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东西方神话的历史文化揭秘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21 09:45:38 点击:

    小序

    若要检索世界各地人类文化的诸多缘起,从各个族群的神话入手也许是一条比较简易的途径。当法国人施特劳斯从南美部落里探究所谓的原始思维或者说野性思维的时候,不知他有没有回首过当年高卢人在与罗马人打仗的年代里遵循的是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当另一个法国人福柯以危言耸听的方式从性交与疯颠中寻找历史踪迹的时候,不知他是否意识到那其实是一种置身于疯狂的吸毒状态和群交派对的自我夸张。然而,人类太初的种种神话,看上去似乎荒诞不经,实际上却并非夸张,而是人类初民之于生命与宇宙的朦胧意识。那样的意识之朦胧,犹如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定律,在难以定位的观察对象面前,一头雾水。尽管神话的不确定性通常是因为口耳相传的缘故,但即便是经由文字而得以明确的神话故事,也依然处在众说纷纭的模糊形态里。所幸的是,美国学者雷蒙德·范·奥弗编辑了一部《太阳之歌——世界各地创世神话》,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照谱系——虽然仅止于此书是远远不够的,世人还需要阅读大量的神话文本,才能一览东西方神话诸山诸景。

    一、华夏神话的人文品质与历史奥秘

    华夏民族的神话记载,主要是见诸《山海经》。《山海经》最早有图,称作《山海经图》。据说至魏晋,图失经存。有关《山海经》的成书,众说不一。有说是大禹和伯益所作,有说是楚人所作,司马迁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有清代学者毕沅经过考证认定,《山海经》“作于禹益,述于周秦,行于汉,明于晋”。亦即,该典成书有个历史过程,从大禹时代一直到魏晋。作于禹益,应该是指此书作于大禹和伯益时代,并非指由他们君臣二人所作。从《山海经》记载的大禹治水故事看来,此说靠谱。君臣协力治水,在当时也算是有口皆碑。只是司马迁在他们身上撒了个谎,《史记·夏本纪》有说:“帝禹东迅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因为按照《竹书纪年》记载,禹死后由禹之子启继位,而益因此与启发生争执,帝启六年,被启所杀。《晋书》引用《竹书纪年》有道是:“益干启位,启杀之。”《史通》也曾引《竹书纪年》说过:“益为后启所诛”。可见,司马迁太过醉心于他所编造的禅让故事了。要不是有《竹书纪年》作参照,禅让便成了铁板钉钉的历史定论。而事实上,炎黄之戰之后的黄帝时代,亦即所谓的尧舜禹汤时代,每一次的帝位更迭都不是和平禅让的,而是血腥争夺的结果。本笔在后文将继续指证,司马迁所杜撰的禅让故事是如何的虚假。

    《山海经》记载的神话当中,对后世影响比较重大的有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刑天舞戚,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等等,精彩纷呈。然而,却独独遗漏了华夏先民最为重要的创世神话,盘古开天辟地。盘古神话最早是由南方少数民族口耳相传的。盘,有蛋壳的涵义;古,通固。早先的传说里有盘瓠说,也有葫芦说。盘古神话最早见诸汉语文字,据说是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魏晋时代的《魏大飨记碑》:“起尚盤古,羅天□焉。”八个字里还残缺了一个。宋朝的《太平御览》引述《风俗通义》如次:“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

    将混沌的天地比作鸡蛋的想象,与印度神话十分相似。据《吠陀经》记载,印度的创世神话,也是如此。一个金蛋漂在宇宙之水里,一千年之后,生出宇宙之主,当然不叫盘古,而是叫做:原人。盘古随着天地而生长,原人的灵魂与宇宙精神同在。这两个神话虽然并不完全相同,但其意蕴却极其相近:宇宙是混沌的,最初的人类是从混沌中诞生的。更为重要的是,两者都将宇宙比作蛋状的,不管是鸡蛋还是金蛋。在东西方诸多创世神话里,持宇宙蛋状说的,大概也就数华夏民族和印度民族了。

    但并非华夏民族中的所有族裔,全都持这样的宇宙观。按照张远山《伏羲之道》的考证,华夏民族当中,惟最古老的先祖,伏羲族,是以浑天说解释天地宇宙的。后来在炎黄之战中打败了伏羲族的黄帝族,其宇宙观并非是鸡蛋状的浑天说,而是天圆地方的盖天说。从盘古神话所持的鸡蛋状的浑天说来看,该神话是伏羲族被黄帝族打败并迁徒到南方后,得以在南方少数民族当中流传之说,是完全成立的。换句话说,盘古神话虽然来自南方少数民族的口耳相传,但最初的发轫,却源自伏羲农耕民族。必须留意的是,应该就是因为没有被黄帝族改造过的缘故,盘古神话得以保留了蛋状创世的浑天说。

    女娲补天的神话,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淮南子·览冥训》曰:“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鰲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此处的断鰲足以立四极,便是天圆地方的盖天说,用鰲足作四柱以撑天地。汉朝以后,唐人的《三皇本纪》,宋人的《路史》皆承此说。但诡异的是,在《山海经》里的女娲神话,却并不见补天事迹。《山海经·卷之十六》有言:“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也。人面蛇身,一日之中七十变。” 《山海经·大荒西经》又说:“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能够从中读出的历史信息只是,古神女而帝者也。亦即,有神力的女娲,曾是一位政治领袖。至于蛇身之类,屈原《天问》有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东汉王逸注道:“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所谓传言,显然来自《山海经》。按张远山《伏羲之道》所言,《山海经》将女娲描绘成人首蛇身,可能跟伏羲族画在山西陶寺肥遗盘上的肥遗纹有关。所谓“伏羲鳞身,女娲蛇躯”是也。亦即《帝王世纪》中所说的,“庖牺氏人首蛇身,尾交首上”。然而,窃以为,《山海经》所说的女娲人头蛇身,未必含有肥遗纹的天文历法涵义。从某种意义上说,从肥遗纹到女娲的蛇身造型,乃是黄帝族之于伏羲文化的误读,以为伏羲族所尊崇的女娲,不过蛇神而已。这样的误读,多少带有黄帝族之于伏羲族的偏见。

    然而,有趣的是,那样的偏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渐渐冲淡了。及至汉朝,有了《淮南子》里的补天事迹,又有了《风俗通义》里的抟土造人。顺便说一句,不管抟土造人的传说真假如何,倒是与《圣经·旧约》创世故事里的上帝造亚当之说不谋而合,仿佛人类真的是从泥土中生出来的。汉朝似乎是个为女娲形象全面正名全面重塑的年代,不仅有了补天、造人事迹,而且还在许慎的《说文解字》里获得了高度评价:“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并且又在《淮南子·说林训》里与黄帝扯到一起:“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双林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淮南子》这么扯的时候绝对想不到,后世的唐人会揭开女娲的身世之谜:女娲并非黄帝时人,而是伏羲族人。司马贞《史记·补天皇本纪》说:“女娲氏风姓,有神圣之德。”卢仝的《与马异结交》诗云:“女娲本是伏羲妇。”五代的马缟在《中华古今注》则认定:“女娲,伏羲妹。”清人《汉书人表考》卷二引《春秋世谱》指出:“华胥生男为伏羲,女子为女娲。”西晋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很正式地将女娲归入伏羲族,与黄帝毫无干系。

    推荐访问:东西方 历史文化 揭秘 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