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中国武侠电影“武打”风格浅析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20 08:45:20 点击:

    [摘 要] 武侠电影是中国电影中发展成熟的类型影片,其武打风格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演进,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张彻、李小龙、成龙、徐克等都代表了不同的武打风格,带给观众不同的审美享受,迈入新世纪,李安的《卧虎藏龙》又引发了新一轮“武打”风格的转变,武侠电影的重要元素“武”打出了新意,打出了“诗意”,也打出了“民族精神”,令人振奋。

    [关键词] 武侠精神;硬桥硬马;谐趣武打;特技化;诗意化;舞蹈化

    “中国现代武侠文化热潮的掀起,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对中国人的‘好文而不武’的一种痛苦反省的结果,是对中国人的身体与精神的懦弱的一种反驳,对‘东亚病夫’这一耻辱称号的一种精神反抗。”①我们知道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便尝尽被列强欺辱的痛苦,所以在1928年由中国第一代导演郑正秋、张石川编导拍摄了一部武侠电影《火烧红莲寺》之后,掀起了中国武侠电影的第一次高潮,数年内跟拍了18部。中国武侠电影始终在努力弘扬着富国强兵的民族精神,承担着宣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责任,这也是中国观众对武侠电影情有独钟的原因所在。

    在武侠电影中,由中国功夫主导的武打段落是中国民族精神的集中爆发点,而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打风格随着时代发展,风格不断演进。

    一、热血刚强,硬桥硬马

    六七十年代武侠片的武打是“硬桥硬马”的纪实美学风格,一招一式,强调真实感,完美表现中华武术的十八般武艺。“硬桥硬马”风格的典型代表人物便是张彻与胡金铨,表现的是江湖豪侠的“阳刚”之美。

    以张彻为例,“1963年张彻以何观为笔名写影评,提出‘阳刚电影’的口号,以后以身作则,以自己一生的电影创作来实现其弘扬‘阳刚电影’的美学理想。”②张彻武侠电影中的主角是铁血男儿的英雄形象,他们性格刚强,是非恩怨决不含糊,正义感非常浓烈,他们重情重义,恪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信条。其影片中的暴力战斗场面更是血肉暴力感十足,筋肉虬结的英雄袒胸露背,面对敌人血腥杀戮,刀刀见血,在影片最后经常上演一出“盘肠大战”,《独臂刀》《大刺客》等是其典型的暴力武打写实风格的代表作。

    提到张彻就不得不提及一位武术大师和著名导演——刘家良。“在中国的武侠电影的创作群体中,刘家良曾被认为是‘功夫片最正统的继承人’。”③刘家良从9岁开始跟从父亲习武,而刘家良的父亲刘湛是一代宗师黄飞鸿入室弟子林世荣的亲传弟子。这样的身世与刻苦练功的成长经历,使得刘家良的武侠电影烙上了深深的中华武术的印痕。而刘家良也曾在张彻身边做过多年的武术指导,所以在日后刘家良独立导演的武侠电影中,都是硬桥硬马的武术风格,一招一式,用纪实的武打形式来展现中国功夫的魅力。

    硬桥硬马的“拳脚功夫片”是李小龙的杰作。李小龙更是中国武侠电影里程碑式的人物,对中国武侠电影的发展功不可没。在电影领域内,李小龙主演的《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等,是技击类武侠电影的里程碑式作品。虽然也是硬桥硬马的武打风格,但是贵在李小龙完成了一次转型,以前的功夫在影片中的展示是以刀、剑、棍等器械为主的,虽然也有徒手搏斗,但是所占比重非常小,而在李小龙的影片中,功夫的打斗场面变成了以拳脚功夫为主,完成了中国武侠电影功夫打斗器械与拳脚这两种表现类型模式的转换。同时也以强烈的李小龙风格而使“中国功夫”名扬天下。

    硬桥硬马的纪实风格的武侠电影,在港台和内地影响巨大,不得不提及1981年张鑫炎导演的《少林寺》。张鑫炎导演在回忆拍摄《少林寺》时讲道:“在东南亚和世界许多国家的人都知道中国武术。所以,这部影片我就想一定要突破以前的模式!于是我提出来能不能冒一次险——全部都在中国内地找演员,而且不要电影演员,我要武术队的人。”④张鑫炎导演的愿望实现了,在《少林寺》中的演员都是有真正功夫的人,他们施展的多是真实的中国功夫,在拍摄制作中又多用长镜头,呈现了中国传统武术的变化莫测与丰富多彩,给观众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刺激。

    二、谐趣武打,风生水起

    “喜剧化是消解暴力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暴力场面的喜剧化处理,使许多武侠电影摆脱了传统的正剧面目,而换上了一种时而轻松愉快、时而惊险紧张的兼容主义的美学风格。”⑤20世纪80年代,香港经济发展迅速,是“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原本血腥暴力风格的武侠电影不再适合市场需求,观众开始转向轻松愉悦的喜剧,武侠电影的武打风格便随时代变化而加入了喜剧元素。

    暴力的喜剧化为中国武侠电影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以往高高在上的英雄人物、武林侠客走向了平凡的人群,使得武侠电影塑造的人物由英雄向平民转变。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便是成龙,成龙电影强烈的武打喜剧风格给传统武侠电影的“武”“侠”“传奇”这三个基本元素增添了新成员“趣”,“趣”元素的加入,使得中国武侠电影再一次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成龙的喜剧功夫片风生水起。成龙在成功出演《蛇形刁手》(1978年)、《醉拳》(1978年)之后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开创了中国武侠电影的一个新类型——谐趣武打片。成龙的谐趣武侠电影是喜剧与功夫的结合,在打斗中,成龙会怪招迭出,笑点频频,既消解了武打的暴力场景,使暴力不再血腥,又使得中国功夫在一种让人开心发笑的情景中展示出来。成龙的谐趣功夫片在武打场景中的谐趣表现在多方面,在打斗中,成龙总是会以观众想不到的方式与对手过招,例如在其代表作《红番区》(1995年)中,成龙采用了舞蹈的音乐旋律进行打斗,面对对手的强悍,成龙把身边的每一件物品都当作了武器,同时也当作了舞蹈的对象,把舞蹈当功夫使用,让观众大开眼界。

    提到喜剧化,就不得不提及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周星驰在武侠电影方面的代表作《鹿鼎记》(1992年)、《武状元苏乞儿》(1992年)、《唐伯虎点秋香》(1993年)《功夫》(2004年)等,都是武侠电影与喜剧电影相结合,周星驰以独特的“无厘头”喜剧方式,将喜剧功夫片推向了极致。周星驰的“无厘头”式的喜剧武侠电影表现的是隐藏在热闹非凡的武打场面之中的浓浓的后现代风格。在看似毫无逻辑的嬉笑怒骂的打斗中,凸显的是对现代各种社会现象的解构,在荒诞的电影叙事中,经过狂欢式的开怀大笑之后,往往让人体会到影片中小人物心里的那点点酸楚,在戏谑之后,往往很容易让你想到现实中的自己,这便是在武打中融入了后现代意识所产生的效果。

    三、天马行空,特技当道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迎来了中国武侠电影的大爆发。这一阶段中国武侠电影的暴力美学借助于高科技手段形成了天马行空式的武打风格。传统武术与高科技的联手,吊威亚、特技剪辑、电脑合成、数字摄影等相继运用到武侠电影中来,使得武侠电影在“香港新浪潮”的潮流中,形成鲜明的特色,武打设计天马行空,留下了众多经典的中国武侠电影。

    武侠电影的武打设计与高科技手段联手,是以徐克为代表的,徐克在1979年执导《蝶变》的时候,就开始探索如何将现代高科技与中国传统武侠电影融合在一起。在《蝶变》中,徐克让侠客穿上了刀枪不入的现代风格的“盔甲”来代替传统武侠电影中的“金钟罩”“铁布衫”功夫,用“飞镖发射器”取代侠客的“掌心雷”“飞剑”等神秘的武术。虽然第一次试验并不成功,观众不买账,但是他拉开了武侠电影暴力形式转化的序幕。1990年,徐克拍摄《笑傲江湖》,大获成功,真正拉开了中国武侠电影“新影像时代”的序幕。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武侠电影发展史上的一次辉煌的高潮,各大武侠导演名动影界,徐克、程小东、袁和平等王牌导演、监制大名如雷贯耳,成了武侠电影的金字招牌,在“香港新浪潮”运动中,他们创造出了华美与壮观、暴力与诗意、悲情与诙谐相结合的武侠电影风格,在视觉冲击震撼观众的同时又意境深远。《笑傲江湖》系列、《黄飞鸿》系列 、《太极张三丰》 《方世玉》《精武英雄》等电影,观众至今仍然念念不忘,成为武侠电影中的经典之作。而在维系电影生存的票房上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徐克为例,徐克引领了中国武侠电影的“香港新浪潮”,“徐克作品”也成了卖座的标志,“在内地,每有一部新的徐克电影上市,都会在不甚景气的电影市场上引发一场轰动。”⑥“1992年,台湾十大卖座影片中,徐克电影就有三部即《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新龙门客栈》《黄飞鸿2——男儿当自强》。而其中的《东方不败》与《男儿当自强》在香港也同样名列十大卖座国片之中。”⑦

    四、暴力舞蹈,诗意美学

    到了21世纪,中国武侠电影的开篇便是让国人大呼过瘾的摘得四项奥斯卡大奖的《卧虎藏龙》(导演李安 2000年),在填补了奥斯卡奖华语电影空白的同时,引领中国武侠电影创作潮流,各大名导相继推出了《英雄》《十面埋伏》《夜宴》等国产大片。“暴力美学”的表现形式更加绚丽多彩,暴力呈现出舞蹈化、诗意化的特征。

    “诗意的浪漫是许多暴力美学导演着意在电影中表现的,它一方面增加了画面的绚美感,另一方面激起了观众心中的浪漫情怀,为暴力蒙上了一层温情的面纱,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将暴力引向浪漫。”⑧

    暴力的舞蹈化、诗意化表现在武侠电影打斗中的武打动作的舞蹈化和画面的唯美,尤其是以女性曼妙的身姿,将舞蹈融到武功之中,再配以纯净的画面,诗意全出。典型的代表便是《卧虎藏龙》,在影片中,令人难以忘怀的便是“竹海大战”一段。李慕白追赶玉娇龙,利用吊威亚技术,使得李慕白与玉娇龙可以在宁静的湖面上点水而过,以表现身轻如燕的轻功。整个画面的背景是南方水乡的宁静的乡村古舍风光,蔚蓝的天空,平静的湖面,都给人以朴素、安宁的诗意美感。在竹海穿梭一段,画面以绿色为主,随风飘动的竹林充满画面,李慕白与玉娇龙以不同的运动轨迹如鸟儿般在竹海中飞翔,如诗如画,令人陶醉。暴力的诗意化、舞蹈化风格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含蓄美、意境美的开发,如诗如画的镜头,给观众送上了视觉奇观大餐。

    中华武术是中国武侠电影的重点,是核心元素,迈入21世纪,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打出了更广阔的世界,随着《叶问》《十月围城》《精武风云》的上映,影片主题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功夫”将民族精神散发到了国人的心间。而在2009年《机器侠》的推出,也让观众看到了中国数字技术的进步,展望未来,中国武侠电影的“武”的精神将会被不断地激发与开拓,在银幕上呈现出绚烂的武侠盛宴。

    注释:

    ① 陈墨:《武侠电影漫谈》,《当代电影》,1994年第1期。

    ②③⑤ 贾磊磊 :《中国武侠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第169页,第86页。

    ④ 贾磊磊 :《〈少林寺〉导演张鑫炎谈武侠片》,《电影艺术》,2000年 第6期。

    ⑥ 陈墨 :《中国武侠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236页。

    ⑦ 王海洲:《港台武侠片概论》,《当代电影》,1994年第4期。

    ⑧ 周星、谭政:《影视欣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简介] 胡清(1945— ),女,江西南昌人,南昌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影视艺术及现当代文学;马元强(1985— ),男,山东临沂人,南昌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电视编导。

    推荐访问:武打 浅析 中国 风格 武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