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京津冀区域红色文化资源整合构建路径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19 11:45:10 点击:

    [摘要]京津冀红色文化是孕育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形成于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革命斗争中,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精神文化形态,京津冀红色文化的资源形态同样是京津冀红色文化的符号与象征。京津冀红色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合理的整合开发,为整合京津冀区域的红色文化资源,建议通过区域交互联动机制、人才交流机制、组织协调机制、政府鼓励等措施,实现京津冀区域红色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实现三地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利用。

    [关键词]京津冀;红色;文化资源;整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169(2016)06-0045-04

    一、京津冀区域红色文化亟待统筹开发

    京津冀紧密相连,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数百年来曾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反对外国入侵的战略要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祥地。该区域也是全面抗日的前线,这里曾经开展过清风店、石家庄、冀热察、新保安、天津战役等一系列战役。1948年底,党中央在西柏坡指挥了平津战役,北平得到和平解放,党中央“进京赶考”从河北西柏坡迁往北平,北京成为全国的首都。京津冀由此成为全国最早迎来黎明的地方,也是最早感受人民胜利的红色区域。

    京津冀红色文化作为全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重要的政治品牌,又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但在区域红色文化的宣传与开发方面,却缺乏有效的挖掘利用。京津冀地区应加紧统筹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形成区域红色文化产业,开创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新局面。

    从地域文化传承的角度讲,京津冀区域的红色文化孕育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燕赵大地的传播,形成于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革命斗争时间中,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京津冀的红色文化得到不断丰富和继续发展,成为融汇燕赵历史文化、现代革命文化和当代京津冀一体化特色的文化形态,既具有历史性,又兼具时代性。从地域文化的广泛联系来看,京津冀区域红色文化必须统筹规划开发,才能发挥资源的最大优势。

    二、京津冀红色文化资源的类型及价值展望

    京津冀红色资源不仅在地理位置上紧密相连,而且在文化属性上也具有相似性,以“人民胜利,国旗飘扬”为主题的“京津冀红色旅游区”主要是以河北“太行硝烟,胜利曙光”为主。在京津冀红色资源涵盖下的太行精神和西柏坡精神都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拯救和振兴中华民族的决心,指导新中国走向必然胜利的道路。

    (一)京津冀红色文化资源的类型

    在组织机构旧址中,以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最为重要,党中央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位于河北阜平县城南庄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记录了毛主席等领导人于1948领导全国搞土改和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的情况。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记录了培养大批优秀军政干部的革命事迹。

    在烈士纪念建筑物方面,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京津冀地区人民为全民族的解放做出巨大的牺牲,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为了缅怀、纪念那些牺牲在此地的革命先烈,京津冀地区政府修建了多处革命烈士陵园,如高高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是纪念自鸦片战争以来,为保卫祖国领土主权完整、反击外敌入侵、解放中国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如盘山烈士陵园是天津有名的烈士陵园之一,和纪念5名战士为了掩护主力、保护群众转移、英勇顽强抗击日军,牺牲生命的英雄事迹的狼牙山五壮士抗日英雄群体纪念地。

    在战争战役遗址方面,卢沟桥事变遗址见证了全民族抗日的序幕。京津冀地区还以地道战遗址最为著名,“七七事变”后,为抵御日本侵华,冀东与冀中人民展开了地道斗争。其中以河北清苑县冉庄地道战遗址和北京顺义区焦庄户地道战遗址为代表。

    在纪念馆与纪念地方面,它们成为承载革命历史、再现党与人民军队丰功伟绩和人民群众爱党爱军与无私奉献精神的载体。位于北京大学的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见证。位于北京长辛店的二七纪念馆主要记录了在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期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史实。还有记录着30万平西人民抗日斗争精神的北京市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和记录了解放战争末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的平津战役纪念馆。

    (二)京津冀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展望

    作为12大中国红色旅游区之一的京津冀革命区,留存下来极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维度体现为传承革命历史文化、弘扬革命传统精神、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开发红色文化产业、建构文化记忆的公共空间等诸多方面。

    1.京津冀红色文化的历史价值

    京津冀地区的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主导该区域历史进程的自然结果。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塑造了该区域人民的红色信仰。在红色文化传播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京津冀区域人民逐渐从传统的思想信仰、价值观念中解脱出来,走出蒙昧和落后,用新的眼光、新的视界思考“外来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经历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河北抗日根据地的建设,经历了减租减息、抗击日寇、参军拥军、大生产运动、土地改革运动、支前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在京津冀地区得到了持续深入地传播,红色文化由此获得了最为深厚的群众基础。

    此地的红色文化不仅是此地近代红色历史的产物,更是历史的见证。存留于京津冀地域间的红色文化遗存、当地人民身上的精神风貌,无不体现了革命战争年代对红色文化发展做出的贡献,体现了当地人民对党和军队的坚定信念和支持。红色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是见证近代京津冀地区历史变迁、人民社会心理变动的文化载体,具有自身的历史文化价值。

    2.京津冀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

    京津冀红色资源有助于打造京津冀红色文化核心区,提升京津冀红色文化在全国的影响力。京津冀红色文化的宣传和弘扬,有助于在全国视野乃至国际视野下,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的基础上,将京津冀红色文化推向全国。目前,人们对京津冀红色文化区尤其是太行山区的认识还不足,忽视了抗日战争以来太行老区所发生的精神之变和巨大社会变迁。在宣传中,应从整体角度着重对太行地区进行侧重,以烘托文化的整体性。京津冀红色文化的独特特征,决定了它还具有进行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的价值。从发展的角度看,京津冀区域的人民大众推动了红色文化的发生及发展,是此地红色文化的创造者。此地红色文化中体现的党群关系、军民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忠实贯彻和呈现,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的生动课堂与鲜活教材。

    3.京津冀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

    京津冀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主要是为打造京津冀红色文化的知名品牌,通过品牌推广,实现教育价值、文化价值及经济价值。京津冀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体现在,通过红色文化产业的带动,拉动革命老区尤其是河北太行山区的偏远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红色旅游除了突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教育功能外,还会带动包括餐饮、交通、娱乐、休闲、酒店等众多服务行业的发展。来自2013年红色旅游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融合发展理论研讨会上的观点指出,临汾红色旅游与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乡村休闲等旅游业态融合发展,是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的成功典型。京津冀地区在整合开发过程中,可借鉴红色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经济价值的开发利用。

    三、京津冀区域红色文化资源整合构建路径

    在开发利用京津冀三地红色文化资源中,关键是将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三地红色文化大众化,对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共同推进、双赢并举是三地红色文化资源整合构建的基本方向。从整合内部红色文化资源的角度看,在京津冀三省市中河北省态度最为积极,积极推动与革命红色资源丰富的省市联络,但相比之下,京津两地反应较为冷淡。目前,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政策趋势下,三地红色文化资源合作发展的基础已基本具备,合作的理念、思路也已基本形成,但在实施上还存在合作动力不足、合作层次不深等问题。三地红色资源衔接程度不高,具体表现为行政壁垒尚未完全打破,京津冀红色资源文化的规划推广工作尚未完全展开,整体推广方案也未完全成形。

    (一)建立京津冀区域交互联动平台,为区域整合提供互动交流

    京津冀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要进一步向纵向发展,应该在区域内建立交互联动机制,加强内部互动,使资源要素充分流动。

    1.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整合三地的红色资源,形成一个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在平台数据库中,通过对资源进行整理归类,分析与周边资源的联动方式,达到表现区域内红色文化资源的多元与互补,提升参观者的红色文化认知和相关产品的消费水平,实现红色文化的产业价值。“平台的建立,有利于推广组织区域性旅游线路,形成区域旅游客流,促进各旅游区旅游目的地的共同发展,旅游平台同时也是政府政务信息化在旅游行业的具体实施,是地方性区域政策公开的重要渠道。”[1]京津冀红色旅游区以“人民胜利,国旗飘扬”为主题,京津冀红色文化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在文化产业市场树立自己的品牌,区域合作开发有利于形成推广合力。

    2.“淡化行政区划色彩,强化整体区域功能,树立区域联动理念。打破地域、部门界限,本着‘优势互补、结构优化、效益优先’的原则联合起来,推动各红色资源间、红色文化地域间的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市场联动、交通联动和政策法规联动,整合区域红色资源,壮大跨区域的龙头红色文化产业。”[2]例如可以参照京津冀三地联合推出10条红色旅游线路,包含三地200多个景点的线路,发展红色产业,在带动经济的同时,让京津冀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二)健全三地人才交流机制,为区域整合提供智力支持

    京津冀区域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发展,说到底还是专业人才的合作。

    1.建立健全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相关人才的交流平台,应在三省市建立人才合作交流机制。河北省西柏坡和太行山文化资源丰富,相关人才聚集;北京是国家政治、文化中心;天津有较多的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地人才应充分利用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信息优势,不断学习并通过交流平台对自身所处的红色资源文化进行推广和宣传,在交流平台中积极吸取外部优势,推动自身发展,在资源平台上形成良性互动,充分发挥交流平台的优势。建立京津冀红色资源文化的交流平台,为实现三省市人才资源共享,实现人才交流合作无障碍,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2.积极推进三地红色资源人才资源信息互动和引进交流,共同建设资源开发、人才交流、规划推广为一体的文化交流基地,才能实现三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利于加强三地红色资源文化的整体规划和推广。2014年三地旅游部门举行推介活动,推出跨区域串联的十条完整线路。例如第一条“红色赶考行”就有机串联了从石家庄西柏坡经保定到北京的主要红色景区,让游客可以重温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是如何取得革命胜利、如何怀着“赶考”的心态进京建设新中国。建立交流基地,给人才创造一个合理规划开发资源的基地,在京津冀十条线路的基础上,能够结合红色资源文化,不只是参观游览,着重达到深化和发扬红色文化、让群众能够广泛深入了解京津冀的红色文化,同时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三)健全政府对京津冀区域的政策鼓励,从思想意识上其推动发展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政策背景下,以及千百年来形成的京津冀三地文化共同的母体——燕赵文化的融合下,为京津冀区域红色文化资源产业的整合发展提供难得机遇。

    1.“政府应用政策手段对区域内红色资源文化的合作给予鼓励和支持,比如,对区域旅游合作开发项目、跨区域的相关旅游开发企业给予政策倾斜、政策优惠、政策肯定。”[3]保护区域合作,推动其发展。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完善调整税收政策来支持促进京津冀红色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一是政府应依法调整规范税收扶持政策。先对现行繁杂、零散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规范调整,以法律形式明确对促进区域发展的措施进行税收支持政策,以法律税收形式来促进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其系统性和规范性。二是政府应加强政府职能的主体责任,明确政策的执行主体,强化监管。三是落实税收分成政策,促进区域内红色文化资源相关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2.政府还应在思想意识发挥积极作用。现在,大众在思想意识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缺位,对京津冀的观念普遍存在一定问题,其中最明显的是对红色资源与红色文化产业这两个观念的混淆。这是文化产业在思想上向前发展的巨大“瓶颈”。红色资源属于资源产业,而红色文化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具有公益、福利、教育等特点。只有理清思路,明确对丰富的红色资源进行整合,才能使红色文化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反过来促进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各大的作用。政府应明确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才能激发大众在整合发展的道路上对红色资源进行最大利用。政府不仅通过宣传,还要通过政策鼓励支持将红色文化融入到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音像制品、旅游娱乐、教育信息、网络服务、策划展览、体育竞技等行业之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京津冀特点的红色文化资源产业链,京津冀区域的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开发之路将越走越宽阔。

    参考文献:

    [1]许韶立.论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旅游协作[J].科学咨询,2008,(7):74.

    [2]陈建.论江西红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J].特区经济,2007,(1):167.

    [3]曹扬.进一步完善我国区域旅游合作机制[J].商业时代,2006,(1):77.

    责任编辑:王玮玮

    推荐访问:路径 资源整合 构建 红色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