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新时期我国体育教师哲学素养修炼研究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18 20:05:11 点击:

    【摘 要】在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感召下,我国体育课程改革逐渐走向深入,体育教师的哲学素养修炼日显重要。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哲学意蕴和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思想精神,向体育课程实施者体育教师提出了具有时代性的挑战,新时期的我国体育教师必须修炼自身的哲学素养,如此才能在体育课程改革浪潮中驾轻就熟。反思学校体育改革实践、学习哲学理论是新时期我国体育教师哲学素质修炼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新时期中国;体育教师;哲学素养

    0 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所有这些要求给新时期的我国体育教师提出了具有时代性的挑战,面对这一重大挑战,体育教师们必须积极主动地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更新知识结构,认清角色定位,增强体育课程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的哲学素养,用正确的知识文化观和课程教学观指导体育教学实践。

    1 新时期体育课程改革的知识基础

    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对新时期体育教师素养修炼至关重要。尤其是要理解新时期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知识基础。世纪之初,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但是,在我国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中,“知识中心”与“应试教育”的状况依然故我,特别是“体育加试”制度的施行,对体育课程教学的“知识化”倾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青少年儿童的体质与健康素质不尽如人意。

    鉴于此,将体育课程的知识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有机地融合起来。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中立性的体育课程知识是纯粹理性和经验的产物,只与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相关,而与认识主体的性别、种族以及意识形态等无关,也不会随着人的意识形态、价值观、生活方式以及性别、种族等的改变而改变。知识观转变促进了新时期我国体育课程改革,体育课程目标由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创新,体育课程内容从“一元”转变为“多元”,体育课程结构从互相分离趋向有机整合,体育课程实施从静态预设转变为动态生成,体育课程管理由统一转变为分级,体育课程评价从统一走向差异。新的体育课程文化观将人的关怀作为关注的视点,人的存在超越知识的权威之上,体育课程的知识逻辑不是仅让学生占有知识,而是在于为学生创设一个与知识相遇的文化情境,知识在此成为学生探究的起点,根据自身的已有经验和切身体会,与知识进行对话,形成“视域融合”,形成对体育课程知识的鉴赏力、判断力和批判力,不断创造新的知识和新的文化,在对体育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创造中追求人的自由精神,真正把人从知识的权威桎梏中解放出来,体悟体育课程知识蕴涵的生活意义和人生价值,这就是新时期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知识基础,是体育课程知识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2 体育教师哲学素养的历史检视

    新时期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体育教师仅仅具有体育专业技术和体育教学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具备一定哲学素养的体育教师才能担当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历史重任,体育新课程呼唤体育教师以哲学的运思来驾驭体育课程发展方向。

    新时期我国体育教师的哲学素养就是体育教师运用哲学的观点和思想方法,去观察体育教育现象、认识体育课程教学规律、分析体育教育问题的内在品质。影响体育课程改革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都需要我们的体育教师进行哲学上的追问,关涉学校体育课程政策活动更需哲学运思。这就需要新时期的我国体育教师加强自身的哲学修炼,领会体育课程改革的哲学精神实质,以更好地适应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因此,我们说没有哲学素养的体育教师就是缺乏实践的灵魂,只能是普通的体育教师,而不能成为理想的体育教育家。

    3 体育教师哲学素养修炼路径

    体育教师的哲学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认真学习,并在对体育教学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基础上修炼而成的。

    3.1 学习哲学理论

    学习哲学理论是新时期我国体育教师加强自身哲学修炼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教育家之所以能够成为教育家的一条必由之路。教育哲学理论是教育家教学实践经验的智慧结晶,来源于教学实践,反过来又指导教学实践,体现了人类对教育现象的深思,充满了真知灼见。如柏拉图的教育名著《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莫尔的《乌托邦》、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洛克的《教育漫话》、康德的《论教育》、卢梭的《爱弥儿》、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斯普朗格的《文化与教育》、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马斯洛的《人的潜能与价值》、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孔子的《学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等等,这些教育经典哲学著作对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人类教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仍然在不断地发挥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其教育参考价值是不容置疑的,体育教师只有通过认真、系统地学习教育哲学名著,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思维能力,为修炼好自身的哲学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教学反思

    体育教师提升自身的哲学素养也要通过对教育实践的不断反思、对教育现象的深入探究、对教育问题的反复拷问,探寻教育现象和问题的本质所在。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课程教学实践无疑要把健康目标摆在突出地位。对此,体育教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体育课程教学的本质,在偶然中找到必然,在结果中找到原因,在对立中求得统一,在矛盾中找到联系,在具体中寻求一般,在肯定中看出否定,在差异中得出同一。这些就是我们体育教师应具有的哲学反思品质。通过课程教学反思,我们的体育教师必然会成为新时期我国体育课程改革方面的专家和行家,具有良好哲学素养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时常反思体育课程教学,而且要批判地继承和汲取前人的教学反思成果,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行,在反思中超越。

    4 结语

    体育课程改革事关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行和实施,事关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性并不在于体育课程本身的变革和体育教学方法的变化,也不在于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体育教学技能,而是在于转变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思想观念是新时期体育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时代要求。转变思想观念要求体育教师加强自身的哲学素养修炼,只有具备一定哲学素养的体育教师才能驾驭新时期的体育课程改革。体育教师通过学习哲学理论和进行教学反思等具体途径,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哲学素养水平,把自己从一个普通的体育教师提升为一名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专家和行家。总之,体育教师自身的哲学修炼既是体育教师个人职业成熟和完善的重要手段,也是新时期我国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走向深入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上接第50页)[1]阮新邦.批判诠释与知识重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小威廉姆 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万伟.知识观转变视野下的课程改革[J].教育科学,2003,19(1):29-31.

    [4]杨宝山,孙福万.21世纪课程目标:向后现代教育过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4).

    [5]吴支奎.知识观转型视野下课程知识意义的重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7(4):56-59.

    [6]李召存.走向意义关照的课程知识观[J].全球教育展望,2005(5):25-28.

    [7]俞吾金.迈向意义的世界[J].天津社会科学,1992(2):28-31.

    [8]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9]周燕.从知识的外在意义到知识的内在意义:知识观转型对教育的影响[J].全球教育展望,2005(4):29-31.

    [10]郭元祥.教师的十二项修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1]孙晓天.追求三维目标的成功融合[J].人民教育,2004(5).

    [12]郭元祥.知识的教育学立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1).

    [13]郭元祥.新课程背景下课程知识观的转向[J].全球教育展望,2005.(2).

    [14]郭晓明.知识与教化:课程知识的重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7,21(2):11-18.

    [15]崔岐恩,张晓霞,等.新课程的哲学意蕴及对教师素养的追问[J].现代教育管理,2010.11:7-10.

    [16]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9.

    [17]郝文武.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1-13.

    [18]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3-104.

    [责任编辑:王洪泽]

    推荐访问:素养 新时期 修炼 哲学 体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