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四海之内:《大荒经》地域考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21 10:40:30 点击:

    摘 要:《大荒经》描绘了一个四面环海的世界,前人基于“华夏一体观”和“中原中心观”看《大荒经》,因见其所记地理无法与华夏版图吻合,故多视之为无稽之谈。实际上,《大荒经》成书之时,华夏世界尚为分疆裂土的状态,不可能出现华夏一统的世界观和地理学,《大荒经》所描绘的只能是华夏域内某个局部地区的地理。上古时期,华夏域内确实存在着一个“四面环海”之地,这就是山东地区。《大荒经》所反映的即上古山东的地理,根据《大荒经》的记载,可以勾勒出山东半岛的海岸线,莱州湾、长山岛、琅琊台、海州湾,在其中皆有反映,整个《大荒经》世界不出山东范围。《山海经》这部保存了大量上古地理和历史讯息的古书一直蒙受误解,准确理解《山海经》,将使我们对于山东地区上古史乃至整个中国上古史的看法为之彻底改观。

    关键词:《山海经》;《大荒经》;上古地理;琅琊;古代山东

    DOI:10.16346/j.cnki.371101/c.2018.06.04

    《山海经》一书,既记载了众多的山海川泽、异域方国等地理景观,又充斥着大量奇鸟异兽、神祇物怪之类的描述,内容驳杂,文体怪异,因此自古以来,关于此书的性质和归属,一直众说纷纭,宝之者视其为古地理书之遗编,鄙之者斥其为齐谐、志怪之杂俎,或升之于史部,或贬之于说部,双方各执一词,迄无定论。

    《山海经》今本十八篇,按其篇目和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即《山经》五篇、《海外经》四篇、《海内经》四篇、《大荒经》五篇,其中《大荒经》的内容最为驳杂,记述也最无头绪,尤多荒怪离奇之言,因此历来为注疏者所轻视,更为考地理者所鄙弃不道,今人则干脆视之为神话志怪大杂烩,留给神话学和民俗学去操心。

    浏览《大荒经》全文,乍看起来,其内容确实驳杂多端,记述亦凌乱无绪,举凡天文、地理、古史、神话、方国、族姓、世系、丘墟、博物、风俗、物怪等等,无所不包,却漫无头绪,仿佛是由一些毫无关系的佚闻故志、散简短编胡乱拼凑而成,令人读来茫然不知所云。其实,《大荒经》之所以显得杂乱无章,是因为它的成书与一般古书不同,一般古书是抽绎文思、斟词酌句而撰成的文章,因此自成一体,文理一以贯之,而《大荒经》则是依托之作,它所依托的是一幅图画,我们看到的《大荒经》文本,是对画面内容的记述,因为画面景观丰富多彩,所以述图之文自然显得驳杂多端,因为述图者徒见画中图像,而不明其义,不知其理,因此述图之文不得不支离凌乱,茫无头绪。《大荒经》既然是缘图而作,那么,求其旨趣义理,就只能从其所依托的图画中求之,古图早已佚失,不可复见,因此又只能借《大荒经》的记述窥见“大荒经图”的真相。借经以窥图,复凭图以解经,如此方能勘破《大荒经》文本光怪陆离的表象背后所隐藏的真相。

    一、大荒版图的内容与结构

    我们可以通过对《大荒经》内容和行文的描述,对其所据图画的内容和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一)大荒版图的内容

    《大荒经》的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山、川、海、泽、泉、林、星象等自然地理景观

    《大荒经》五篇共记述山(丘)138座,其中《大荒东经》22座,《大荒南经》36座,《大荒西经》36座,《大荒北经》28座,《海内经》16座。大多仅记山名,个别则说明山上所有之物或相关传说,如《大荒南经》“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谓枫木”本书所引《山海经》,均据《中华再造善本》丛书影印宋淳熙七年(1180)池阳郡斋刻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之类。《大荒经》群山之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大荒东经》的七座日月所出之山和《大荒西经》的七座日月所入之山,以及分居四方的四座“四极之山”,它们实际上构成了一个以地平圈上的山峰为参照的天文坐标系,用以观测一年四时中太阳出入方位的变化,据之可以确定节气和月份。这些山峰表明了《大荒经》所据图画与原始天文学的关系参见刘宗迪:《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增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926页。。

    《大荒经》五篇共出现23条河流之名,其中,《大荒东经》3条,《大荒南经》11条,《大荒西经》1条,《大荒北经》8条,一般仅记述水之所出或所入,如《大荒南经》云:“有氾天之山,赤水穷焉。”“有荥山,荥水出焉。”“有成山,甘水穷焉。”

    《大荒经》四方皆有海,称为“东海”“东南海”“南海”“西南海”“西海”“西北海”“北海”“东北海”等,可见《大荒经》版图四面环海。《大荒经》往往只有在说明山、国等的方位时,才提到海,以海作为方位参照。如《大荒东经》云:“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

    此外,《大荒经》中还有多处关于泽、渊、林的记载。泽为湖泽,仅见于北方与西方,北方有“大泽”,西方有“三泽水”。渊则为泉渊或积水而成之河渊,四方皆有,而南方独多。

    这些自然地理景观分布于大荒经图各方,足以证明这幅图画的地理学价值。

    2.方国、人物、世系以及帝王之丘台、墟墓等人文地理景观

    《大荒经》五篇共记述了86个方国,其中《大荒东經》19国,《大荒南经》15国,《大荒西经》16国,《大荒北经》18国,《海内经》18国。《大荒经》关于方国的记述,详略不一,有些仅记其国名与所在,有些则详言其国人物样貌、族姓、世系乃至食物、动作等。有些国名为平淡无奇的专名,如国、嬴土之国、夏州之国、盖余之国、季禺之国、盈民之国之类,似为实有之国;有些国名则为摹写形容之词,如大人之国、小人之国、白民之国、黑齿之国、三身之国、羽民之国、卵民之国之类,大多形象怪异,透露出浓厚的神异色彩。有些方国具有强烈的神话意味,如女和月母之国“处东极隅以止日月,使无相间出没,司其短长”(《大荒东经》),羲和之国“生十日”(《大荒南经》)之类。诸如此类摹写形容之国名和具有神话色彩之国,皆非真实方国,实为述图者对于图画中特定场面和人物形象的误解参见刘宗迪:《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增订版),第312372页。。《大荒经》记载的众多方国族姓,表明这幅图画非常古老,为考证此图的历史文化渊源提供了线索。

    推荐访问:海之 地域 大荒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