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的生成基础、内在逻辑和时代特点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17 19:00:30 点击:

    朱小玲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民生建设的百年奋斗史。在新时代,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生观为思想基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精华为历史基础,秉承了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重要思想,以解决国内突出矛盾和民生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为导向,对新时代民生建设的价值意蕴、问题导向、践履要求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实现民生建设的新愿景提供了认识论、方法论指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一)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生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民生概念和关于民生思想的直接表述,但他们最重视的是人的发展,最关注的是人的生活,最关心的是人的幸福。

    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对民生问题的关注是从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 “吃喝住穿” 等基本问题开始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
    “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1]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满足人们吃喝住穿等基本生活需要,是改善民生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改善民生必须以生产力发展为前提条件。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发展生产力, “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2]。列宁在苏维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也反复强调, “要以大力提高全国生产力作为决定苏维埃政权全部经济政策的主要点和基本点。”[3]重视解决民生问题即先解决人们生存发展的物质资料,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应有之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认为,人类解放和改善民生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实现 “人自身的解放” ,只有每个人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们才真正享有了民生的权利。从内在本质上讲,这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最高价值追求。

    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的重要论述充分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民生观的思想营养,他认为柴米油盐等问题对群众来说就是大事。然而,要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利益,必须建立在国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前提下,基于这一前提,习近平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提出了民生建设的一系列新论述、新思想,充分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 “老祖宗” 的坚持和发展。

    (二)历史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精华

    从历史发展看,对于有着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而言,自古以来就有以民为本、重视民生的政治主张,并将 “民生” 与 “国计” 相提并论。孔子认为: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4]在他看来,百姓的贫富决定国家的贫富。孟子提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明确将人民置于 “诸侯之三宝” (即土地、人民、政事)之中,建议统治者广施恩泽让人民安居乐业,并关注民众的生存状况。荀子提出 “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哀公》),认为民心向背决定国家存亡。很明显,这些以民为本的政治主张,构成了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和最高境界,对后来的统治者及改革家、思想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汉初统治者主张 “无为而治,以农为本” 的黄老政治,到初唐李世民以史为鉴、秉承 “君舟民水” 的古训,得出 “君依于国,国依于民” “国以民为本” 的经验教训,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治国必先安民,认为施政的首要目标是争取民心、富国的前提是富民,到后来的张居正、黄宗羲、林则徐、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无不强调以民为本的重要性。特别是近代以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不仅将 “民生” 定义为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而且将 “民生主义” 作为其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民主义” 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解决民生问题提出了许多可贵的设想。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传统的朴素的民本思想虽然带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但其思想内核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得以积淀并延续至今,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宝贵的内核因子。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强调要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融入到具体的治国理政实践中,并结合新时代特点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了一系列新论述、新思想、新要求。

    (三)直接来源: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思想的秉承

    关心群众生活,关注民生效益,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虽然不是执政党,却始终将民生建设作为自己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指出:
    “中国连年战争,经济遭到破坏,人民生活痛苦。战争一旦结束,我们不但要恢复生产,而且要建设崭新的、现代化的、强大的国民经济。为此,必须要有正确的政策。中国五亿多人口,对他们的发动、组织、安排谈何容易。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是解决人民的衣食住问题和安排生产建设问题。”[5]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人民利益,并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重视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才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变了,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没有变。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 “第一要抓吃、穿、用的问题”[6],要求制定和实行政策策略时必须考虑到群众的物质利益、意见和要求。1954年9月,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
    “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直接地或者间接地都是为着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改善”[7]142, “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是我们的经常性和根本性的任务。”[7]144由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将民生问题作为大事来抓,中国才在解决了近代以来困扰人民如何不挨打的问题后,又成功地解决了让人民不挨饿、不挨冻的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民生建设实践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民生思想。邓小平强调:
    “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8]江泽民在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中,进一步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最终归宿。胡锦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赋予民生为本执政理念新的内涵,把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与我们党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机地统一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秉承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民生建设的思想。他提出的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9]173、 “以人民为中心” 等民生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民生建设中的时代诠释;
    他关于只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才能更好地发展民生,以及民生建设必须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等相关论述,与中国共产党的民生建设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四)现实基础:中国民生建设的新起点

    民生是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概念,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当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时,中国的民生建设也就站到了新的更高的起点上了。

    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成为民生建设的新目标

    美好生活,从外延上讲,主要包括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两大类和物质文化需要、美好生活需要两层次;
    从内涵上讲,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及其升级形态等 “硬需要” ,还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 “软需要” 。[10]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到基本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从 “物质文化需要” 到 “美好生活需要” ,反映了当前人民需要的全面性;
    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这些新变化和新特点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待。因此,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成为新时代民生建设的新目标。

    2.社会公平正义成为发展民生的新要求

    社会公平是人类追求理想社会的重要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打破平均主义 “大锅饭”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选择了 “效率优先” 的策略,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大限度地释放了一个民族的创造力,这才让 “站起来” 的中国,有了 “富起来” 的今天,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与此同时,社会公平正义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如何纾解人们的 “公平焦虑” ,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使改革开放的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
    “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11]之后, “公平” 一词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体现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民生建设的新要求。

    3.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民生建设的新归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生建设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民生的基本性得到巩固、保障性进一步强化、均衡性逐步显现、制度化深入推进,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但是,民生包括两大核心价值,即生存问题和发展问题。当人们的生存问题主要是温饱问题解决后,发展问题主要是精神上满足与否即幸福感,特别是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成为民生追求新的价值目标。因为只有这样,人的自我发展才能够在社会的发展中得以实现。把民生建设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考量,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全国人民的殷切期盼,也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新归宿。

    (一)理论逻辑:以执政理念引领民生建设

    执政理念是指一个政党执掌政权的指导思想、执政宗旨、目的、价值取向、治国方略、执政方式、领导方式、社会力量配置,以及在执政条件下如何进行党的自身建设等观点的总和。[12]民生建设发生发展于具体的国家和社会环境中,其走向必然取决于执政党采取什么样的执政理念。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出发,看到了我国民生建设不再是停留于旧式的物质财富生产与供给,发展方向也不再是单一的物质生活要求,而是向更多方面、更高层次的需求方向发展,不仅表现为人民群众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要求,而且在精神需求、发展需求、安全需求等方面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这一现实图景的展开,决定了新时代中国民生建设的纵深发展将更多地取决于执政党民生建设战略广度和深度的拓展,而战略广度和深度往往又以执政理念的形式表达为首。

    因此,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习近平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就郑重提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要自觉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美好生活这一话语表达,契合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对民生需求提升的双重现实需要,意味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注意力已由关注民生建设的物质层面向关注民生建设的多维发展方向转移,这是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践推向新高度的政治宣言。2014年2月7日,习近平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明确指出, “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13]101以党的执政理念引领民生建设,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底色和内在要求,也是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的逻辑起点,有力回应了民生建设战略广度和深度亟待拓展的现实要求,赋予了执政者以执政理念引领民生建设的现实可能。从实践来看,这充分印证了以新的执政理念引领民生建设发展的新突破。面对人民美好生活之需,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民生建设的重要论述。在经济民生方面,习近平提出要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14]157;
    在政治民生方面,习近平强调要加快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
    在法治民生方面,习近平提出要大力推进司法改革,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9]30;
    在生态民生方面,习近平提出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15]209,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切,生动体现了习近平以执政理念引领民生建设的鲜明风格和特色。

    (二)价值逻辑: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阐释

    价值目标彰显执政理念,价值目标引领具体实践。为政之要首在利民,为治之道重在安民。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国家的民生建设,都会寻求某一集合体作为价值实现的支点,并以此建构其制度结构、行动框架、战略议程和发展路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16]。这充分表明,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民生建设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 “以人民为中心” 这个价值支点,从价值表达与价值实现两个方面具体展开,深刻体现了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民生建设重要论述的价值取向。

    1.价值表达——坚持 “以百姓心为心”

    民生连着群众,更连着民心,解决了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也就有了执政的最大底气。习近平指出:
    “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党执政最深厚的根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员、干部初心变没变、使命记得牢不牢,要由群众来评价、由实践来检验。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时刻把群众的困难和诉求记在心里,努力办好各项民生事业”[9]137,强调 “我们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倾听人民心声,汲取人民智慧,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7]81,这一质朴的话语表达了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民生建设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考,深刻诠释了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的价值内涵。他在浙江考察调研时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要 “坚持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14]150;
    在湖北考察时强调 “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9]135;
    在上海考察社区建设时再次强调 “老百姓心里有杆秤。我们把老百姓放在心中,老百姓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中”[18]142,要求基层社区治理要 “及时感知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加以解决”[18]142。坚持以百姓心为心,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建设价值的凝练表达和道德思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和历史主动精神,更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坚持为人民群众谋取利益的执政自觉。

    2.价值实现——坚持 “说到就要做到,要做就要做好”

    民生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的仁政工程,大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和国家政权的稳定,小到百姓吃喝拉撒、婚丧嫁娶。因而,民生建设实际上是一头连着国家,一头连着基层百姓,两者之间的联系演绎为国家与人民之间进行的一场场交流互动。人民对于国家建设的好坏和政党执政的支持与否很大程度上来自人民对于民生建设的感受和评价。民生建设得好,老百姓的获得感得以满足,自然就支持信任执政党,这是人民群众对于政治思考最朴素的逻辑。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来,所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就是以人民这一最朴素的逻辑思考作为伟大事业的价值基点,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在践行着为人民谋幸福,安民生,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认同感。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政党执政的视角来看,是以新的政治理念赋予了新时代民生建设更高的要求、更深的内涵。从中国政策传导特征来看,人民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作出的战略安排,总会毋庸置疑地给予厚望,表达期待,具体到民生建设领域,就体现为不仅对民生发展有着更高的期待,而且表现出自身作为人民一员的角色能否感受到被作为 “中心” 来对待。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民生建设,如果只是付诸常规动作,难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群众的不满意、不答应、不高兴就会演变为对政党执政的信任危机,影响政治稳定。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习近平明确指出: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15]213-214民生建设要 “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19]5,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民生建设的过程中对于向人民群众作出的承诺, “说到就要做到,要做就要做好”[20], “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14]148。这是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价值实现的话语表达。

    (三)实践逻辑:主动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期待

    实践是理论之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大发展,社会主要矛盾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民生的幸福指数不仅表现为更高水平的物质文化层面,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社会安全、生态环境等方面有更多的期待。基于此,习近平从聚焦问题、遵循方法、理顺思路等角度,提出了民生建设的践履要求,推动民生建设实现新发展。

    1.推动民生建设体系化发展

    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民生状况不断改善,但同时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看病难、住房难、就业难等基本民生问题依然是民生建设需要重点处理和解决的 “难症” 。这些问题的发生,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被当作社会基本矛盾问题(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问题)加以统筹应对,这是中国共产党推动民生建设的主线和主题。在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下,民生问题的根本解决必须回归原点,即一方面要从推动生产力发展着手,另一方面要从生产关系的改革和完善着手,这就赋予民生建设双重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强调的是 “改革、发展与稳定” 的协调运行,在保持社会发展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更多的是注重经济高速增长,注重经济总量的积累,强调的是生产力发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指出要推动经济社会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在这一顶层设计下,意味着民生建设将转向以制度设计和改革为核心的体系化建设新阶段,强调的是在注重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生产关系的变革。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为实现重心转移提供了现实条件。一方面,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发展中的不充分不平衡以及有违公平正义的社会现象依然存在。因此,习近平意识到 “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问题,发展水平高的社会有发展水平高的问题,发展水平不高的社会有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 。[13]96-97他认为,如果没有一个更加公平的良好社会环境,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这表明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时,民生建设需要站在高位思考,在做大经济社会发展这块 “蛋糕” 的同时还要把 “蛋糕” 分好。如何把 “蛋糕” 分好呢?习近平认为:
    “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我们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
    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13]97他反复强调,民生建设不是点的工作,而是涉及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卫生、安全和社会治理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作,是一个统一完整的体系,但每一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路径和制度环境,必须根据各个领域的特点做出相应的制度设计,每个领域的制度设计都需要围绕民生建设这一议题做出最佳安排,并提纲掣领地提出了 “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21]。以生产关系的改革和完善来进一步加快民生建设,通过顶层设计和制度改革创新来保证社会发展过程中资源分配的公平正义,构成了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为新时代构建民生建设体系化提供了制度安排。

    2.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按照以体系化推进民生建设的基本原则,习近平分别就民生建设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作出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强调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9]18。针对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习近平强调: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5]365-366针对老百姓关心的住房问题这一民生问题的矛盾凸显点,习近平强调:
    “解决好房地产问题,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15]367他指出,要从实际出发, “抑制房地产泡沫,防止出现大起大落。”[15]368针对事关社会稳定和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就业问题,习近平强调: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必须抓紧抓实抓好。”[19]67“党和国家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15]364针对人民群众越来越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反复强调: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1]629, “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9]362。针对事关全民健康的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习近平要求必须迎难而上,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中国式解决办法,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基本医疗卫生资源均衡配置等问题”[14]132。这些重要论述,为民生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3.解决民生问题要遵循科学的方法

    民生问题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系统工程,不能 “眉毛胡子一把抓” ,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为此,习近平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新时代历史方位下民生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着力点放在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上, “要突出重点,针对群众最关切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脱贫等问题发力。”[15]363一要有科学思维。在深刻认知民生建设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和丰富性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把民生建设与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结合起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中推动民生事业发展。二要锲而不舍,求真务实。民生建设是一项面广量大的工作,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习近平强调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要有坚持不懈的韧劲, “推出的每件事都要一抓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15]361。针对民生建设稳定性、连续性、累积性等特点,他特别强调,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15]362民生工作离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要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问题,必须坚持调查研究,方能求真务实。习近平指出, “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15]296, “多做雪中送炭的重点民生工作”[19]7,强调 “雪中送炭” 比 “锦上添花” 更重要,要及时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身边事情,切勿 “大水漫灌” ,不问诊一刀切。习近平的这些重要论述保证了党和国家与人民交流互动的正向发展,为新时代民生建设的价值目标实现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一)党性和人民性高度契合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党性和人民性是辩证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党性;
    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忠实代表,是和广大群众密切联系的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具有广泛的人民性。党的意志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
    “那些‘你是替党讲话,还是替老百姓讲话’、‘你是站在党的一边,还是站在群众一边’的论调,把党性和人民性对立起来,在思想上是糊涂的,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22]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契合,是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的鲜明特色,具体体现在他提出的 “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理念中。

    “以人民为中心” 的理念,在民生建设中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民生建设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但在不同时代,为人民谋幸福的内涵是有变化的。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人民谋幸福集中体现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解决人民群众的生存问题;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为人民谋幸福就是通过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实现人民温饱并达到小康;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人民谋幸福的 “初心和使命” 最主要的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诉求。

    “以人民为中心” 是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的核心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民生建设中的时代诠释。

    “以人民为中心” 理念在民生建设中的第二层含义,就是充分肯定人民群众是建设民生事业的主要力量和推进动力。人民是民生建设的直接享有者,同时也是民生建设的主要力量。只有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参与民生建设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在民生建设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把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民生理念有机统一起来[23],引导广大群众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奋斗,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民生建设,为自己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为此,习近平反复强调:
    “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3]44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打赢 “脱贫攻坚战” ,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体现了依靠人民进行民生建设的理念。尤其是习近平提出的 “中国梦” ,更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和以幸福指数为标志的民生观的具体体现,因为中国梦的实现不仅意味着中国人民将过上更加幸福富裕安康的生活,使在许多老百姓心目中犹如在天上可望不可即的美丽月亮落到了人间,接了地气,而且强调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受者,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习近平 “以人民为中心” 的民生建设理念,充分彰显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契合。[23]

    (二)理论性与实践性辩证统一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之一,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辩证统一。一方面,他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伟大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等维度来审视民生建设的价值取向,将恪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作为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重要使命,以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 作为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价值目标,以坚守公平正义作为衡量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价值尺度,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价值归宿。这些针对中国民生实际提出的民生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不仅对马克思主义民生观作出了重要理论贡献,而且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民生建设理论。另一方面,习近平以实事求是、立足国情的态度去把握中国民生现状,针对中国现实存在着的民生问题,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提出了一系列妥善解决民生问题的、富有实际操作成效的工作策略,如实事求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

    “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 的总体思路;
    立足全局、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脚踏实地、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等。为使民生建设落到实处,习近平要求领导干部以 “脚踏实地,踏实钻研” 的精神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找准民生建设整体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各地民生状况的短板,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无论是在地方工作,还是主政中央,始终坚持调查研究开路,一贯轻车简从,深入基层、对群众嘘寒问暖。正是通过深入实践,他才真正把握了民生建设的实际问题,并在分析这些问题和短板的基础上,进行符合实际、揭示规律的理论思考,及时制定出了切实可行、有效管用的相应政策,切实解决了人民群众最紧迫、最直接的现实问题,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

    (三)重点性和普惠性有机结合

    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从实际出发,强调抓主要矛盾,一再强调要托 “底” 、保 “底” ,要突出 “重点” 。所谓突出重点,首先是聚焦重点领域,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就业、社保等实事。为此,将新时期民生工作的重点锁定在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这些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其次是关注重点群体,主要包括老弱病残人员、农村生活困难农民、城乡低收入群众、生活困难的大学生。习近平强调:
    “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 , “把钱花在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针对性帮扶上,使他们有现实获得感,使他们及其后代发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15]244。再次是抓住重点地区,主要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将脱贫攻坚作为新时代民生建设的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和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实施精准扶贫脱贫工程,党的十九大更是将精准脱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为了真正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从2012年12月至2020年1月,习近平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24个贫困村,提出一系列精准脱贫的政策和具体措施,实现了2012年底的989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铸就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23]

    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习近平强调民生建设必须统筹兼顾,要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9]35。在学有所教上,重视基础教育,特别是老区的基础教育,不断推进职业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统筹发展;
    在劳有所得上,不断提高劳动收入水平,坚持多劳多得,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全面发展;
    在病有所医上,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以基层为重点,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坚持中西医并重,不断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在老有所养上,完善养老保险制度,落实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促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在住有所居上,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住房需求;
    在弱有所扶上,统筹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慈善事业等制度,使全社会所有需要救助的民众,都能应助尽助,使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实现[23],进一步凸显了民生建设目标的普惠性。

    (四)制度安排和舆论引导相互促进

    民生问题的根本解决,离不开法律制度的有力保障。一方面,只有通过制定和执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效制度,才能使民生建设成为党和政府的自觉行为和工作常态,从而确保群众持续受益、长久稳定地得到实惠。因此,习近平强调:
    “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15]200另一方面,人民的基本民生权利,必须通过国家的宪法法律法令和规章制度保障才能得到实现。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
    “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制度安排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安排,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让全体人民依法平等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19]26把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的理念转化为一种稳定的制度功能,用有效的制度来解决错综复杂的民生问题,是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重要论述的一个新特点。

    民生建设既是党和国家的价值目标,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过程。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
    “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老百姓利益着想,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24]但民生建设质量和水平提高的关键要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因此,习近平强调, “要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舆论氛围。”[25]一方面,要引导人们清晰地认识到党和国家在民生建设中的主要作用是保基本而不是 “包打天下” ,重点是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
    民生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理想与现实、需要与可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政府要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即 “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发展水平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要统筹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不要好高骛远,吊高胃口,作兑现不了的承诺”[26]。另一方面,要营造 “勤劳致富” “智慧致富” 的良好舆论环境,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勤劳致富、智慧致富的理念,形成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共同解决民生问题的良好局面,满足社会 “最大公约数” 的民生诉求,为新时代民生建设提供持久的 “动力源” 。

    猜你喜欢民生中国共产党群众《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散文诗(2022年13期)2022-07-29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中国共产党100岁啦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1年8期)2021-08-17多让群众咧嘴笑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河北画报(2020年21期)2020-12-14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杂文月刊(选刊版)(2018年9期)2018-05-14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人大建设(2018年1期)2018-04-18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人大建设(2017年8期)2018-01-22

    推荐访问:论述 民生 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