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快乐抑或实现?旅游者幸福感研究的转向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18 21:50:09 点击: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前的旅游者幸福感研究普遍借用主观幸福感这一概念,这种借用将旅游者幸福感的概念局限于情感要素,而忽视了旅游体验的价值和意义。借用过程中存在的偏差使得旅游者幸福感的概念化和术语使用存在模糊和混淆等问题。鉴于此,文章借助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理论,对现有国外旅游者幸福感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理论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研究发现,早期的旅游者幸福感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者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两个维度,欠缺对旅游者幸福感内涵的深入挖掘。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意识到直接借用主观幸福感概念的局限性,进而开始转向从实现主义视角理解旅游者幸福感。这一研究转向不仅引发了学界对旅游者幸福感研究的反思和拓展,还为未来的旅游者幸福感研究提供了素材和思路。

    [关键词]旅游者幸福感;快乐论;实现主义幸福论;真实幸福感

    引言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人类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幸福。古往今来,各个领域的学者都对“什么是幸福”这一问题争论不休。有人认为简单的身体快乐是幸福,也有人认为精神的安宁才是幸福。正如康德所言,幸福的概念如此模糊,以至于人人想要得到它,却谁也不能对自己所决定追求的东西说明白。幸福概念在哲学、心理学等领域已被广泛使用,然而旅游者视角的幸福研究却刚刚起步。虽然幸福研究已从哲学中的纯粹理论思辨进入心理学、管理学等实证研究阶段,但幸福概念的模糊始终困扰着众多旅游领域的研究者。

    幸福感是旅游者在参与旅游活动时所期望实现的心理状态。在旅游领域,如何界定幸福概念尤为重要,幸福作为旅游非经济性功能的评估要素,最终会影响目的地如何营销推广以及旅游体验中心理效益如何衡量。最早的旅游者幸福感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左右。由于研究历程较短,较哲学和心理学等传统学科,旅游学科中的幸福感研究尚不系统。目前,旅游者幸福感的概念化多直接借用心理学中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理论成果,缺少对其内涵的哲学溯源。主观幸福感概念的直接借用限制了旅游者幸福感的内涵,研究者视野被局限于旅游者情感要素,忽略了旅游体验中的价值和意义。此外,将旅游者幸福感直接理解为主观幸福感的过程中存在理解偏差,使得很多研究将幸福感与快乐、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生活质量、好心情等其他术语混用,进而导致旅游者幸福感的概念化和操作化存在模糊与混淆。因此,很有必要从幸福研究的源头对现有的旅游者幸福感研究进行梳理和述评,进而增强旅游者幸福感研究的科学性和清晰性。这种梳理和评述将有助于更为准确地把握旅游者幸福感的内涵,并为进一步探究旅游活动与旅游者幸福感的关系提供帮助。

    1幸福研究的起源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道德哲学家就开始了对幸福的探索。先哲们的幸福研究主要围绕着“人应该如何生活”这一问题而展开。梭伦开创了“幸福伦理学”的研究先河。受到当时宗教的影响,西方早期哲学的幸福研究更多弥漫着一种神性色彩的朴素主义,古希腊语的幸福(eudaimonia),意味着神或命运对某人的偏爱。这一时期的幸福观念主要围绕“追求快乐”和“禁欲”两个道德准则进行辩护。快乐论的主要代表是昔兰尼学派和伊壁鸠鲁等,伊壁鸠鲁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快乐,享受幸福,每一种快乐都是善,在快乐论者看来,快乐论者认为追求快乐就是道德的。禁欲论的主要代表是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等,苏格拉底认为幸福的特征是内省式的精神追求,强调禁欲,只有禁欲才是道德的。

    进入19世纪中叶,当代的伦理学家对以上原始朴素的幸福观念进行了完善,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幸福理论,其中,以功利主义最为著名。哲学家Bentham将简单“快乐论”发展成为功利主义的苦乐计算,他认为幸福在于快乐或利益的增加,而痛苦和利益的损害则是不幸。这一观念被Mill进一步完善,他区分了高级快乐和低级快乐,主张智力、道德和审美等精神层面的快乐比同等强度和持续时间下的身体快乐更有价值。功利主义作为当代主流的幸福理论,受到一些学者的批判。例如,哲学家Nozick对功利主义提出了反驳,他认为假设有一种体验机,它能够给你任何你想要的体验,人们也不愿意一直住进这样的体验机中,人们想要的快乐应是一种在真实的生活中通过自由选择和自主追求而获得的情感。

    鉴于功利主义幸福理论的局限,很多哲学家开始反思和挖掘古希腊思想中其他概念资源来解释幸福。20世纪80年代,美德伦理学得以复兴,作为美德伦理学鼻祖的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念得到复兴和完善。他所倡导的完善主义(perfectionism)、实现主义幸福论(eudaemonism)、自我实现论(self-realizationism)得以发展。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論认为个体机能的最充分发挥就是幸福,人活着就应该有一个远大目标,在同艰难、失败、不幸的抗争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进而实现完善的自我。幸福并不在于一个人是否感觉到快乐,而是在于他实际上是否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幸福是一个人在整个生活上的成功、繁盛和成就,而不仅仅是一种快乐满足感。因此,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体系中,快乐必须在理性的控制下达到适中的程度才能称为幸福。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实现论幸福观为心理学和旅游学中的相关幸福研究开拓了思路。

    2幸福研究的心理学扩展

    心理科学的发展使“幸福”这个古老的哲学话题纳入科学实证的视野,学者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诠释与理解幸福。Wilson在1967年撰写的《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被视为心理学幸福感研究的开山之作。取材于哲学中快乐论(hedonism)的幸福思想,心理学领域形成了主观幸福感(subiective well.being)概念。快乐论认为幸福由主观快乐构成,快乐与幸福一词具有同等的含义。因此,早期的主观幸福感认为幸福是人们长期的积极情感或精神状态。这种情感状态可以用积极和消极情感来测量。这一观点的支持者Bradbum认为,这种情感状态可以理解为积极情绪情感与消极情感之间的平衡,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情感平衡量表(affectbalance scale,ABS)。Kahneman等则认为这种情感状态是人们的一种实时感受。对于这种实时感觉的测量,他主张使用体验抽样法让被调研者在指定的时间点上与研究者互动并报告他们在此刻(最后1个小时左右)的积极和消极的情绪状态。也有学者从更为微观的层次对幸福的情感要素进行了研究,Warburton认为,这种愉快的生理感觉是由身体中的多巴胺系统对具有奖励性质(例如,食品、药物、性别和音乐)的外部刺激所做的反应。因此,主观幸福感可以通过脑中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活动分子的水平(和其他可能的神经化学物质)来测量。早期仅仅用情绪或情感维度来概念化主观幸福感的做法使得幸福概念过于微观和局限,忽视了对人们整体生活的关注。鉴于此,后来的学者进一步扩展了主观幸福感的测量维度,Andrews和Withey在1976年提出了主观幸福感的第3个维度:认知维度(生活满意度)。认知维度指个体建构出一个适合于自己的标准,并将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来评定自己的满意程度。之后的很多学者开始区分情感和认知两个维度。以这些维度为基础,主观幸福感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测量量表,例如,Kozma和Stones编订的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the Memorial University ofNewfoundland Scale of Haooiness.MUNSH)以及Diener等人开发的生活满意度量表(the satisfactionwith life scale,SWLS)。

    推荐访问:旅游者 转向 幸福感 快乐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