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总部经济与总部统计初探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21 00:10:06 点击:

    [摘要]现阶段中国面临巨大的经济转型升级压力,发展总部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北京具有独特的首都优势,拥有丰富的人才、信息、技术等战略资源,具有吸引企业总部、发展总部经济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总部经济发展规模居全国前列。总部经济在北京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北京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北京应率先建立起总部经济统计监测体系,以全面了解和宏观把握北京总部经济发展情况,推动总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城市规划 数据 应用

    中图分类号:C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54(2009)03-061-03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

    一、现阶段我国发展总部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发展总部经济对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总部经济是一种具有高端性、知识性、集约性、创新性特点的经济形态,产业关联效应强,对周边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强。总部经济作为新的资源配置方式,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在不同空间的布局能够实现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资源的优化配置。总部经济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大城市经济转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大城市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一)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是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体系中支配权的战略需要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制造业水平显著提升,目前已有21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制造”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世界消费,中国被称为“世界制造工厂”。但是,从总体上说,“中国制造”附加值普遍较低,核心竞争力不强。全世界86%的研发投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我国制造业消耗了大量的物质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压力。依靠廉价劳动力、消耗大量能源、牺牲生态环境换来经济增长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已走到尽头,要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积极推进总部经济发展,逐渐占据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改变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格局中的地位。

    (二)加快总部经济发展是助推中心城市经济转型的战略需要

    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城市土地价格、制造业工人工资水平等不断上涨,生产制造成本迅速攀升,再加上外部环境不景气,人民币升值等压力,使得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关闭或外迁,大城市制造业“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如何应对制造业“空心化”?从国际一些大都市看,许多大城市在制造业转移后持续繁荣的背后实际上是服务业越来越处于经济支撑地位,总部需求所形成的生产性服务成为中心城市经济中最活跃、最有支撑力的经济主体。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形成与现代服务业的互动发展是中心城市产业升级的关键,是未来城市竞争的制高点。

    (三)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是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需要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在整体上得到发展的同时,区域之间不均衡现象也日益突出,2007年我国东部地区GDP比中西部地区GDP之和还高6.21万亿,2007年我国东部地区人均GDP为29703元/人,中部地区人均GDP约为东部的51%,西部人均GDP约为东部的44%。与经济发展差异相伴而生的,是资源禀赋差异,我国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在人才、信息、技术等战略资源与土地、能源、材料、人工等常规资源的分布上呈现明显的不均衡格局,这既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挑战,但也为我国不同区域之间以总部经济模式实现合作发展、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条件。总部经济以企业为载体,以市场为机制,以资源差异为条件,实现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由原来的产品合作、产品配套向功能合作、功能配套拓展升级,达到区域经济统筹发展和区域共赢的目的。

    (四)现阶段我国发展总部经济条件已较为成熟

    当前,我国一批城市已经率先发展起来,特别是一些中心城市已经具备发展总部经济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支配力的基本能力和条件。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7/2008年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国共有59座城市入选全球城市500强,其中上海排名第41、深圳排名第64、北京排名第66;跨国公司落户指数前10名中,北京、上海分列第9、10位。同时,一大批企业不断成长,具备了与跨国公司一争高下的竞争能力,联想、海尔、华为等民族企业都以总部经济模式实现了规模扩张。因此,无论从一批中心城市来看,还是从总部经济发展主体——大企业群体来看,我国越来越具备推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条件。

    二、北京市总部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2002年总部经济概念正式提出后,北京市政府及时将总部经济作为“首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刘淇书记在北京市委九届十次全会的讲话中指出:“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和政策环境,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总部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促进了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北京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一)北京总部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分析

    北京具有独特的首都城市功能,拥有丰富的人才、信息、技术等战略资源,具有吸引企业总部、发展总部经济的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北京总部经济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国内大企业集团等总部聚集,总部经济规模居全国前列。

    第一,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等国际总部资源是总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北京利用外资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2002-2006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8780家,合同外资262.1亿美元,实际吸收外资总额150.9亿美元,2006年高达45.5亿美元。外资进入的同时,北京聚集了一大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分支机构。目前,北京有各类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2家,如ABB、爱立信、摩托罗拉、三星等,其中经商务部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有20家。北京有跨国公司投资性公司(具有地区总部部分功能)153家,占全国投资性公司总数的50%以上。跨国公司在北京设立的一些职能性总部如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等也成为重要的总部资源。此外,北京还有12000多家跨国公司设立的各类办事处和代表机构,主要负责跨国公司的信息、联络、服务等事务,这些机构将成为北京总部经济发展的潜在力量。

    第二,国内企业集团总部等国内总部资源是总部经济发展的另一重要力量。北京有大型中央企业集团160余家,其中金融企业集团41家,成为北京最主要的国内总部资源。2008年发布的《财富》世界500强,我国大陆共有26家企业入选,其中有21家总部设在北京,北京成为世界500强中国企业总部聚集数量最多的城市。同时,随着北京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成长起一批本土性企业,例如联想集团,除北京外联想还在上海浦东、广东惠阳等地建立了现代化的生产基地,并在墨西哥、印度、波兰等国外其他地区建立了生产工厂。与此同时,从国内其他省市迁移过来的企业集团也成为北京总部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如经纬纺机总部从太原迁到北京,远大空调总部从长沙迁到北京,蓝星集团总部从兰州迁到北京,冰山集团总部从大连迁到北京,等等。

    第三,总部经济集群布局特征明显,形成了几大特色总部聚集区。北京总部经济发展的集群布局特征明显,在空间布局上,初步形成了商务中心区(CBD)、金融街、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等几大特色总部聚集区,成为北京总部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

    商务中心区(CBD)。CBD 依托朝阳区丰富的涉外资源和浓厚的国际化氛围,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入驻,已初步形成综合性企业总部聚集区。到2007年底,入驻CBD企业达4866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30余家、跨国公司800余家;拥有经商务部或北京市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0多家,外商投资公司88家。CBD聚集了韩国友利银行、韩国新韩银行、德意志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意大利商业银行、巴西银行、日本第一生命保险公司等法人金融机构151家,金融机构代表处146家,CBD外资银行占北京市外资银行总数的80%。

    金融街。金融街入驻的各类企业已达1500多家,其中,知名企业和大型集团总部580多家,金融机构120多家。作为中国最高金融监管机构的“一行三会”(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九大全国性商业银行总部、四大保险公司总部、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众多证券机构都坐落在金融街,摩根大通、高盛公司、瑞士银行、EXCEL投资基金、法国德夏银行、荷兰合作银行等数十家知名外资金融机构也先后进驻,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大唐等电信、电力巨头也汇聚金融街。区域内企业管理的总资产达48万亿元,资产集中程度全国第一。区域内金融机构管理的金融资产总额达到33万亿元,占全国金融资产总额的70%,控制着全国90%的信贷资金和65%的保费资金,日资金流量超过100亿元。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海淀园是北京高技术产业总部的重要聚集区,截至2008年5月,园区总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1多家,1-10亿元的企业182家,这些企业多数属于总部型企业。海淀园主要以IT产业为主,以研发总部为特色,目前有4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如IBM,Intel,Microsoft等,有70多家国内企业研究机构。

    此外,丰台总部基地、电子城功能区、顺义临空经济区等其他区域也形成了总部聚集区雏形。

    北京这些典型总部聚集区各具特色,既充分发挥了各城区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又通过差异定位、特色发展避免了城区之间的恶性竞争,形成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总部经济发展格局。

    (二)总部经济对北京经济转型的重要影响

    总部经济在北京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北京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

    第一,企业总部的聚集促进了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由于企业总部具有占地小、产出大的特点,总部聚集区内企业密度一般都比较大,CBD、金融街每平方公里的企业个数达到600—800个,单位面积产生的GDP和税收大大高于其他地区,因此吸引企业总部聚集、发展总部经济规避了北京土地、水等常规资源短缺的劣势,有效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强了北京的经济实力。从北京市平均水平看,仅以平原地区面积计,2007年北京市每平方公里实现三级税收约6975.4万元。而金融街占地面积仅1平方公里,2007年实现三级税收858.6亿元,占北京市三级税收总额的19.3%,单位面积税收是北京市平均水平的1230倍。

    第二,总部的聚集带动了高端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了北京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企业总部的聚集带动了一大批为总部服务的现代服务企业的迅速崛起,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2007年北京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872.8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68.1%,金融业、信息服务和软件业、会计法律、中介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尤为突出,仅金融、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就实现增加值1951.1亿元,占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的40%。目前,金融、保险等高端知识型服务业已成为北京主要总部聚集区的主导产业。例如,到2007年10月北京CBD有现代服务业企业2895家,占全部法人单位的60.33%,聚集了麦肯锡、普华永道等近200家中外律师、会计师、投资咨询、广告、会展服务等中介服务机构。2007年1-10月,北京CBD现代服务业入库税收38.3亿元,占CBD入库税收的84.9%,现代服务业对CBD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提高。

    第三,国内外研发总部的聚集促进了北京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北京经济转型提供了强大动力。密集的科技资源、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北京吸引国内外企业研发总部的重要优势,截至2007年底,北京共有外资研发中心(研发总部)约350家。大量国内外企业研发机构特别是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入驻进一步促进了高级人才向北京聚集,扩大了北京研发投资的规模,推动了北京的技术创新。

    三、北京市应率先建立起总部经济统计监测体系

    现阶段我国发展总体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总部经济的统计应该成为国民经济统计的一部分,但是现行统计制度对企业总部的界定标准、范围尚无定论,统计指标体系也尚未建立,针对总部经济发展的相关统计工作开展起来较为困难。对于北京来说,总部经济已经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总部经济统计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立总部经济统计监测体系的目的

    总部经济统计不同于一般的国民经济各门类的专业统计。各门类的专业统计一般按属地原则收集资料,确保不重不漏,是GDP核算的重要依据,而总部经济统计是以企业集团的总部为龙头,将所属分公司、控股子公司等,无论其属于省内还是省外,境内境外,均列入合并统计范围,其主要目的并非用于GDP核算,而是反映整个企业集团的规模及发展状况,反映总部经济的辐射和带动能力,为政府制定总部经济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我国现行统计标准实际纳入了部分企业总部统计,商务服务业中的企业管理服务业,实际上统计的就是企业总部的经济活动,但是只是涵盖了部分而非全部,比如与下属单位(有限公司、子公司)为同一个法人的企业总部,不纳入企业管理服务类别,而是随该下属法人单位列入相应的行业类别;只从事单一经济活动的企业总部,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也不纳入企业管理服务类别,而是按经济活动列入相应的行业类别。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这两类企业总部恰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占据了总部经济的很大份额,在对总部经济的统计监测中需要涵盖在内。

    (二)关于北京市建立总部经济统计监测体系的建议

    首先,北京市可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适于本市的企业总部认定标准。认定标准包括企业总部概念、特征、规模标准等。总部概念可参考商务部、北京市及其他省市对企业总部的界定,也可以参考理论界相关研究成果。总部特征应包括具有法人资格或比照法人,企业总部位于北京市内,至少有一家生产基地或分支机构在北京市外,对生产基地或分支机构负有管理和服务职能,有收入或经济效益产出等。总部规模标准是在总部特征的基础上,对总部的资产或营业收入设立一个门槛,鉴于各个行业的企业总部规模大小可能有很大的差异,可以分行业设立,如对制造业企业总部、金融业企业总部、房地产业企业总部、批发零售业企业总部、餐饮业企业总部等分别设置不同的资产或营业收入门槛。

    制定认定标准后,从总部经济发展现状统计和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监测两方面,建立“总部经济”统计监测体系,密切跟踪全市企业总部,通过统计数据客观地描述、监测其发展状况。

    发展现状统计是通过分行业主要经济指标的统计和比较分析,反映总部经济的发展成果。具体来说,是对企业总部按照产业、行业、国别、总部类型等分类进行年度普查,统计企业总部的营业收入、税收贡献、就业人数等数据,掌握现有企业总部基本情况;另外还可选取若干家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企业总部进行重点统计,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扶持,鼓励它们积极抢占市场,加快发展,向外扩张,从而成长为更大规模的企业总部。

    发展能力监测可以参考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构建的“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宏观和中观层面进行监测,主要在基础条件、商务配套与服务、科技研发、市场开放、政策环境等方面设置多个评价指标,根据其重要性设置不同的权数,计算出北京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指数,以监测北京的综合竞争力和对企业总部的吸引力,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环境的提升,推动总部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弘.总部经济.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

    [2]赵弘主编.2007〜2008年: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3]任永菊.地区总部、产业结构与总部经济——来自香港的实证研究与思考[J].亚太经济,2007(4):67-70。

    [4]张来成.打造首都金融旗舰[J].数据,2007(7):12-15。

    推荐访问:总部 初探 统计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