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浅谈韧性社区建设的国际经验对我国建筑规划的启示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19 17:40:56 点击:

    摘 要 韧性社区概念的提出,不仅引领城市社区建设的方向,而且影响着建筑规划设计理念的发展。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在社区建设中引入韧性理念,而相比之下,我国目前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从分析我国韧性社区概念出发,通过比较和总结国际韧性社区发展路径的经验,思考和总结对我国城市韧性社区建筑规划的启示,探讨建筑规划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韧性社区;建筑设计;国际经验

    21世纪以来,极端天气增多,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加。灾后善后的工作量加大,人们逐渐意识到仅仅靠灾后修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受灾问题。如何使城市及社区提高抵御灾害、灾后恢复的自我能力才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解决举措,这也成为相关学界学者思考的焦点,“韧性”一词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之内。为增强社区的自我防御能力,适应环境变化发展,提高自我修复能力,世界各地的学者纷纷提出各式理论,以期推动社区韧性的构建。而中国韧性社区建设仍处在漫长的学习与探索过程中,亟须有较大地发展。

    1 韧性社区的内涵

    “韧性”表现为“承灾体在外界事物发生改变时所做出的的反应,可能是本身具备的,也可能是经过思考、组织后所做出的应对决策”[1]。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建设和人文层面的训练来达到“韧性”目的。具体体现在对外部干扰的防御、适应与恢复、自我修正与完善三个层面[2]。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彭翀等认为韧性社区是具有稳定能力、恢复能力和适应能力等一系列能力,并把韧性作为一种成长过程和发展目标的社区建设[3]。梁宏飞认为韧性社区是集社会韧性、环境韧性、制度韧性和个体韧性为一体的具有灾害管理能力的社區[4]。廖茂林等指出,有韧性的社区懂得“何时适应、何时改变,不仅能够改变大事件或变化之后的做法和结构,在新的环境中发挥作用,而且还要有能力对将来发生类似的冲击和惊喜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和准备”[5]。何继新,贾慧以社区安全韧性为着眼点,认为韧性社区是“以安全意识为大局,以韧性经济为核心,具备风险抵御、社区恢复、适应学习、创新等功能,并同时具有创新性、联动性、动态性的社区”[6]。高恩新在城市安全管理的视角下对韧性社区开展了研究,认为有效的信息传播、自组织推动、有效的公共政策参与机制的构建,灾后的社区改进与资源的有效投入是韧性社区建设的基础[7]。而在国外文献中发现,提升国家灾害韧性委员会(Committee on Increasing National Resilience to Hazards and Disasters, 2012)、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 2012)、美国白宫(The U.S. White House, 2011)等都将韧性社区认定为是具有抵抗灾害、遭遇灾害后可以进行复原和应对灾害适应新环境三种能力的集合体。

    综合以上学者的看法,韧性已经超脱弹性的原始概念,更进一步强调整体的系统性与灵活性。而韧性社区是一个具有适应能力的长足发展个体,韧性社区的定义为其构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框架与思路。本文认为韧性社区是具有应对灾害能力,能在灾后迅速恢复且具有自我创新能力的社区新形式。

    2 韧性社区发展路径的国际经验

    韧性一直是国外学者研究的热门主题,韧性社区也日渐成为国家与地区关注的焦点。而在实践方面,由于灾害风险不同,各国家采用的对策也各不相同。

    2.1 日本韧性社区发展经验

    日本由于自身多灾害的特性,早在八十年代就已经将韧性理念融入进灾害建设。经过多年来的不断研究与探索,日本目前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灾害护理网络[8]。日本韧性建设已经基本上抛弃了传统的“自上而下”式的救助,转而十分重视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关注社区自身的能力建设。日本以公共用地为主要规划目标,通过科技化创新手段来创造防灾空间,为防灾提供空间可能性。在法制层面,日本通过多年来的经验总结,不断丰富完善本国法律制度,缩小政府功能行为,并将社会组织一起纳入防灾建设体系中。最终形成以多元化为主导的韧性社区制度建设体系。除上述两个方向,日本对于社区自身能力的关注也在不断提高。以神户六甲道车站北地区为例,通过开辟防灾公共空间、建立多元参与机制、提升民众防灾自救能力和引入社会住宅四个主要措施来实现环境、制度、个体和社会的四方韧性融合[9]。

    2.2 英国

    英国更注重多方共同协作。通过政府、非政府组织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共同应对突发事件,为居民提供社区韧性方案。而英国则更侧重于发挥政府的主导性,其他社会各方的作用主要是为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度。纽约则倾向于将多方放在同一权利水平线上,主张靠整体的力量应对社区风险,营造社区韧性。

    2.3 美国

    在南方的开普敦与美国新奥尔良,城市更加喜欢依靠居民自身的力量,包括邻里互助、防灾能力与意识等,通过改变社区内在面貌来补足外在条件。新奥尔良的韧性城市建设主要是通过加强社区内居民间的纽带联系,建立紧密的社会网络,形成共同的身份认同感,让当地居民感受到强烈的归属感,从而使其将社区的发展作为自己的义务和信念[10]。开普敦则是需要长期依靠政府来维持、促进邻里间的关系,根据不同方式的社区活动来加深居民间的信任与依赖关系,从而达到邻里和睦,共建韧性社区的目的。

    综合以上所述,每个具有成功经验的国家都需要依靠内在与外在、硬性与软性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韧性”的建设。而在建筑设计层面就要为两方面都尽量做到考虑周全,一方面要建设硬性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要为软性条件的作用发挥提供硬性基础。

    3 韧性社区建设经验对我国建筑设计的启示

    3.1 建筑规划要注重风险抵御

    抵抗是在扰动来的时候吸收扰动产生的负面影响,使城市核心功能不被扰动完全破坏[11]。针对这个过程,可以从三方面进行思考。第一,在社区规划时尽量先预留出一定面积的公共用地,鼓励建设开放空间,作为居民在地震、火灾等大型灾害时的避难场所。具体要以“均匀”为原则进行规划,目的在于缩小服务半径,有效利用土地。但是由于我国现实状况限制,在老旧小区中重新规划出一片地用于创造防灾空间显然是不具有可行性。所以在这方面,仅仅适用于新建设的社区。第二,对社区原有的基础设施进行评估。进而对于洪灾、火灾、地震等风险进行针对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将“海绵城市”概念引入社区当中,利用透水砖,绿化带,屋顶绿化等为社区争取暴雨洪涝等风险缓冲时间,这些设施也可以对气候产生微调节,缓解夏季的高温情况,整体降低高温灾害产生的影响;在建筑材料方面可以选用防燃、隔离性质的建材,加固在社区楼体内外围,减少火灾来临时造成的损失;对于老城区进行适当的抗震加固,率先治理有安全隐患的建筑区域。第三,智慧化社区服务将成为居住区韧性构建的重要助力。实现居住区公共服务的韧性,需要将智慧技术在服务运行的过程中作为主导[12]。建立一个信息联通系统,及时在社区内发布风险评估、灾害预警、具体应对方案等,形成一个良好的防灾体系。

    3.2 建筑设计要有利于社区恢复和适应

    一个具有自我恢复能力的社区体,必然拥有完备的自我修复体系。在社区内设立相关场所为医疗体系、食物补给渠道、防火救援体系的构建提供平台。从而使其在风险过后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救援和社区恢复。在规划设计时要在社区里为政府服务和社会组织留有空间,便于其在关键时刻进行对社区进行帮扶工作。

    社区适应就是要求社区要适应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为此,建筑设计应该主要针对安全系统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第一,注重社区内的联通设计,使社区空间具有一定的联动性,进而为灾前居民疏散工作创造便捷基础。第二,运用实时监测技术,对社区进行风险监测评估,及时对社区居民发出风险预警信号。第三,在一些偏僻的山区地带,加大山体的固定力度,减少伤亡损失。

    4 总结与展望

    社区作为一个城市的基本单元,是城市韧性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相比于以往的弹性研究,社区韧性更加注重風险防御、灾后恢复和适应的整体性。社区不再应该是一个与外部隔离的整体,而应该与外部建立起长期共存的联系。了解外部情况,适应外部环境,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建设起社区的韧性。它更强调一种平衡感,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环境三层次的相互平衡。有了韧性社区,就为韧性城市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为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搭建了底板。

    而由于社区自身的特点,进行建设时不仅仅要考虑到最终的效果性,也要考虑社区结构与具体操作性。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具体操作时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只有方案符合实际,才能使韧性社区的建设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向铭铭,顾林生,韩自强.韧性社区建设发展研究综述[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7):117-118.

    [2] 赵鹏霞,朱伟,王亚飞.韧性社区评估框架与应急体制机制设计及在雄安新区的构建路径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8,(7):12-17.

    [3] 彭翀,郭祖源,彭仲仁.国外社区韧性的理论与实践进展[J].国际城市规划,2017,(4):60-66.

    [4] 梁宏飞.日本韧性社区营造经验及启示——以神户六甲道车站北地区灾后重建为例[J].规划师杂志社,2017,(8):38-43.

    [5] 廖茂林,苏杨,李菲菲.韧性系统框架下的城市社区建设[J].中国行政管理,2018,(4):57-62.

    [6] 何继新,贾慧.城市社区安全韧性的内涵特征、学理因由与基本原理[J].学习与实践,2018,(9):84-94.

    [7] 高恩新.防御性、脆弱性与韧性:城市安全管理的三重变奏[J].中国行政管理,2016,(11):105-110.

    [8] 王春生,曾熙媛,顾美仪.中华当代护理大全(第二卷)[J].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394.

    [9] 梁宏飞.日本韧性社区营造经验及启示——以神户六甲道车站北地区灾后重建为例[J].规划师杂志社,2017,33(8):38-43.

    [10] 陈玉梅,李康晨.国外公共管理视角下韧性城市研究进展与实践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7,(1):137-143.

    [11] 翟国方,邹亮,马东辉,等.城市如何韧性[J].城市规划,2018,(2):42-46,77.

    [12] 申佳可.基于韧性特征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探讨[J].住宅科技,2016,

    38(08):11-16.

    作者简介

    杨娜(1981-),北京建筑大学文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儿童福利、社区服务、青少年犯罪等。本文系《社会工作介入韧性社区营造的路径探索研究》(X18212)、《北京市流动儿童社区融入困境及对策研究》(ZF14082)和《北京市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社区救助模式研究》(SM201510016004)的阶段性成果。

    王文晨阳(1998-),籍贯:黑龙江省大庆市,北京建筑大学社会工作系2016级本科生。

    推荐访问:韧性 浅谈 社区建设 启示 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