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基于类型转换的英汉光杆名词语义研究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14 12:05:14 点击:

    龚敏杰

    (浙江海洋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舟山316022)

    光杆名词短语(在下文中简称光杆名词)即不带限定词的名词短语,比如英文中的water 及dogs,汉语中的“水”和“狗”。该现象是形式语义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相关研究层出不穷,催生了阶段性谓词(stage-level predicate)、个体性谓词(individual-level predicate)、“种类/性质类型转换”等重要概念和机制,加深了学者对人类语言语义部分的认识。

    在中英文中,光杆名词都可以获得类指、泛指和存在解读,而汉语光杆名词还有定指解读。Carlson[1]18发现,存在解读的光杆名词与一般类指成分一样,在句子中总是取窄域(narrow scope)。因此他认为光杆名词本质上指的是类,泛指解读和存在解读是派生出来的。他还发现存在解读既与阶段性谓词(stage-level predicate)共现也与个体性谓词(individual-level predicate)共现,前者表示事物的临时性质,后者表示事物的长期性质。

    之后的光杆名词研究可以被视为对Carlson 的回应。其中一种观点可称为“单一论”,该观点认为光杆名词只有一个指称。另一种观点可称为“歧义论”,该观点认为类指解的光杆名词确实指类,但是泛指解和存在解光杆名词是引入变量的弱无定名词短语(weak indefinites)。“单一论”者中,有的追随Carlson,认为光杆名词本质上指类,如Chierchia[2], YANG Rong[3], HE Chuansheng 等[4]等,有的则认为光杆名词本质上指的是性质,如van Geenhoven[5], Cohen 等[6], Krifka[7]等。“歧义论”者主要是Wilkinson[8], Diesing[9], Kratzer[10]等。

    笔者将证明“单一论”能更好地解释光杆名词的相关现象,并将在“单一论”的路径下给出光杆名词存在解读的新解释,提出英汉语光杆名词本质上分别指称种类和性质,其它表层解读由类型转换派生而来。此外,笔者将证明类型转换应该受到局部性原则的限制,该原则要求类型转换须有独立的成因,或者是类型转换触发成分,或者是类型冲突。最后,文章将讨论个体性谓词和创造性动词的光杆名词论元。

    Krifka[7]提出了一个可以证明存在解光杆名词和无定名词短语本质上不同的例子,有力地捍卫了“单一论”。见例1 和例2。

    例1:a.At the meeting, Martians presented themselves as almost extinct.[R( ,Martians")∧presented as extinct"( ,Martians")]

    b.*At the meeting, some Martians presented themselves as almost extinct.

    例2:a.At the meeting, Martians claimed [PRO to be almost extinct].

    b.*At the meeting, some Martians claimed [PRO to be almost extinct].

    例1a 和例2a 描述的是一场太阳系战争之后的会议,其中代词themselves 及PRO 的谓语为extinct,因此指类,但它们却能回指存在解光杆名词Martians,这暗示了存在解光杆名词本质上的指称也是类,与无定名词短语有本质不同。从例1b 和例2b 可以看出,类指代词themselves 及PRO 不能回指无定名词短语。

    此处笔者以另一事实来支持“单一论”:英语复数存在解光杆名词实际上是数量未定的,既不表示单数也不复数。比如,Dogs 作为光杆名词使用时,表达的是一只或者多只狗,而不仅是多只狗。Krifka[7]指出“Do you have dogs?”的答案可以是“Yes, one.”, 但不能是“No, only one.”。相反“Do you have more than one dog?”的答案可以是“No, only one.”。Zweig[11]20还发现其他存在解光杆名词在数量上未定的语境。首先是条件句语境,见例3。

    例3:If John meets snakes on his way home, he will be surprised.

    例3 表达的是John 没预想到回家路上会遇到蛇(一只或多只),而不是多只蛇。

    再是某些情态语境(modal environments), 见例4。

    例4:Mary should ask local residents for help.

    例4 不表示Mary 应该向多于一个的当地人求助。至于为何复数光杆名词一般表达“多于一”的意义,Zweig 认为这是由层级性语用蕴含引起的 (scalar implicatures)。复数光杆名词体现数量未定的语境正是一般层级性语用蕴含不会发生的语境。比如some 携带的“not all”语用蕴含就不会在上述两种语境中发生,比如,例5a 和例6a 不能推出例5b 和例6b。[11]48

    例5:a.If John meets some snakes on his way home, he will be surprised.

    b.If John meets some (but not all) snakes on his way home, he will be surprised.

    例6:a.Mary should ask some local residents for help.

    b.Mary should ask some (but not all) local residents for help.

    存在解光杆名词的数量中性可以使用“单一论”来解释。设存在解光杆名词本质上指的是类,同时鉴于单个个体或者多个个体都可以是种类的表现,那么自然其数量是未定的。与“单一论”形成反差,“歧义论”无法解释该现象:若存在解光杆名词为无定名词短语,则其语义上应该为复数。鉴于数量未定现象及其他有利于“单一论”的语言事实,笔者将采用“单一论”作为解释光杆名词相关语义现象的基本设定。

    在基于“单一论”的相关研究之间,主要的区别在于如何从种类或者性质派生出光杆名词的其他解读。

    (一)基于类型转换的分析

    Chierchia[2]认为在英语中,不可数光杆名词指类,可数光杆名词指性质。英语可数光杆名词若要获得存在解读,首先要通过类型转换 变成类(对应复数后缀的使用),然后通过类型转换DKP 与一般个体(object)为论元的谓词合并。DKP 定义如下:

    例7:a.Dogs are running.

    DKP 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英语中不存在单数的光杆名词。首先来看 的定义:

    P 指的是P 所指集合的数量最大成员。一个单数光杆名词指称的集合的成员都是原子个体,每个成员的数量都是“一”。如果 施加于一个单数光杆名词,那么在每个世界中,光杆名词表达的种类都只能拥有一个成员,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单数光杆名词不能被施加 ,因此也就不能成为论元而获得存在解读。

    Chierchia 的分析有若干问题,首先英语复数名词在数量上是未定的,但是根据 的定义,当英文复数光杆名词指类的时候,该类在每个可能世界中都只能实现为多个个体,而不能实现为原子个体,因为根据Chierchia 的设定,英文复数光杆名词P 的基本指称是多元个体(plural individuals)的集合,其最大个体P 不可能是原子个体。对此问题,笔者认为应该把种类直接放入模型,而不是进一步归约它,只需要将 视作一个从性质到种类的映射即可。基于这一设定,将 定义如下:

    以上新定义带来的新问题是如何解释英文单数可数名词为何不能指类。对此,笔者采用Cheng, Doetjes and Sybesma 基于Borer[13]的相关研究发展出来的解释。他们认为,英语可数名词必须在形式上标记出来,或者通过限定词,或者通过复数。若一个可数名词被迫作为光杆名词出现在句中,那么universal grinder(见Pelletier[14])机制会被触发而在语义上转变为一个不可数名词。比如,dog 一词出现在“There is dog all over the wall.”中时,就是作为一个不可数名词而存在的,其指称的不是狗的集合,而是被粉碎的狗,如内脏,骨头等。[12]总之,该词不再指称以一条条狗为成员的狗类。

    其次,Krifka[7]发现DPK 存在瑕疵。他认为DKP 本质上是由一系列的类转换实现的。以dog 为例,DPK 使其经历下列类型转换:

    他注意到第二和第三步类转换既非由某显性算子激发,也不产生可理解的成分,因此违反了类型转换的一般规则,即局部性规则(the locality principle)。该规则要求类型转换必须由局部因素激发,或者是因为显性的算子,如定冠词,或者能解决某类型冲突。此外,Krifka[7]还认为DKP 违反了类型转换的经济原则,即认为达到同样的目的消耗的类型转换越少越好。用更少的类型转换也可以达到DKP 的效果,即在认定光杆名词指性质的前提下,直接使用类转换来获得光杆名词的存在解读,采用的步骤是dog dogsdogs。

    Krifka 的问题是他没有解释为什么存在解读的光杆名词是数量未定的。[7]与之相比Chierchia 无此问题,他认为如果P 是一个复数名词短语,那么∪∩P = P∪ATP,其中ATP是P 在单数状态下的简称,也就是说在DKP 中,类型转换施加的是一个数量未定的性质。[2]

    (二)基于粘合(Incorporation)的解释

    Van Geenhoven[5]提出存在解读的光杆名词是通过粘合与相关谓词合并的,且大多数名词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接受粘合的状态,一种是不接受粘合的状态。粘合状态的动词可以以性质而非个体或者广义量词为论元,见例8。

    例8:Mary met ghosts.

    Cohen 等[6]进而提出动词的粘合状态通过类型转换获得。以动词meet 为例,本质上它以个体为论元,表示为λy.λx.meet(x,y)。通过类型转换,该动词进入粘合状态,表示为λP.λx.λyP(y)∧meet(x,y)。

    基于粘合的分析可以很好地解释光杆名词的无辖域特点,因为在此分析下光杆名词的存在解读来自谓词,因此其只有在谓词的主宾语位置时才可获得存在解读,结果其总是取窄域。尽管有此优点,该分析也有若干问题。首先该分析需要解释为什么存在解读的光杆名词是数量未定的,其次,如Carlson[15]所论,在人类语言中粘合一般会带来额外语义,如go to school 指的是去上学而非仅仅去学校,而光杆名词不会造成额外语义。

    Krifka[7]提出了对类型转换的两个限制:局部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在给出光杆名词存在解读的解释之前,将先讨论应该遵循哪一个原则。

    (一)局部性原则的合理性

    Chierchia[2]认为,汉语光杆名词一开始指的就是类而非性质,理由是这样不经过类型转换∩就可以进行DKP 转换或者在需要指类的位置上直接指类,符合经济原则。但是当研究指向汉语中定指解读的光杆名词时,如果继续坚持经济原则,就不能认定光杆名词一开始指的是类了。比较例 9 中的两种转换路径,显然从性质开始的转换路径更经济。

    例9:a.狗kind∪狗 ι∪狗

    b.狗property ι狗

    综上,如果坚持经济性原则,就无法确定汉语光杆名词的基本类型是什么。因此,在下面的讨论中,笔者将坚持局部性原则并认定光杆名词的基本类型是性质,在此基础上解释光杆名词的存在解读。需要注意的是,坚持局部性原则不仅在概念上更合适,在实证上也是可行的,见例 10 和例 11。

    例10:张三昨天买鸡吃了,因为它们富含蛋白质。

    例11:张三昨天把鸡吃了,因为它们富含蛋白质。

    在例10 中,“它们”指的是鸡这种动物,而在例11 中,“它们”就不能解读为鸡这种动物,而只能是某些特定的鸡,也就说以定指光杆名词为先行词的代词不能指种类,而以存在解光杆名词为先行词的代词可以指种类。定指光杆名词不能被指类的代词回指,说明汉语定指光杆名词在底层指的不是种类,而是性质。这可以用局部性原则来解释,若光杆名词在底层指的是种类,为了获得定指解读就得经过如例9a 所示的转换路径,而这是违反局部性原则的。

    (二)个体论元位置的光杆名词

    在确定了光杆名词的基本指称后,接下的问题是如何从种类获得存在解读。对此,笔者将修正Carlson的“操作R”。“操作R”基于阶段与个体之间的区分。阶段是具体的,个体是抽象的,阶段是个体在具体时空中的实现。个体可以是一般个体,即张三李四之类专有名词的所指,也可以是种类,如“鸟”的所指。Carlson[1]117认为,有些谓词,如处于现在进行时的动词,是以阶段为论元的,而有些谓词,如处于一般现在时的动词,是以个体为论元的。前者被称为阶段性谓词,后者被称为个体性谓词。阶段性谓词,通过“操作R”就可以接受个体为论元:

    在上述等式中,下标显示R 施加于阶段性谓词,使该谓词变为一个以个体为论元并带有存在解读的谓词。注意,经过“操作R”后,原来的谓词P 不直接作用于个体而是阶段,作用于个体的是个体与阶段之间的实现关系,该关系由Realization 表达。以动词run 为例,忽略时体,将获得例12 所示的推导过程:

    例12:[[Dogs are running]]

    这是一个很有趣味的问题.直观感觉有两种结果,也就是镜面与水平面成70°角或20°角.却不知不觉犯了与文[1]所指的同样错误.原来学习光学让我们产生了思维定势,误将问题限定在同一平面中考虑.其实,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当阳光射入室内时,用一面镜子可将光线反射向每一个角落.因此,这一问题应在三维空间中进行思考.这就需要借助处理空间线面关系的数学模型.所以,该问题是体现数学与生活及其它学科间联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好素材,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

    =λxsrun"(xs)(dogs")

    =λyizs[Realization(zs,yi)∧run"(zs)](dogs )

    “操作R”的问题在于其仅限于阶段性谓词,这就意味着只有阶段性谓词的论元位置的光杆名词才能获得存在解读,但如文章开头所述,阶段性谓词的光杆名词论元也可以获得存在解读。基于此,笔者将“操作R”修正为:

    如下标变化所示,该操作不施加于阶段性谓词,而是施加于以实体为论元的谓词,而以实体为论元的谓词也可以是个体性的,因此个体性谓词的光杆名词论元也可以获得存在解读了。下面展示光杆名词存在解读的新的推导过程,见例13。

    例13:[[Dogs are running]]

    =λxorun"(xo)(dogs")

    =λykzo[Realization(zo,yk)∧run"(zo)](dogs )

    除了run 这种一般单词以外,还有一种特殊的要求实体的动词需要分开讨论——“创造性动词”。如例14 中的创造性动词build。

    例14:John is building that kind of house.

    如果使用DKP 来组合上句,会得到如下解读:

    该解读不符合语感,因为例14 表达的不是存在着一些房屋,约翰在建造它们。实际上,即使房屋尚不存在,比如假设约翰正在打地基,例14依然可以成立。因此, DKP会在创造性动词上遇到问题。与之不同,“操作R”是一种直接施加于动词的操作,其改变的是动词的词汇语义,只需设定该操作只是适用于一般的动词但是不适用于创造性动词就可以避免上述问题。

    至于泛指解读的光杆名词,笔者认为其本质上指的也是种类。如Cohen 等[6]所指出的,泛指光杆名词也可以被指类代词回指,见例15。

    例15:
    Dodos ran fast, but now they are extinct.

    泛指解读如何从种类转换而来,文章将采用Chierchia[2]的分析。Chierchia[2]认为泛指算子Gn 是体(aspect)的一部分且统辖(c-command)动词短语。当指类名词短语未被Gn 统辖时,它会被投射到Gn 的限制成分获得泛指解读。若其处于动词短语中,因而被Gn 统辖,那么就会与相关动词通过DKP 合并,见例16。

    例16:a.Pandas walks slowly.

    b.Gn x,s [∪∩Pandas"(x)∧C(x, s)][walks slowly(x, s)]

    例16 中的∩似乎没有造成一个可以理解的结构,因此违反了局部性原则。对此问题,笔者设定如果一个类型转换可以生成一个可理解的信息结构,即“话题-焦点”结构,那么也可以被认为遵守了局部性原则。一个成分要成为话题,就得是指称(referential)成分,而∩正可以把性质转换为种类,而∩一个成分指种类便是指称成分,可以支撑一个信息结构,因此∩在例16b 中没有违反局部性原则。

    光杆名词可以在存在、类指、定指、性质四种解读间转换,自然会诱使研究者采用类型转换解释相关现象。采用类型转换理论意味着将上述四种解读中的一种作为基础从而派生出其他,但是目前学界提出的类型转换允许在类指和性质之间选择,无法确定唯一的类型转换的路径。光杆名词研究给类型转换理论提出第一个课题就是如何限制类型转换以确定唯一的转换路径,增加解释的可证伪性。目前文章讨论了两种限制,一是局部性原则,二是经济性原则,并指出就汉语光杆名词而言局部性原则更为合理,但是不能就此认为局部性原则普遍有效而不受限制。Barker[16]指出,如果以类型转换来解释属格短语的解读就不得不违反局部性原则。他假设某女演员偏爱《李尔王》中三个女儿角色中的一个,那么她可以说“Regan is my favorite daughter.”(丽甘是我最喜欢的女儿)。这里名词daughter 原为关系名词,可以表示为,原因是某人x 若为女儿则必为某y 的女儿,人不可能凭空成为女儿,这是女儿这个概念的内在要求。而favorite 被认为是一个类型转换算子,把性质转换为关系。由于daughter 是关系不是性质,与favorite 不匹配,需要先转换为性质,在这里根据语境,当转变为,即李尔王的女儿。这一转换既不是为了解决类型冲突也不是由类型转换算子直接触发,而是为了间接地满足类型转换算子的需求。在汉语中,局部性原则也会被违反,比如可以说“女儿回来了”,这里“女儿”经历了两次类转换,首先从关系转为性质,即从“女儿”转为“某某人的女儿”,再从性质转为有定成分。显然前一次转换违反了局部性原则。所以局部性原则必定在一定范围内起作用,这里笔者认为其只适用于不涉及语用的类型转换,而如“女儿”这样的关系名词转换为性质名词都会涉及语用,比如说,到底是谁的女儿就由语境决定。

    光杆名词的研究还有利于检验一些新提出的类型转换的合理性。比如DKP,该转换本来是为了光杆名词而设,但其也适合一般的类指成分,随着光杆名词研究的深入,其问题逐渐显现。该类型转换施加于光杆名词或者其他类指成分名词短语,无差别地赋予后者存在解读,但是在创造性动词的宾语位置并不能产生存在解读,与语言事实产生了矛盾。另外,DKP 是几个类型转换的综合,本身违反了局部性原则。DKP 问题的本质是谓词对名词解读影响多大的问题。如果用类型转换来解决问题,谓词仅是一个触发因素,影响就小,反之,如果谓词的影响大,如存在性动词,相关的类型转换就存疑。

    从上述讨论可见,光杆名词的语义研究对类型转换理论有着重大意义,而类型转换理论已成为形式语义学理论框架的关键一环。因此,光杆名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和加深。

    猜你喜欢 光杆论元谓词 双调偏密封装置及新型复合套杆在弱碱三元井的现场应用石油石化节能(2021年12期)2021-12-28——论胡好对逻辑谓词的误读">被遮蔽的逻辑谓词
    ——论胡好对逻辑谓词的误读现代哲学(2020年5期)2020-11-30党项语谓词前缀的分裂式西夏研究(2020年2期)2020-06-01康德哲学中实在谓词难题的解决现代哲学(2019年4期)2019-12-14光杆乐队小学生必读(低年级版)(2019年10期)2019-04-13抽油机悬绳器专用扶正挡板的研制与应用石油石化节能(2019年12期)2019-02-06光杆名词的定指性分析现代语文(2016年21期)2016-05-25探究“动词+哭”的论元结构和句法特征现代语文(2015年27期)2015-11-26基于依存树距离识别论元的语义角色标注系统中文信息学报(2012年2期)2012-06-29基于北京大学中文网库的语义角色分类中文信息学报(2011年2期)2011-06-28

    推荐访问:语义 英汉 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