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化云南建设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10 12:25:13 点击:

    文 杜琼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论断明确了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定力和责任担当。云南作为一个后发展和欠发达地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化云南建设。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未来五年,是云南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打基础的关键五年,对云南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如期完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云南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保持较快增长,10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从2012年的1.1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71万亿元。民生明显改善,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政治生态逐年向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顺利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然而,从总体来看,云南仍是后发展和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到2035年,要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通过“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保安全、促团结”,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强云南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创新力和抗风险能力,使云南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云南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着眼“两个大局”,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云南省委、省政府在深入分析研究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在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要将云南打造成为强大国内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之间的战略纽带,“大循环、双循环”的重要支撑。要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就必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在国内大循环中,强化与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的合作发展,充分激活高质量发展潜力,在不断做大做优“蛋糕”的同时,切好分好“蛋糕”,有效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提升内需增长的能力;
    在国际大循环中,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坚持制造强省、质量强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竞争优势,拉长资源产业、基础原材料工业的链条,促进与南亚东南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为引领,扩大高质量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云南实现“三个定位”目标的必然要求。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要求云南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经过多年努力,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上,云南已创建1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市)、33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5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在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上,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在高原湖泊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空气污染治理等方面均取得较大成效;
    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上,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双向开放,推进互联互通和通关便利化。随着中老铁路的通车、中缅新通道的成功运营,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开放优势更加凸显。然而,从总体来看,云南在推进“三个定位”建设上,离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要求仍然还有一段距离。要全面实现“三个定位”的目标要求,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必须将高质量发展放在首要位置,推进民族地区全面发展、推进绿色低碳高效发展,推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

    区位优势。云南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的云南的优势在区位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云南作为连接我国内陆与南亚东南亚的门户枢纽作用,以中老铁路为依托,深化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合作发展;
    以中缅新通道建设为契机,畅通印度洋通道,加快推进与南亚及印度洋周边地区的合作发展,全面提升云南对周边国家的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

    资源优势。云南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云南农业资源丰富,气候类型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几乎囊括了从海南岛到黑龙江的各种气候类型,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我们要立足多样性资源这个独特基础,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云南有着丰富的绿色能源资源,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04亿千瓦,全省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85%,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0个百分点以上。我们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基地,做强绿色能源牌,打造绿色能源强省。云南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54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铅、锌、锡、磷、铜、银等25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3位,锡、铟矿储量居全国第1位,稀贵金属产量位居全球前列。我们要深刻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挥后发优势,通过技术创新优化存量,通过科技创新拓展增量,推动有色金属产业向纵深发展。

    特色产业优势。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云南特色产业优势日益凸显。云南农业生产基础好,茶叶、花卉、水果、蔬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等产品优势明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作出了贡献。我们要充分发挥高原特色农业优势,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推动茶叶、花卉、核桃、咖啡、水果等特色产业加快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切实提升云南特色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精品化、品牌化水平,做强高原特色农业。云南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守护好云南旅游这块金字招牌,推动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要求,大力改革创新,充分挖掘云南文化旅游资源,以文创产业提升旅游产业,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劳动力优势。2020年,云南劳动年龄人口达3093.4万,占人口比重为65.5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人口红利依然存在。我们应充分发挥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通过技能培训,储备大量高技能劳动者,为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发展出口导向型产业做好劳动力准备,以此吸引更多加工贸易企业落户云南、投资云南。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结合云南实际,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中共云南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云南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开创新时代云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决定》要求,推动实施“3815”战略发展目标,奋力推进实现三年上台阶、八年大发展、十五年大跨越,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推进云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突破传统发展思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思路决定出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的不合时宜的发展思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之中。对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给予最大的包容与支持,真正推动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
    充分发挥滇中、沿边、滇东北、滇西四大区域发展优势,有效融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区域联动发展与城乡协调发展;
    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以绿色低碳转型为基础,围绕国家“双碳”目标全力推进绿色发展;
    树立大沿边意识,充分发挥昆明市托管磨憨镇,共同建设国际口岸城市的示范作用,统筹边境州(市)与内陆州(市)协调联动发展,用活用好国家给予云南开放发展的优惠政策,将政策优势、开放平台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突破产业发展局限,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云南现代化建设最大的短板在于制造业,云南制造业的产业层次偏低,大多数产业链条短,产品处于价值链中低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我们必须聚焦产业发展新要求,优化完善现有产业规划、政策,谋划好未来产业发展布局。一是巩固云南优势产业领先地位,补齐高原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产业等优势产业短板,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二是推动云南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以新能源、新材料为突破,以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产业为支撑,打造一批推动云南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引擎;
    三是构建具有云南特色的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在巩固仓储、批发、零售业、餐饮、家政服务、邮电业传统服务业发展基础上,大力推动以金融、中介、物流配送、信息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并以信息技术、物流技术的发展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促使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发展。

    突破物流运输堵点,建设高效顺畅的现代物流体系。物流成本过高是长期困扰云南经济发展的难点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根据相关测算:公路、铁路、水路的运输价格分别约为1.1、0.3、0.02元/(吨·公里)。我们应抓住我国对外开放战略调整带来贸易通道格局变化机遇,充分发挥云南省发达水系作用,将水路运输发展提到议事日程上,积极推动以水富港、富宁港为枢纽的水公铁多式联运发展,大幅降低综合物流成本,构建高效顺畅的东进西出物流大通道,通过大通道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商贸、大商贸带动大发展。

    突破民营企业发展困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是现代化云南建设的重要内容。云南一要突破营商环境堵点,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解决体制机制深层次问题,解决政策执行“最后一公里”问题,打造让企业满意的营商环境;
    二要尊重企业家,弘扬企业家精神,云南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更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有效落实中央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民营企业家大胆创新,大胆开拓市场,为民营经济发展、民营企业家的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突破对外开放难点,加快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一是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充分用好用活国家赋予云南的各项开放发展的优惠政策,形成优势叠加效应,将政策优势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
    二是突破人才限制,创造条件引进和培养一批熟知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法的开放型人才,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内陆保税区、跨境经济合作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通过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的创新,推动云南成为我国沿边地区制度性开放的高地,使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地位更加凸显。

    猜你喜欢 云南优势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云南画报(2021年11期)2022-01-18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云南邀您来“吸氧”云南画报(2020年12期)2021-01-18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当代陕西(2020年20期)2020-11-27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矮的优势趣味(语文)(2020年3期)2020-07-27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2019年7期)2019-07-19“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8画与话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7年12期)2017-04-19

    推荐访问:云南 以高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