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初中地理教学利用纪录片资源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研究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12 01:30:12 点击:

    李 丹

    纪录片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素材,经过适当艺术加工,以电视或电影为载体呈现给社会大众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形象与精神,在情感上与观众达到共鸣。而因为其从前期取材至中期创作再到后期剪辑均遵循着严密的逻辑路径,又使其具有深刻的教育价值,因此被视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学生价值观的培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地协调观作为价值观的分支之一,培养的是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以此解决自然人文问题的能力。在人地协调观中包含了科学自然观、科学资源观、科学环境观、科学人口观和科学发展观,它即时反映的内容与纪录片的特点相得益彰,在共同注入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完整了教育体系,优化了教育内容,提升了教育质量。

    (一)真实再现地理空间,奠定人地协调观培育基础

    地理课程宏观的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这项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对各个不同区域的地理事象进行充分的观察、认识,经过比较、分析、判断后逐步习得。纪录片丰富生动的视频(图片)资源,通过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时,可以为学生营造浸入感,让他们在直接经验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深入思考的载体,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区域认知能力,在量的积累中达到质变。《航拍中国》是培养区域认知能力最典型的一个纪录片,它采用空中拍摄的方法,把我国960 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按照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逐一介绍,让人们了解到各地的地形地貌、气候土壤、风土人情等,是不可多得的优质教育资源。

    (二)产生理性情感共鸣,引导人地协调观思考深入

    纪录片是由动态的视频、静态的图片、质美的文字和入情的解说构成的。它们为教学营造了极富感染力的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与之共情,一方面弥补了学生直接生活经验不足的缺点,另一方面循循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思考,提升了思考的针对性。纪录片《红线》的第二集是“水”,通过讲述云南滇池水藻打捞的故事,揭示了我国水污染严重的事实。故事的主人公李家新一边劳作一边说:“蓝藻多的时候,我们一只船一天能够打捞一吨蓝藻,我捞了十多年了,还没捞干净,年年治理,年年捞。”旁白随即说道:“全国废污水排放800 多亿吨,清理1 吨污水需要20 吨的清水,假设长江水是完全清澈的,那么即使用掉全部的长江水,都不足以稀释这些污水。”学生从多个感官系统接收的信息,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发展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使他们深刻感受到了水污染问题解决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启发了他们在生活中注意水污染、留意水污染治理信息的意识。[1]

    (三)构建多维交互情境,促进人地协调观整体思考

    人地关系协调涉及的内容非常多,与之对应的培养过程也是漫长和递进的。学生要想通过量的积累达成质的思考,就需要从更多的途径看到自己身处的自然环境、整个地球拥有的自然资源等。纪录片无疑是一个极好的载体,它所输出的内容是基于人文、自然的综合要素而成的,这些要素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展现了我们身处环境中各种被我们意识到或是没意识到的要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步养成整体思考的能力。纪录片《美丽中国》的第五集“沃土中原”讲述了华北平原人与自然相处的故事。在徐徐的讲述中学生不仅看到了华北平原丰富的物产,更通过解说了解到华北的丰饶是得益于黄土高原含有大量矿物质的土壤。而这些土壤通过穿境而过的黄河给华北平原带来了安居乐业,却让黄土高原苦不堪言。水土流失严重、植被严重破坏[2]。最可怕的是,因为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华北平原也开始遭受黄土漫卷狂风的侵袭。这个由地形、土壤、河流等自然资源与人类主观行为一起造成的恶劣局面让学生深刻理解了人地协调的内涵与重要性。

    (四)助力教学实践活动,检验人地协调观学习效果

    地理课作为文综的一部分,其实践性需要通过教学体现,人地协调观的培育也需要以多闻、多见、多实践得以强化。考虑到现实条件的限制,实地考察地形地貌、各类资源显然是不可能的。如八年级进入中国地理的学习后,教材按地域分成了北方、南方、西北、青藏等若干个板块,这些板块中介绍的内容完整展现了各地的地理风貌,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纪录片在这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可以让学生观看《美丽中国》《航拍中国》等纪录片,先在内心建立宏观的认知,尔后让学生在观看中,找到自己家乡的内容,从中提取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就近展开地理调查、制作各类地理模型等,有效降低实践活动的难度,多途径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把学习与实践自然地融在一起,也让教师有了更多的途径去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之后人地协调观的教学设计和调整提供了依据。[3]

    (一)导入纪录片,设置教学情境

    在课堂导入环节就为学生播放纪录片,吸引他们的注意,激活他们的兴趣,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让教师和学生一起在课堂上“活”起来,与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形成并行的关系。如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宏观地阐述了大洲、大洋的形成;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涉及的知识虽然全面但是程度较浅。教师可以以纪录片《地球脉动》作为载体,完整准确地表现地理情境,让学生全面了解大洲、大洋、陆地的知识,尔后从分析纪录片的内容开始探究人地关系,了解人在自然中的生存状态,初步启蒙学生人地协调观念的意识。[4]需要注意的是,导入环节时间不宜过长,教师或是在课前甚至学期初就布置好本学期需要观看的纪录片名录,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完成观看;或是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选取纪录片中的某几个片段,利用导入环节做感知性引领。导入环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不必局限于空间的限制。

    (二)分析纪录片,观察“人”“地”特征

    在观看纪录片后,学生的学习情境从平面走向了多维,其学习所须用到的已有知识也获得了内部链接的机会,让学生对信息的提取能力、情境的观察能力、从不同角度观察地理区域特征的能力均得到了锻炼。教师可以顺延纪录片中的地理情境,提出一系列问题,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补足纪录片在内容讲解上的不足,让学生从观看者回到学习者的角色,有的放矢地完成学习任务。如“天气与气候”这一单元主要选取气温与降水两个知识点讲解天气与气候,而这两个知识点是与人类生活连接最紧密、最常见的两种自然现象。教师以纪录片《家园》中的相关内容导入后,向学生提出第一个问题:天气与气候是同一个概念吗?在得到学生明确的回答后,学习被梳理成清晰的脉络得以往下进行。教师让学生继续观看从纪录片中筛选出的和气温(降水)有关的内容,提出第二个问题:人们通过什么方法记录气温的变化(统计降水量)?这部分内容涉及课本内的知识较多,学生完成起来并不困难,但是教师提出问题的关键是让学生除了知道课本中介绍的记录(统计)方法之外,还可以了解一部分课本中没有介绍的方法,如泰森多边形法、非接触式检测降雨量传感器等。这就需要学生去纪录片中提取有关信息。这时教师就可以提出第三个问题:人类为什么要创造出这么多方法去记录气温(统计降水量)?引导学生思考并通过列举实例的方法进行回答。这样一来,气温和降水就不再只是学生意识中的两个名词,而变成了与人们息息相关的自然现象。[5]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的后续问题均能引发学生对人地关系的主动思考。如年降水量2000 毫米以上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哪条纬线附近?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两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在中纬度地区,内陆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人地关系的思考既伸展了出去,也紧密围绕着文本,完成了“内—外—内”的学习循环。

    (三)交流纪录片,探究“人”“地”关系

    纪录片扩充的课堂维度让学生有了更多基于学习交流的资本,因此,教师在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后,必须留给学生充分思考与交流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地生成知识。延续上面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比较不同降水量地区的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学生分工合作,从各个渠道收集资料,在组内完成资料整合,以思维导图、小论文、学案等各种方式加以呈现,尔后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展示。组际之间通过展示可以继续补充本组的学习成果,最终形成一个全组合力、系统完成的学习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逐层深入了解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相连的本质,还明晰了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精选一些人地关系主题的纪录片播放,如《拯救地球》《家园》《人与自然》等,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对立统一关系的认识,了解到人类改造自然必须是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开展,否则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最终反噬人类的生存与发展。[6]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安排一些评价与反馈,以鼓励为主、修正为辅,在情感上达成一种激励性,让组内的成员更加团结,愿意更多地为小组的学习成果贡献力量,从而也对自己的知识、技能、价值观的增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践行纪录片,深化人地协调观

    大量纪录片的观看与探究,让学生已经构建出了人地协调观的框架和主张。为了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教师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周边选取最具典型意义的自然环境,确定实践的主题。尔后与学生一起讨论实践活动展开的方式,如地理实验、户外考察、自然观察等。接下来,遵循异质分组的原则对学生合理分组,让学生选出组长,商议各自分工。教师要掌握每个学生分工的具体内容,了解学生知识技能上的特长与不足,了解学生对人地协调观的理解程度。实践活动开始后,教师作为观察者和经验提供者,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让他们结合纪录片中传授的方法进行验证。如“水资源”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尝试用纪录片中提供的方法监测水质、控制水污染。[7]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尝试—失败—多次尝试”的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联系其他学科一起开展实践活动,扩大人文素养养成的基础,实现科科互助的良好循环。学生因为是身体力行,且在生活中将纪录片中的知识变成了可触可感的现实,会让他们学习的信心大增,对纪录片中的价值观念也会趋于认同。人地协调的重要性在学生—纪录片—实践活动之间形成的良好的关系逐步镌刻于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形成了学生的价值观念。

    地理课改后,课程的目标从三维整合成为四维,人地协调观居于核心位置,在自然性、人文性、科学性、发展性上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这让教育资源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与改善。纪录片作为一种优质且综合的资源进入课堂顺应了教育的发展趋势,其在情感性、教育性、主流价值观的引导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针对尚未成熟的纪录片教育资源运用模式,教育者要在实践中探索出合适的教育情境,提炼出纪录片和人地协调观培育的共同属性,通过教学环节(实践)的精心设计以及科学及时的引导,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极具借鉴价值的模式,让纪录片资源真正服务于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提升地理学科的教育质量。

    猜你喜欢 纪录片教师学生 最美教师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教师如何说课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8纪录片之页传记文学(2019年3期)2019-03-16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电影(2018年12期)2018-12-23纪录片之页传记文学(2018年11期)2018-11-13赶不走的学生作文世界(小学版)(2018年4期)2018-10-16学生写话快乐作文·低年级(2016年12期)2017-01-03圆我教师梦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电影新作(2014年4期)2014-02-27

    推荐访问:生人 纪录片 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