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建国以来民革对祖国统一的贡献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20 12:00:33 点击:

    摘要:建国以来,民革组织和广大成员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利用与台湾党政军及各届人士的历史关系,在争取实现台湾与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中,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建国初期,积极拥护中共中央在台湾问题上的方针政策,架设两岸“和平桥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明确提出以促进祖国统一为工作重点的工作方针,积极宣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跨世纪以来,准确把握形势,将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做台湾人民工作上,大力开展涉台调研,推出一批高质量的参政议政成果。

    关键词:建国以来;民革;祖国统一;贡献

    中图分类号:D6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269(2010)03-0040-03

    民革是由继承孙中山的爱国和不断进步的革命精神的原国民党民主派和国民党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组成的一个民主党派。建国以来,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作为统一战线的成员,积极拥护中共中央在台湾问题上的方针政策;以促进祖国统一为工作重点,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通过各种渠道与台湾国民党和个人取得广泛联系,大力开展对台、港、澳和海外的联谊工作;做好涉台调研工作,努力促进两岸经贸、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来加快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为祖国统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建国初期,积极拥护中共中央在台湾问题上的方针政策、架设两岸“和平桥梁”

    1949年,中共中央发出“解放台湾”的号召,各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纷纷响应。1954年8月20日至22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58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周恩来在会上作目前国际形势、外交政策和解放台湾的任务的报告,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为解放台湾联合宣言》。《宣言》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强调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决不容许美国侵占,也不容许联合国托管。《宣言》充分表达了中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对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完成祖国统一政策的坚决支持和积极拥护。《宣言》发表后,民革中央常务委员会于9月3日举行扩大会议,通过了民革《拥护解放台湾的决议》。指示民革各地方组织应立即展开学习和宣传工作,使全体成员和所联系的群众能够充分了解解放台湾的伟大政治意义,提高爱国主义思想,严格划清敌我界限,提高警惕,做好工作。接着民革中央在北京、陕西、云南、西康、湖北及沈阳、青岛等地组织举行了座谈会。民革中央常务委员张治中说:“台湾是我国的领土,是应该而且一定要解放的。广大民革成员也纷纷表示要以实际行动加强团结,和全国人民一道为完成解放台湾这一神圣任务而斗争。”

    1955年4月以后,毛泽东、中共中央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政策和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的主张,又得到了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的热烈拥护与支持,并且积极开展活动,通过各种渠道与台湾国民党以及其他党派及个人联系,架设和平谈判的桥梁,以争取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1]。1956年2月29日,民革发表《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三届全国代表大会告台湾军政人员书》,阐述民革与台湾国民党的历史关系,号召高举孙中山的旗帜,促进国共合作;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促进中华民族的统一;希望国民党军政人员和祖国人民、台湾同胞共同负起解放台湾这一爱国事业的责任,为和平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统一而尽力。为了加强对台湾工作的领导,1957年2月18日,民革三届中央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决定成立和平解放台湾工作委员会,积极推动各级组织积极与台属及国民党人士联系,采用谈心、座谈会等方式帮助他们解决思想顾虑,动员他们同台湾的亲属建立联系;组织和发动党员及所联系的人士撰写了大量对台工作宣传稿件,宣传国家的政策,介绍祖国大陆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情况,加强了解和联系;帮助台湾军政人员在大陆的亲属与在台湾的亲友通信,通过信件联系,使台湾军政人员了解了国家的政策和祖国建设事业发展情况。和平解放台湾委员会成立以后卓有成效的工作,对宣传国家和平统一祖国的政策,动员台湾军政人员为和平解放台湾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明确提出以促进祖国统一为重点的工作方针,积极宣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邓小平讲话精神的鼓舞和指引下,民革工作出现了新的气象,走上正确的轨道。民革五大后,逐渐确定了以促进祖国统一为重点的工作方针。1979年10月11日至22日,民革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距上一次代表大会21年之后在北京召开,大会指出要根据新时期统一战线和民主党派性质、任务和作用,结合民革的特点,提出实行工作重点的转移,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民革主席朱蕴山在《团结起来,为实现四化和祖国统一的伟大任务而奋斗》的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把民革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个中心上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调动全体成员及所联系人士的积极性,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努力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服务。”[2]1980年12月,民革中央召开了全国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中心、以促进中国统一为重点的工作方针。1983年通过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章程》中规定“本党的工作重点是促进祖国的统一,要宣传和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加强同台湾、港澳和在国外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及其亲属的联系,团结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努力”,并且规定“为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贡献力量”[3]为本党党员的义务。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强调实现祖国统一是民族的意志和历史的潮流,民革积极响应。民革中央于1979年7月在京举行对台工作座谈会,会议认为,民革应充分利用在台湾关系多的有利条件,大力开展对台工作,在沟通两岸关系上发挥积极作用。同年底,民革中央恢复了对台工作委员会(后改为祖国和平统一促进委员会),主要开展对台宣传和联谊工作。在对台宣传方面,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通过广泛发动与台湾国民党人士有各种关系的民革党员为广播电台、报纸杂志撰写稿件;与台湾和海外亲友的信件往来;接待“三胞”过程中面对面的交谈;馈赠画冊、书籍、音像制品等形式宣传祖国大陆对台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倾诉两岸骨肉之情,批驳台湾当局不利于统一的言行。民革中央领导人带头开展对台宣传,撰写文章,“1980年元旦,刘斐发表《三十六计,和为上计》的文章:一条窄窄的台湾海峡,隔断两岸的一切联系,对于我们中华儿女、骨肉同胞,这是多么大的不幸。争取台湾回归祖国怀抱,完成统一大业,是每个黄帝子孙都不容推诿的责任”[4]。这些都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联谊工作主要是通过与回大陆探亲、观光的“三胞”的接触、座谈叙旧,向他们宣传有关政策和“一国两制”方针,介绍祖国情况,以增进了解和友谊,联络感情,形成和平统一祖国的共识。1984年2月,民革中央副主席侯镜如利用访美的机会积极开展联谊活动,他与李静庵、宋希濂、蔡文治等在《华侨日报》上发表“旅美黄埔同学及其家属促进中国统一筹备会宣言”,宣传中国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政策,在海外产生了广泛影响。10月,民革中央副主席朱学范就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对团结日报记者和香港大公报记者发表谈话,“这种一国两制的办法,对解决台湾问题同样适用,所以香港主权的收回,以及今后繁荣稳定,对台湾是有深远影响的……希望台湾当局认真研究一下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争取在香港主权收回之前,实现国共两党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5]。

    这一时期,为了推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民革还积极推进海峡两岸“三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后,两岸兴起“寻亲热”,但当时两岸并没有直接通邮通电,联络极为不便。有鉴于两岸民间交往存在这一障碍的状况,民革提出了首先实现两岸直接通邮、通电的倡议,1979年2月28日,朱学范在纪念台湾同胞“二二八”起义32周年座谈会上发言:“我要再一次呼吁台湾当局和台湾邮电届的老同事、老朋友们理解解决恢复邮电往来的问题,这不仅合乎大陆和台湾同胞的迫切需要,也有利于逐步消除双方的隔阂。”[4]123他并为此进行了积极的努力。民革中央于1981年前后,多次举行对台通邮座谈会,邀请邮电部、邮电工会、中共中央统战部等有关部门和团体的负责同志,就对台通邮通电的具体方案和有关问题进行研讨。为实现“三通”,后又派人到福建等地考察,邀请民航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就两岸通航的技术问题多次商议,提出可行性措施,递交有关部门。

    三、跨世纪以来,准确把握形势,将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做台湾人民工作上,大力开展涉台调研,推出一批高质量的参政议政成果

    民革由于自身特点和历史渊源关系,过去统战工作的对象主要定位在国民党中上层人士上,随着民革原有在台关系中的国民党军政人员逐渐淡出政治舞台,民革党员中的老一辈人士年事已高,尤其是2000年国民党在台失去政权之后,民革对台工作的优势是否存在,工作如何定位,成为民革组织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工作的一个新的课题。1998年5月,中共中央召开对台工作会议,强调要做好台湾人民工作,指出做台湾人民工作是对台工作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根据中共中央提出一系列对台工作方针政策,针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工作的新形势、新情况,民革各级组织努力推动工作转型,将促进祖国统一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做台湾人民工作上。1998年,民革中央在北京召开民革全国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工作会议,确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推动民革对台工作的转型,何鲁丽主席提出,“民革要根据中共中央对台工作的总体部署,在新时期要将做台湾人民工作作为民革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工作的主要内容”[4]208 。2002年民革十大后,民革各级组织在继续深入做好“泛蓝”阵营工作的基础上,按照中共中央的总体部署,将民革对台工作的重心向国民党中青代、台湾中下层民众的代表人士、台湾青年、台湾南部各阶层等几个重点领域延伸拓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02年至2006年,民革中央先后接待了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一行,原国民党中央文传会主任简汉生一行,“台湾桃园13乡镇妇女会”、台湾文化大学美国研究所长陈毓均,台湾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促进会会长林竹松以及台湾妇女同心会等数十个“泛蓝”社团和上百位重要人士,并连续每年组团以各种名义访问台湾。2006年10月,应民革中央邀请,由国民党中常委、“总政治部主任”许厉农率“台湾新同盟会南部会员大陆参访团”一行25人回祖国大陆访问,这是民革中央首次直接开展对台湾南部本省籍同胞的工作。这些接待活動,是民革通过“泛蓝”人士这条渠道开辟台湾中南部人民工作新领域的重要突破,“我们民革在接待中的交谈对宣传政策,争取人心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在交谈中还听取不少对统一祖国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我们都及时反映,以便国家在制定有关政策时参考”[6]。

    为更好地开展对台湾人民的工作,争取台湾民心,做好涉台参政议政工作,民革中央深入调研,“体现特色,形成参政议政重点领域”[7],推出了一批高质量的参政议政成果,许多意见建议得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1998年至2002年九届政协期间,民革中央在全国政协大会先后提出了《关于加强琼台农业合作的意见和建议》、《关于加强吸引和保护台湾中小企业在大陆投资的建议》、《关于推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几点建议》、《关于加强对台中小企业引进工作的几点建议》、《关于尽速制定“反分裂国家行为法”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做好对台工作的建议》、《关于切实贯彻江泽民主席对台八项主张,进一步做好台湾人民工作,牢牢掌握对台工作主动权的建议》等重要提案。其中,2000年提出的《关于尽速制定“反分裂国家行为法”的建议》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被成为特别重要提案,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讨论,为2005年全国人大制定《反分裂国家法》提供了重要参考。2001年,何鲁丽主席带队赴福建,围绕如何大力做好台湾人民工作这一主题进行调研,对福建省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语言相通、习俗相同、文化相承五大优势有了比较了解,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交了《加大做台湾人民工作力度,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实现》的调研报告,受到了中共中央和有关领导的重视和高度评价。2002年民革十大之后,民革中央紧扣做好台湾人民工作这一主线,先后向政协提交提案8件,《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两岸青少年交流工作》、《关于设立“海峡两岸人民和平区”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青少年交流工作的建议》和《关于反制“法理台独”的几点意见和建议》4件被确定为全国政协的重点提案。这是民革适应新形势需要,不断创新,为保障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工作的顺利进行作出的重要贡献。

    民革具有与台湾和海外联系广泛的历史传统和现实优势,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是民革工作的重点。多年来,民革组织和成员为开展两岸经贸文化的交流,促进祖国统一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作出了独有的贡献。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在不久的将来,祖国的和平统一一定会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 沈骏.中共三代领导集体与祖国和平统一[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49.

    [2]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宣传部.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历史道路[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212.

    [3] 于刚.中国各民主党派[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433-434.

    [4] 民革中央党史编辑委员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60年[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121-122.

    [5] 中国民主党派史丛书.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卷[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255.

    [6] 朱学范.我与民革四十年[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0:403.

    [7] 周丽萍.民革十年来参政议政实绩及其启示[J].团结,2007:11.

    责任编辑:周潞资

    推荐访问:民革 建国以来 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