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中国动作片为啥不行了?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20 07:20:09 点击:

    拍摄电影《战狼2》时,导演吴京决定请一名好莱坞的动作指导来设计打戏。他自己本身就是很出名的动作演员,但这一次,“非常希望把中国风格和美国风格放在一起,尤其是枪战方面。”吴京说。于是,他找到了萨姆·哈格里夫。

    萨姆·哈格里夫留着络腮胡子,笑起来挺灿烂,动起来却冷峻、多变、节奏很快。他曾参与执导过《美国队长3》的动作场面,北美影评人给出的评价是“漫威迄今最佳”。

    曾经,中国的动作电影是一张世界名牌。现在,事情正在起变化。“中国武打片现在基本是一个已经死掉的类型。”导演徐皓峰曾说,中国动作片已经被好莱坞肢解,其技术被运用到各种类型片中。

    中国人自己制作动作电影时,也开始大量使用从韩国、好莱坞来的动作指导。虽然《战狼2》以破55亿的票房成绩创造华语电影新纪录,但中国的动作电影,正在遭遇巨大的危机。

    “纯正的功夫片完全不可能了”

    2016年12月,由徐克监制、尔冬升执导的武侠片《三少爷的剑》在全国上映。这是一部筹备近15年的作品。1977年,还是演员的尔冬升因主演同名电影名声大噪。这一次,尔冬升希望用3D技术重振武侠片的雄风,“把它做得怀旧一点,回到以前邵氏公司那种感觉”。

    “为什么要重拍?”这让功夫电影研究者飞鸿黄觉得不可思议,“这几年武侠片甭指望!”

    果然,观众并不买账。影片成本1亿元,糯米电影和中国票房网均显示,电影最终票房刚刚超过一亿元,扣除影院分成,都没有回本。

    尔冬升也承认这次创作并不成功,“找不到新的方法,”接受媒体采访时,他笃定地说,“如果将来再拍这种大型武侠片,给我双倍(钱)都不肯干。”

    这颇有些讽刺。过去,武侠片的“方法”是中国人专长,也是美国导演最渴望学习的“法宝”。

    2002年,一部《黑客帝国》风靡全球,影片导演沃卓斯基兄弟是李连杰的粉丝,他们曾坦言作品中很多灵感都源于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筹备《黑客帝国》时,两人还专门为李连杰设计了一个能够发挥中国武术魅力的角色。

    电影《荡寇风云》中的赵
    文卓。

    电影动作指导是李连杰的老搭档袁和平,他为该片设计了许多经典的打斗场面,包括《黑客帝国2》开场时,崔妮蒂快速且强力的“天蝎踢”。

    这大概是中国动作电影最辉煌的时候,很多中国武指受邀到好莱坞发展。曾执导过《霹雳娇娃》《太极宗师》《夜宴》等中外卖座大片的武术指导谭俏,也在袁和平引荐下闯荡好莱坞。谭俏在剧组里享受动作专家的待遇,分配有住房、车子、丰盛的工作餐。袁和平曾经调侃“光是这些食物的花费,在中国都够拍一部电影了”。

    然而,他们当时并未意识到,盛况之下,危机已经显现。《李连杰传》提到,袁和平邀请李连杰参加《黑客帝国2》拍摄时,提到好莱坞制作动作戏的方法。他们使用了动作捕捉技术,让主要角色、替身演员和袁和平的武术组成员穿上紧身衣,以记录他们做每个动作时身上肌肉的运动。袁和平说,这是当时电影史上为拍摄电影而进行的最细密的动作捕捉。

    多年后,飞鸿黄听《绣春刀》的动作指导桑林回忆,正是这种技术,为中国动作片埋下了隐患。桑林是成龙师兄元奎的徒弟,两人都曾在好莱坞闯荡,有一天,元奎对他说,好莱坞的中国动作指导,可能很快就要失业了。

    动作电影的鼎盛时代

    要讲中国动作片的“黄金时代”,不得不提《少林寺》。

    1982年《少林寺》上映时,飞鸿黄在电影院里看了十来遍。每次去,放映室都挤满了人,过道和放映厅四周的观众即便侧身而站,也依旧被挤得水泄不通。

    电影《苏乞儿》导演袁和平在拍摄现场。

    当时《少林寺》票价一毛钱一张,最终票房竟高达一亿元以上。它还是内地第一部在香港上映的功夫片,一举打破香港功夫片历史最高卖座纪录。

    中国最早的功夫电影诞生于1928年,内地明星电影公司根据平江不肖生的小说改编拍摄了《火烧红莲寺》,里面借助钢丝实现了飞檐走壁的特技,出现了侠士腾云驾雾、御风行走、隐身复现等摄影手法,还插入了飞剑、掌风等动画效果。公映后,《火烧红莲寺》远近轰动、名噪影坛,并且出现了《火烧青龙寺》《火烧九龙山》等一系列“火烧片”,中国荧幕呈现“一片火海”。

    后来中国陷入漫长的战乱期,一批电影人迁居香港。香港底层市民喜欢听粤剧,看戏曲,加上南方有习武风潮。抗战胜利后,这批电影人使用戏曲演员主演,结合当地的粤剧,开始制作武侠电影。这一時期武侠片阐述的多是传统道德,忠孝节义。1950年左右的《黄飞鸿》就是侠义武侠片的代表。

    李小龙的出现,给功夫电影带来了新的风格,“他形象冷峻,线条刚毅,两只眼睛的火气可以燃烧一切。”,飞鸿黄说,相比侠义武侠中穿着对襟,展示南拳北腿的旧形象,李小龙基本确立了功夫片的新标准——“会打,多打,打得威猛、爽快”。这种风格很快也为好莱坞接受,李小龙成为中国最早的好莱坞巨星。

    但这个阶段很短,随着李小龙去世,香港功夫片陷入短暂的混乱期。当时出现了无数个叫“小龙”的演员,都希望能成为李小龙的接班人,但都没有成功。

    1977年,袁和平第一次执导电影《蛇形刁手》,电影中,主角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英雄形象,而是一个普通人。加上成龙的形象非常适合诙谐的表演,观众在功夫片中看到了一个嬉笑怒骂的世界。

    功夫电影也因此进入新一轮的爆发期,香港涌现出了新一批功夫片导演和武术指导,代表人物有刘家良的刘家班、袁和平的袁家班、洪金宝的洪家班、成龙的成家班、徐克、程小东等人的新派武侠等。改革开放后,以香港武侠片为代表的功夫电影直接“攻占”大陆,动作电影达到了鼎盛时代。

    这距离一代武学宗师和电影明星李小龙将“Kung Fu”一词写入英文词典,只过了十年的时间。

    “人家已经超越了我们”

    《绣春刀》系列电影的动作指导桑林出了本新书,《电影动作设计》。9月16日,关于这本书的新书沙龙在北京举办,飞鸿黄也去了。现场,桑林讲起中国武术指导闯荡好莱坞的经历时提到,当年电影拍摄期间,美国片方会有很多机器拍摄他们的动作。通过动作捕捉,掌握了中国动作的套路。“他们把我们的动作都拍下来,输入电脑中进行分析,一部两部三部,花很多时间跟着学。东西都掌握了,我们也就该走了。”

    李连杰后来也没有出演《黑客帝国》系列电影,据知情人士透露,辞演的真正原因是不想被机器取代。当时片方华纳提出,要用电脑录下李连杰功夫的一招一式。其用意十分明显,用电脑模拟出李连杰的拳脚风格,达到用虚拟人最终代替演员的目的。这意味着,李连杰苦练30年的功夫,在电脑里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而且可以用于任何影片中。

    对于好莱坞的偷师学艺,动作指导谭俏也深有体会。“好莱坞有一点特别聪明,他们会把准备工作做得特别充分。”谭俏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回忆,武术组会被要求在开机前三个月到位,给演员做培训。培训时出镜明星和替身演员一起训练,全套配合,遇到不懂的地方会缠着动作指导一直问,直到完全搞清楚。等美国人把技术都学会之后,谭俏发现自己再也没有之前那么好的待遇了。“我们在那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少,美国人的钱不好赚了。”

    好莱坞不止学会了,“从动作设计的水平上说,人家已经超越了我们。”曾任《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兵器顾问的张太海说,中国动作指导能轻易被好莱坞超越的一个原因是套路局限。在他看来,国外的传统搏击技术,如拳击、自由搏击等,都特别注重实战,讲战术。而中国武术指导大多是体校出身,或是戏班里培养出来的武生,重表演套路,追求漂亮。

    两者间的区别,在电影中会很明显。张太海以《谍影重重》系列电影为例说,马特·达蒙扮演的特工与人打斗时,被对方控制,“他会在旁边摸啊摸,摸了一支笔,一插对方……这就是战术”,张太海说,这样观众会觉得演员的反击很真实。中国很多电影遇到这种情况,演员很可能会进行心理活动,想到对手曾侵略中国,或有杀父之仇,靠精神力量爆发出更强的战斗力,终于反败为胜。现在中国电影之所以会请美国、韩国动作指导,也是因为中国观众换了口味,现在更喜欢看那种拳拳到肉的动作打斗场面。

    “好莱坞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动作模式。”《看电影》杂志主编阿郎认为,西方电影这么拍,也涉及到真实感的问题,现实生活中美国警察不可能用中国的方式去致敌。“中国的东西学习过来之后,他们要進行本土化,形成一个真正的他们自己的东西。”

    在这种需求下,融合了东方元素的国外动作电影迎头赶上,而中国动作电影的技术却止步不前。上世纪80年代初,程小东在成名作《生死决》中,将威亚和镜头的快速剪辑结合起来,呈现出漂亮的视觉效果。在后来的《倩女幽魂》等电影中,威亚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尤其是到了《卧虎藏龙》里,更是将这种技术用到了禅意的高度。

    “现在看以前的电影,那时候的威亚吊得真好,不仅稳而且没有痕迹。”飞鸿黄感慨,或许是太依赖后期处理了,现在的一些影视剧中,吊威亚的人都在打晃,“威亚技术好像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了”。

    只知练武术,不懂拍电影?

    2017年,张小北开始执导他的第一部电影《拓星者》,这是一部融合了科幻、动作和冒险类型的电影。设计电影的动作时,他们没有采用传统的中国武术套路,而是决定借鉴以色列格斗术和MMA(综合格斗)。他后来邀请张太海来做电影的动作指导。

    之所以要设计这样的动作,是因为电影需要。“我们要尽量把演员现实生活脱离开”,张小北说,他们想给观众营造一种新鲜、陌生的感觉,“那意味着动作风格也要跟中国观众熟悉的那种风格要不同,再加上大规模打斗环节是在荒漠里,就借鉴这种形式。”

    张太海就很熟悉这种风格。除了动作指导外,张太海还做制片人,也自己导演过电影,最近还在做格斗赛事《昆仑决》的解说。

    动作电影以打斗为主,但依然是电影的一部分,动作是表演的一种延伸。李安在拍摄《卧虎藏龙》时就曾经要求,“我的每个动作都要有理由,要显示人物性格和心理状态”。

    “动作指导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理解剧本,然后设计出一种风格,让演员能够完成符合这个戏剧该需要的一种动作风格。”张太海认为中国武术指导最大的问题是,只知道练武术,不懂如何拍电影。因为年代限制,中国武术指导多是体校毕业。在体校,武术的四个标准是“难美新高”——动作难度大,美观,新奇,踢腿要高。这是一种表演,不存在战术,导致目前中国动作电影动作设计很多无法贴近人物、贴近剧情。

    有一些动作指导给演员讲戏,会说“我准备让你打一个长拳的虚步亮马,这个比较有意思”,张太海笑着说,这完全不是电影语言,演员自己也是懵的。很多人对武术套路很熟悉,对电影工业的了解却并不多。

    《看电影》主编阿郎则认为,武戏和文戏分离太大,不单单是武术指导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电影创作团队的问题。“任何一种艺术,一定是跟着生活、跟着社会大的变化去发展的”,阿郎说,电影的创作是一个事无巨细的过程,不能把责任都推给武术指导。

    在电影《精武英雄》里,陈真和藤田之间有一场关于武术的语言交锋。陈真问藤田:你练武术的目的是什么?藤田答:为了打倒对方。陈真说:不对,击倒最方最好的方式是用枪,练武是不断地突破身体极限,是要了解宇宙苍生。

    这似乎也暗含了对今日中国动作电影的某种隐喻,是迎合观众走向实战化,还是继续保持传统功夫片的武侠气概,又或者将两者统一走出一条新路?

    推荐访问:动作片 不行了 中国 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