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绿色城镇化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19 09:40:30 点击:

    摘要: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绿色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研究绿色城镇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对绿色城镇化方向进行引导和监测,对绿色城镇化发展绩效进行评估。本文根据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梳理总结绿色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体系,为国内相关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绿色城镇化;绩效评价体系;绿色发展

    一、绿色城镇化发展内涵

    绿色城镇化建设发展必然以生态文明为中心,基本核心仍为城镇化发展,同时围绕着核心内容建立绿色城镇化绩效评价体系并符合我国绿色城镇化的实际。统筹兼顾城镇化的各方面发展,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各方面协调一致,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与之同时将绿色发展作为城乡发展的前提和目标。

    总体来说,现阶段对绿色城镇化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在纵向上已经有了较大的完善,但在现实实际的运用上仍然存在一刀切、无针对性、灵活性差等一些问题。城镇发展在以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必然不可能再完全追求发展速度,同样的对于城镇化发展的评价应更加的综合,体现更多方面,而不是继续机械套用经济这一个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权重也不应是完全不变的。

    国内的学者专家根据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从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质量、城镇化的新型内涵、新型城镇化人文环境、新型城镇化的质量与内涵、生态城镇化和城镇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七个指标为起点,探讨绿色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体系指标。

    二、绿色城镇化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方创琳,王德利(2011)认为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的的关键是快速优化城市化质量,以城镇化发展质量为起点,从社会、经济、空间三个因素作为构建指标体系与判断的标准,给予了城市化发展新的评价。曾志伟(2012)根据城镇化的新型度内涵为起点,从社会建设、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这三个方面为基础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谢奉军、王博宇(2013)围绕着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内涵为基础,着重强调了内在质量在城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且由规模、偏重数量向注重内涵和质量提升转变。从人口转移、经济动力、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等四方面因素为出发点来构建绿色城镇化绩效评价体系。曹红华(2014)围绕着城镇社会中人文环境的问题,认为新型城镇化应含有幸福、平等、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等相互联系的内容,绿色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以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为基础。吕丹(2014)以城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起点,从经济发展指数、人口指数、生态环境支持指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和城乡统筹指数等五个因素为基础构建绿色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构建绿色城镇化发展指标体系的内涵和依据的不同,分别构建以新型生态城镇化、社会人文环境、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内涵、新型度内涵和城市化质量为起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苏金发2011)。

    (一)以城市化质量为起点的绿色城镇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方创琳、王德利(2011)围绕城市化发展质量,提出了以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经济城市化为一级因素指标的12项次级具体指标的绿色城镇化发展指标体系,在经济建设指标方面指标体系提出了增长动力指数、效率指数、发展代价、结构指数等,体系注重经济效率的发展增长,注重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的影响;空间城市化质量指标指数包含生态环境、能源的保障、人类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用地保障等五个方面。评价体系发展越来越均衡,增设了化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率,注重绿色、集约、科学发展。社会城市化质量发展指标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体系、人类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等四个方面(张占斌 2013)。

    (二)以新型度内涵为起点的绩效评价综合指标体系

    曾志伟(2012)以新型度内涵为起点构建了新型度绩效评价综合体系,包含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速度、社会发展三个基本指标和43个次级因素指标。在其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绿色城镇化建设新型度体现的基础,其中包含了公共垃圾无公害化处理、城镇区植被绿化覆盖率、大小型工业三废利用产品和发展产品的指标;而经济发展是绿色城镇化发展新型度绩效评价体系的核心,其中包括:社会人员平均工资、城镇人均生产总值、除农业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等具体指标。而社会建设方面是城镇新型度的灵魂,其中具体包括:

    人口增长率、社会消费率、人口密度等18个具体指标。在构建绿色城镇化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中,社会的建设指标所占的权重是0.411(蒋宵宵 2014),已经超过经济发展速度的因素指标,使其绿色城镇化指标体系更进一步的完善。

    (三)以新型城镇化内涵为起点的城镇绩效化评价指标体系

    王博宇、谢奉军(2013)从新型城镇化质量与内涵为基础,认为绿色城镇化发展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表现,应当全面综合的研究绿色城镇化发展各方面因素指标的相关联程度,建立以经济发展动力、城乡人口转移、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发展为基础的绿色城镇化发展指标绩效体系,经济发展动力具体包括人均GDP发展、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等为具体因素指标。城乡人口转移具体包括:总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人口增长率的具体指标。基础设施具体包括:自来水普及率、天然气普及率等具体指标。人居环境具体包括:城乡植被绿化覆盖率、城乡污水处理率等具体指标。一级评价因素指标体系权重由低到高依次为基础设施建设(0.18)、经济发展动力(0.22)、人居环境建设(0.25)、人口转移(0.28)(高红贵等 2012)。人口城镇化发展对于绿色城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由于经济城镇化发展的直接结果,所以应该将城镇人口增长率和城鎮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等因素增加入绿色城镇化发展评价综合体系的二级指标,进一步完备新型城镇化绩效评价体系。

    (四)以可持续发展为起点的绿色城镇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戚晓旭、杨雅维(2014)围绕可持续发展构建了绿色城镇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生态环境的支持更加注重,采用经济发展速度、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城市生活质量等五个一级因素指标,在社会发展因素指标方面,其中包括:社会保障体系、城市总体用地、教育水平、医疗水平、文化水平等5个方面。在经济发展速度指标方面包括了经济总量、产业整体结构、社会总体消费支出等7个具体因素指标;在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包括了空气质量、大气污染排放、污水净化等8个具体因素指标;在城市生活发展方面包括建筑面积、供水、电、热等9个具体因素指标体系;在制度建设方面包括管理成效指数和行政完成效率指数,较完善的构建了绿色城镇化体系建设可持续评价因素指标体系。

    (五)以社会人文环境为起点的绿色城镇化体系指标体系

    曹红华(2014)围绕着绿色城镇化的社会人文环境发展为起点构建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和自然物质环境指标。城镇自然物质包括生态文明建设、服务设施体系完善、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三个次级指标,社会文化环境包括文化繁荣、生活品质优化和管理成效三个次级指标。生活品质优化在在社会文化环境因素指标中所占权重最高(19.79)(沈清基等 2014),以此构建绿色城镇化发展指标体系中“以人为本”的主题。

    (六)以公共服务均等化因素为起点的绿色城镇化绩效评价体系

    吕丹(2014)围绕着绿色城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不足为起点,依据总体系统性、主导性、可操作性、层次性、导向性等原则,选取了人口城镇化、经济发展程度、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统筹兼顾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等5个基本指标,其权重为0.4175(董泊 2014),包含了基础教育发展、医疗卫生体系、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等5个方面均等化,体现出绿色城镇化体系的综合性,突出了绿色城镇化发展指标体系的以人为本,绿色发展。

    三、结语

    绿色城镇化发展对于我国现阶段城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对于现阶段专家学者关于绿色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要对评价体系进行因地制宜的合理化完善。对于将生态指标权重水平等同于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应将生态效益有所突出;未加入生态发展指标的应将生态指标放在首位。以绿色城镇化发展为评价目标的指标体系,应突出城镇绿化建设、城镇居民绿色发展水平等,综合衡量绿色城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素斋.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内涵、目标与路径[J].热点关注,2013,(4):165—168.

    [2]苏金发.城乡统筹:城镇化与农业经济曾展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11,(4):111—115.

    [3]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报—经济发展与改革2013,(4):47—53.

    [4]蒋宵宵.农业产业化在城镇化进程中驱动力研究—以“冀中南”為例[J].保定学院学报,,2014(2):111—113.

    [5]高红贵,汪成.略论生态文明的绿城化[J].中国人口,2012,(3):1—4.

    [6]沈清基,顾贤荣.绿色城镇化发展若干重要问题思考[J].建设科技,2014(9):72.

    [7]董泊.关于实施绿色城镇化的探讨——以天津市汉沽区大田镇为例[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14(2):51.

    [8]方创琳,王德利.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与提升[J].地理研究,2014(12):69.

    [9]曾志伟.新型城镇化新型度评价研究——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5(7):512.

    [10]戚晓旭,杨雅维.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5(2):69.

    [11]曹红华,从测度到引导:新建城镇化评级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基于浙江省11个城市的数据[D].浙江大学,2015(6):14.

    [12]吕丹,叶萌,杨琼.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综述与重构[J].财经问题研究,2014,(9):72—78.

    [13]张占斌.中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14]沈基清.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J].城市规划学刊,2013(1):29.

    [15]姚士谋,冯长春,王成新等.中国城镇化及其资源环境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52.

    [16]郝华勇.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全过程模式建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6):41.

    [17]牛文元.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2[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262-270.

    [18]曾志伟,汤放华,易纯.新型城镇化新型度评价研究———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3):11.

    [19]黄金川,方创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3,22(2):211—220.

    推荐访问:绩效 城镇化 综述 评价体系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