以及对外文化艺术交流最为蓬勃鼎盛的时期发展起来的,一直流传至今。汉、唐两个朝代是中国古代乐舞艺术发展最为鼎盛的两个时期。汉代君主实施对外交流的开明政策,使得狮子舞流入中原,为狮子舞在中原的传播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发展至唐代,狮子舞融合了中原的武术、杂技等技艺,具有极高的艺术性与欣赏价值。

    其次,狮子是随佛教一同流传至在中原地区的。它以其神化般的形象和驱邪避疫的功能,在佛教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都使得狮子易于被中原人民接受与喜爱,也更易于狮子舞在中原的发展和传播。

    二、狮子舞的发展与演变

    早在我国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有关于狮子舞的记载。《汉书 礼乐志》载:“常从倡三十人,常从象人四人。”“象人”即为表演模拟鸟兽舞蹈的专职艺人。当然,有确切文字记载的,是在曹魏时期,著名学者孟康在对《汉书 礼乐志》中的“象人”的注解:“象人,若今戏虾鱼,师(通‘狮’)子者也。”可以推断,在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时代,已有了“弄”(表演)狮子的“象人”。这里,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象人”便是舞狮子的前身。

    北魏时期,《洛阳伽蓝记》中有记载,洛阳的长秋寺“刘腾所立也,……四月四日,此象常出,辟邪、师子,导引其前;吞刀吐火,腾驤一面;彩幢上索,诡谲不常。奇伎异服,冠于都市。”讲的是洛阳长秋寺四月四日,举行法事时,人们抬着佛像在街上游行,并伴有狮子舞等百戏节目的游艺活动。在当时,其他寺院也有类似的佛事活动,北魏最高统治者甚至也会亲自参与其中。在史料中,称这种活动为“行象”。狮子舞则是在队列最前面引导开路,后面跟随的是其他节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狮子与佛教的关联,以及狮子舞在佛事活动中所被重视的程度。

    隋唐时期,狮子舞的发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不仅在服饰化妆上做到形似,并采用丰富的舞蹈语汇,刻画狮子的各种情态,力图做到神似。1960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336号盛唐墓出土的“狮子舞泥俑”(图1),高12厘米,长10厘米。狮头与狮身已为一个整体的空壳,并且在狮身周围有用掺有毛绒的细泥塑成的狮子的皮毛,狮背上有用弯曲的条纹状装饰,象征遍体披毛;中脊饰有彩带。这种狮舞的装扮已与我国南方的“醒狮”装扮及其相似(图2)。狮身下面的四只腿周也均是毛状条纹装饰,而且很明显为双人装扮的足形。前者舞狮头,后者舞狮身,狮头正微微抬起,似在做即兴表演。原涂毛色大都剥落,仅能看出通体先施白色,局部浅绿色,眼圈和嘴原为红色,牙齿为白色。在同一墓中,还发现有三件黑人泥俑,大部分都已经残缺,后经复原,动作及手执道具都似今引狮人角色。由此可见,唐代边疆地区的狮舞演出形式已近似现代的“醒狮”表演,并有引狮人的角色加入。

    隋唐时期的狮子舞无论在民间还是宫廷,都十分盛行。隋代诗人薛道衡在其《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诗》中描写了新年时,民间“百戏”的热闹景象,“……立骑转银鞍。纵横既跃剑,挥霍复跳丸。抑扬百兽舞,盘跚五禽戏。狻猊弄斑足,巨象垂长鼻。青羊跪复跳,白马回旋骑。……”“狻猊”即指的“狮子舞”。当时,狮子弄斑足,可谓“百戏”中最引人入胜的节目之一。当然,演出最精彩的要数《五方狮子舞》了,并且在唐代宫廷和民间都十分盛行。唐代宫廷中还有专职机构和官员负责培训狮子舞。唐代宫廷燕乐中的“狮子舞”尤为壮观。表演的时候,表演者身披假狮皮,藏在里面舞蹈,五狮五色,分立五方,象征天下太平,140个人组成的合唱队高唱“太平乐”,以衬托气氛。场面宏大、气魄雄伟、情绪饱满,具有盛世景象。唐代的诗文中有很多关于狮子舞的生动描写。《旧唐书·音乐志》载:“狮子鸷兽,出予西南夷天竺、狮子等国。缀毛为之,人居其中,象其俯仰驯狎之容。二人持绳秉拂,为习弄之状。五狮子各立其方色,百四十人歌《太平乐》、舞以足,持绳者服饰作昆仑象③。”民间狮子舞也极为盛行,诗人白居易在其《西凉伎》中就对民间的狮子舞做了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

    除上述以外,狮子舞还常常用于皇室贵族招待域外使节或是宴饮宾客的酒席延宴间。元慎在其《新体乐府·西凉伎》中生动地反映了这点:“哥舒开府设高宴,八珍九当前头。前头百戏竟缭乱,丸剑跳掷霜雪浮,狮子摇光毛彩坚,胡姬醉舞筋骨柔”。

    隋唐时期,随着舞蹈艺术的提高与发展,狮子舞已从民间综合性表演的“百戏”中独立了出来,逐渐发展为艺术性、功能性很强的乐舞,并被列入宫廷燕乐。狮子舞在隋唐时期已流传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不管是民间的节日游乐,大型“百戏”表演,胡人舞伎演出,盛大宫廷筵宴,还是宴请域外使节之时,都会上演狮子舞。它流传广泛,成为宫廷和民间表演、娱乐的主要艺术形式。

    到了宋代,是纯舞衰落而民间舞兴盛的一个转折时期。狮子舞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也逐渐由宫廷流向民间。大多出现在宋代民间“百戏”中,并且还出现了儿童的狮子戏球舞,南宋画家苏汉臣的《百子戏春图》展现给我们一幅生动的儿童狮舞图。图中两个儿童身披狮皮,一前一后。狮子前方有一儿童,手执绳,正回头牵引狮子。旁边还有几个孩童,手中拿着球等玩物,正在逗引狮子。从画中我们看出,宋代民间狮子舞中,狮子的形象已及为逼真,儿童舞狮已与现当代的狮子舞演出形式十分相近,每头狮子由两个人来表演,还有一手执绳子的引狮人。从孩童们嬉笑追逐,舞狮玩耍这一生动场面中可以想见,宋代民间狮舞自娱娱人性更强了,开始趋向狮戏的形式发展。

    到了明清时期,狮子舞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广泛的流传在中原各地区的民间歌舞活动中。清代,狮子舞已成为民间各个节日庆典活动中的保留节目。由于各地风俗习性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狮子舞种类,并且逐渐与武术相结合,在舞狮的技巧上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飞跃。直至今日,狮子舞在中国的各种庆典、节日中,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保留传统民间舞蹈节目。

    狮子舞是中国民间传统舞蹈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与传承史。在其长期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中,经过宫廷和民间歌舞艺人的代代提炼和传承,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在中国五千年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狮舞已不仅仅局限于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更体现了一种民族精神,展示出一种团结的力量,是我们华夏子孙的象征。

    注释:

    ①行象,佛教僧侣教徒于每年四月举行盛会,庆祝释迦牟尼诞辰日(四月八日),六牙白象负释迦的活动,即以大象载驮着佛像或佛牙沿街串庙,通过演出百戏的形式,向群众展出佛像。而前头要以驯服的狮子导引开道。

    ②王克芬.中国舞蹈史(隋、唐、五代部分)[M].天津: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152-153.

    ③昆仑象:狮舞中,黑人或胡人弄狮人的形象。

    参考文献:

    [1]周一平,沈茶英.岁时纪时辞典[Z].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

    [2]李湧,李道魁.中国吉祥民俗文化[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9.

    [3]彭小峰,湖南省文史研究馆.潇湘絮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张玉柱.齐鲁民间艺术通览[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8.

    [5]聂鑫森.中国老游艺说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6]资华筠.说舞舞蹈学研究文萃[M].天津: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推荐访问:初探 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