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戴立忍:导演\演员分清楚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20 08:20:16 点击:

    采访戴立忍,最好还是聊电影。只有这样,大家才更舒服自在。面对媒体,他并不习惯把自己的生活拉扯进来。身为“娱乐圈”的一分子,他令人,惊异地把低调和疏离保持了许多年。相比名气和利益,他更专注并珍惜自己真实的生活。这让他在这个纷扰炫目的世界里,显得比很多人都更加纯粹。有这样的心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可以把许多事情都分得清清楚楚,不多走一步不少走一步。做演员时,他不愿干涉导演的工作,只专心做好演戏的本分,理由是“我自己拍电影时,也很怕主观性很强的演员”,做导演时,在台湾电影最困难的十年里,他默默撑着,坚持作者性很强的电影制作。的确,戴立忍的身上,总有太多理想主义的因子。不过,他也是最早在台湾本土为商业化电影呐喊的电影人之一,他说自己“身上有一种奇怪的使命感,总希望先把电影的环境做大,再回去弄自己真正想做的电影”。

    离开金马奖的日子

    2009年,《不能没有你》让戴立忍成为第46届台湾金马奖的焦点。随着这部电影的出现,“导演戴立忍”重新回归到许多人的视野之内——毕竟他已经七年没有拍电影了。也许,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这部成本折合下来只有一百万人民币,没有大明星,只讲“小人物的辛酸生活”,导演在换场景的时候也得跟着搬道具的黑白电影,最终成为当年金马奖的最佳剧情长片和年度台湾杰出电影。他这位连场务的职责都要担当的导演,也成了最佳导演。魏德圣之后,戴立忍成为台湾本土导演中颇受期待的一位。从媒体到业界,许多人都在想象,又一个能带来巨大商业成功的导演出现了。

    可是,戴立忍却悄然逃离了金马奖的耀眼光环。时至今日,两年之久,这位“金马奖的宠儿”依旧没有新电影问世。其实,电影投资人和制片公司的邀约到现在也没有断过,戴立忍的很多朋友都为他着急,认为这是最好的机会,可以帮助他前进至导演事业的另一个高峰。他却一直不为所动,反倒感觉:“金马奖过后,我整个人的状态有点虚浮了。”所以他努力想回到那个扎实的生活中去,对他来说,那才是最重要的创作基础。而所谓的“事业高峰”,戴立忍的解读不过是“更大的名气和更多的钱”。他说“拍电影也不是为了钱和票房吧,拍电影更多是一种诚实和坦白。”谈到自己的新片计划,戴立忍笑言:“也许是七年以后——谁知道呢,我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就隔了七年嘛。”

    在戴立忍看来,好导演不一定要赚很多钱,但一定要跟主流观众互动,“就像我小时候从商业电影开始看,我也希望自己回到喜爱的群众中去。”

    在《剑雨》中学习

    愿意接近主流观众的戴立忍,早在2000年前后,就遇到了苏照彬。那时,戴立忍的职业还只是一个演员,而苏照彬,刚凭借剧本《运转手之恋》由电视台转到电影界。戴立忍那时正积极宣讲,台湾需要更多商业电影,然而这个论调却让许多人不满,大家都在说:“电影怎么可以走回新浪潮之前的老路,又是商业……”不过,戴立忍似乎比这些反对者更加坚定。于是,有些出格想法的戴立忍,刚巧遇到和当时台湾电影潮流同样有些距离的苏照彬。

    那时,苏照彬同陈以文合作拍摄《运转手之恋》,众多台湾影人在片中客串演出,影片后来获得当年金马奖评审团大奖。戴立忍在其中出镜演“流氓”——自那以后,戴立忍总会以各种特立独行的角色形象出现在苏照彬的编剧或者导演作品里面,有一度他甚至怀疑:“嗯……这个苏照彬是不是在故意整我啊?”玩笑归玩笑,戴立忍其实—直引他为知己。戴立忍谈到自己初次看到《运转手之恋》时的感受“惊为天人!哇,这个苏先生实在太厉害了!用个比较夸张的形容,那时苏照彬的剧本如果都能被拍成电影的话,台湾的商业市场可能会被救回一半了。”可是,这个IT工程师出身的苏先生,他走的方向和当时绝大多数的台湾电影人不同,更加商业化和好莱坞化。戴立忍说:“大家想起他来,都不太知道怎样把他放到台湾电影的系统里。”他同苏照彬玩笑:“想到你的时候,不晓得是香港还是好莱坞地区的人呢……”

    2002年,戴立忍和苏照彬的导演处女作同时出炉。作为两人友谊的体现,苏照彬是戴立忍导演的《台北晚九朝五》的编剧和配角之一,而戴立忍作为演员参与了苏照彬导演的《爱情灵药》的制作。之后七年,《不能没有你》拍竣,而苏照彬也拍完《诡丝》,并成为台湾少见的商业性最强的导演之一。2010年,吴宇森监制苏照彬导演的武侠片《剑雨》面世,戴立忍所饰的杀手“彩戏师”成为他演员生涯里颇为“惊艳”的一位。这个角色的乖张、冷酷和神经质,都让人觉得戴立忍似乎在寻找某些新的突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苏照彬给这个角色打下蛮好的基础,他把魔术跟武侠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彩戏师”这个人。太类型化的角色,我们已经看多了。我就想怎么能在类型上突破以前,做出不同来。这就是表演很挑战或是很迷人的地方。

    除了表演之外,《剑雨》最让戴立忍兴奋的一点,是他头一次参与了武侠片的制作。男孩子从小都会看武侠小说,总会有类似书中的想象吧,却不知道怎么实现它。而且我从小就练习武术,总想有一天把功夫或者武术的体会放到电影中,但是,我又不想跟现在的武侠电影有一致的风格。抱持着这样的理念,戴立忍觉得《剑雨》的经验是很难得的学习武侠片技术的机会,而这种类型片在台湾已经消失快四十年了。“好比说,武打动作怎么构成、分镜的方式、工作时间的把握,各种分工如何构成在一起,需要怎样的拿捏……这都是我感兴趣的地方。”对于戴立忍来说,《剑雨》这样的商业大制作,不一定总能碰得到。不过,他希望将来能够在比较低的经费和比较少的人员状况下,用一个“导演论的方式”来拍武侠片。

    生活的“万有引力”

    走出《剑雨》之后,戴立忍又折返回“扎实的生活”里面。2011年,他主演了自己第一部内地电影《万有引力》。戴立忍说:“之前拍电影,合作过的几乎全部是朋友,《万有引力》是第一次,先有电影,然后和导演成为朋友。”他和《万有引力》导演赵天宇是在一次香港的电影活动中遇到,约谈彼此的合作,本来定好一个小时的时间,二人却一见如故,聊了三个小时不止。“我发觉,自己跟赵天宇导演有颇多共通之处,甚至关注的题材都有些重叠性。他发现自己有个想拍的故事,结果看到我怎么早就拍好了,只好放下。我们就说,以后谁写了个剧本,是不是交换看一下?免得一个人又花脑筋写好,结果另外一个类似的已经出现了。”不过,讲到爱情题材,戴立忍坦言自己“更粗枝大叶一些”,所以,在他自己做导演的时候,不太会关注男女之间的故事。

    多年来,一直保持边缘状态的戴立忍,也慢慢感受到了来自周遭的“万有引力”。从《剑雨》到《万有引力》,戴立忍开始走进台湾之外的华语地区,“无论《剑雨》还是《万有引力》,都是我学习的机会。我必须了解内地电影人怎么工作,内地观众怎么看电影。我用演员的方式先去接触这个环境,之后,我才有办法来这里拍电影。”

    这个对电影有着“奇怪的使命感”的男人,虽然已到中年,可是你仍能感受到,他还是那么年轻——也许是因为他还有太多的梦,那些他更想在银幕和舞台上与人分享的梦。他固执地维护着生活中的某些完美,慢慢走着自己的路。

    推荐访问:导演 演员 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