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让人物形象立在读者面前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18 11:55:20 点击:

    老舍先生说过:“一篇好的小说,人物形象是立在读者面前的。”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是小说的心脏,或者说中枢,抓住了人物形象,就抓住了小说的根本与效能。作为文本解读者,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到这种站立的、或者说是立体感较强的人物形象,应该是小说阅读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实际的小说教学中,笔者围绕人物形象解读,探索出了一条开放性的阅读教学之路。那就是,立足文本,瞄准细节;把握特征,深挖内涵;走出预设,注重生成;知人论世,联系环境。

    一、解读人物形象首要的是立足文本,瞄准细节

    小说主要通过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情节总是服务于人物的塑造,是人物性格形成、发展和变化的母体和依托。因此,分析人物形象,不能离开情节,不能离开文本,尤其不能离开小说描写的细节。细节是构成文学作品整体的基本要素,是文学作品刻画人物、展开情节、构成环境的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尤其是人物形象必须在细节描写中塑造完成。李准说过:“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细节不“细”,人物形象就会流于空泛、抽象,缺乏丰满的血肉。我们很多学生在回答人物形象的特点时,脱离文本,脱离情节,天马行空,漫说一气,随心所欲,无凭无据,这与我们教师平常的引导有关系。因此,解读人物形象,一定要引导学生关注情节,把握细节,看情节发展是如何体现人物性格的,看情节结构是如何深化人物内涵的,看细节设计是如何成就人物典型的。要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走进走出,多走几个来回。

    二、解读人物形象还要把握人物特征,深挖形象内涵

    典型人物都具有典型性格,典型性格往往都表现为个性言行。人物的性格和人物的言行外貌是统一的,什么样的性格决定什么样的行为,不同性格的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个性化的脸谱,因此,从人物的典型言语外貌等入手,不难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言为心声,什么人说什么话;听其声则知其人。如,抓住“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这句话,就抓住了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抓住“我真傻,真的”这句话,就抓住了祥林嫂麻木的性格;抓住了“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这句话,就抓住了阿Q的自欺欺人的性格;抓住“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话,就抓住了桑迪亚哥老人的硬汉子性格;抓住了“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这句话,就抓住了别里可夫胆怯保守的“套中人”性格。典型人物有其个性化的语言,也必然有其个性化的脸谱。像我们说起成龙,必然会想到他的大鼻子;说起陈佩斯,必然要想到他的光头;说到严顺开,必然会想到他的小眼睛。这就是从人物的典型特征入手,认识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典型性格。

    三、解读人物形象要做到走出预设,注重生成

    文学鉴赏中有句经典的话,叫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黑格尔在归纳荷马史诗中的人物性格特点时说:“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由于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和多解性,不同的人对同一作品人物形象的理解是有差异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敢于放手,促进学生进行开放性阅读,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空间,并有效运用各种策略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多元解读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从而深挖人物形象内涵,创造立体感现实感都非常丰满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分析《装在套子里的人》别里可夫的形象特点时,笔者就设计了“别里可夫是自杀还是他杀,是死于偶然还是必然?”这一环节。应该说,这一策略是非常有效的,课堂由静态走向动态,由引导走向开放,由预设走向生成,有效调动了学生对别里可夫性格特点的深层次挖掘,人物形象也就自然由单一而走向丰富,由扁平而走向圆满,由平面而走向立体。

    四、解读人物形象要做到知人论世,分析环境

    孟子在《万章》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于是后人就以“知人论世”来谈论作者所处的时代,如此才能了解作者。同样的道理,要想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特点,也要分析人物形象所处的环境。一八八八年四月,恩格斯在致英国女作家玛·哈克奈斯的信中,首次提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问题。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是情节发生与展开的场所。成功的人物塑造都离不开成功的环境描写,成功的环境描写也为人物塑造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物必须依托环境,环境才能造就人物。在解读人物形象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解读人物生活的环境,要从时代特点、人际氛围、文化内涵等方面认真揣摩,仔细品味,揭露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成因,挖掘典型环境下人物的特定性格,同时还要让学生看到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性格的相互作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只有沙皇专制统治下才有别里可夫的反动保守;同样,别里可夫的反动保守也影响了整个环境。他在思想上、行动上把自己和沙皇反动专制统治联系在一起,压制着身边的人们,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到十五年,“都怕他”,“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等等,别里可夫对环境的影响何其大哉!

    解读人物形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难知心”,了解鲜活的现实人物尚且很难,何况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呢?但是,只要我们能够立足文本,深入文本,正确把握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属性,进而站在和创作者相同的高度去解读人物形象,也许能化难为易,读出真正的“哈姆雷特”来!

    (杜传强 山东省临沂第三中学 276000)

    推荐访问:人物形象 面前 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