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新媒体时代提升思政课话语影响力的路径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13 11:00:17 点击:

    苏小果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

    自互联网进入人们的生活以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无不受其影响,尤其是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大变革。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递不再是通过平面的、单向的方式进行传播,而是立体化、多向度的信息呈现与传播方式。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方式、表达方式与内容接受方式。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传统的教育方式也受到新媒体时代开放信息环境的巨大冲击。当前,思政课话语影响力有待于提升,学生层面还存在抵触等心理。因此,提升思政课话语影响力,是当前亟需解决的时代课题。

    教育是通过信息传递进行的,通常是以语言建构起教师与学生信息传递的通道。思政课的方向是立德树人,落实这一任务要在教育过程中通过有效的信息传递影响和塑造人的价值观念。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价值观念是人们对待事物表现出的作风,包含着认知、情感和行为多维层次,其中认知是基础。当前思政课话语缺乏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教育者依靠语言教育学生,使得学生在认知方面只是被动控制而没有真正理解。新媒体时代,信息呈现方式在语言的基础上加注图片、视频等视觉认知方式,提升思政课话语影响力,符合学生的认知方式是基础。

    (一)话语呈现图像化以适应学生的认知偏好

    图像是比文字更早出现进行信息传递的媒介,在传情达意方面具有文字无法替代的作用。新媒体时代发挥了图像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优势,使得视觉文化逐渐成为主流文化形态。时代的发展促使人们的认知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图像超越文字成为表意的主体。当代学生是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新时代青年,他们一出生就在视觉图像的包围下获取外部信息,网络交流平台表情包的流行足见学生对视觉文化的热衷程度。

    新媒体时代变革了日常生活中个人获取信息的途径、认知信息的方式,但是教育领域中用语言文字传递信息的教育方式仍在继续。思政课话语传递主要依靠教材和课堂。随着媒体播放技术的发展,将多媒体的演示文稿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是思政课文本话语向图像话语转向的表现之一,但是演示文稿只是教材文本文字在课堂上的重现,也是教师单向度的文本话语转换。用图像话语转换思政课文本话语要在教材内容呈现上寻找突破口。思政课教材中饱含抽象的政治概念、法律道德和价值信念,以文字的方式呈现缺乏了视觉文化中图像本身的直观性在场,学生对这些文字的深刻内涵无法真正理解,学生在课堂获得的信息在与原来的认知结构进行比较时难以共情。如果能够转换抽象深奥的文字以直观形象的图像形式呈现,会更加符合视觉文化时代学生对视觉图像的认知偏好,可以促成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同频共振。

    (二)可视化教学以增强学生历史在场性

    人们的视觉认知不仅具有获取外部信息的能力,同时还具备了对外部信息的感知、认识、记忆与思考等能力。亚里士多德指出:“无论我们将有所作为,或竟无所作为,较之其他感觉,我们都特爱观看。”[1]视觉观看是人与生俱来的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表达的是抽象性、政治性的理论思维产物,距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课堂文本讲解直接呈现有意义的深刻理论,不易引发学生共鸣,这就造成了思政课话语表达与话语认知之间的割裂、错位。这也表明过去行之有效的思政课手段没有全面适应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教育过程的可视化是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增强教育的情境性,实现受教育者的历史在场。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就可视化的教育效果进行了实景试验,通过四组不同形式的看与听进行测试,在直接阅读、听广播、演播室听演讲、看电视的四组试验中,印证了可视化教育的效果最佳[2]。教育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也做出了改革与创新的尝试,比如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推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学过程仅仅依靠一支粉笔和一本教材来展开的历史。思想教育过程中也要善于利用新的教学资源条件,将苦涩的理论创设成可视化的情景进行呈现。比如电视综艺节目“一本好书”用舞台戏剧、图文插播的形式,将文本语言转换为可视化的形式,可视化赋予语言生动化的呈现效果,极大提高了语言文本阅读的吸引力;
    综艺节目“国家宝藏”通过艺术化的历史演绎、跨学科的立体解读,运用虚拟视觉技术呈现视觉效果,拉近了当代人与历史文物的距离;
    教育领域中的虚拟仿真科研项目也是运用新媒体技术将学生引入历史情境中,是对教育过程可视化的重要探索。

    (三)意识形态隐性化以调动学生感性化体验

    思政课具有意识形态引导作用,有学者将其阐释为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其形成预设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最后作用于指导学生的外在行为[3]。思政课的意识形态性是实然状态也是应然状态,思政课的本质决定了不可能存在完全脱离政治导向性的思政教育,它承载着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导向功能,在这一规定性下展开并形成思政课话语。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人自身的思想体系受到有区别的外在思想入侵时,人的思想自身免疫功能会防止外来思想的进入,并且,外来思想被感知的程度与它受到的抵触程度之间的关系呈现正相关性[4]。思政课话语表达主要是显性的理论灌输方法,直指自身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这种直接的显性意识形态传达带来过度理由效应,会增强学生的抵触心理,消解学生对思政课意识形态的意识认同。在这一问题面前,实现学生思想认知的转化要转换思政课话语表达方式,克服显性意识形态传达的时弊,用隐形话语表达方式来弥补思政课意识形态的消解。

    有学者提出视觉文化的实现方式主要通过人的视觉感官,其感性化特质更加凸显[2]。这就是说,视觉文化环境中呈现出对理性至上的自我免疫,学生具体化、感性化体验的重要性被突显出来。隐性教育方法强调重视感性逻辑,受教育者主要运用感官系统感知隐性意识形态,在显性意识形态的援引下形成自觉意识。“视觉文化通过视觉图像或景观,建构起幻想欲望,不断‘询唤’着个体的确认和认同。”[5]从这一意义上讲,视觉文化与隐性思政课的作用机理相契合,视觉文化可以将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表达,可以有效应对思想政治话语传达中学生自我思想体系的自我免疫,从而实现对思政课意识形态的自我觉解。

    思政课围绕着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展开,通常是以教师的讲为主导。新媒体时代,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信息开放环境,但是思政课话语用权威的表达方式传递给学生,教育过程表现出来的强制性说服也是当前思政课话语影响力弱化的重要原因。所以,提升思政课话语的影响力,改变话语的表达方式是关键。

    (一)凸显主体间性以促进师生平等参与

    主体间性是相对于传统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主客关系而言的,强调教育双方的交互主体性。虽然学界很早就提出了要建立思政课师生双主体关系,但是至今在思政课实践中也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育过程中师者为尊的现象。新媒体的发展促进信息传递方式趋向多元化,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突破了教师传递单一渠道的局限,学生自主获得信息途径增多促使学生自我选择意识的觉醒。如果仅从教师单向主体出发进行思政课的专断灌输,只能获得景观式效果。即面对教师和社会环境的压力,出于潜在自我保护意识,学生表现出对思政课内容的表面依从,却没有真正接受。

    人格平等是思政课主体间性体现的基本原则之一,即教育双方都有共同参与的机会,都有表达自我意愿的机会,都有辩驳回应的机会[6]。在思政课教学实践过程中凸显主体间性,教师要敢于扩展学生的话语空间,允许学生有限接受课堂话语,给予学生平等表达思想的机会,增加学生清楚自身既定学习义务的同时具有对问题的独立见解的权力,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实现。同时,教师的主体地位表现在学生对教师不再是景观式的表面依从,学生尊重、信任、接受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引导。思政课活动成为教师引导下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实践过程,从而摆脱教育过程中双方身份异质的拘囿,获得平等的话语表达地位。

    (二)重叠经验范围以实现文化反哺

    传播学家施拉姆提出:“两个试图交流的个人必须积累有相当的共同经验。即在信源和目的地之间,只有在其共同的经验范围之内才真正有所谓的交流。因为只有这个范围内的信号才能为信源和目的所共享。”[7]教师与学生之间对话交流是增强思政课日常生活向度的基本诉求。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技术与学生日常生活深度融合,学生在新媒体时代获得更加宽泛的经验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经验域差导致教师与学生在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相脱节。

    传播学意义上,共同经验范围指传播者(信源)和传播对象(信宿)之间重叠的语言、经历与兴趣区域。思政课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教育双方的对话交流在重叠的经验范围内能够促进信息的高效传递。文化反哺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经验范围的重叠。尽管教师对当代学生的价值追求、思维逻辑、话语表达等方面不能完全理解,但事实上也或多或少地受到学生经验的冲击和影响。“每一代人不仅必须学习自己的文化,而且也可能重新建构自己的文化”[8]。教师要正视学生经验的文化反哺能力,广泛吸收当代学生的语言思维逻辑,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经验域差,扩大教师与学生的重叠经验范围,才能实现教师与学生对思政课话语大致相同的理解。

    (三)扩展缺场交往以打破封闭课堂环境

    哈贝马斯认为主体性不是单向度的,不是任意一方主体单向付出,他更加重视主体间的交互性,着重强调主体间通过相互交往最终实现平等对话[9]。课堂教学是思政课的主场地,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也局限于相对封闭的课堂环境中。然而,学生的思想观念形成于开放的社会生活环境中。思政课转向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离不开教师与学生主体间的日常生活化交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思政课教师与学生的日常交往提供了新的途径。

    网络的普及与新媒体社交平台的发展促进了交往方式的多元化,从面对面的在场交往向依托网络社交平台的缺场交往转化。在思政课中,拓展缺场交往,增强教师与学生课堂教学之外的联系,消解两者的身份差异,缩小距离差值,从而建立紧密的新型师生关系。新时代条件下,构建教师与学生新型交往平台,拓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缺场交往,要突破课堂教育环境的限制,科学认识新媒体平台的作用,从现实走向虚拟,将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思政课的巨大能量。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既可以拓展教师与学生交往的广度,提供平等交流的机会,也可以将思政课融入日常生活。

    思政教育的起点是运用理论教育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终点是要指导学生的外在行动,但是理论内容与现实实践之间关系并不明朗。在内容构建上思政课课程之间存在交叉重复、缺乏社会实用性也是消解思政课话语影响力的重要原因。提升思政课话语的影响力,在内容构建上注入新观念是核心。

    (一)回归元理论以明确思政课理论的实践本性

    “元理论的基本任务是考察理论的论证”[10]。思政课的元理论在教育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凝结出来,理论的生命本质是应用,所以思政课的内容不能就理论将理论,而应立足于学生成长成才,凸显指导学生现实社会实践行为的有用性。思政课内容回归元理论的任务包含了使思政课理论指导与现实应用之间的联系明朗化,进而阐释思政课理论与现实的关系,通晓其反映现实的可靠性、可能性和限度,预测思政课内容发展的规律性,从而进行有效的干预。新媒体时代思政课的发展变革应转向提升学生对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合理性与正当性的认同。“实践者越来越感到困惑,最终对奠基者当初提出的学科目标建设的可能性、方法的有效性和理论的恰当性等学科基础问题提出质疑”[11]。思政课内容的切入方向回归元理论,其根本意义在于学生对课堂思政课内容景观式接受这一问题,要从思政课内容本身进行反思并做出合理调整。

    回归元理论是从总体上分析和考察思政课理论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厘清其诞生的实践根基。“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理论是从实际问题凝练出理论的依据,在人们所认同的当代实际问题中以生动非教条化的形式展现思政课的理论魅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前提梳理和问题追问”[12]。思政课内容回归元理论要注重两个问题:一方面,在思想观念引导和塑造意识形态上要扎根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石,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回归马列主义的核心思想促进价值观念认同。另一方面,在知识学习上要凝练出思政课学科的硬知识。即要重视专业知识对学生现实实践的作用,从思政课元理论切入,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不是观点的简单解释,而是呈现思政课的本原,使得学生能够自我判断、分析和验证思政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正当性。同时,也是对教育内容的审察和省视,促进理论教育与实践应用的有效联结。

    (二)拓宽知识版图以契合社会发展需求

    思政课作为通识必修学科,其传授的知识,学生在经验和逻辑上无法第一时间证实其有效性。与自然科学学科相比,思政课没有独立、确定和完整意义上的知识领域。新媒体时代,学生受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更加追求知识在日常生产中的实用价值。“社会实用主义的凸显使大多数青少年在知识结构的选择上呈现出对认知性知识的狂热追寻及对价值导引性知识的冷却处理”[9]。新媒体时代,学生在开放的信息环境中,更加不依赖思政课课堂的供应内容,其自身知识版图与学生需求之间的鸿沟空前拉大。

    思政课本身是相对年轻的课程,新媒体时代其发展不可能止步不前,教育内容在发展过程中仍有拓展的空间。“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够以尖锐的、焦虑的和充满希望的方式对我们自己提出认识的关键问题,是因为我们处在这样一个时期,这个时期既产生盲目,又产生清醒,两者都是史无前例的”[13]。思政课作为全体学生的必修课,其安身立命的刚性理由是社会对人才进入有最低门槛要求,即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适应社会主义发展需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绘知识版图,即思政课要顺应时代背景的变化和学生需求的变迁,延伸知识边界,使原本固态化的思政课知识适应动态化的社会发展需求。社会对他们需要的人以及这样的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思想价值取向有明确预期,学生的学习行为也奔着这一预期前进,知识版图要在思政课基本理论的硬度知识基础上延伸出弹性知识,朝着社会预期目标重绘知识版图。

    (三)调整价值逻辑以服务学生个体需求

    思政课是国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服务于国家主流思想的传播也是开展思政课的逻辑起点。思政课依托课堂将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输送给学生,在切入方式上无论是施加影响、主动引导还是动员、转化都带有工具化的社会本位价值需求,这也是思政课的“市场饱和状态”却未获得应有效益的原因。社会本位的价值逻辑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偏向信息,即思政课服务社会的价值高于服务学生自身的价值,这就导致思政课社会价值本位与学生价值本位之间的逻辑冲突。

    事实上,思政课具有塑造立人之本、指引前途方向的重要作用,对学生自身而言理应是硬度需求并受益终身的,但是事实上在学生需求层面并没有赋予思政课这种应有的地位。重塑思政课的价值逻辑就是转换社会本位价值的逻辑,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增强思政课话语的主体关怀,实现思政课的人学转换。应当承认,以往封闭环境中的思政课,在对社会热点、敏感问题的回应上存在迟缓乃至缺位、失语的不足。在开放的环境中,思政课要做到有的放矢,就要应学生所求,积极回应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真正发挥解疑释惑的作用,塑造思政课服务学生的价值逻辑。

    猜你喜欢 思政课话语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社会科学家(2021年3期)2021-04-30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年13期)2021-01-14“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2020年3期)2020-11-16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话语新闻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推荐访问:路径 影响力 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