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五大发展理念的哲学理论旨趣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18 19:35:22 点击: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举旗定向,攻坚克难,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的新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从五大发展理念蕴藏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四个方面出发,深刻解读其哲学理论旨趣。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世界观;唯物辩证法;人本观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在敏锐把握时代特征、准确反映时代要求的背景下,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立足中国国情创造性的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一新的发展理念概括为“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发展规律的一种探索和创新,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发展理念,每个发展理念的侧重点不同,各个理念之间又相互联系,简单来说,虽然五大发展理念的五个发展方面各有其具体内涵,每个具体的发展理念针对的问题不同、目标不同,但彼此之间内在的历史逻辑是一致的,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深化,是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结合,在理论方面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有机体、唯物辩证法和人本观的方法论思想。“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关于发展理念的重大升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将“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在国家治理中,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1 五大发展理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第一性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性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指出社会有机体是包括社会生活的全部及其发展过程的总体性范畴,是一种不断发展的有机性整体,它是以人的社会关系的要素、发展环节为纽带构成的,而社会有机体发展的表现形式是社会形态更替,社会形态的更替是根据社会中的各个要素的更替而更替;生态环境是社会有机体中的要素之一,它也是社会有机体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世界是由不同元素构成的,不同元素之间相互联系,而不同元素的内在构成因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这就要求我们用全面的、整体的、系统的观点看问题,而不是用片面的、局部的、零散的观点看问题,恩格斯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整体性现象,而不同领域的发展又会影响到经济社会的整体性运行和发展。从这个角度看,五大发展理念既要从整体上把握发展,也要从具体内涵、针对目标和解决具体问题等方面考虑组成五大发展理念的五个具体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不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个发展理念的简单的叠加和堆砌,它是一个有机整体,他们的主旨一致,目标统一,其中,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发展注重的是发展动力问题,创新居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协调、绿色、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撑点,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融通促进,每一个理念的内涵都与以往的本质不同,是对以往发展规律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创新发展。五大发展理念不是形而上学的哲学,它遵循目标问题导向原则,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五大发展理念是围绕“十三五”时期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提出来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引领,共享是经济社会发展目的和最终落脚点,共享发展解决的是发展公平问题和社会稳定问题,共享发展居于五大发展理念之末。也就是说,在五大发展理念中,任何一个发展理念短板的出现都会导致发展的中断或者发展的整体性的破坏,因而,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思维,要求要从全局上、长期上、重要性上去把握发展。

    2 五大发展理念蕴藏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法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之所以能够不断被发展,是因为矛盾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会由各种不同因素构成,并且在不同因素作用的影响下,这项系统工程中的矛盾变得更复杂,同时也趋向网络化态势发展。矛盾是事物得以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矛盾的根本动力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一项长久的事业,在建设的过程中,随着发展环境的变化,不同时期会面临不同的问题和矛盾,并且矛盾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是具体的,不断变化发展的,比如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建立自己的政权是当时亟待解决的矛盾,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解决温饱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是主要矛盾。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随着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优化,形成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发展的局面,经济将继续释放新的活力,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随着发展阶段转换,继续靠要素投入推动增长难以继续、社会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匹配、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等诸多矛盾仍在叠加,风险隐患仍然存在和增多,这些矛盾和隐患对我国经济社會的发展造成了严峻挑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充分分析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在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是我们党准确分析当前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在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诸多矛盾会表现出不平衡的态势,矛盾有主要矛盾,每一个矛盾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而之所以要把发展始终置于最首要的地位,将主要矛盾的解决与次要矛盾的解决置于同等重要的机会,是因为发展是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五大发展理念指出,创新为发展提供动力,要保证发展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必须要走协调发展之路,各方面都要兼顾到,而要实现永久发展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开放是必经之路,共享是本质要求,可以看出,五大发展理念既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又存在一定的次序和先后。五大发展理念在认清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比较落后这一基本国情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同时兼顾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次要矛盾比如发展中的城乡发展不协调、经济与生态发展失衡、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不能顾此失彼,单方面的发展某一个方面,而是要整体系统的去解决问题,“五大发展理念”是为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而提出来的,是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有机统一,是战略性与操作性的有机结合。

    3 五大发展理念的形成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彼此存在的两对矛盾直接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因此要妥善处理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结构的相互映托关系,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向前革新的最重要的力量,而先进生产力则引领着社会发展的驱动导向。中国共产党员对于社会发展变革的规律的深切反省与认识全部都融入在五大发展理念当中。每一代执政者与领导人无一例外的继承并发扬了这些理念的认知与运用。毛泽东认为这两对基本矛盾具有较强的不可对抗性,邓小平进一步指出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能仅依靠生产力的发展,更要依靠生产力的解放。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国家的优秀发展经验,汲取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和中国传统社会发展思想的精髓,大胆借鉴和吸收先进国家的发展理念,结合自身国家发展现状,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五大发展理念,创新由于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毫无例外的成为五大理念中最重要的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来源组成部分便是科学技术,五大发展理念深化并巩固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生产力学说,创新不断深刻影响着历史的发展,科学技术作为发展的最重要的生产力,大力发扬科技创新的重大促进作用,找准目标,强化新型动力价值,拓展需求的多元结构,提高科技发展水准,时刻将创新置于国家发展之计的根本位置,此外推动理论制度建设步伐,将理论的创新深入优化,为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提供有力依据。中国共产党不能单纯的强调发展速度而忽视结构、质量和效益,应该全面准确掌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以社会一般发展规律为根本发展目标,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作用,把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认知度提升至新高度。

    4 五大发展理念蕴藏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创造了人类历史,不仅是创造历史的关键力量,同时也是全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开拓者。五大发展理念的目标聚焦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會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人民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和生活幸福感指数不断上升,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着很多问题,注重速度比较多,注重效率比较多,兼顾公平不够,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发展存在着很多不公平的现象,收入水平各不相同悬殊比较大,城市和农村发展水平相差大,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水平高,交通便利,生活水平高,幸福感比较高,而一些农村仍处于落后贫困的生活状态,我国地大物博,人口多,但国家仍存在地区发展不均衡、经济与环境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些不公平和不均衡现象充分说明了发展成果在共享上并没有全面覆盖人民群众,这些发展成果并没有实现最优配置,换句话说,这些不完善的地方影响了公平正义的实现,阻碍了人人共享进程的实现,影响了中国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并非是处于虚拟条件下的离群和稳定群体中的一类总称,而是在社会波动变革中的能够通过自身经验值加以判断的,并且一直在特定的发展过程中用来检验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是人人共享,人人共享是共产党人为之不懈奋斗的追求所在,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凝练。发展的根本力量源泉来源于广大的百姓群体,依托人民的力量来获得长久进步;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共产党人在诠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也把人民富裕作为其中重要内容;人民对于一切发展成果应持共享尊重态度,将成果的转化与吸收作为执政党的最高目标价值取向。

    5 结语

    通过对五大发展理念的哲学基础的解读,有利于我们加深对五大发展理念科学思想的深刻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其方法论意义。因此,我们应该科学理解五大发展理念的哲学意蕴,应该全面准确掌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提高思想认知能力,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作用,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人民日报社理论部.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

    [5]杨宁,张光辉.“五大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认识[N].新华日报,2015-12-08.

    推荐访问:旨趣 五大 理念 哲学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