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浅析演讲与口才课和专业课协同育人的创新与实践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13 17:30:13 点击:

    王国庆 卢董董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 315012)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1]。这既对课程思政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又为“大思政”格局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随后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指出,“有的课堂教学与现实结合不紧密……课程思政存在‘硬融入’‘表面化’等现象”,因此要求思政课从“改革创新主渠道”“善用社会大课堂”“搭建大资源平台”“构建大师资体系”“拓展工作格局”等五个方面推进“大思政课”的建设[2]。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尝试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结合具体的课程,探索一条演讲与口才课和专业课协同育人的可行之路。

    在中国知网以“大思政课”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以“大思政课”作为背景或研究视角的专著不多,但论文单2022年就有一百多篇。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大思政课”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热点问题,部分研究者也认识到了课程思政实施中的一些问题,并指出解决的途径。

    1.1 存在的问题:隐性育人和协同育人不够深入

    课程思政的理想化状态是如盐入水,有味无痕,当然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要想做到这一点是有困难的。有不少研究者提出了这一问题,如《“大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高质量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研究》一文注意到教育者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浅层化”和“实施形式生硬化”的问题[3];
    《破解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困境的探索与实践》一文点出了“三全育人”因协同育人的缺乏而导致的育人机制一体化难以实现等问题[4]。在提供破解方法时,有不少文章提到了协同育人的理念,包括各类课程的协同、专业和职业的协同、教学部门与职能部门的协同,甚至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协同。在全社会共上“大思政课”实施“大协同”育人的背景下,以“演讲与口才”课为例,探索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的方法,对“大协同”的具体实施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分析问题:以吸引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能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

    从教学维度来看,要实现协同育人必须回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能的根本问题上来。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需要教师在教学改革上多下功夫,在吸引学生兴趣和提高学习效能上改革创新。因此,本文试图从赛课融通入手,结合专业,通过对学生五个维度的提升来实现协同育人。

    1.2.1 学习动力分析。在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专业课一般都比公共基础课占有更重要的地位。通过调研发现,学生更感兴趣也更加愿意付出时间来学习的是与专业相关或与竞争性项目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原因就在于它们的实用性和即时回馈性。专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职业生涯起点的高低,而竞争性项目能让学生得到现实的利益,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因此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学科竞赛相结合,能更好地吸引学生。

    1.2.2 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习惯分析。高职院校的生源一般包括部分普高生和部分“三校生”,即职高生、中职生和技校生。前者是普高生中成绩较低者,后者则经历过中考的失利,因此大部分学生自信心相对不足,不习惯走向前台、成为中心,而演讲与口才课程的实践性恰恰需要学生走上讲台,成为中心。这一矛盾是演讲与口才教改必须解决的。在教学中发现,普高生源的学生大多有在专业技能领域闯出一条新路的欲望,“三校生”已经具备了初级专业知识,因此对于这两类学生而言,演讲与口才课和专业课的结合将会使他们更愿意走向前台,慢慢习惯成为中心。另外,从学习习惯上来讲,高职的学生更习惯于工学结合等注重实操的教学方法。演讲与口才课和专业课相结合,创设工作情境,更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

    首先,通过演讲与口才课授课内容和专业课内容的交叉,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两者的内容交叉并不是要达成专业课的教学目标,或解决专业问题,而是尽可能多地将表达素材置换为与专业相关的内容。以演讲与口才课和旅游专业相结合为例,演讲与口才课中的朗诵练习材料可以置换为“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中的“诗、词、游记、楹联”部分的材料。这些材料既是练习诵读的经典文学作品,又和景点息息相关,是演讲与口才课和专业课内容的交集点。学习材料的交集从内容上衔接了演讲与口才课和专业课,更能实现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协同育人。传统的演讲与口才课,注重演讲的理论、沟通的技巧、语音的训练,所用材料多为文学作品或绕口令,实用性不明显,因此学生的学习动力明显不足,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而在演讲与口才课和专业课内容交叉后,口语表达的内容与专业息息相关,学生在熟悉的领域内进行表达,学习动力足,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也较为明显。

    其次,通过教材建设,提升演讲与口才课和专业课的协同育人度。国家规划教材是对职业教育的又一利好政策,为各校新形态校本教材的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笔者与团队教师正在编写的校本教材《演讲与口才——从展示到沟通的分阶训练》,正是依据学校的专业特色而设计的。全书以情境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实际应用创设情境,把演讲与口才的知识、技能融入情境中,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和实际生活需要,在探究式学习中总结出口语表达的技巧。在具体设计上,工科专业突出产品介绍、新品发布,商科专业突出营销演讲、客户沟通,使演讲与口才课在教学内容和环节设计上能够和专业课一起为人才培养服务。此外,新形态教材与在线开放课程相辅相成的发展也为演讲与口才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提供了向纵深发展的可能,为课堂教学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再次,通过演讲与口才智慧课堂的构建,提升课堂的气氛和活跃度,形成活力课堂。目前很多高校都已经拥有了一批智慧教室,使教学改革有了软、硬件的支撑,智慧课堂的构建成为可能[5]。在实际教学中,智慧课堂的构建把理论讲解转移到了课外和线上,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更多的互动和实训,这样就提升了课堂的活跃度和学生的学习效能。

    最后,通过诵读竞赛和演讲与口才课课程思政的设计,提升价值引领力度,实现隐性育人。诵读竞赛指的是中华经典诵读竞赛,该赛事有省级和国家级,高职院校每年都会有参加省赛的名额,这种高规格的比赛正是学生所喜欢的。中华经典诵读竞赛主要由朗诵、讲解、演讲构成,这和演讲与口才课程高度契合,因此将赛课融通发展,可以互相促进。学生从演讲与口才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既可以应用到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中去,又可以帮助学生在各级中华经典诵读竞赛中展露头角,这无疑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学生的兴趣点和动力源正是可以实施课程思政隐性育人的地方,从这一点来看,隐性育人的不足也可以由赛课融通、专业协同育人来弥补。青年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课堂是价值引领的主阵地。演讲与口才课和中华经典诵读竞赛融通,使学生在诵读经典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文化自信,在“备稿演讲”中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该为谁发声的问题。通过深入思考、讲稿写作、公开演讲,提升课堂教学对学生价值观引领的影响力。

    另外,通过赛课融通,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新时代教育者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努力为党培养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拥有坚定的信仰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自信心。演讲与口才课程与诵读竞赛的融通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演讲与口才”课程可以为“中华经典诵读”竞赛提供方法指导;
    学生通过校赛的选拔和省赛的集训、参赛,可以极大地提升信心。

    这样通过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智慧课堂构建、课程思政设计、赛证融通互促等五方面的举措,实现演讲与口才课和专业课的协同育人,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服务人才培养。

    首先,演讲与口才课和专业课深度融合,实现协同育人。作为公共基础课的演讲与口才课一般侧重于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和提升,通过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设计上实现演讲与口才课和专业课的深度融合,可使学生既掌握表达技能,又能即时应用在专业上,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

    其次,课程思政与学生自觉意识深度融合,实现同向育人。演讲稿的创作是在演讲案例的赏析基础上完成的。在课程设计中,演讲案例选择能为祖国发声、为社会公平正义发声、为新时代发声、为真善美的人性发声、为青春奋斗等正能量发声的案例,这些课程思政素材将内化为学生新的经验和内心诉求,进而实现课程思政与学生自我意识的深度融合,提升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

    最后,教学、竞赛与学生自信心教育深度融合,实现多维育人。长期以分数作为唯一评判标准的高职学生自信心水平相对较低。以翻转课堂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使学生获得了更多在公众面前发声的机会,中华经典诵读竞赛和课堂演讲一起推动着学生自信心的重建。

    图1 五项举措及其效果

    高职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的有效建设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问题。王良教授在《高职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模式探究》一文中认为,目前的课程思政理论研究“本科领先高职,公共基础课滞后于专业课”,并以“现代信息技术”和“大学英语”两门课程为例探索了思政课和公共基础课协同育人的路径[6]。也有研究者认为,上海高校在教改的过程中,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教育课三位一体的格局”,同时也提出,要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就要在改变教育教学观念上下功夫[7]。这里的综合素养课可以理解为除思政课外的公共基础课,因此可以认为,思政课、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协同育人模式非常值得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1 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协同育人

    思政课程是高校思想引领的主阵地,《纲要》指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同时,也应当追求思政课程“显性育人”和“隐性教育”相结合,这样才能实现育人效果的高效化。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德育应把其他部分作为先决条件,只有在进行其他方面教养的过程中才能有把握地开展德育”[8]。如果把这句话中的“德育”理解为思政的话,也就是说思政课要在实际教学中与其他各门课程有效结合,从而实现育人目标。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设计上,思政课与专业课相结合,增加具有专业相关度的人物案例或环节,实施个性化教学,这样的思政课,育人方式将更加“隐性”,同时效果也会更好。

    4.2 其他相关课程与专业课的协同育人

    一是语言类课程。大学语文、大学英语等语言类课程,在开发校本教材时,完全可以与专业相结合。内容上,可以在语言素质提升的基础上,增加与专业相关的选读内容。形式上,可以设计与专业相关的互动环节,以此打通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壁垒,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二是心理课、职业生涯规划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心理课和职规课均可探索在讲解理论时创设与职业或专业高度相关的工作或生活情境,这样有利于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去。

    总之,作为学习个体,学生需要各个课程能够互通,纯粹的理论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鲜活的演化,因此,只有当教学实现了这一目标后,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在“大思政课”背景下,演讲与口才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的实践只是一个开始,对其他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研究尚待高职教育者继续探索。

    猜你喜欢 大思口才基础课 ——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打造党建工作品牌">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
    ——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打造党建工作品牌吉林教育(综合版)(2022年9期)2022-10-18成都理工大学:挖掘“攀登精神”内核 构建大思政格局在线学习(2022年4期)2022-05-31哲理漫画文萃报·周五版(2022年17期)2022-05-05高校大学生演讲与口才实践能力提升研究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1年4期)2021-02-12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云南化工(2020年11期)2021-01-14“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语言就是力量中华儿女(2018年1期)2018-04-09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人民音乐(2016年3期)2016-11-07成长日记作文大王·笑话大王(2016年3期)2016-03-11中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基础课的教学探讨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14期)2014-03-01

    推荐访问:育人 浅析 专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