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鲁中南汉墓》与“山东地区汉代墓葬研讨会”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19 02:10:15 点击:

    2009年12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文物出版社编辑出版的《鲁中南汉墓》(上、下册)考古发掘报告结集出版,全书共943页、图版195页。这是国家文物局2000年社科重点课题“鲁中南汉代墓葬的整理与研究”的成果之一,是山东地区出版的第一本比较系统的汉代墓葬发掘报告集。报告的出版对山东地区汉代墓葬及汉代文化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我国汉代物质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一批新的丰富的科学资料。

    1998年~2000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相关市、县为做好国家大型基本建设的文物保护工作,在鲁中南地区发掘了嘉祥长直集、兖州徐家营、曲阜柴峪、花山和滕州市东小宫、东郑庄、封山、顾庙8处墓地,发掘墓葬近1676座,报告系统报道了这批材料的整理成果。

    各个墓地是在详细勘探基础上进行的大面积揭露发掘,为我们提供了不同家族墓地较为完整的资料,对我们研究汉代家族墓地埋葬习俗、分布规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由于分布相邻市县,时间段相对集中,各墓地之间以共性为主,个别墓地有独自特点。墓葬形制以长方形竖穴土坑为主,个别墓葬有斜坡墓道,存在少量侧室墓。墓葬结构以石椁墓为主,另有砖室墓和瓮棺葬。石椁墓数量多,按椁室多少的不同,可分为单室石椁墓、双室石椁墓、三室石椁墓和多室石椁墓等。有的石椁上有画像,多为竖线刻痕、菱形花纹或十字穿璧纹、社树,少量为人物车马,反应了画像石的不同时代特点。椁室内有木制葬具,有的为单棺,有的为重棺。兖州徐家营墓地以土坑墓为主,分布一定数量的砖室墓、空心砖墓。随葬陶器有陶礼器和日用陶器,陶礼器的基本组合为鼎、盒、钫,曲阜柴峪墓地的小盖壶很有特色,彩绘陶器色彩鲜艳。有的随葬有陶 、盘、灶、厕、猪圈、水井、杯、勺等模型冥器。日用陶器以素面中、小罐、绳纹罐为主,兖州徐家营墓地随葬较多的绳纹大罐反应了其特点。嘉祥长直集的陶器有着明显地方特点。东小宫和花山墓地出土的釉陶器是由南方地区传入的,对研究汉代南北地区物质文化交流提供了线索。封山墓地的个别墓葬可能已经进入了魏晋时期。

    在资料整理与报告编写时,对墓葬类型进行了统一划分,对随葬品名称、器物类型尽量做到一致;对报告体例、编排次序及文字描述形成一定规范。各处墓地的整理,在墓葬分类介绍、陶器的型式划分的基础上,对出土遗物进行了分类排队,对墓葬的时代和发展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各墓地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器物演变规律、埋葬习俗等进行了总结。大家共同分析,互相参考,形成科学系统的整理资料。

    徐萍芳先生为报告作序。正如先生所言:“鲁中南区的八个墓地共1676座中小型汉墓,……其年代自西汉早期至东汉中期,少数可晚至东汉晚期,实为山东半个多世纪以来经科学发掘和整理的第一本汉代中小型墓的正式考古报告,值得重视”,“鲁中南汉墓发掘的另一个考古学上的新视点,是关于家族墓地的探索。……鲁中南地区西汉至东汉中晚期中小型汉墓墓地的排列,即在大墓地中区分若干组排列有序的不同姓氏墓群,很可能正是西汉初年至东汉中晚期的平民墓地(小家庭)的实况。”

    以《鲁中南汉墓》的出版为契机,2009年12月19~22日,山东省考古学会、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办的“山东地区汉代墓葬研讨会”在泉城济南顺利召开。来自北京、湖南、河南及省内高校、研究单位的60余位专家学者就山东地区汉代墓葬及汉代文化的研究进行了广泛的研讨。

    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研究员王永波先生代表省文物局讲话,介绍了近年来山东考古发现与研究情况及今后山东文物保护工作思路。著名考古学家、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学海先生代表专家讲话,对多年来山东汉代考古发现及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设想,提议以《鲁中南汉墓》的出版为契机,加强山东汉代及其以后的考古研究工作。

    在此后进行的大会主题发言中,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守功先生以“鲁中南汉墓发掘与研究综述”为题,介绍了“鲁中南汉代墓葬整理与研究”课题基本情况及主要收获。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白云翔先生,作了“历史考古学视野下的汉代墓葬发掘与研究”的报告。首先对汉代墓葬的历史地位进行分析,认为在汉代中央集权制度和多民族统一国家真正形成和巩固起来的基础上、汉文化形成并且迅速向外扩张,汉代是中国古代墓葬大转折和大转型的时期,表现为:砖室墓出现后,竖穴式墓葬转向横穴式墓葬;夫妻合葬由并穴合葬(同茔异穴)转向同穴合葬;墓上建筑制度在汉代形成;墓葬结构、形制出现多样化。其次对历史考古学及其主要特点进行总结,认为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的分界是有没有文字和历史记载,前者因为文献记载较少,完全由田野考古来解决,后者可以历史记载为脉络。历史考古学的主要任务有三:物质文化的研究;精神文化的研究;社会生活的趋向化研究。最后对历史考古学视野下的汉代墓葬发掘与研究提出要求,提出应高度重视和关注汉代墓葬发掘与研究;汉代墓葬发掘与研究应紧紧围绕历史考古学的任务和特点来展开;充分利用考古学的方法和理论来进行历史考古学。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杨哲峰教授作了“从陶瓷产品看汉代物质文化的统一性和地域性”的报告,用图片、表格的形式生动地介绍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统一性和地域性是相对的,二者离不开特定的时空。从考古材料出发,谈物质文化的统一性,要注意奉生与事死的差别。从墓葬材料研究物质文化有其局限性,从遗址角度看目前研究还比较薄弱。随着西汉国家经济的发展,汉武帝扩张势力,奠定国家统一局面。国家的建立,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文化的影响有时是双向的、有时是单向的。从低温釉陶器、砖室墓、高温钙陶器三个方面分析,发现物质文化的传播都是由中心区向四周扩散的。

    济南市文物局局长、研究员崔大庸先生作了《洛庄汉墓一号与秦始皇陵1号铜车马的对比研究》的报告,用PPT形象生动地介绍了他对古代车马的研究成果。

    会议提交论文30余篇,对山东汉代墓葬及墓葬发现陶器、铜镜、画像石、高温釉陶器进行了总结分析,对汉初漆器功能工艺的传承与变异进行了研究,对鲁东南地区汉代封土墓葬进行了探讨。“洛阳东汉帝陵及其陪葬墓群的考古新发现”让我们对汉代帝陵形制、规模,以及考古新发现有了全新的认识。会议分两个小组进行了讨论。方辉教授和杨爱国研究员主持了讨论,并做了总结发言。

    会上,举行了简短的《鲁中南汉墓》出版发行仪式,并向与会代表赠送了考古报告。

    大会闭幕式上,王守功研究员对此次研讨会做了总结发言。他认为,此次研讨会探讨了汉代考古学的基本理论;研究了汉代文化遗存发掘、整理的要求与方法;讨论了山东地区汉代考古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会议交流了学术观点、增进了与会人员之间的相互友谊,活跃了汉代考古学研究的学术氛围。

    会后,与会专家学者参观考察了章丘平陵城发掘工地。

    山东地区汉代墓葬研讨会的召开,是继2004年“汉代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及2007年“齐都临淄与汉代铜镜铸造业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山东举办的又一次重要的汉代考古学术研讨会,它必将推动山东汉代考古的深入研究。

    (责任编辑:周广明)

    推荐访问:汉墓 墓葬 汉代 山东 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