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北京冬奥精神融入高校育人的内涵与实践进路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13 12:45:14 点击:

    路成浩,杨小青

    (广州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广东 广州 511436)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在“两个大局”交汇期和新冠疫情考验下,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精彩呈现了一场载入史册的奥运盛会,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广大参与者珍惜伟大时代赋予的机遇,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我们要积极谋划、接续奋斗,管理好、运用好北京冬奥遗产。”[1]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征程上,如何更好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2]北京冬奥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延续,以北京冬奥遗产服务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领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能够助力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下,在北京冬奥会申办、筹办、举办的实践过程中,在冬奥会建设者、工作者、志愿者、运动员等广泛参与下,北京冬奥精神逐渐形成。北京冬奥精神是推动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的精神动力,其生成背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是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北京冬奥会筹办、举办历经7年之久,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虽然面临新冠疫情全球大爆发严峻形势,但全国上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北京冬奥会各行各业参与者坚持“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的原则,最终打造了世界一流的场馆设施,创造了良好的比赛条件,提供了热情周到的大赛服务,用最高标准保障了冬奥会的顺畅运行。其次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北京冬奥会筹办举办期间,人们坚持大局意识,推动大会有序进行,用行动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性,奥运盛会积极传递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东方文明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和友谊。再者是中国体育事业的历史发展。北京是全球首个“双奥之城”,经历了14年的跨越守望,有着100年的奥运历史回响。“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代表中国参加了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于1984年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实现了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启对体育事业的百年探索,不放弃、不服输、不断突破的奥运追梦历史为北京冬奥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最后是冬奥会申办、筹办、举办的实践基础。北京冬奥会成功申办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综合国力的认可,历经7年艰苦奋斗,在新冠疫情防控巨大压力下,北京冬奥会、残奥会如期隆重举办且顺利闭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充分彰显了我国国力强大和制度的优越性。

    “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内涵丰富,这些精神各具特点又相互支撑,形成有机整体。胸怀大局的使命情怀,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下,为了办好这场奥运盛会,为了国家的荣誉、祖国的昌盛,党和国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使得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奋力拼搏。自信开放的积极姿态,展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例如,在冬奥会开幕式、闭幕式各场馆的建筑装修设计融入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工作者和志愿者为各国的奥运代表团提供了安全、热情、周到的服务,展现了中国人民爱岗、诚信、友善的优良道德品质。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在冬奥会筹办过程中,场馆的建设涉及很多核心技术被封锁的困境,为了制造成熟、稳定的冰雪环境,科研团队不断攻克技术难题;
    面临疫情防控的重大考验,研究出既封闭又精准的管理措施,确保了赛事安全有序如期进行。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体现在场馆的建设上精益求精,吉祥物的绘制确定殚精竭虑,而“冰墩墩”“雪容融”也异常火爆地受欢迎。共创未来的热情呼唤,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未来”到“一起向未来”,体现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理念,建设更加和平美好世界的愿望。北京冬奥精神涵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国际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奉献精神、拼搏精神。

    国际奥委会将奥运遗产分为运动遗产、社会遗产、环境遗产、城市发展遗产和经济遗产等五类,同时也可将其分为“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两大类。“有形遗产”包括新建体育场馆、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再生和美化等,能够提升城市吸引力和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无形遗产”则包括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丰富劳动力技能、提升环保意识、推动民族文化和遗产的创造性转化等精神[3]。而第24届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其中包括场馆设施等物质遗产、文化和人才遗产,都是宝贵的奥运遗产和财富。同时,奥林匹克精神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精神,在新冠疫情冲击的背景下,能够激发世界各国更团结的精神状态,指引人类走出困境。从“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到2021年东京奥运会诞生的“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新格言,再到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一起向未来”的主题口号,这些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精神、中国梦、奥运梦、世界梦交相呼应,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中国体现了国际担当,北京奥运精神的传播也将促进奥林匹克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是北京冬奥会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的一面精神旗帜。其中蕴含的育人价值有利于加深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深化奋斗精神和攻坚克难意识,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实践品质。高校作为培养青年大学生的重要平台和场域,应当充分发挥北京冬奥精神对青年大学生的育人价值,实现冬奥遗产育人效益最大化,让其成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动能。

    (一)弘扬北京冬奥精神,深化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北京冬奥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生动诠释,也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胸怀大局,就是心系祖国、志存高远,把筹办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作为‘国之大者’,以为国争光为己任,以为国建功为光荣,勇于承担使命责任,为了祖国和人民团结一心、奋力拼搏。”[1]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参与者怀揣为国争光、为国建功的大局意识,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以极强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冬奥会场馆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者们铆足干劲,只争朝夕;
    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运动员、教练员们刻苦训练,奋勇拼搏;
    大赛工作人员、志愿者们兢兢业业,甘于奉献,为世界人民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无与伦比的冬奥会,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将北京冬奥精神融入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之中,充分汲取北京奥运精神的无穷力量,能够坚定高校大学生共产主义信仰,勉励广大青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胸怀大局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高校应充分吸纳北京冬奥会中展现出的浓厚家国情怀,激励当代大学生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志存高远,努力奋斗,担当作为,树立崇高理想,练就过硬本领,尤其要在我国面临被卡脖子的核心科学技术问题上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争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信开放,就是雍容大度、开放包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递深厚文化底蕴,以大道至简彰显悠久文明理念,以热情好客展现中国人民的真诚友善,以文明交流促进世界各国人民相互理解和友谊。”[1]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在全球疫情大流行的影响下,能按标准、按期举办,让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变成了现实,充分展现了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也铸就了伟大精神。同时,北京冬奥精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文化基因和核心要素,例如冬奥会徽“冬梦”、冬奥奖牌“同心”、冬奥吉祥物“冰墩墩”和冬残奥吉祥物“雪容融”,开幕式上以二十四节气为载体的倒计时,闭幕式上中国传统剪纸和折柳送别的场景,滑雪大跳台“雪飞天”融入敦煌壁画飞天元素,还有“雪如意”“雪游龙”“雪飞燕”“雪长城”“冰丝带”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奥运遗产为高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鲜活素材,弘扬北京奥运精神,应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筑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进一步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三)弘扬北京冬奥精神,深化大学生奋斗精神和攻坚克难意识的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迎难而上,就是苦干实干、坚韧不拔,保持知重负重、直面挑战的昂扬斗志,百折不挠克服困难、战胜风险,为了胜利勇往直前。”[1]北京冬奥会的筹办、举办恰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疫情大流行,这给筹办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尽管如此,中国人民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确保“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确保北京冬奥会、冬残会如期安全顺利举办。我国冬奥会各条战线的人们不畏艰难,辛勤付出,场馆、冰雪制造等一个个技术难关被攻克,闭环又精准的防疫措施控制了疫情传播,奥运健儿们也纷纷成功挑战了高难度动作。凭借着迎难而上的顽强斗志,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向国际社会展现出了一种中国精神。北京冬奥精神中蕴含着宝贵的奋斗精神和攻坚克难意识,是青年学生面对挫折、困难、挑战时需要具备的。弘扬北京冬奥精神,意味着新时代大学生应该传承北京冬奥精神,勤奋学习、努力奋斗、实学实干,练就过硬本领,尤其要在我国被“卡脖子”的技术领域迎难而上,披荆斩棘,勇攀科学高峰,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中,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

    (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深化大学生精益求精的实践品质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追求卓越,就是执着专注、一丝不苟,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精心规划设计,精心雕琢打磨,精心磨合演练,不断突破和创造奇迹。”[1]在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的两千多个日夜,每个环节、每个领域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精益求精的实践品质,在突发危机挑战面前,我们还敢于庄重承诺,是因为我们信赖奥运建设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信赖赛事组织者反复磨合演练的严谨精神,信赖服务保障人员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我们坚持按照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毫不松懈全力以赴,赛事场馆和基本设施在冬奥会前一年完成建设,成为各国人民叹为观止的一流场馆,北京冬奥会成为迄今收视率最高的一届冬奥会。严谨的思维方式和精益求精的品质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方面,高校应当将北京冬奥精神融入学生的实践品质和实践活动教育之中,丰富实践教育内容,注重实践品质的培育,引导青年学生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践行“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新格言,引领青年学生崇仰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在求学实践路上践行学得更深一点、更细一点、更透一点,以勤奋学习长知识,以刻苦训练精技术,立志成为党和国家信得过、靠得住的青年人才。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既是展现新时代国家形象、国家实力的重要方式,也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契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利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公祭仪式等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北京冬奥精神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因此,应当将北京冬奥精神融入高校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之中,围绕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挖掘冬奥精神中宝贵的育人价值,为高校回答“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提供实践路径。

    (一)融入高校人才培育理念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明确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当代青年大学生具有价值观不稳定、信息获取能力强、表达观点渠道广等特点,同时青年大学生也是北京冬奥会参与度、关注度最高的群体。要充分发挥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的精神财富和弥足珍贵的经验,将北京冬奥精神融入高校人才培育理念之中,促进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其一,将北京冬奥精神融入高校人才培育的使命之中,回答“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也彰显了青少年人才的特征。将北京冬奥精神融入高校人培育中,能使高校更清晰、更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应为人民服务培养人,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培养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其二,将北京冬奥精神融入高校人才培育的任务之中,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北京冬奥会筹办、举办在技术封锁、疫情大流行的复杂背景下成功举办并取得了万众瞩目的成绩,高校应该传承好北京冬奥精神,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的人,培养家国情怀深厚的人,培养努力奋斗拼搏的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其三,将北京冬奥精神融入高校人才培育的路径之中,回答“怎么培养人”的问题。北京冬奥精神的形成来源于冬奥会的申办、筹办、举办全过程;
    场馆建设者、赛事组织者、志愿服务者、赛事参与者等全员参与;
    从组织、管理、服务、文化等多方位助力。

    (二)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

    要挖掘北京冬奥会的教育元素,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从而加强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新时代的高校“大思政课”既要善于读懂历史又要善于走进现实,既要善于学懂理论又要善于融入实践,就要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用其引导高校大学生弘扬中国精神,厚植爱国情怀,激发担当精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与中国精神融入高校育人实践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5]首先,要将北京冬奥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之中。引导高校教师开展北京冬奥精神融入教育教学的创新研究,将相关成果纳入思政课教师晋升和考核的指标体系,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组织动员北京冬奥会优秀运动员、志愿者、建设者参与思政课教育,发挥榜样力量,加强思政课的信服力、感召力。其次,将北京冬奥会涌现的先进集体案例、个人励志事迹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内容之中,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同时要充分挖掘冬奥会的教育元素融合到专业教育和心理健康、创新创业、生涯规划等专项教育中,提升课程教育的时效性和使命感。再者,创新高校思政课教育模式。发挥冬奥会运动场馆、运动项目的育人效能,采用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方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思政教育智慧课堂。在时间维度上,北京冬奥精神教育应全程贯穿大学生各个年级段,从团员入党启蒙、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发展对象教育、预备党员教育、正式党员教育形成系统教育;
    在空间维度上,形成校、院、班三级联动教育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边界教育模式。

    (三)融入高校文化建设与培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6]高校承载着文化继承、传播、创造的使命,做好高校文化培育工作能够实现以文化育人、引领社会文化、展示国家形象等作用,因此,大力培育高校文化,推动高校文化创新性发展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和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北京冬奥精神的生成提供了文化基因,北京冬奥精神正是中国时代精神的鲜明体现。在异常复杂的形势下,北京冬奥会如期安全精彩举办,值得我们每一位中国人自豪,北京冬奥会的传播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而将北京冬奥精神融入高校文化培育工作中更是在发挥高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作用。一方面,要融入高校物质文化载体,挑选北京冬奥会中的重大成绩、人物典范、感人故事等文化元素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使校园文化活动更有活力和生命力,更能吸引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另一方面,要融入高校精神文化载体,提高北京冬奥精神的向心力。促进“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追求卓越、迎难而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融入高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四)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师生学习生活的“第一环境”,也是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最大变量”[7]。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至关重要。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吸引了全球数十亿观众,是至今为止收视率最高的一届冬奥会,可以利用冬奥会的群众和社会基础,运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媒体渠道,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北京冬奥会的教育元素,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有亲和力、号召力。首先要借助权威性国家级平台,以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抢占信息传播上游为策略,提升网络育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例如教育部“三微一端一网”新媒体平台、“中国大学生在线”、“易班”平台等。其次是积极主动开展网络主题教育,选取北京冬奥会典型的人物、事件、素材开展宣讲视频制作大赛、主题讲座、学术论坛等专题活动,引领大学生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再次是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做好网络舆情的识别、应对和引领工作,利用各大平台官方信息占领网络舆论引导高地。

    猜你喜欢 冬奥育人北京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冬奥进行时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2022年3期)2022-04-14我们的冬奥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22年3期)2022-04-12喜迎冬奥雷锋(2022年2期)2022-04-12悦住冬奥村,保障展新观冰雪运动(2021年5期)2021-04-19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民生周刊(2020年15期)2020-07-29北京春暖花开北广人物(2020年12期)2020-04-01北京的河北京广播电视报(2020年1期)2020-03-11

    推荐访问:进路 育人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