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谱写强核奏鸣曲09精神永传承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10 18:25:15 点击:

    文/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党委宣传部

    摇篮广场

    1955年和1957年,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海面上接连出现了两艘核潜艇,这种具有强大机动性、续航性和隐蔽性的武器,在当时成为了一个国家最为倚重的战略力量之一。

    中国首艘核潜艇设计建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精彩的一笔,它使中国拥有了“第二次战略打击力量”,成为世界核大国。这是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是“两弹一星”所代表的尖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战线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突破技术封锁,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的老前辈们隐姓埋名、鞠躬尽瘁,在攻克核潜艇制造难关的同时,诞生了弥足珍贵的自强自立、求真务实、创新协同、拼搏奉献的“09精神”,谱写出一曲动人的强核旋律。

    如果要用四个字来形容核动力人,自立自强是永远绕不开的主题。在一穷二白、孤立无援的年代,也正是这四个字,带领核动力人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1958年6月27日,聂荣臻元帅向中央呈送了一份绝密报告——《关于开展研制导弹原子潜艇的报告》,在两天内得到毛泽东主席的圈阅批准,一支年轻的潜艇核动力设计团队随即组建起来,拉开了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序幕。

    毛主席发出伟大号召——“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成为核动力事业的初心和使命。周恩来总理也讲:“不仅原子弹要搞,核潜艇也要搞”“苏联不援助,我们就自己干。”

    在苏联政府撤走全部原子能专家之后,因为当时的国家形势,20 世纪60年代初经济困难,核潜艇研制工作暂时下马,但动力堆的研究设计工作一直没有停顿,理论攻关和科学试验仍在继续进行。

    没有资料、没有图样、没有设备、没有经验,连核潜艇的实物都没看到过,就这样,新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1965年,中央决定选择地处西南的一片山区作为建造核潜艇陆上模式堆的厂址,从全国调集数千名工程技术人员,要在那个毫无工业基础的地方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核动力研发综合基地,代号“九○九”。以中国核潜艇首任总师彭士禄、核动力专家赵仁恺为代表的八千军民先后从全国集中到了西南深山,开始了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的紧张研制攻关。他们当时来的时候只有一句话——“因为祖国需要”。

    核动力人最向往什么?每一个人,都会给你相同的答案:求真务实。他们的脚踏实地、不骄不躁,是手中最锋利的武器。

    他们紧锣密鼓地进行工程设计,认真学习、大胆试验,依照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创建了潜艇原型,开展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科学研究。在他们的努力中,各系统、设备、部件陆续完成设计,1967年4月,核潜艇陆上模式堆主厂房破土动工,建设正式启动。

    彭士禄事迹陈列室

    在这期间,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潜艇核动力“第一代总设计师”彭士禄,大家喜欢叫他“彭大胆”与“彭拍板”。1962年,彭士禄开始主持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和主要设备的前期开发。当时,许多人对“核动力”的知识都几乎为零,他们“有学电的、有学化工的、有学仪表的”,无论在设计还是在建造过程中,对某个技术上的问题意见不一致,甚至发生激烈的争论,就成了“家常便饭”。各种争论太多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出现这种情况,他就对研究人员说:“不要吵,做实验,用实验结果说话。根据实验结果,我来签字,我负责!”因为他办事果决,敢于负责,敢于拍板,得到了整个团体的爱戴。

    还有以细心果断著称的赵仁凯。一次,首艇试航发现,堆顶出水口温度有一摄氏度的偏差,并伴有轻微的响声。对此现象,原因分析争议很多。他当即断定,该故障是总装厂在安装时,安装不到位所致,故障会随运行而发展,必须检修。故障对当前堆的出功无碍,重要的是要严密监视运行。于是,他在故障分析报告上签字。他要求运行人员加强对噪声的监测,反应堆仍然可以保持一定的功率运行。对于赵仁恺的判断与决定,现场不少人都为他捏着一把汗。但他的自信和他的微笑使大家恢复了镇静,后来,结果证明了他的判断科学,人们对他更加敬仰。

    九○九文化广场

    核动力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为了做好这份事业,他们给自己的要求便是——创新协同。

    我国的核潜艇研制,没有外援、缺乏资料,可借鉴的东西极少,一切需要协作,需要创新。劲往一处使,全国26个省级行政机构1200多个单位的科技人员、工人、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取长补短、群策群力,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1967年,潜艇核动力装置急需研制一种利用反应堆逆动态技术测量反应的仪器,来度量反应堆离开临界的程度,这个物理参数对指导反应堆的运行、监督反应堆的安全至关重要。当时仅有的资料是国外杂志上的一张方框图。这个时候,核动力院前院长杨歧站了出来,经过他和陈雄月、谢玉琪等人一段时间的调研和刻苦攻关,并与北京无线电一厂合作,终于研制出了样机。该机的成功,为我国核潜艇陆上模式堆的设计、理论计算和校核及堆芯的设计改进,提供了大量的工程数据。尽管当时不评奖,但“军管会”还是破格给了他通令嘉奖。以后又分别获得了四川省和全国科学大会奖。

    创新之路远不止于此,在通过大量的研究、消化吸收反应仪技术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测量结果随探测器位置变化而变化的空间效应。当时,这是反应性测量中面临的一个技术难题,国外已经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但没有明显的进展。

    杨岐和其他科研人员一起,对落棒法反应性测量的空间效应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但没有获得突破性的进展。1980年,他带领课题组研制出了可消除空间效应的反应性仪,克服了空间效应,实现了反应堆测量技术的重大突破,被许多单位借鉴和引用,在多种堆型测试中,均获得良好的结果,1984年被国家评为发明三等奖。

    四合院

    没有一个核动力人会把“辛苦”挂在嘴边,因为经年累月的沉淀,让拼搏奉献变成了他们的一种本能。

    回望整个核潜艇研制的艰难征程,最简陋的条件和最复杂的科技融为一体,连接这两点的是核动力人所特有的拼搏奉献和牺牲精神。

    时针回拨到1965年。当时的九○九基地还是一片原始森林,人烟稀少、蛇虫混杂。刚来的人住老乡家,喝的是稻田和池塘水,自己盖草棚和干打垒房子。当时科研人员和家属登上闷罐车,许多人不知道去哪里,闷罐车走走停停,一个星期才到目的地。这里,生活区离工作区数十里地,没有燃料、没有蔬菜,子女只能被锁在家中与小人书做伴……有一次,前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来四川基地考察。他进了山沟里,想给远在日内瓦的夫人打电话报个“平安”,却被告知没有能通到国外的长途电话——这里打电话得经过地方邮局转接,通话质量差,与北京通话都得扯着嗓子喊。

    数不清的先辈们不惜以身犯险,以身试险,也要确保核潜艇的安全;
    一些试验,要挑战生命的极限,不少科研人员争先恐后的报名,写血书、遗书,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最艰难的事情留给自己。终于,在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经过半年的反应堆安装和调试,于1971年9月试航成功。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攻击型核潜艇正式交付海军。

    “09精神”既反映了先辈们秉承新中国独立自主的追求和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壮志,也反映了他们科学、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拼搏奉献、以身许国的壮志豪情。时至今日,“09精神”依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核动力人奋勇前行。

    在自强自立、求真务实、创新协同、拼搏奉献的“09精神”指引下,数以万计的核动力院人不知疲惫,科研生产任务保质保量完成、重大工程项目高效推进:华龙一号实现批量化建设,不久将与玲龙一号形成“双龙出海”格局;
    我国核燃料元件自主化进程不断推进;
    核电专用软件研发和试验验证工作压茬推进;
    核技术服务与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1335”战略目标圆满实现的同时,第三代平台全面建成,“第三次创业”任务也圆满完成。

    在这期间,无数的核动力青年接过先辈手中的大旗,让“09之魂”生生不息。

    设计所的罗英带领团队攻克了“龙首”一体化堆顶结构;
    一所的罗宁和同事们一起推动着中国医用同位素的飞速进步,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国产医用同位素产业奠定了基础;
    青年科学家汪量子带领团队研发出打破国外卡脖子问题用于同位素生产溶液堆的堆芯核设计软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忘我奋斗,离不开科学家精神的大力弘扬,而“09精神”这首强核奏鸣曲,将永远伴随核动力人满怀豪情、力同心踏入第四次创业,为促进中国核动力事业迈上新台阶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核动力反应堆核潜艇 VVER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中子输运计算程序系统的验证核安全(2022年3期)2022-06-29彭士禄:核动力事业的“垦荒牛”神剑(2021年3期)2021-08-14大揭秘——核潜艇的武器库小哥白尼(军事科学)(2020年12期)2021-01-18美国“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百科探秘·海底世界(2020年8期)2020-07-29核动力第一舰小哥白尼(军事科学)(2018年1期)2018-05-25——数字反应堆">虚拟反应堆
    ——数字反应堆中国核电(2018年2期)2018-01-14反应堆压力容器螺栓预紧数据智能化处理系统的设计中国核电(2017年1期)2017-05-17月球反应堆屏蔽研究载人航天(2016年4期)2016-12-01基于ASME Ⅲ核动力设备阀架抗冲击强度分析船海工程(2015年4期)2016-01-05倘若“菲莱”使用的是核动力太空探索(2015年10期)2015-07-18

    推荐访问:奏鸣曲 谱写 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