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浅析《十面埋伏》中舞蹈语言的运用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20 09:55:13 点击:

    [摘要] 舞蹈语言是舞蹈创作的主要表现手段。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思想,描绘人物行动的环境,都离不开舞蹈语言的各种艺术表现功能,它包含了技巧、形式和内容的有机融合。针对影片《十面埋伏》。本文从舞蹈语言的三个方面对之进行分析,使读者更加全面地、客观地认识此部作品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 舞动语言;审美规范;舞台美术

    记得在刚热播完《十面埋伏》这部电影时,网上网下对之的评论可谓蜂拥而至,真是百家争鸣,各说其词,各道其理,其中以批评的话语较多,而且似乎每个人都是善于突出用词的专家一样,但是我个人认为,如果看电影是怀着一种高期待和自己理想的完美去看的话,每个人都可以说出一大堆的不满意。电影就是电影,不是现实。是一种现实中不能实现的东西来进行实现的手法,然后去渲染生活中的一种内涵而已。评价一部电影的优劣,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地评价,而不是死盯一点,死抓不放。在电影中是出现了类如网上评价的“四处硬伤”的错误,尤其是小妹的屡次不死是这部影片中最灰色的一笔,但是每部影片,包括优秀的影片,哪一部没有瑕疵呢?何况除了这些地方,影片其他方面都非常出色,例如演员的演技、场景色彩、服装、舞技、音效、道具等等哪一样不堪称一绝呢?

    舞蹈语言是舞蹈创作的主要表现手段。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思想,描绘人物行动的环境,都离不开舞蹈语言的各种艺术表现功能,它包含了技巧、形式和内容的有机融合。它们之间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舞蹈的主题是靠其特有的舞蹈语言表现出来的,舞蹈语言所占有的深度和广度是检验舞蹈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准。舞蹈语言的不同运用,就会生出不同风格的舞蹈作品。也可以说舞蹈作品,就是用舞蹈语言为主体建造起来的客观审美实体。因此,如何在舞蹈作品中组织和使用舞蹈语言,是我们要不断深入学习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在舞蹈语言方面应遵循一定的审美规范。下面我们就结合《十面埋伏》这部脍炙人口的影片谈一下在影视舞蹈作品中舞蹈语言的运用。

    一、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与高度统一

    舞蹈语言在舞蹈作品中,既承担着表现内容的任务。它本身又是舞蹈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注意解决好它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决不能为了内容而不顾形式,也不能为了形式而牺牲内容。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而反映内容的载体就是“结构”。“结构即内容,内容即结构”,两者相辅相成,构成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结构的呈现方式根据作者与作品的需要各不相同。如:(1)情节式结构:多采用情节内容的叙事与戏剧舞蹈作品;引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面埋伏》同样也运用了这样的情节结构。(2)时空顺序结构:根据客观自然先后次序安排人物行为与舞蹈场景,符合社会现实自然逻辑。(3)时空交错结构:打破现实时空自然顺序,按照艺术构思逻辑进行交错衔接组合,将过去、现在、未来甚至回忆、联想梦境、幻觉交织起来;采用倒叙、插叙等手法让有限的舞蹈空间具有无限的时空贯穿感。(4)情感结构:a 单一情感,按情感美进行舞段结构,情绪为(强一弱一强),或(弱一强一弱)三段体推高潮方式再回落。b 复合情感,多种情绪交织(喜、怒、哀、乐),根据事件背景变化安排多种复杂情绪。(5)音乐结构:交响式结构、回旋式结构、复调式结构。如复调式结构为两种情感的对比,像音乐两条平行线:一条为主旋律线,一条为副旋律线;构成双重属性(a—b—a—b),是舞蹈人物内心情感不可调和的矛盾状态。在影片中小妹与金捕头在山花烂漫处,音乐采用了二胡为主奏乐器,一方面抒发心怡的感情,更重要的一点是二胡的凄凉。主人公虽然爱恋眼前的美景、爱人,但是他们又担负着背离内心的使命,这时的音乐即抒情又凄凉。电影作为第七艺术,无疑也是一个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体。一部优秀的作品总是凝聚着各个方面精华与无缝组合。电影的优劣在于它的主题思想是否有深度以及用来支撑这一主题的表现形式是否相协调。在影片《十面埋伏》中,张艺谋导演运用了唐朝盛行的袖舞,为影片后来舞袖击鼓埋下伏笔。唐朝的袖舞讲究舞袖、运腰、求轻、重柔的风格化技艺,总的特点讲究柔中有刚,先柔后刚,我相信编舞在创编这段舞蹈时一定很仔细地研究了此时期舞蹈的特点。影片中舞伎小妹在为金捕头表演时运用了袖舞中单一的动作,如:抛袖、扬袖、垂袖、收袖与抛袖的结合,此时舞动的袖是一种表现舞美的道具,其所表现的内容就是为了表现唐朝舞蹈柔美的审美特征。而在与金捕头的对视中,她所表演的袖舞可谓刚劲有力,此时“袖舞”这一形式则是为内容一抛豆击鼓而完成的。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二、发挥舞蹈创作主体的独创性

    艺术贵在创新,只有创新才具有新的生命力和长久的艺术魅力。创新是对于当代文化艺术在保留传统文化色彩精髓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精神和现代人审美心理自觉或无意识地创新,以求“个性化”和“与众不同”的一种艺术手法。创新是艺术的生命,这个艺术的普遍真理也完全适用于舞蹈语言的创造。它要求所反映的生活内容和所表现的人物思想感情,在继承、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革新与创造。

    一个好的舞蹈构思和舞蹈结构,是通过鲜明、生动、准确的舞蹈语言来体现作品的内容、形象、情感,所以舞蹈语言的创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1,语言创新的“源头”

    新的语言从何而来?首先汲取中国民族民间舞、古典戏曲、古代舞、中国舞的营养,选择、研究适用于现实作品中的新语汇。其次,要用专业眼光观察、体验、研究和了解创作对象的生活特征和性格特征,提炼具有代表性的形态节奏、动律,塑造动态捕捉,这是创造舞蹈语汇的源泉。舞蹈语言除了学习、继承和借鉴之外,要从生活出发,回到生活中去。很多舞蹈语言是从生活动作中提炼而成的舞台形象,共性和个性是引起人类共鸣的情感特征。共性为人们所熟知的程式化的约定俗成,是文化积淀的过程,是人类生产生活中物质和精神变化的产物。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创作者热爱生活、感受人民的情感变化是创作中的表现手段,会带给观众真实准确的舞台形象,挖掘生活动作是创作舞蹈语汇的手段之一。

    2 语言创新的“个性”色彩

    舞蹈语言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舞蹈用肢体动作与人们进行思想交流,其主要职能是产生思想及进行创造活动。语言创新是编创者个人风格语汇的体现。在积累大量中国文化元素材料中,如何根据创作需要和个人风格喜好进行“破坏”与“重建”是技术问题。相对聪明的创作者往往不照搬别人创作模型或以往自身的成功经验,而是打破已有经验束缚重新构建。在编导课技法中,动机发展变化、运作解构、动作的多种情绪变化还有待诸多训练,以练习学生对编导创造性想象、动作材料取舍、句子的铺排方式等能力,并有效组织语言,使语言产生与众不同的个性风格色彩。

    编创者身体动作结构和演员语言风格特色也是编排动作中个性的体现,编导自身丰富的语言库为动作积累了使之变化、发展的空间。此外,有些演员自身表现上呈现稳定的个人风格气质——有些舞者适合于刚健有力、冲击力强的动作,有些偏向柔美、抒情流畅的肢体连接。编创、驾驭动作能力高低是使作品的形式感能否让人流连忘返、印象深刻的重要因素。

    创新来源于生活,建立时代精神风貌基础之上,在创作者个人意识的参与过程中,才有了创意的新鲜,它是熟悉的陌生感,是人重新体验的精神补偿。总之,创新是标新立异:标社会主义之新,立中华民族之异的新舞蹈创作。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上,创作要有鲜明的中国民族文化特色,赋予时代特点。

    在影片《十面埋伏》中舞蹈语言被成功地创新运用。回忆在一些历史影片等媒介中,我们看到的击鼓动作通常是挥臂击鼓,而在此影片中舞编在以往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创新。抛弃了以往的动作,而采取“舞袖击鼓”的动作,这一创新绝对使观众眼前一亮,新鲜、独特的动作效果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从票房角度讲,则大大地增加了收益。

    三、运用综合性艺术表现手段

    舞台美术指戏剧演出中除演员以外的一切造型因素的总称,包括舞台布景、灯光、服装、化妆、绘景、道具等,它们的综合设计称为舞台美术。舞台美术兼有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性质,是戏剧综合艺术中重要的有机成分。在现代的戏剧演出中,舞台美术成了决定和左右演出艺术形式的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下面我从几个代表性的方面进行分析:

    色彩。《十面埋伏》以自然原色为背景,这让观众有一种身I临其境的感觉。在大雪倾城的时候,那些漫天飞舞的白雪让人感觉又有一丝的寒冷。在牡丹坊歌舞伎的内饰方面,小妹所穿的服装,从色彩上能看出层次错落有致,色彩的运用非常饱满、丰富,艳色鲜丽,重色典雅庄重。在竹林里捕快的墨绿袍与竹林的翠绿区分得非常鲜明,并没有因此混淆了观众的视觉效果。这种色彩的搭配使画面有一种立体感,而不是一个平面。

    服装。华贵的服装体现了大唐的盛世经济的鼎盛文化的繁荣。无论从线条、花纹、服装的质地(沙质、绸质、麻布质),还是用色上来说,也无论是金捕头的大侠装束还是飞刀门的粗布麻衣,都可以让人感觉既不脱离历史背景又不背离艺术创作,可谓完璧之作。

    道具。《十面埋伏》中所用的道具是通常武侠片中常用的武器,但与其他武侠片不同的是《十面埋伏》中的武器道具与角色人物的和谐度。例如:长矛的长度配马的高度正好体现出骑兵的威武;刀与盾的厚重感体现了武侠的力量与胆识。道具的成功运用,使之没有脱离现实又体现出了古典美学的风格。

    音效。牡丹坊“仙人指路”的对决让观众了解到鼓的发声。云豆击鼓与丝绸撞鼓的差别都足以看出录音师的功夫。金属器具相互撞击的声音更是细腻,好似生活中现实声音一般,写真的音效为影片本身的分量又加了一个砝码。

    摄影。摄影技术在影片中的作用是多方面与多角度的。不同类别的景象也展现着故事所必需的明确性。景的规格是与它的具体戏剧内容相一致的。《十面埋伏》故事开头部分的“牡丹坊”中使用了流动的镜头,它恰如其分地让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直接参与了影片的客观叙事。还交代了相对的环境。

    在舞蹈“仙人指路”中成功运用了快、慢镜头的切换。一些空中腾跳、翻越、旋转等技巧性的慢动作,配合飘逸的长袖、飞舞的服装,仿佛是一头美丽的麋鹿在空中飞跃,从而达到了影片的效果,证明了唐朝舞伎技艺的高超。快镜头的运用给人产生一种刚劲有力的感觉,影片中舞伎小妹在击鼓、收袖时都采用了此手法。

    仰拍镜头,可以生成某种力量上的优势。在竹林中铺天盖地的追兵在空中追击,仰拍镜头的运用使观众发现追兵的力量如此强大,无法逃避;而紧接着使用的俯拍镜头是自上而下的拍摄,可以使人显得渺小、力量薄弱。镜头的合理运用增添了剧情的气势,做到了恰到好处。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优胜于劣的电影,至少从舞蹈语言方面它很成功。它倾注了所有摄制部门的心血,从小的方面——舞蹈动作、台词、表情神态,大到舞美效果、演员所塑造人物角色的出色演技等都很成功。与以往的电影相比较此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让人看到中国电影的发展的希望和方向!

    [作者简介]张翠芳(1980—),河北康保人,学士,河北北方学院音乐系助教;吉雪岩(1982—),河北满城人,学士,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信息工程系助教。

    推荐访问:埋伏 浅析 舞蹈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