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竖”看也精彩!浅析“竖屏”短视频人物报道采写技巧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10 22:25:07 点击:

    文_倪雁强

    2013年后开始的媒体融合发展浪潮此起彼伏,这期间,传统媒体在视频领域也历经从无到有、从“稿件标配”到“精品化”战略的渐进过程。直到今天,随着抖音、快手、视频号等新一代社交平台上各大传媒集团的入驻,“竖屏”短视频新闻正逐渐成为更多读者阅读新闻产品的主流载体。

    我有幸在传统纸媒、门户网站、移动客户端等多个岗位上,经历了不同阶段融合转型的探索尝试。从专职摄影记者,进阶到融媒体记者,形式多样内容包容性更广的视频领域成了我在工作上研究学习的新方向。2019年末,天目新闻诞生。作为采写一线的记者,主打“竖屏”新闻这种更符合移动阅读习惯,颠覆传统“横屏”的新形式,让我对传统的影像表达技术在当下有了新的思考。本文以2021年度浙江新闻奖新媒体专题类一等奖作品《拾荒十年,不为生计!午夜街头这个佝偻的身影让人动容》为主要案例,谈谈原创“竖屏”短视频人物报道的采写心得。

    2021年7月,天目新闻客户端发布了一篇讲述部队转业后成为浙江大学教师、退休后热心助学时常午夜拾荒筹措助学资金的89岁老人王坤森“竖屏”短视频,引发全国范围的关注。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光明网等百余家主流媒体第一时间在各平台转载;
    CCTV2、浙江卫视、浙江日报等近10家央媒及省级媒体也迅速跟进报道。在微博平台上,#89岁退役军人拾荒10年帮助贫困学生#等相关话题阅读量累计达2亿以上,网友评论超6000条。

    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不久成立了以“王坤森”命名的助学金,不少爱心企业和个人慷慨献出爱心,慕名前来助力老人的爱心事业。

    一则3分13秒的原创新闻类短视频,在众多优秀作品中突出重围,身为稿件作者,我深知大流量正能量的背后,是天目新闻创新呈现形式,把镜头对准群众身边的“凡人善举”,回归人间真实,用小视角折射大情怀的创作理念。

    回顾创作历程,当天从傍晚一直跟拍到午夜,我全程尽量用跟随和倾听的方式记录下王坤森老人日常的拾荒过程,以及他与路人、家人的交流互动等真实场景。整个采访拍摄,我尝试用最小程度的“干扰”,保留人物形象本身的自然、立体,同时将受众迅速带入“身临其境”的状态。

    作为一则典型人物报道,我尽力避免一些单向的宣传套话和主观上的刻意引导,在采访中摒弃传统记者的提问语气,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去还原典型人物的内心逻辑。比如,我试图去解释“退休教师为何要执着用拾荒这一行为助学”的问题。在视频中,老人一边整理着废品,一边动情地说:“用自己的双手去帮助学生,这是我的心,我的爱心啊!”让之前所有对这个"偏执"老人的疑问,在情绪和逻辑上都得到了一定的解释。

    视频结尾,老人回到简陋的家中,认真清洗双手后,翻找出珍藏的文件。镜头扫过几张结对卡,定格在前不久刚收到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上,时值建党百年之际,视频中老人一声“太美了”的由衷感叹将全片的情绪拉升到了顶点。

    与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相比,这种纪实影像的呈现方式,尽可能减少了直面镜头讲述、第三人称介绍的“抽离感”,用更多的影像和声音的细节,让读者有身临现场的代入感。报道通过记录人物日常行为,呈现人物真实心理状态,让读者直观感受立体、完整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崇高品格、大爱精神。

    此后,以该片打头,一档名为“真实记录”的短视频栏目也应运而生。当年9月,浙江省委宣传部在省内各大主流媒体及新媒体平台推广《真实记录·之江美丽心灵》这一栏目形式,要求统一开设“之江美丽心灵”专栏,继续挖掘群众身边的“凡人善举”,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随着“真实记录”栏目的推出,在拾荒助学老人王坤森的故事之后,我的镜头聚焦过后半夜杭州街头的环卫工父子、关爱心智障碍青年的“失独”奶奶、淋巴癌晚期走上健美舞台的抗癌斗士等生活中平凡人不平凡事的现实题材。在不断积累与总结之后,我逐步摸索出了一套适用于“竖屏”呈现、符合当下短视频阅读习惯的镜头语言和拍摄技巧。

    从画面元素来说,一般的新闻报道,总体以采访、空镜和相关素材为主,其中,以人物报道为主的短视频产品,采访的比重相对较大。站在读者角度,长时间的口述段落容易让人产生阅读疲倦。因此,在拍摄人物时,我更偏重对事件的动态记录以增加沉浸感,用细节和事实来填充人物的立体感,而涉及需要采访来辅助说明的段落,则更倾向以“边做边说”或者“即兴问答”的形式来进行,让受访者以更加自然的状态出现在镜头里。

    2021年7月,王坤森老人在午夜拾荒,帮助困难学生圆大学梦

    在具体拍摄时,我常用前后变焦虚实变化或者镜头缓慢“环绕”的推摇动作,让采访画面有更接近纪录片风格的真实观感。在我看来,人在观看画面的时候,和摄像机取景的状态是不同的,大脑会自动处理和平衡画面的抖动及轻度位移,而定机位画面会因为缺失了轻微的摇移使得观感僵硬,并缺乏动态视觉重点。因此,在人物采访时,利用上述方式,使得背景随着镜头的轻微摇移,有利于观众在潜意识里不断构建画面所处场景,从而利用这种典型的动态视觉告知,让一个采访镜头更加充满环境的细节及所处的氛围。反之,一旦架起三脚架,布置好面光轮廓、别上麦克风的传统采访,往往打破受访人的放松状态,进入一种“不说人话”的别扭境遇,从而呈现出一种与生活相比不自然的观感。

    由于主要采用“不干扰”的方式,甚至在采访全程中,受访者按日常作息行进,只是一旁多了一个喜欢聊天的朋友,部分场面甚至不清楚记者到底何时开始录制,在最大程度还原真实性的同时,也对拍摄和采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我最常用的设备是R6微单和RF50mm定焦用于拍摄,有时外加一支罗德NTG指向型麦克风用于中长距离的收音。得益于相机较为出色的对焦防抖性能和整体不足1公斤的重量,我在拍摄时有更长的体能续航专注于细节的捕捉,同时,翻转屏的应用也方便了我对“竖屏”下构图的探索。

    谈及构图,我认为“竖屏”画幅也有自己的表现优势。总结自己拍摄的“竖屏”短视频新闻,无论是专题片还是日常报道,相对于以往“横屏”在大场景下优越的表现力、在“横轴”上的宽广,“竖屏”在中近景的表现力上可谓别具一格,窄长的画幅,更有利于排除两侧的干扰,并将纵轴上的信息量最大程度地体现。

    尤其是在人物报道中,“竖屏”算得上是为人体量身打造的专属画幅,在中景时,半身的构图能保留面部神态,也能在视频中展示出受访人肩部以下甚至手部的一些微小细节;
    而在特写镜头里,展示更多信息量的面部细节的同时,又不会因为画幅的切割而在观感上造成扭曲和拥挤的不适感。这些人物采访时的优势对于“横屏”来说,恰恰是容易暴露“大而空、小而挤”的短板。上述使用中近景为主的人物拍摄方式,很大程度会让读者提升对镜中人的关注感,更容易在情绪上引发共鸣。

    总结回顾这些“竖屏”短视频的创作之路,我深有感触。3年前,抖音狂潮席卷而来之时,传统媒体中也曾有过一种保守的“自负”观念。在当时,大部分内容嬉笑打闹,题材格调不高的竖屏短视频,也加深了不熟悉这一领域的传统媒体人的刻板印象。但在采写一线的我,却发现无论是在战疫一线,还是突然爆火的“拉面哥”家门口,抑或是举世瞩目的冬奥会现场,越来越多的受访者和我说“通过竖视频看到的新闻”,另外,在一个个新闻现场,我也发现,人们本能地拿起手机记录见闻。

    我想,作为主流媒体的专业记者,这种改变值得引起重视,新的传播阵地,需要我们改变传统话语的表达方式,落实在影像上,就是对过去熟悉的采写拍摄技术,在新传播环境下作出新的思考。对于客户端上的稿件,我更倾向于制作时长在2至3分钟的专题视频,但考虑更加适合快速阅读的新媒体平台推广,我过去的新闻摄影特长也在视频拍摄的构图等方面得到了新的运用。在拍摄的同时,我时常问自己,这次的选题是否有让人过目难忘的“名场面”,在环境声音和语言上,是否有让人记忆深刻的“金句”。因为这些闪光片段,更有利于新媒体编辑针对社交平台推广的素材快速提取,并作再加工,在这个画面主导的视频时代,优质的影像是对受众的尊重,也是收获流量、扩大传播影响力的必要因素。

    一年后雪夜回访拾荒退休教师,再次获得全网关注

    前几天,我再次回访了拾荒助学的王坤森老人。在冬日初雪的深夜,陪着老人边走边聊。在风雪中,老人推着三轮车前行,时不时和我说上几句,他告诉我,自己快走不动了,但爱心还将延续,他将多年的积蓄捐赠出来作为永久助学金,资助困难学生。

    老人的真挚再次感动全网。稿件发布当天,天目新闻新媒体编辑迅速对稿件进行了精编,雪夜路灯下老人仰头的画面成了全网热搜的泪目一幕。在微博平台,相关话题阅读量超亿次,超过130个账号转载该条视频,其中,人民日报在抖音、公众号、微博三端推送,特别是在微博平台,一天之内,两次转载了这篇视频报道,晚间一次更是配发评论:“融入生命的义举,让人肃然起敬”。

    如今,主流媒体在“竖屏”的表达呈现上日趋成熟,“横竖”之争,早已变成创意呈现中更多的一种选择。但对我而言,关于影像的探索,并未告一段落,比如在访谈类、生活方式类等题材,依旧可以看到需要提升的巨大空间。另外,我也需要警惕,逐渐打磨成型的报道风格,成为一种新的“公式化”套路,避免用一种固定解题思路的方式去对待新的新闻题材。因为新媒体平台更新迭代速度不断加快,受众对于新闻短视频作品的要求也在提升,这要求记者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充实内容深度,拓宽思维方式,紧跟时代,不断对当下环境作新的思考。

    猜你喜欢 竖屏 横屏与竖屏混合视频的创作方法初探声屏世界(2021年21期)2021-11-14竖屏视频中应对画面横向空间狭窄方法研究新闻研究导刊(2021年16期)2021-10-12微综艺发展现状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1年3期)2021-05-20群观后的狂欢行动传播力研究(2020年21期)2020-11-16竖屏微纪录片的生产特征和价值拓展传媒论坛(2020年14期)2020-09-02竖屏时代MG动画广告设计探索新媒体研究(2020年2期)2020-05-15“竖屏”叙事与融合新闻文化教育传媒研究(2020年2期)2020-04-17“后疫情时代”竖屏短视频的发展状况和趋势研究锦绣·中旬刊(2020年10期)2020-01-27论竖屏网络剧的兴起、主要特征与发展路径艺术评论(2019年11期)2019-11-12浅析竖屏影像的历史、现状及未来传媒评论(2019年7期)2019-10-10

    推荐访问:采写 浅析 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