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盛世”中国的历史警示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18 04:10:05 点击:

    [摘要]中国封建社会出现过3次公认的“盛世”。它们都是在前朝大乱之后,经过新一代封建统治者们拨乱反正、励精图治、最终实现新的大治的结果。汉朝的无为而治,唐朝的居安思危,清朝的乾纲独揽,以及盛世之朝推行的轻徭薄赋、广开言路、任用贤才、崇尚节俭、完善法制、团结异族等。堪称治国兴邦之道。而后继乏人、固步自封、溺于安乐、苛政当令,是盛世显危的源头。

    [关键词]中国;封建社会;盛世;乱与治

    [中图分类号]K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8)03-0101-06

    中国的封建社会长达2 000多年。其间,先后出现过3次公认的“盛世”,即从“文景之治”到“武帝极盛”的西汉盛世,从“贞观之治”到“开元之治”的大唐盛世,以及“康雍乾”的满清盛世。这3次盛世,虽然确立了古代中国作为当时的世界大国的地位,但它们都没能避免“盛极而衰”的结局,因而留下了诸多的遗憾和思考。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辩证地看待中国过去的封建主义盛世,能够为中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有益的警示。

    一、盛世之源

    总的说来,中国历史上的3大盛世,都是在大乱之后,封建王朝的新一代统治者经过长时间的拨乱反正,最终实现新的大治的结果。西汉在秦朝的废墟上重建。历经百多年的“休养生息”,才达到全盛。唐代在隋末大乱之后,历经近百年的曲折发展,才重获大治。清王朝在剿灭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和扫荡南明势力之后。历经百多年的图强奋斗,才实现安邦。这3大盛世的历史发展,证明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在乱治交替的规律中前行的。而盛世之前的大乱,完全是由前朝统治者的苛政造成的。封建统治阶级极端腐朽。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再也无法生存。于是。就爆发了农民起义等各种形式的“民变”。

    (一)不恤百姓,赋役繁重。秦朝征收田租,三分取二:大兴土木。特别是修建了长城、阿房宫和骊山墓。百姓赋役无度,苦不堪言。当时,全国人口约2 000万,被征发徭役者不下200万,再加上服兵役和杂役者100万,合计总数约占全国当时总人口的15%。秦皇如此滥用民力,破坏正常农业生产,实非民众所能承受。因此,秦末爆发农民起义,实属必然。隋末大乱也是如此。隋炀帝连续多年征发农民掘长堑、筑西苑,营建东都等,加上军事征伐同时并举,骚扰遍及全国民户,上百万人被夺去生命。明末皇室贵族生活挥霍。为了缓解朝廷财政危机,便先后实行三饷加派。辽饷、剿饷、练饷合计每年增征超过正赋一倍以上。农民饥寒交迫,开始四处逃亡。明神宗还派遣大批宦官充当矿监税使,巧立商税名目,横征暴敛,激起城镇民众强烈反抗。

    (二)君臣失道,穷奢极欲。盛世前朝的统治者们盘剥百姓,源自昏庸的政治和腐朽的生活。隋炀帝是有名的暴君。他骄奢淫逸,贵族官僚们竞相仿效。他生性不喜人谏,更不饶恕进谏求名者。他任性妄为,不顾民众死活,只求本人快乐。他三游江都,每次率领妃嫔、官吏等10多万人,乘坐龙舟和各样船只千艘,使用纤夫万人,沿途旌旗林立,繁华异常。他还下令所过州县的居民都要献食,不知浪费了多少穷人维持生命的口粮。《隋书》描写他是:“普天之下,莫匪仇雠,左右之人,皆为敌国。”他的所作所为,将自己树为全国人民的仇敌,终暴毙于天怨人怒的社会动乱。

    (三)严刑峻法,打击异己。秦皇乐以刑杀为威。膑、刖、劓、宫等肉刑,腰斩、枭首、坑死、凿颠、烹煮、车裂等死刑,还有夷三族(一人犯罪,诛杀父族、母族、妻族),用法深刻。有名的焚书坑儒事件。就是极端压制人民思想的野蛮行为。在秦朝的严刑酷法之下,全国变成了监狱,泛现“赭衣塞路,囹圄成市”的恐怖景象。陈胜、吴广的起义也正是因为戍边误期。按秦法当斩,才被迫举事。明朝末年,以宦官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把持朝政。他们屡兴大狱,迫害要求政治改革的东林党人。崇祯即位以后,虽然除掉了魏忠贤,但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一直持续到明朝灭亡。

    二、盛世之道

    大乱之后盛世兴。新朝统治者们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适时转变前朝的治国思想,推行不同于前朝的治国理念,推动中国社会走向长治久安。

    (一)汉朝的无为而治。西汉初年,经济凋敝,人口流散,社会动荡不安。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新兴的政权,刘邦开始“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将混乱的政治局面恢复到合理的政治秩序上来。针对秦王朝实行的苛政,他反其道而行之,采纳文人陆贾的建议,用黄老的“无为而治”思想指导治国。刘邦去世以后,西汉王朝尽管经历了吕后专政,但随之即位的文帝和景帝继承了这一治国思想,并由此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老子的“无为”思想,本意是行事处事应当顺应自然变化。而运用到治国理政上面,正如老子所说:“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皇帝要以百姓的愿望作为自己的愿望,一切顺应民心,“去甚。去奢。去泰”,即治国不可走极端,不可奢侈,不可过分。统治者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能做出超过民众承受能力的蠢事。在萧何为相时,“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利用民众对秦法的不满,进行改革。在曹参继任为相时,仍旧坚持“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的方针,强调治国要做到“上无苛令,官无烦治”,避免举措过多,扰民不安。

    (二)唐朝的居安思危。亲历隋末动荡的李世民称帝唐太宗之后,经常同身边的近臣讨论如何避免重蹈隋亡的覆辙,认为隋炀帝“不恤民事。君臣失道”,最后落得“民叛国灭”的下场。他认识到民众的强大力量,撰写《民可畏论》提出,“天子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说明他注意吸取隋末农民战争的教训。

    贞观十五年,唐太宗问身边的大臣:“守天下难易?”魏征回答:“甚难。”“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及至安乐,必怀宽怠,言事者惟令兢惧,日陵月替,以致危亡。圣人所以居安思危。正为此也。安而能惧,岂不为难?”在此,魏征提醒唐太宗坚持任贤受谏,才能治国安邦、守住天下。

    (三)清朝的乾纲独揽。1644年,以满族上层为主体建立起来的清王朝政权,开始治理和管辖中国这样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为此,清朝统治者们采取乾纲独揽、高度统一的方针,继承并强化前朝封建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与蒙古族结盟加强军事力量,拉拢汉族士大夫加人统治集团,形成强有力的满汉统治机构。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帝革除弊政,宽容民众,严惩贪官,努力创造适合农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促成持久盛世的到来。

    三朝盛世的统治者们转变治国思想,进而结合治国理政的实践,创造新策,推行新政,成功地推动中国社会不断走向文明和进步。

    (一)轻徭薄赋。西汉初年的统治者一改秦朝赋役繁重的苛政,田租从“十税一”改为“十五税一”,汉

    文帝时改为“三十税一”,徭役从每人每年一个月减为三年一个月。汉景帝时还把秦时17岁傅籍改为20岁傅籍,而写在汉律上的傅籍年龄则是23岁。唐太宗时期主要不是减免租赋,而是防止滥用民力。唐王朝规定,每丁每年服役20天,政府额外加役最多不能超过30天。修城郭、筑堤防所动用人力,都要向尚书省申报。经批准后才能进行,违令者给予刑罚。至于法令没有规定的兴造和违反农时的兴造,超过十庸的。都要按坐赃罪论处。这些制度和规定,起到了很好的约束作用。唐太宗带头减少“劳弊之事”。贞观元年。他本打算建造宫殿,材料已齐备,但想到秦亡的教训,便停止了。翌年,群臣以“宫中卑湿”为由。多次请求建造新的宫殿,他始终未同意。清康熙帝在执政初年蠲免钱粮,除水旱灾害照例“全免”外,几乎每年都要蠲免数省,或一省连免数年。从康熙四十年开始,又实行“轮蠲”,将全国各省分为3批,每3年轮免一次。上述措施,减轻了农民负担,调动了民众生产积极性。

    (二)广开言路。汉文帝即位不久,便废除诽谤妖言之罪,允许臣下大胆提出不同政见,努力营造宽和的政治空气。文帝十五年,他诏令诸侯王公及地方行政长官推荐品学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亲自策问,接受其合理建议并予以任用。在这方面,唐太宗做得尤为突出。贞观二年,唐太宗问什么样的君主是明君?魏征回答:“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他深明隋炀帝偏听偏信的结果是身死国亡,自己便虚心纳谏。要求臣下踊跃谏诤。在他的倡导和鼓励下,前后有30多人进谏。其中,魏征一人所谏就有200余事。数十万言。太宗从谏如流的开明作风,影响了当时的政治。改变了君臣甚至臣民上下阻隔、闭目塞听的状况。使君臣能够比较真实地了解下情。康熙帝也是如此。他鼓励大学士各抒己见、大胆陈奏,批评有的大臣“唯唯诺诺,徒为自保禄位之计,并不辩论是非。”他经常征求大臣的意见,然后再任命官员,认为“议政之臣,宜各抒胸臆,直言无隐,但求事当于理,互相商酌。”在很多时候和很多地方,康熙帝都表现出采纳下言和体谅臣僚的宽厚胸怀。汉文帝、唐太宗、康熙帝的广开言路和虚心纳谏,确实有利于封建政治的开明和专制决策的正确。

    (三)任用贤才。三朝盛世的统治者们深知,用人得当与否,关系到国家的兴衰。

    1、建立选官制度。察举制始于汉文帝,成于汉武帝,就是由地方官以德和才为标准举荐人才。其中,主要是德。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明法、敦厚有行、孝廉、茂才、治剧、尤异等。汉武帝规定:有关官员必须定期定员举荐孝廉,不举则罚,荐之不利,也要受罚。察举制还具体规定被荐者的出身、财产、年龄、职业、学识等,如商人及其子孙不得做官。景帝时放宽“家贫不得仕”的限制,规定有家财四万钱的小地主可以为官。察举制实行之初,确实选拔了一批人才。使文帝、景帝和武帝时期成为人才济济、功业鼎盛的黄金时代,但到后来,逐渐出现了弊端。科举制自隋朝创立,延续至清末,实行了1300多年。贞观时期。科举考试分为常科和制科。常科考试有秀才科、进士科、明经科等;制科考试,在天宝年间主要有:直言极谏、良才异常、文史兼优、博学通识、文辞雅丽等。常科考试及第后,吏部还要考试身、言、书、判。皆通过者,再考察德行如何,方可授六品以下官,五品以上官则由皇帝下诏任命。科举制把读书、应试与做官联系在一起,否定了门第出身,使一批出身寒门、有才华的知识分子进入到官吏队伍,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推动了革新的实现和盛世的形成。

    2、重视搜罗人才。李世民称帝之前,就开始揽聚人才。每击败一个武装集团,就“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李世民称帝之后,“开馆于宫西,延纳四方文学之士”。供给珍膳,恩礼优厚。贞观时期的文武大臣,既有早年追随他的秦府幕僚,如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也有他的政敌旧部,如魏征、王圭、韦挺等;既有原属各个武装集团的人物,如岑文本、戴胄、张玄素等。也有农民军的将领,如李勣、秦叔宝、程知节等:既有出身贵族的李靖等,也有出身寒微的尉迟敬德、张亮、马周等,还有出身于少数民族的契芘何力、阿史那社尔等。唐太宗不讲门户,不分亲疏,不避仇嫌,不论前后,只要他们确有才能,忠心于唐,都委以重任。而他们也辅佐唐太宗成就了贞观之治。清康熙帝特开博学鸿儒科,选拔才华出众之士。仅大学士李蔚就举荐各地名流学者、怀才不遇之士170多人。这些有学识、有名望的汉族知识分子,分别被授以侍读、侍讲、编修、检讨等官职,令其纂修《明史》。他们在获得高官厚禄、享受到各种特权待遇之后,便放弃反清立场,转而为清政府效力。

    3、知人善任,用人不疑。唐太宗任用房玄龄、杜如晦做尚书仆射,共掌朝政,分别发挥各自长处。他认为:“玄龄善谋,如晦能断故也。”唐玄宗也选用贤臣作为辅佐。他重用的姚崇做宰相以后,提出抑权悻、爱爵赏、纳谏诤、却贡献、礼大臣等建议,主旨在于调整政治关系、保持政治稳定,基本上被采纳。他又提拔宋璟为宰相。后者善于选拔人才,刑赏公正。大胆直谏。在姚崇、宋璟执政时期,天下赋役宽平,刑罚减省,民众富庶。后人称赞“开元之盛。所置辅佐,皆得贤才。”唐玄宗注意选用宰相班子,也重视选用地方官吏,规定都督刺史赴任前,都要引见、面辞,以便“亲与筹咨,用观方略。”他下令地方官与京官互相交流,外调都督刺史中政绩卓越者担任京官,外派京官中有才识者担任都督刺史,等等。这些措施,改善了中央辅政的能力,又推动了地方吏治的整顿,使中央到地方的官吏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康熙帝通过御门听政、共议国政,全面了解大臣的才学、品德,甚至其性情、生活。治理国家,难求贤才,更难充分信任贤才。皇帝要能辨别是非真伪。与贤臣建立信任关系,贤才就会打消顾虑,尽忠效力。唐太宗听从魏征的建议,“竭诚以待下”,与群臣推心置腹,形成上下同心的大好局面。唐玄宗放手让贤才处理政务,不多加干涉。对此,后人评论道:“人君劳于求贤,逸于任人。苟得其人,则任而勿疑。乃可以责成功。明皇即相姚崇,而委任之如此,其能致开元之治,不亦宜哉!”

    (四)崇尚节俭。汉文帝是有名的节俭皇帝。他在位23年,宫室苑囿等无所增添。他多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他平时常穿价格平易的黑色服饰,所宠爱的慎夫人衣不拖地,宫中的纬帐不施纹绣。他提出薄葬,明确埋葬时“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以求俭省。康熙在位期间。宫府费用比较节俭。康熙二十九年,廷臣奏疏说:宫中用木柴,明二千六百万斤,今七八万斤;红螺炭,明一千二百万斤,今百余万斤。五十六年上谕:从前工部及光禄寺,每年动钱粮数十余万,近俱节省,减至数万。当时,朝廷实行严格的检查开支制度,命令户、工两部所用钱粮“十日一次奏闻”。康熙帝亲自查验,大大限制了官宦随意动用钱粮。

    (五)完善法制。唐太宗令长孙无忌、房玄龄整理和修订唐高祖制定的《武德律》,删繁就简,变重为轻,成《贞观律》,奠定了《唐律》的基础。唐玄宗下令编撰行政法典,特别是历时16年,修撰完成《唐六典》共30卷,详尽规定唐朝的各级机构和官吏任用,是开元时期政治体制的完善总结,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行政法典。唐玄宗还废止酷吏政治,把“行仁义”作为理天下的根本,支持“用法平直”、执法清正的官吏。清朝自顺治开始至乾隆五年,编成《大清律例》。康熙帝制定《大清会典》,至光绪帝时修成《大清会典事例》1320卷,是我国封建时代最为完整的行政法典。《大清律》“诘奸除暴,惩贪黜邪,以端风俗。以肃官方”,但终究维护的是“尊卑上下,秩序森严”的封建等级关系,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六)团结异族。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思想开明,对周边民族实行“羁縻”政策,即在各民族共同尊奉唐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基础上,承认各民族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不强迫他们改变民族习俗,不迁徙他们入内地。不设立同内地一样的州县等。因此,贞观时期,民族关系比较融洽,不少部落主动要求归附。清前期统治者奉行的民族政策也比较成功。它的基本方针是“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即保持各少数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根据各民族的不同情况进行治理:

    1、设置不同的行政机构。在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实行军府制,设立将军,兼管军政和民政。在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由本盟旗的上层人士、王公贵族负责管理。他们不同于原来的领主,是国家官员,履行清政府委派的职责。西藏实行政教合一体制。即达赖和驻藏大臣协同治理的噶厦(地方政府)体制。

    2、优待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给予优厚的俸禄和崇高的爵位,保证异族达官显贵的利益和特权世代相传。清皇室与蒙古族通婚联姻,皇帝娶蒙古贵族的女儿为后妃,满族王公娶蒙古女子作福晋。而公主、格格下嫁给蒙族子弟,以此加强政治联系。请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定期轮番到京城和热河觐见皇帝,一同吃饭和打猎,联络感情,以此增强其政治向心力。

    3、提倡喇嘛教。修建喇嘛庙,如北京的雍和宫、承德的普陀宗乘庙等,外蒙古的庆宁寺,五台山的咸通寺。凡是出家当喇嘛,可以免除赋税徭役等。喇嘛教的四大首领——达赖、班禅、哲布尊旦巴、章嘉活佛,分别主持前藏、后藏、漠北和漠南的宗教事务。清廷尊重少数民族,密切中央和各地少数民族的关系,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安定、国家统一。

    4、设台站,通驿站。蒙古地区的台站,自康熙时期设置,至雍正、乾隆时期逐渐形成密集的台站网。东北地区的驿站,开通于康熙时期,自盛京可达吉林、齐齐哈尔、爱辉、三江等地,又疏浚了从辽河至黑龙江的水路航道。联通了东北广大地区。

    三、盛世之象

    中国古代社会出现的3次盛世,具有相似的表现和共同的特征。

    (一)疆域扩大,国家统一。汉、唐、清三朝统治者们进行过一系列统一中国的战争。西汉景帝时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武帝时远征匈奴,将匈奴占据的漠南地区及河西走廊并入汉的版图,建立远胜于秦朝的“大一统”;唐太宗在西北击败突厥,设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在东北击败高丽,设安东都护府,在黑龙江设黑水都护府,疆域之广,远超西汉;清康熙帝时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抗击沙俄入侵,乾隆帝时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木、大小金川等。清廷在巴尔喀什湖以东、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至海、台湾岛以东、南沙群岛、西藏等广大地域设置行省,命官驻军,从而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二)经济发展,国力领先。西汉文景之际,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文帝时,粮价普遍降低。谷价至于石数十钱。唐贞观年间,“天下大捻,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玄宗开元全盛时期,“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清乾隆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均兴旺发达,农作物总产量位居各国第一位,全国人口到达3.3亿(1794年),占世界总人口的1/3,财政收入达到我国古代社会的最高水平,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为世界其他地区望尘莫及。国家的富足和安定,带来了统治集团的文治武功。

    (三)文化繁荣,影响巨大。汉初以来,朝廷大力倡导搜集和整理图书典籍,使先秦百家之学在秦代焚书之后又复兴起来。汉武帝独尊儒术,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基础:设太学、置乐府、诞生大气磅礴、彪炳千古的《史记》。唐人吐纳百川,熔铸古今,在科学、文学、艺术上都有卓越创造。贞观时期,都城长安成为世界文化中心。“国学之盛,近古未有”。绚丽的唐诗,流传千古。康乾盛治,文教大兴。《红楼梦》堪称时代的史诗。《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的编纂,使清代学术取得了“超汉越宋”、集历代之大成的地位。这些文化成果,极大地影响周边国家,被它们竞相学习和仿效。

    (四)社会熙和,长治久安。汉代的盛世从文帝即位(公元前179年)到宣帝去世(公元前49年),长达130年;唐代的盛世从太宗登基(公元627年)到安史之乱爆发(公元755年),长达128年;清代的康雍乾盛世从1662年到1795年,长达133年。中国历史上的3大盛世,都保持了一个世纪以上的发展。除此而外,还有许多比较清明和繁荣的时期,特别是在朝代更新之初。一般都呈现上升、发达的气象。但是,它们还称不上“盛世”:一是持续时间不过数年、十数年,一是没有形成全面繁荣的局面。

    四、盛世之危

    中国历史上的盛世,都未能避免“盛极而衰”。而盛世的倾颓,往往短促显现就已成定局。唐朝盛世,史所未见。但“安史之乱”的狂飙,瞬间吹散旷世繁华。唐代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败。康乾盛世何等辉煌,但乾隆刚一退位,就爆发白莲教起义。各地骚乱,使清朝从此陷入风雨飘摇。在“盛极而衰”现象反复出现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一)统治者后继乏人。国家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注入活力,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再加以正确的政策指导。安于现状、墨守成规,不能长久地维持繁荣富强。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最终都趋向守成。统治者们由开拓进取转为“持盈守泰”,社会各界由奋发有为转向享受太平,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逐渐滋生、积累、酝酿。而封建统治者后继乏人,直接加剧了这种状况。回望盛世,都有明君领航。汉有文帝、景帝、武帝,唐有太宗、武后、玄宗,清有康熙、雍正、乾隆。他们雄才大略。励精图治,知人善任,身旁有一批志存高远、才略卓越的名臣辅佐,共同促成盛世降临。然而,在

    封建社会。人治大于法治,国家的发展没有可靠的制度保障。在实行家天下的专制王朝中,君主的素质总体上一代不如一代。数世之后,即位者全都“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才略根本不能与其太祖、太宗相比。朝中则老臣凋零,裙带风行,宦官当道。守成已难,更谈何开拓进取。汉朝在武帝后期,因征发过甚,社会骚动,国家已呈虚耗之象。武帝之后。各位君主不免赢弱。昭、宣两代,赖有老臣辅佐,国势尚有起色。再往下,外戚擅权,朝政混乱败坏。贵族官僚兼并土地,社会矛盾愈加激化。西汉王朝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二)统治集团丧失忧患意识。唐太宗执政早期尚能听从魏征的劝告,居安思危。后来,他滋生自满心理,逐渐走向奢靡,在纳谏、用人、执法方面不如以前那样清醒和公正。唐玄宗实现开元以后,“好大喜功”,由“明”转“昏”:其一,怠于政事,委任奸佞。李林甫是当时公认的奸诈阴险之人。他千方百计地揣摩玄宗的心思,挑拨离间,制造君臣不和,阻塞言路。诬陷、排挤和打击贤能之士。而玄宗忠奸不分,晚年安于享乐,无心理政,把朝廷政事交给李林甫,宠用不疑。直到安史之乱,玄宗才认识到李林甫“妒贤嫉能,亦无敌也”。后来,他又重用杨国忠、安禄山,最终导致自己垮台。其二,偏听偏信,不纳忠言。被大臣们歌功颂德、冲昏头脑的玄宗,渐渐听不进批评意见。开元二十五年,监察御史周子谅引用谶书弹劾身居相位的牛仙客无能,被唐玄宗廷杖流放致死。后人评说:“古之杀谏臣者,必亡其国。明皇亲为之。其大乱之兆乎!”听不得逆耳忠言,大臣稍有批评就可能被杀,谁还敢进谏。其结果是为玄宗的垮台和社稷的动乱准备了条件。其三,追求奢靡,激化矛盾。玄宗晚年宴乐无度,喜好女色。在他的带动下,“公私相效,渐成风俗,由是物务多废”,史称“侈心一萌。邪道并进”。官僚机构庞大、贪污腐化成风。必然造成百姓负担加重、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三)统治阶级固步自封,看不到世界发展大势。大清盛世的缔造者盲目乐观,沉湎于荣华富贵。使盛世成为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进步潮流的肇端。从1662—1795年,几乎与满清盛世同期,西方国家正在经历自文艺复兴以来延续数百年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最终促成如火如荼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加速发展经济、科技和军事。值此世界剧变的关键时期,康雍乾三朝却进一步强化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社会更加封闭愚昧、妄自尊大,使“东方睡狮”深陷封建社会泥淖,停滞不前、不可自拔。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发展差距越拉越大,不知不觉地成为世界进步潮流的落伍者。落后就要挨打。乾隆退位不到半个世纪,清王朝就在鸦片战争中不堪一击,从此一蹶不振,成为不折不扣的挨打者。

    推荐访问:中国 警示 盛世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