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伪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区别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18 14:35:17 点击:

    摘 要:心理学研究包括的话题广泛,美国心理学会就有五十五个心理学分支,由于心理学研究的多样性和相对于面向大众的单一性,人人都可以谈论几句心理学,而事实上真正了解的人很少,甚至多数学生在选择心理学这个专业的时候,也并不了解这个专业,种种原因带来了盲目性。专业心理学之外,伪心理学也流通于世,并且因为其简单粗暴又具有话题性的结论等吸引群众,造成了群众对心理学的误会甚至行为的误导。所以本文着重讲心理学与伪心理学各自的定义以寻找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期更好的发展心理学

    关键词:伪心理学;科学;可证伪性

    一、心理学和伪心理学的定义

    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大约在一百年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可以用来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类的行为”(这三个功能中,以解释为主)。作为一门科学,现代心理学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强调可证伪性。可证伪性是心理学的性质,更是科学的性质。心理学更应该被称作心理科学,但它又不是完全客观的,所以需要实验,需要观察。多的时候需要百人实验,时间跨度也从数月到数年不等。

    心理学理论在教科书里出现的时候,往往后面还有被质疑或者被修正的内容。理论的建立几乎都有同样的过程:通过建立理论 → 提出具体假设或预测 → 收集数据检验假设或预测的准确性 → 修正理论,反复操作从而逐步接近事实真相。而伪心理学就基本上看不到这部分。伪心理学中存在的不严谨的精神是有損心理学发展的长远利益的。伪心理学又不是空谈,只但理论根据得到的大多数是预测而不是事实,放在多数人身上也是模棱两可。最后传递的信息的逻辑结构都比较简单。

    简而言之:心理学是,根据人的行为的大量观察和研究,来得到少许结论;伪心理学是,根据人的很少量的信息,就得到很多很多论断。

    再举个例子,最典型的伪心理学说-星座学说,仅仅凭你的出生日期,就能测出你的性格等各方面的信息,可能吗?但是不仅仍有很多人相信,并且这些人会由个人的信息准确度来佐证这个学说的准确性。除了星座学说,还有相面术、手相、笔迹学等也属于这个行列。“微表情学”处于心理学和伪心理学的交界地带。

    所以,在大众心里,心理学是“神秘”的,是“神奇”的,因为心理学似乎可以通过很少的信息来得出很本质的结论;在心理学工作者眼里,心理学是“现实”的,是“艰深”的,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才能学习的。

    二、大众很难区别心理学和伪心理学的原因

    “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与每个人休戚相关”,对心理学知识的渴望“使得大众对心理学产生了特殊的期待”。心理学的规律更多是概率性的,但“伪心理学”则往往会给出一个肯定、直接的答案。如果这个答案符合人们的知识结构,或者是你想听到的答案,那么就特别吸引人。

    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大群众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接触或了解。当研究的结果与“常识”或人们的认知不相符时,科学知识会遭到“本能”的抵抗。我发现,即使是对于不少高学历的人,亲戚朋友甚至是道听途说的个案都比基于心理学大样本的研究要有说服力。

    也许是由于对心理科学的不了解,或者是出于收视率、畅销度的考虑,大众媒体在传播心理学方面做得并不理想。一些流行的“伪心理学”书籍和一些电视节目,很可能增加了科普的难度。我们说破嘴皮子经常比不上电视上某“专家”的一句话。总之,大众似乎不太在意某心理学理论是否可以证伪,是否有大量的证据来支持。相反,简单,确定,吸引人的理论比较容易得到传播。即使它们只是基于个案的讨论(甚至不是研究)。另外,不知道为什么,长期以来心理学家们通常很不擅长推销自己和自己的观点。在与“伪心理学”斗争的时候,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

    三、如何区分心理学与伪心理学

    斯坦诺维奇认为“心理学,必然要遵循科学的标准,即研究的必须是实证可解的问题;方法上要遵循系统的实证主义;研究结论要能够被重复验证,并能经过同行评议获得认可。”

    要辨别“伪心理学”,批判性思维很重要。“普遍地提高学生[或大众]批判思维能力和意识,并能使学生[或大众]有能力对没有证据的论断提出质疑”。

    从具体操作来说,我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几点:对心理学有个基本的认识(比如读一本心理学入门书籍),并在此基础上,有意识的从可靠的渠道获取信息,比如同行评审过的文章。批判性的吸取信息。即使是发表在期刊上的文章,也不都是正确的。科学是一个不断积累新资料,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过程。对新信息保持开放的态度,不要固执的维护自己的观点。原因同上一条。

    伪心理学相对于真正的心理学来说,立论简单,结论的方向是舆论的导向,所以或多或少能引起大部分人的共鸣。这也是伪心理学为什么流传如此广的主要原因之一。再专业的人也无法把大多数人已经形成的观念扭转过来,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告诉大家伪心理学并不是科学的。

    其实伪心理学跟心理学比,能带给大众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比如信仰式的伪心理学。充分利用了宗教类的管理手法来建议地位。成功了就是心理学的合理,不成功说明你在调整控制自己情绪做得不够好。总之,由于你不是专业人士,所以你没有资格和能力质疑这套方法的合理性。到了后来,被“洗脑”的一大群不明就里的人还会成为这套伪心理学的“卫道士”,这会极大的伤害心理学的科学性。

    所以我们在学习心理学的同时,要学以致用,学会分辨心理学与伪心理学。减少伪心理学对大众的影响,为心理学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让科学更好的发展,也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基思·斯坦诺维奇.对“伪心理学”说不[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第一版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四版

    推荐访问:心理学 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