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行业特色高校仪器设备共享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路径研究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13 05:15:05 点击:

    袁春潮, 韩 卿, 赵 群, 姚宜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室与设备处, 陕西 西安 710126)

    “行业特色型高校是具有显著行业背景、 学科设置特色明显、 服务于行业生产实践的一类高等院校.”[1]近些年来, 随着依托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财政经费投入的显著增加, 行业特色高校仪器设备总值快速增长, 实验平台数量规模和建设水平快速提升, 为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和行业拔尖人才储备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从仪器设备共享效果和管理使用效能来看, 分散、 重复、 低效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遍性, 学科交叉融合的深度、 广度和高度不够, 行业特色高校仪器设备共享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氛围尚不浓厚, 机制尚未形成, 路径尚不清晰, 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并妥善解决.

    共享, 是新时代树立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 仪器设备共享既是国家的政策规定, 也是行业特色高校内涵发展的现实需要. 从政策层面来看, 自2004年7月, 国务院印发的由科技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财政部联合制定的《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 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提出“整合、 共享、 完善、 提高”的方针, 自此揭开了仪器设备共享研究和公共共享实验平台建设的序幕. 2014年12月, 国务院印发《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 将仪器设备共享进一步上升为国家意志. 国发〔2014〕70号文是仪器设备共享的纲领性文件, 有关国家部委、 地方政府机构和高校出台的制度、 意见、 政策、 细则均是出于落实国发〔2014〕70号文要求的具体行动. 2015年12月,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的指导意见》(教技厅〔2015〕4号), 对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共享相关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提出明确要求. 多年来,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科技部、 国家审计署及各省市有关部门对仪器设备共享工作高度重视, 纷纷出台支持举措. 科技部、 财政部已连续多年组织开展了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工作, 考核对象为部属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 重点考核单台套价值5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的运行使用效率和开放共享效果.

    从行业特色高校自身事业发展层面看, 依托于行业而产生的资源禀赋优势并非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当前, 国际高等教育的竞争日趋激烈, 无论是行业还是高校, 资源依托型的发展模式逐渐式微, 内涵发展之路才是提高质量水平和持续竞争力的关键. 因此, 为了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更好履行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的基本职能, 行业特色高校有必要立足仪器设备共享, 并以此推动更深层次、 更高水平的学科交叉融合, 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和事业发展质量. 与此同时, 需进一步反思新形势下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更好谋划未来出路.

    表1 国家有关仪器设备共享政策梳理

    学科交叉融合是催生新的学科增长点、 推动学科内涵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科学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科学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也是在多学科的交叉渗透中产生.”[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是学科建设发展、 学科交叉融合必不可少的条件保障和基础支撑, 仪器设备管理使用效能是影响学科交叉融合效果的重要因素. 对比高等学校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内在需求与实际效果, 行业特色高校仪器设备低水平重复购置问题屡见不鲜, 管理使用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这一问题由来已久, 成因复杂, 再不下决心加以解决, 对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十分不利, 长此以往, 会人为构成学科交叉融合的物理障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主动共享的意愿不强. 行业特色高校学科专业相近, 长期以来, 仪器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部门化、 团队化、 个人化”倾向, 整体上共享氛围不浓厚, 共享意愿不强烈, 老师之间、 团队之间、 学院之间、 学科之间习惯了各守一摊和各自为战, 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甚至闲置现象未得到根本改观. 主干优势学科经费、 资源有保障, 无需过多考虑生存问题, 客观上形成了发展舒适区;

    边缘弱势学科经费、 资源不足, 缺乏与主干优势学科交叉融合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在马太效应影响下, 长期以来发展空间越来越窄.

    二是支持共享的激励不足. 长期以来, 行业特色高校对仪器设备共享问题及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问题认识不足, 重视不够, 推进不力, 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学校顶层设计和统筹考虑. 仪器设备共享和学科交叉融合被作为两项关联性低的业务工作割裂, 常常只局限于各自业务领域. 尽管学科专业相近、 仪器设备“雷同”, 但受制于长期形成的思维惯性和利益格局, 实验平台、 学科平台建设的统筹度、 集成度不高, 公共属性弱化、 虚化, 共享仅是落实上级政策要求的应对举措, 名不副实, 仪器设备共享与学科交叉融合未形成良性互动.

    三是促进共享的机制不活. “完善的资源共享和开放式管理体制是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的保障, 也是各项管理工作制度化、 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根本.”[3]仪器设备共享既是学校行为, 是落实上级要求、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的规定动作;

    也是市场行为, 是行业特色高校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扩大收入来源和资源增量的自选动作. 行业特色高校依托行业生存发展, 仪器设备共享具有天然优势. 但从一定程度上看, 行业特色高校仪器设备共享机制设计不清晰、 激励政策不健全、 支持保障不到位的情况普遍存在, 有关制度虚大于实, 不接地气, 落地困难, 客观上造成了仪器设备共享工作开展的现实障碍.

    四是支撑共享的队伍不专. 仪器设备共享是管理基础上的附加内容, 是超越简单的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 实验技术队伍是开展仪器设备共享的行为主体, 是以仪器设备共享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力量. 但在实际工作中, 实验技术队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较于教学科研岗位的教师而言, 地位低, 待遇差, 考核要求与工作实际不匹配, 晋升名额有限, 上升通道狭窄等问题较为突出. 在行业特色高校中, 实验技术岗位教师群体的获得感、 体面感普遍不强. 除本职工作外, 他们无心思、 无动力开展仪器设备共享工作, 在缺乏有效引导和鼓励的情况下, 对学科交叉融合更是敬而远之, 远而疏之.

    仪器设备共享和学科交叉融合均是大势所趋, 行业特色高校应顺势而为,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以资源整合为主线, 以信息化、 专业化管理服务为支撑, 坚持“以增量资源撬动存量资源”的总体思路, 从组织建设、 平台建设、 制度建设、 队伍建设入手, 改进制度设计, 优化管理机制, 一体推进仪器设备共享, 切实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 为进一步凝聚共识, 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 行业特色高校要成立仪器设备共享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工作组, 组长由分管仪器设备、 学科建设的校领导共同担任, 将学科建设、 一流建设、 设备与资产、 本科教育教学、 研究生教育教学、 科研、 采购招标、 人事、 财务、 考评等有关职能部门和相关学院、 科技创新基地主要负责人纳入工作组. 作为重要的议事协调机构, 工作组负责协调、 推动和监督仪器设备共享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有关工作. 同时, 学科建设、 仪器设备共享归口管理部门要牵头建立协同工作机制, 定期就仪器设备购置、 实验场地安排、 实验平台建设等有关事项开展工作交流, 确保目标一致, 步调一致.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行业特色高校要进一步加强总体规划设计, 坚持综合施策, 多方发力, 着力解决仪器设备共享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 要充分简政放权, 加大共享收益返还力度, 扩大返还收益使用范围和共享工作成果运用. 例如, 仪器设备共享收益返还部分可考虑用于仪器设备的维修维护、 升级改造、 功能开发、 耗材补充、 技术培训和有关人员薪酬、 编制内人员绩效奖励等;

    将仪器设备共享收入按比例计入仪器设备依托单位自筹收入年度任务;

    对共享效果好的单位在实验用房分配、 运行补助基金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面向实验技术管理人员设立专项奖励基金等. 要建立软硬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 即“评估的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 内化性和外化性相统一, 现实性和潜在性相统一, 精确性和模糊性相统一, 个体性和社会性相统一”[4]. 充分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和运行效益, 切实增强有关单位和人员开展仪器设备共享工作的积极性. 在此基础上, 鼓励和吸引本学科之外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团队参与仪器设备的需求调研、 购置论证, 在使用管理工作中将仪器设备共享打造成学科交叉融合的加油站、 助推器.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队伍是关键. 行业特色高校应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实验技术岗位教师考核评价和绩效核算机制, 将仪器设备共享工作开展情况、 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情况纳入职称评审、 绩效奖励指标范畴. 多元化补充实验技术岗位教师队伍, 坚持实用主义, 在门槛标准方面不搞“一刀切”, 吸引最合适的人才. 加强业务能力培训, 力争使有关工作人员既会操作, 又知共享, 还懂学科, 提升职业化、 专业化水平, 着力激发释放队伍活力, 着力提升幸福感、 获得感、 体面感.

    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平台建设.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平台是基础. 行业特色高校要从严从紧从实做好仪器设备购置论证工作, 加大查重评议力度, 从源头上杜绝低水平重复问题继续蔓延. 同时, 从存量资源盘活和增量资源统筹两个层面, 进一步加强公共共享实验平台建设. 对学科专业联系紧密、 课程设置相近的有关学院, 充分考虑存量资源现状, 落实实验场地共用, 仪器设备共用, 为学科交叉融合提供公共空间. 加大学校筹划力度, 建设以分析测试共享中心为龙头, 在多个支撑不同学科方向各有侧重、 互相协作的校级公共实验平台, 更好地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 更好地为“双一流”建设服务.

    猜你喜欢 仪器设备交叉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潍坊学院学报(2021年2期)2021-07-22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山东水利(2020年12期)2021-01-18“六法”巧解分式方程初中生世界·八年级(2019年6期)2019-08-13原子荧光分析中应注意问题及其仪器设备维护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年1期)2018-02-08完美的特色党建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7年10期)2017-11-07连数小学生导刊(低年级)(2016年9期)2016-10-13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读者·校园版(2016年17期)2016-08-25连一连小学生导刊(低年级)(2016年6期)2016-07-02重视建、配、管、用过程管理 发挥仪器设备效能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年19期)2015-03-01

    推荐访问:仪器设备 交叉 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