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心理学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探析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18 19:10:20 点击: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心理学在高校教学中发挥着越发重要的作用。在高校的教学中开设心理学,能够让老师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内心想法,知晓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状态,能够帮助师生处理好之间的关系,增进友谊,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笔者针对高校教学中,开展心理学教学工作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将心理学应用到教学上面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够为高校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中国教育和教学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高校教育 心理学教育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6-0160-02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最为神圣的职业,在人类文明的传承和进步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充斥的新时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此时,教师就要及时对其进行疏导和排解,帮助他们走出困惑。因此,在现代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心理学的重要意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和疏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消除负面情绪。

    一、心理学概论

    心理学,顾名思义,是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在其主导下的精神活动以及行为特征进行研究的一类学科。其主要包括两个模块——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心理学的内容极其广泛,主要涉及认知、情绪、人物性格、交际行为等诸多方面。在高校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心理学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研究发现学生的内心活动和想法,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揭示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认知程度。在高校教育中,教师需要对心理学有所了解,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从而及时发现问题,了解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指导,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新事物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和教学水平的进步。

    二、心理学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保障同学们的心理健康

    心理学是一门专门用于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的应用学科,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有利于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对他们作出开导,帮助学生调整心态,解决问题。在如今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种来自环境的外在压力给学生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冲击,极其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困惑。此外,高校学生一般处于心理快速进步的时期,对于外在的压力承受力较弱,容易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并且叛逆心很强,不愿意向身边的人吐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还会故意隐瞒一些事情,故作坚强。所以,教师在这个时候就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利用自己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对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探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疏导,开解他们遇到的困难,和他们一起面对一起解决,切实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二)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

    心理學作为一种特殊的学科,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高校教学工作中,心理学的应用能够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从而引导学生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向教师倾诉,这样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他们进行开解,寻找解决方法。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多了,彼此之间的关系更近了,这样有利于教师对学生集体的管理,提高教学教育的管理质量,使得教师能够更加科学地管理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

    (三)强化教育工作的预见性

    心理学在高校教育和教学工作中的应用,能够促进教师对学生内心活动状态的了解,及时发现学生心理的真实想法,从而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规划有更深入的了解,清楚学生的内心活动,知道他们喜欢什么以及他们生活中的关注点,这样一来,教师能够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点,对每个学生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促进学生向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心理学在高校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高校教学教育过程中的核心,在心理学中人是一切事物的最终核心,每个人的潜能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实现的,而教育教学过程只是起到引导和辅助作用。在高校教育和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自我认知的良好基础,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加强自控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意识,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内在的潜力。因此,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在对教师进行培训时指出教师作为学生潜力的开发者,要充分引导学生发现自我价值,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开放思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倡开发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高校教育和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教学教育的主体,在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做到一切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帮助学生开发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发掘自己的潜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自己学会主动去探索问题,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

    (二)以鼓励为主,充分发挥正面评价的作用

    美好的一天从给自己一个鼓励的眼神开始。我们都喜欢别人夸赞自己,作为高校的大学生,他们处在心理和思维都非常活跃的时期,所以,教师要充分抓住这个特征,在教学和教育工作中多用鼓励和赞美的话语去正面激励学生,尽量少用负面词汇。作为学生来讲,如果一个老师总是批评自己这里做的不好、那里做的不好,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消极心理,不愿意与人交流,生活中也会产生自卑情绪,对自己的发展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反之,如果在学习和工作中,老师总是以鼓励的方式面对每一件事,给学生以正面的评价,每当听到老师的鼓舞,学生的整个身心都会充满斗志,今后会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行动参与学习和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巧用心理暗示,充分发挥“罗森塔尔效应”的积极作用

    暗示是指在工作或者生活中,通过眼神或者动作等方式来传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对其他人产生影响。在高校的教学工作中,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不同,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不一样,大家的成绩也有好有坏。无论成绩如何,如果在教学中,老师能够给一些积极的暗示能够对学生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学生接收到老师的积极暗示信号之后,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学习态度,从而校正之前的消极的学习态度,改变自己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而对自己学习成绩的提高大有裨益。此外,教师多对学生进行积极暗示,可以帮助心理消极的学生消除自己内心的自卑情绪,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一个可以依靠的人,从而将自己的心事向老师吐露,这样老师就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引导学生向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也被称为教师期望效应。它是在老师积极的影响下,学生自发改变自己的消极态度或消极行为,从而努力完善自己。反之,如果一个老师总是不尊重学生,对成绩差的学生总是冷嘲热讽,表现出毫不关心,这就会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和逆反心理,甚至会对自己彻底失望,表现出消极和反感学习,自暴自弃,对他们的未来造成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师期望效应,给学生以积极的暗示和鼓励的话语,让他们树立信心,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从学生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关爱的心理作用

    教师作为学生的人生指导,更是学生的益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发挥关爱心理作用,经常与学生进行谈心,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与其进行沟通,为他们提供解决办法。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自发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学生体会到来自老师的关心,感受到有人在关注自己,这样能够消除其内心的负面情绪,激发他们自发学习的动力。此外,学生在即将毕业时,会产生诸多压力,比如来自毕业论文和毕业答辩的压力、找工作的压力等,这时候他们的情绪波动会比较大,这就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和帮助,帮他们度过这个人生的关键时期。

    (五)发掘学生的优点,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

    细心的教师应该会发现,在教学的时候,各位同学的学习成绩会有很大的差距。比如,有些学生看起来很聪明,但是其成绩却很糟糕,而另外有些学生虽然看起来智力一般,却成绩非常好。其实,绝大部分的学生的智商水平都差不多,主要影响他们学习成绩的并不是智力因素,而是其他一些非智力因素。比如学习兴趣、勤奋程度、个人兴趣等都会对他们的成绩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非智力因素,从各个角度引导学生热爱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班级中会有一些非常刻苦的同学,他们的成绩很优秀,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多对他们进行鼓励和表扬,表扬他们的刻苦学习的品格,这样一方面是对他们学习认真的肯定,让他们更有动力去学习,更努力地去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其他学生做一个表率,鼓励其他学生向这位同学学习。

    (六)多和学生交流,充分发挥情感沟通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中,教师一般和学生的沟通较少,教师在讲台上教什么,学生就在下面学什么,教师和学生之间完全没有交集,没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这样的教学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一方面,教师无法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和理解程度,有些学生没有理解也不能及时作出答疑;另一方面,有些没有听懂的学生的功课越落越多,最终导致自暴自弃,成绩一落千丈。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这样才能做到教学相长,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四、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可见,心理学在高校的教学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能够帮助老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为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很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進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并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掌握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娜.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6(4):106-107.

    [2]任倩.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及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5):93.

    [3]朱德彪.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12):220.

    责任编辑:杨国栋

    推荐访问:探析 心理学 实践 高校 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