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李冰现象”与“武汉方言剧”的思考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21 06:05:09 点击:

    少不得李冰

    武汉方言贺岁喜剧,从2003年《搭白算数》到2013年的《海底捞月》,在武汉话剧院与武汉说唱团轮番上演,从国营剧团,演到有限责任公司,从不值一提的“鬼闹窑”,演成一道城市风景线。若要对武汉方言喜剧论功行赏,我们仍可以笑眯眯地说“一个都不能少”,但最后必须得老老实实地说:少谁也不能少李冰。

    李冰,1963年出生在山东沂蒙老区蒙阴县,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专工戏剧创作专业。1991年来到武汉,开始创作小品,第三年就上了中央电视台的《综艺大观》。以后又创作儿童剧、话剧,各种奖项一路拿到手麻。他学有所用,越来越爱武汉这个地界,越来越爱这里的风土人情,爱方言土话,甚至爱“汉骂”。对于武汉话,他和本土人不同:武汉人说方言,却不自信,宁愿在外人面前讲“弯管子”普通话。李冰则爱听、爱学、爱说,喜欢记下来备用。但他张起嘴来却声调不搭,总惹得嘎嘎一场欢笑。

    武汉的方言喜剧,少不得山东人李冰,因为他心中有对武汉这座城市的爱。他常说做事关键是要“用心”。对于缺乏责任心和惯于耍花腔的人来说,“心”的缺失是该如此鞭策的。然而往往也有“辛辛苦苦地害人”现象,原因是职业技术与智慧不够。假如李冰当年没有第一次看草台豫剧《山鹰》的激情,没有经过戏文专业的系统训练、没有课外杂书的知识扩充、没有熄灯后给同学讲故事的兴奋,可能武汉的方言喜剧,不会是“李冰现象”的模式,抑或成为另外一番景象。当然,如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口文化奖、全国儿童剧展演剧目一等奖及优秀编剧奖、中国话剧研究会金狮奖、曹禺戏剧文学奖、湖北省剧本创作文华奖等,也还会是李冰的囊中之物。

    “接地气”的创作

    李冰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试水阶段、摸索阶段和个性阶段。

    1.试水阶段(1991-1993)

    这一阶段,李冰初到武汉,效力于武汉话剧院,以创作话剧小品为主。如话剧小品《约会》、《麻将司机》、《赔偿》,均由武汉话剧院于1992年搬上舞台。1993年思路渐而扩开,但作品依旧以小品为主,如《二娘开店》,演出单位则是跨地域的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展示地也到了中央电视台的《综艺大观》栏目。三年之内的积极努力,奋力转身,足见其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是十分强烈的。

    2.摸索阶段(1993-2002)

    这一阶段,李冰调入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专门从事舞台文学剧本的创作。1995年创作了小剧场话剧《青春独白》,由武汉话剧院、武汉市艺术学校联合演出;1998年创作儿童剧《春雨沙沙》,由武汉儿童艺术剧院演出。该剧获第八届中国人口文化奖和文化部优秀儿童剧展演一等奖等奖项,入围首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李冰个人获优秀编剧奖;1999年创作《三峡魂》,由武汉话剧院演出,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我们可以看到,李冰是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了过来,他完成了从青涩向成熟的人生转换。尤其是他深入三峡工地,体验水文工作者的生活,用热情写出《三峡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排演,却在演出市场遭到冷遇,这促使他开始思考剧作家为谁而写作等问题。于是,千禧年前后,李冰像个双重性格的人,人前依然谈笑风生,无人处,他开始发呆——沉思。属于舞台的那只笔,沉默了三年。

    3.个性阶段(2003-)

    李冰作品的个性化阶段,从2003年开始,迄今已十年,是一个由无厘头小品剧向结构式方言喜剧的演变过程。

    2003年,李冰为武汉话剧院创作方言小品剧《搭白算数》,当年演出达百场,而在沌口体育馆演出时,有近万人观看。欢声雷动,使他很受震撼,决意从此要写观众爱看、剧团能赚钱的戏。

    2005年,武汉说唱团尝试开发新的曲艺创作资源,请李冰执笔,改编著名曲艺作家夏雨田的遗作,第一次在武汉地区实验方言贺岁喜剧,取名《活着就要活快活》。演出出人意料的红火,大大激发了李冰和相关从业者对“方言贺岁喜剧”的创作热情。

    紧接着,《杠上开花》(2006年,武汉说唱团演出)、《黄鹤楼上看帆船》(2008年,由武汉创研中心、何祚欢工作室、武汉楚剧团联合演出)。

    以上“喜剧”,均有着为搞笑而无可避免的“小品”痕迹。李冰在以方言喜剧为主打创作的同时,也兼顾其他题材方式的创作,如话剧《信义兄弟》(2010年,由湖北省话剧院演出)。然而,2010年,他的作品一改形散意不散的“小品剧”风格,开始深究剧本结构,精于对笔下人物的塑造与讽刺社会不良现象。同年由武汉说唱团上演的《一枪拍案惊奇》,非同凡响,内行专家、业外观众,无一不称道。2011年,武汉人民艺术剧院上演他的方言贺岁喜剧《步步惊心》,演出市场又创一个新高。到2012年,武汉说唱团演出方言贺岁喜剧《海底捞月》,更是将“好玩、好看、过瘾”的特点推向了极致。

    能“活”多久

    方言贺岁喜剧《海底捞月》,在武汉的演出市场表现十分红火,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年。李冰则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正在“孕育”的新创作品上,又完成了《国语大血拼》的初稿。之所以用“贺岁”的概念,是因为关注力集中到了“岁末”这一特殊市场时间段,也找到的“喜剧”的市场途径。剧团演出,也以数百次的“笑声”和“掌声”计算市场效果。总之,一切围绕“市场”做文章。李冰做事很用心,他注意到方言喜剧与地域民俗有很大关系,作品应该“接地气”。人们每天使用的、耳熟能详的方言口语,在李冰的笔下变成了妙语连珠的方言宝典。让人感觉到的是“有味”,李冰着力的“艺术”,是与观众的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他们的生活存在价值,受到了尊重。然而,何以十年以来才得到“重视”呢?除了新上任的文化局长拍胸表示支持,演出公司开始放胆操作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方言贺岁喜剧的特点之一:“俗”。

    关于雅与俗这样的骨灰级再讨论,我们可以用电影来做参照系。2012年12月,电影《泰囧》不断刷新各种纪录,票房直追12亿。除了盛赞,伴随着它的,则是低俗、庸俗、媚俗的“三俗”质疑,“专家”除了炮轰,还“教授”大家“应该注重文化导向,注重提高老百姓的文化素质与品位”。 如果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三俗”,受人推崇的奥斯卡获奖影片、喜剧典范《三傻大闹宝莱坞》也是。文以载道没有错,但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干扰大众的选择,则是个长途跋涉中,脚下的一个“鸡眼”。也让人联想到那条称之为2012年“最给力”的微博:“思想有如内衣,我们都该有;但不可逢人就亮出你的内衣。”与之相比,2012年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柏林金熊奖等43项国际大奖的首部在国内公映的伊朗电影《一次别离》,在各大电影网站的分数位列前茅,被誉为“2012年最好的影片”、“人生必看的10部电影之一”。然而,票房表现则很不引人“瞩目”。因此,一般经营者——影院也没有将它算作“大众影片”。同样,被业内认为原因是“姗姗来迟”,获第8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创剧本奖,反映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克服重重困难,矫正口吃、执掌王印的励志历史剧情片《国王的演讲》,在国内上映后也是市场表现平淡。不得不说,提高中国观众的欣赏水平,尚有待时日,但并不是靠简单地赋予艺术作品思想和教化职责就能完成的。

    十年来,“李冰现象”关注于市场温度,很少看官方脸色。忽然被一向注重“逢人就亮出内衣”的文化管理者注意,这俗味十足的“武汉方言喜剧”,究竟还能几次“贺岁”?还能在俗民中“活”多久呢?

    (高翔,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二级编剧)

    推荐访问:武汉 方言 现象 思考 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