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经济新闻报道的数据运用问题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21 04:25:43 点击:

    2003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总理答记者招待会上,香港凤凰卫视记者向温家宝总理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中国国情当中,有哪些数据您认为是最可喜的?有哪些数据是最忧心、牵挂和关注的?温家宝总理在回答中,列举了GDP增速、外汇储备、中国和欧美发达国家劳动力数量、中国农民和进城农民工数量及中国沿海五六个省市GDP占全国GDP总值的比例等。正是因为这些看似信手拈来的数据列举很有条理、逻辑关系清晰,短短的几句话就让人们清楚地看到了中国经济取得的喜人成就,也向人们点明了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

    数据是经济活动的忠实记录和集中反映,它与以报道经济活动、经济现象和经济生活为内容的经济新闻密不可分。科学运用数据可以从量化的角度准确地报道新闻事实,更好地把握和发现经济活动中的成就和问题,反映报道主题。艾丰同志曾经说过:“我们的新闻报道,不仅应该注意用好数字,而且我认为,许多经济报道中的难题,似乎可以运用数字来解决。”

    毋庸讳言,当前的经济新闻报道中,数据的运用越来越多,运用手法也很丰富,值得称道的范例也比比皆是,但由于对数据缺乏科学完整的认识,在数据的运用上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普遍性的问题,如大量数据简单堆砌、对数据解读浅尝辄止、数据运用上缺乏科学态度。①因此要跳出数据运用的误区,决不能将对数据的运用仅仅理解为是一种单纯的写作技巧,而是应对经济数据的来源有完整、科学的认识,对经济数据作出准确的专业解读,从有助于读者的理解角度来呈现数据,才能真正达到通过数据运用来为经济新闻报道锦上添花。

    一、正确认识经济数据,确保数据准确、权威

    数据是在描述对象的属性等时使用的符号。

    要正确认识经济数据,首先要分清数据的类别,知晓获取数据的途径。经济数据一般可分为三类②:第一类是政府部门公布的经济数据,如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等定期公布的数据。这类数据主要提供宏观信息,其特点是权威性高、系统性强。2002年4月15日我国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定的数据公布通用系统(英文为General Data Dissemination System,简称GDDS)。随着GDDS的推行,政府部门的许多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公布的频率和及时性、所公布数据的编制和核对方法、公布数据的评论和数据调整情况、数据发布的时间表等都有明确的规定,都便于在第一时间获得。第二类是国际经济数据,主要是国外的政府机构、市场及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公布的经济数据。如美国商务部、欧盟统计局、世界银行等部门和机构定期公布的经济数据。此外,一些民间机构如标准普尔、穆迪等评级机构公布的数据,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等数据也有相当的影响力。这类数据发布的时间和方式通常也有一定的规律,可从这些机构的官方网站或世界各大通讯社的报道中获得。第三类是国内的一些市场机构、民间机构或调查公司公布的数据。如市场调查机构对某一行业某类产品销售状况的调查结果。另外,现在还有一些媒体在经济领域进行调查所获得的一些数据,但这类数据的使用必须相对谨慎,必须注意其发布的背景和目的,以及这类数据的产生是否科学。要尽可能对数据产生的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因为调查方法不同,产生的数据往往差距较大,其经济上的意义可能就大不一样。

    其次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权威,切不可不经仔细调查核实就直接使用相关数据。2004年10月10日,湖北一份很有影响的报纸在第十三版以《大批“毒面粉”流入黄石》为题对河南“豫花”牌面粉这样报道:“知情者于10月3日向黄石工商部门举报,约200吨有毒面粉流入黄石市场。黄石市疾控中心抽检化验,昨日作出检测报告表明,这种面粉过氧化苯甲酰(俗称‘增白剂’)每公斤含0.089克,而国家标准含量每公斤不能超过0.006克,超标14倍。”黄石市疾控中心虽不是权威机构,但这些数据在当地很有说服力。此后,众多媒体纷纷跟进报道。然而《郑州晚报》对此事件进行了全面调查后发现那份检验报告封面既无公章,又无CAL质量检测资格章,最后的检测专用章加盖的竟是黄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业务专用章,严重违反操作规程。更令人震惊的是,那家在湖北很有影响的报纸竟把国家标准0.06克/公斤报道成0.006克/公斤,进而在与0.089/公斤的比较中,认定“豫花”牌特精粉增白剂含量超标14倍。一个2002年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4年6月又在业内首批通过HACCP管理体系认证,首批获得国家食品市场准入资格的企业因为数据的误用几乎濒临倒闭,其苦心经营的“豫花”面粉,经媒体一夜狂轰滥炸就成了“毒面粉”。由此可见,准确、权威的数据可以揭示新闻事实的价值,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闻的内容和含义,反之则误导受众,给报道对象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一般来说,经济新闻报道中所用的数据多半从统计部门获取,对那些正在变动着的事物,一时得不到最终统计结果而又需要及时报道时,其数据要经过反复核实,并送有关领导部门审查认可后方能运用。数据如果用得不准确或出错,不光是个文字错误,有时甚至会导致政策错误,在读者中引起混乱。

    要使数据真实可靠,记者要树立数据鉴别意识,通过多种方式对原始信息进行求证和采信,如查阅相关权威资料、向权威专家请教、网上查询、横向或纵向对比等。

    二、科学分析经济数据,准确反映经济信息

    要真正用好经济数据,首先要了解数据产生的背景、蕴含的意义。在获知重要的数据之后,要将其放入到宏观的报道环境中来理解,挖掘数据真正的内涵;要将其与历史、未来联系起来,国内、国际联系起来,作纵向、横向比较,建立一个完整的数据坐标系,而不是孤立使用;同时要求记者必须具有较好解读经济数据的经济理论素养,对经济政策的演变、相关经济活动的发展历程有较全面准确的把握。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对经济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以通过经济数据准确反映经济信息。

    在我国,长期以来都是把GDP作为衡量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绝对指标,媒体都非常热衷于大篇幅地报道我们的GDP以如何高的速度增长,却很轻易地就忽略了GDP数据背后所隐藏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其实,单就GDP这个指标来说,其本身是存在很大缺陷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首先,很多经济活动是没有办法计入GDP的,例如家务劳动这样一些没有经过市场交换程序的经济活动;其次,GDP反映的产量变动并不意味着福利变动,包括精神满足程度、闲暇福利、分配状态、环境质量等都不是简单的数据所能涵盖的;另外,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社会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被时代所淘汰。高科技含量、低资源消耗的“集约型”发展模式才是21世纪经济发展所应该选择的正确道路。《增长并不等于发展管窥江苏的经济增长方式》(2004年7月19日《光明日报》)一文的记者无疑清楚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对GDP数据的认识上,没有盲目跟风,一味“唱颂歌”,而是在看到当年江苏的经济发展“新增外资158亿美元,增速超过50%。工业实现增加值6004.65亿元,占全国的份额达11.2%”这些令人欢欣鼓舞的数据时及时发现问题、深入调查,冷静分析发现“花200多元的材料和能耗费生产的一个玩具在国际市场上仅赚5毛钱”的事实,投资扩大带来的收益没有增高反而在降低,“经济增长量中60%以上来自资金追加和劳动的投入”,“外贸依存度之比达到76%”,不难想象,一旦外资撤走,江苏经济将会面临巨大危险,城市发展水平可能因此下降一个档次。由此得出“江苏省经济高增长主要靠高投入、高物耗、高能耗来维持,经济增长方式没有从粗放经营转到集约经营上来”,经济的“增长并不等于发展”!由此可见,记者对GDP数据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浅层次上,而是深入把握了经济发展的规律,从而写出的报道对经济活动起到了预警和指导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把有助于读者理解作为运用经济数据的最高追求

    很多经济记者对数据可说是“爱恨交织”。很多情况下,数据用好了可以给文章添彩增色,不用数据可能说明不了问题,用多了或用得不合适则会给读者带来阅读困难,影响传播效果。英国著名科学家霍金在写《时间简史》时曾说“多一个公式,少一千个读者”,虽然科学公式与经济新闻报道中的数据不能相提并论,但这句话对在经济新闻报道中科学、巧妙地运用数据还是有借鉴意义的,减少读者阅读的障碍、最大程度地帮助读者理解经济信息,应该是运用经济数据的最高追求。

    美联社一篇题为《通货膨胀使语言和美元一起贬了值》篇幅不长的报道,完全靠呈现数据来说明问题。由于记者处处以受众理解为上,通过比较将数据巧妙运用,加上语言幽默,全文数据就像金子一样,闪着吸引人的光芒,让人在轻松中读完后,感受到无处不在的通货膨胀之沉重。

    确实,一个数据如果单独看,它只是某个事物量的具体反映,处于原始状态,很难看出它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只有当一个数据与其他一个或数个数据相比较,它才有意义,它的丰富的内容才会显示出来。③记者如果只对数据本身感兴趣,一方面很可能无视数据背后蕴含的丰富内容,只能写出动态性的经济报道,另一方面受众也可能如坠五里雾中,不能理解记者的报道意图。

    经济新闻报道在数据运用中要有助于读者理解抽象的数据,首先要善于将数据进行对比、比较。200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一免三补”政策,即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谁动了农民的钱袋子?》(《河南日报》2005年11月28日)一开头就以算账的方式列出南乐县谷金楼乡后陈村村民吉银普这一年的收支情况:“吉家2口人,种地2.2亩,兼营养鸡副业。夏秋种粮收入约1960元,务工收入1200元,副业收入约3000元,加上种粮补贴(13.6元/亩),共计收入6187.2元。再看支出情况:种子240元、尿素330元、复合肥80元、农药40元、浇地156元、水资源费26元,全年的种地成本1322元。综合算账,全年人均纯收入2432.6元。”对数据不甚敏感的读者读完之后可能没有任何感觉,当记者点明“跟去年相比基本持平,甚至少了”的比较后,读者就会明白为什么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了,通篇通过数据比较道出了“一免三补”政策出台后农民收入并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的现实,借一位乡镇干部之口发出“希望上边不要高估了‘一免三补’后的农民增收形势”的呼吁。

    由此可见,经济新闻报道在数据运用中要有助于读者理解抽象的数据,还要善于运用换算法,将数据换算成人们熟悉的生活常识。2001年1月,《中华工商时报》发表的《中国包装业呼唤深层次改革》一文写道:“如果把现今人民币面值最大的100元一张张连起来,沿着中国最长的铁路干线京广线铺开,至少得要5个来回,总额才能达140亿元。来自包装业的统计数字显示:近几年我国因商品包装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就达这个数。”通过换算140亿元到底有多大,读者就有了形象的认识,对商品包装带来的经济损失一目了然。

    丰富的数据使得抽象的经济新闻变得直观而生动,从而增强了经济报道的可读性和传播效果,因此经济新闻报道中不仅要重视数据的运用,同时还要跳出数据运用的误区,不把数据的运用简单地看作是写作表达技巧的问题,数据的运用反映的是记者的报道理念、报道思想和报道能力,只有善于识别数据、解读数据、表达数据,才能使数据为经济新闻报道增色添彩。

    注 释:

    ①②印久青:《经济报道中如何运用好经济数据》,《数据》,2005(8)。

    ③俞萍丽:《数字妙用写华章——经济报道中的数据运用》,《新闻实践》,2001(9)。

    ④何光先:《现代新闻学》,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页。

    (作者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编校:施 宇

    推荐访问:新闻报道 数据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