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加拿大中小学教育中的性别平等:背景、举措及启示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08 22:40:14 点击:

    易红郡,王宇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性别平等已成为文明国家所接受和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观;
    联合国也将性别平等作为衡量人类发展与各国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依据。加拿大作为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受女性主义影响颇深,性别平等是其倡导的重要理念,教育是其推进性别平等的重要途径。因此,加拿大十分强调中小学教育中性别平等的推进。如今,性别平等的原则和内容已融入加拿大中小学教育的各个领域。[1]其外交、贸易和发展部(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Trade and Development)将本国描述为性别平等领域国际公认的领导者与创新者。[2]加拿大在中小学教育中的性别平等推进方面进行了探索,其经验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目前,性别平等作为一种进步观念在教育和社会中得到广泛传播,但世界各地教育系统中的性别问题仍然很难克服,[3]真正的性别平等时代并没有来临。加拿大信奉性别平等的理念,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将中小学校作为促进性别平等的重要阵地。它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在推进中小学教育中的性别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保障学校性别平等的法律与政策

    首先,加拿大通过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性别平等权利。1982年颁布的《加拿大权利和自由宪章》(Canadian Charter of Rights and Freedoms)规定,公民不因种族、民族、出身、肤色、宗教、性别、年龄或身心缺陷而受歧视。[4]这是确保所有加拿大公民享有性别平等权利与待遇的最高法律依据,它能在法律层面上保障学校中男女的平等地位,使其不因性别差异而被区别对待。

    其次,加拿大通过相关法律与政策保障了学校中的性别平等。1988年的《教育法》在女性主义者的推动下进行了修订,并规定学校实施就业平等项目(主要指性别平等)。[5]1991年,萨斯喀彻温省制定的《教育的性别平等政策和实施准则》(Gender equality policy and 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in Education)规定了教育中性别平等的实施原则:所有学生都有权获得性别平等的学习环境;
    男女学习的不同方式应得到尊重;
    教师应使用无性别歧视的语言;
    实现性别平等需要学生、教师、教育组织与社区之间的合作。[6]2003年,新布伦瑞克省发布了《关于K-12优质教育议程的政策声明:高质量学校与高成效》(A Quality Learning Agenda Policy Statement on K-12: Quality Schools, High Results),提出要为尽可能多的学生提供无歧视的课堂环境,同时应加强教师的性别平等意识。[7]《接受学校法案》(Accepting Schools Act)于2012年通过,其重点是要求学校确保两性拥有平等的教育氛围。[8]此外,“国家政策的改变往往对性别平等有积极影响,它将促使更多的学校制定性别平等政策”[9]。可见,加拿大通过一系列保障学校性别平等的法律与政策,不仅规定了中小学校的性别平等责任,还为中小学教育中性别平等的推进提供了指导,使其有法可依,有政策可循。

    (二)促进学校性别平等的组织与机构

    其一,加拿大拥有负责统筹全局的全国性性别平等组织,它们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妇女地位部(Status of Women)与妇女地位皇家委员会(Royal Commission on the Status of Women)致力于推进所有领域的性别平等。前者负责管理性别分析工作,其宗旨是确保将性别平等纳入所有政策、项目与活动中;
    后者负责在所有领域给予男女平等的机会。例如,在教育领域,通过向所有学生(不论其性别)提供平等的学习待遇与机会,以帮助其实现个人潜力。[10]加拿大妇女与教育研究协会(Canadi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Women and Education)致力于探索教育领域中的性别问题,并在各个层面传播与性别和教育有关的研究报告,为性别问题和教育问题提供了国家平台。[11]教师联合会(Teacher Federations)致力于推进教师领域的性别平等,它是向教师提供性别平等政策、知识与工具的重要机构。同时,它负责提供妇女担任教育领导职位的机会与开发课堂中反性别歧视的资源等。

    其二,加拿大各省拥有致力于推进学校性别平等的委员会。这些委员会不仅得到了许多社会捐赠,也获得了一定政治支持。它们积极关注性别平等议题,注重推进教育中的性别平等。具体包括:为学校制定各种指导方针,落实中小学校的性别平等责任;
    收集与研究女性资料,出版女性刊物;
    为教师提供各种资源帮助,培养教师的性别平等意识;
    确保插图和课文能够平等地描绘男性和女性,以消除教材中的性别歧视等。例如,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性别平等咨询委员会(Gender Equity Advisory Committee)规定:所有学生都有机会享有性别平等的学习环境,以及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学校课程和未来职业的权利。[12]

    其三,加拿大各省拥有致力于推进学校性别平等的教师联合会。联合会主要开展与学校性别平等相关的项目与活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教师联合会(British Columbia Teachers′ Federation,简称BCTF)旨在帮助解决教育系统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其活动主要集中在学校课程、课堂互动与教师态度上,如为学校开发教学材料,为教师提供在职培训,为学生组织讲习班。此外,它还推动了国内其他地区的性别平等活动。例如,BCTF发起了第一届加拿大教师联合会妇女问题会议,即“挑战76:学校中的性别主义”(Challenge76:Sexism in Schools)。该会议召集了加拿大所有教师联合会的成员,注重讨论性别平等问题、制定相关行动战略与编制系列出版物,以实现更广泛的性别平等。[13]安大略省中学教师联合会(Ontario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Federation)于20世纪90年代初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即性别平等教育工作者委员会(Educators for Gender Equity,简称EDGE)。它既是自我教育的联盟,又是促进性别平等的教育机构。其主要目标是建立并维持一个性别平等的网络,即为处理性别问题的教师与政府、非政府组织及社区之间提供必要的联系,以促进中小学教育中的性别平等。[14]可以说,这些组织与机构通过各种措施将中小学教育与性别平等的推进关联起来,虽然它们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对中小学教育中性别平等的落实有着重要影响。

    (三)学校性别平等的文化与理念

    加拿大政府向全社会承诺:所有组织和机构必须将性别因素纳入制定的任何文件中(尤其是教育文件),并评估这些文件是否对男女产生任何潜在的影响。如今,加拿大所有法律、政策及项目的制定与实施,都要求有性别分析专家的参与,这充分体现了重视性别平等的文化与理念。[15]在教育领域,安大略省教育部门的一项调查发现,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安大略省学校的所有政策函件、指导纲要、课程文件及各种学习资源中都反映了性别平等的文化与理念。[16]

    另外,加拿大将性别平等作为对外教育援助倡导的重要理念。国际发展部部长玛丽·克劳德·比博(Marie Claude Bibeau)指出:“将加拿大的国际援助集中于充分赋予妇女和女孩平等的权利,是我们通过国际援助改变世界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到2021—2022年,加拿大将把不少于95%的国际援助用于改善妇女和女孩的生活。[17]在2005年的《国际政策声明》(International Policy Statement)中,加拿大将性别平等作为贯穿失败国家(Failed State)与脆弱国家(Fragile State)各领域工作的重点,尤其将“缩小与消除教育中的性别差异”确定为教育领域的重点工作。[18]随后,加拿大国际发展署(Canadia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gency,简称CIDA)制定了关于指导这些国家的工作准则。CIDA作为加拿大对外教育援助的重要机构,作出了普及教育的国际承诺,并致力于促进基础教育中的性别平等。为了在教育领域实现性别平等,CIDA采取了两种互为补充的方法:一是主流化措施,即CIDA将性别平等理念纳入教育的所有领域,以消除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
    二是针对性举措,即CIDA为那些得不到充分性别平等服务的男女提供特殊的安排,以增加其教育机会、质量与福利。[19]值得注意的是,CIDA从性别视角对教育的政策、规划、过程以及成果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并将性别观点纳入双边援助方案的主体内容。[20]总之,这些重视学校性别平等的文化与理念,对加拿大中小学教育中性别平等的推进有着重要影响,它们能从意识层面为后续的推进提供支撑。

    为了推进中小学教育中的性别平等,加拿大依靠自身的条件、前期工作积累的经验以及行动战略的连续性,积极采取各种有针对性的举措。这不仅有利于其独特优势的充分发挥,还能进一步推进其中小学教育中的性别平等。

    (一)构建无性别歧视的校园文化,营造性别平等的课堂氛围

    校园文化与课堂氛围尽管不是教学计划中的内容,但它却会对学生的性别平等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能深刻影响课程与教学的实施及效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加拿大中小学先后开展了一系列项目与活动,以构建无性别歧视的校园文化。1991年,多伦多教育委员会(Toronto Board of Education)成立了一年一度的中学生“关于性别主义的四天静思”(Parallel Four-Day Retreats on Sexism)项目。该项目的具体内容是:学校将40名男女高中生分成两队进行为期三天的讨论,重点探讨性别歧视等话题;
    随后,男女参与者于第四天聚在一起进行经验分享,并计划如何开展后续活动。[21]约克大学为9—10年级的女生开设了“职业范围”(Career-Scope)和“科学奥德赛”(Science-Odyssey)项目。[22]另一方面,在学校的课外活动中,教师会与学生一起讨论性别问题。活动主要包括:建立性别平等俱乐部,为女孩开设职业生涯日(Career Days),邀请女性演讲者参与学校活动,提供无性别歧视的课外阅读书目,为学生组织年度公平会议等。同时,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要求学生至少组织一次性别研讨会,以从不同层面增加学生的性别知识。[23]此外,自1990年以来,加拿大在中小学实施了“安全与关怀的学校政策”(Safe and Caring Schools Policies),以禁止性别歧视和欺凌,并允许教师在对学生的性别教育中使用适当的惩戒。[24]自1992年以来,加拿大中小学开始庆祝“妇女历史月”(Women′s History Month)活动,且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题。[25]

    为了营造性别平等的课堂氛围,加拿大提出了组织课堂活动和改进教师行为的建议,主张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在课堂活动和围绕课堂活动开展的非正式课程中,提高性别意识将有助于教师向班上所有学生传达不同的观点;
    而且教师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无形的性别课程”[26]。从总体上看,教师在课堂上主要采用了4种促进学生性别平等意识的教学方法:一是促进学生自我实现(不分性别)的方法,如讨论、辩论与榜样示范法;
    二是促进学生形成对性别行为具有积极认识的方法,如角色扮演与头脑风暴法;
    三是促进性别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如书面撰写或口头陈述对性别的看法;
    四是针对特定学科课程或所有学科的单一性别教育,如合作学习与单一性别学习。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每一学生的个人经历,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充满安全和关怀的学习环境等,都有利于营造性别平等的课堂氛围。[27]

    (二)为职前教师开设妇女学课程,支持在职教师推进性别平等

    为了推进中小学教育中的性别平等,加拿大十分注重对教师的培养与训练。为职前教师开设妇女学课程,是培养其性别平等意识的最有效途径。多伦多大学于2000年开设了多门妇女学课程。例如,“社会与教育中的女性主义视角”(Feminist perspectives in society and education)为学生揭示了女性主义在分析社会和教育方面所做的贡献;
    “妇女、全球化和都市化”(Women, glob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主要研究全球化和都市化进程对女性的冲击,并分析了妇女在其中的不利处境;
    “工作情境中的权力和性别差异”(Power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work situations)从多方面探讨了男女在各种工作场所遭遇的问题,如性别领域的不公平问题;
    “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女性问题”(Female problems in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and treatment)主要介绍女性发展和妇女心理学中的心理治疗原理、技术和方法。[28]可以肯定的是,各种妇女学课程的开设对于提高职前教师的性别意识有着重要作用。2006年,加拿大教育学院院长协会(Association of Canadian Deans of Education)签署了《教师教育协议》(Teacher Education Accord),号召教师应掌握多方面的教学技能,以平等、包容、民主的态度对待所有学生。此后,安大略省各大学开设的教师教育课程更加注重“平等”“包容”与“民主”等方面的内容。[29]

    开设体现性别平等的培训课程是支持在职教师推进性别平等的有效途径之一。2000年,加拿大和平教学中心(Canadian Centers for Teaching Peace)设置了体现性别平等的培训课程,其主要目标是使教育工作者能够认识到教育中性别不平等的本质,从而采取性别平等的干预措施,以确保教育过程的公平性。例如,为了认识男女学习方式的差异,教师需要意识到两性所处的不同社会生活。[30]此外,在教师的进修培训中,基本上都设置了与性别平等相关的课程,如性别平等与教师职务相关的课程,性别平等与性教育及性骚扰相关的课程等。另一方面,提供相关资源供在职教师学习也有利于其推进性别平等。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加拿大提供了一系列性别平等的学习资源。例如,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教师联合会通过课程援助服务,出版了各种支持教师推进性别平等的课程资源,如“社区妇女”(Women in the Community)、“加拿大著名妇女”(Famous Canadian Women);
    安大略省教育部门出版了一份名为《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和妇女研究》(Sex-Role stereotypingand women′s studies)的教师指南,其中包括学习单元、资源清单及对各级教师的教学建议;
    安大略省教育研究所(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还编制了妇女工具包(Women′s Kit),它是一套印刷品和视听材料,汇集了当时所有关于女性的教学内容。[31]

    (三)消除教材中的性别歧视,将性别平等元素纳入课程

    加拿大中小学教育中性别平等的推进离不开教材与课程的革新。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加拿大学者就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他们发现教材中的性别歧视是阻碍女孩成功的主要因素,而许多教材都存在这种问题。巴彻尔(Batcher)等人通过对安大略省小学4—6年级的教材进行分析发现,这些教材无一体现“积极的妇女形象”;
    北约克地区的一项研究也表明,1—3年级所使用的教材中存在大量的性别歧视现象。[32]为了回应这些研究,加拿大妇女地位皇家委员会于1970年发表了一份报告,建议教材要体现担任不同角色、从事不同职业的女性形象,以消除教材中的性别歧视。[33]此后,加拿大各省普遍致力于这一工作。截至1987年,加拿大所有省份均出台了一套指导方针或评价体系,以避免教材中再次出现性别歧视现象。从总体上看,加拿大消除教材中性别歧视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教材中增加正面的女性角色,编写“纠正性”教科书。例如,安大略省教育部门规定,在审议教材时要评估在语言使用、图案选择及对男女两性刻画等方面是否存在性别歧视,同时要求历史和文学教材中的两性角色必须保持平衡。[34]二是专门开发发出女性“声音”的教材。例如,卑诗省的教师联合会编制了《加拿大女名人》(Canadian women celebrities)与《从囚禁到选择:加拿大文学中的本土女性》(From imprisonment to choice: native women in Canadian literature)等一系列以女性为榜样的教材。[35]此外,加拿大的所有教材均采用交换模型(Interactive Model)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教材中的男女比例是否合理。[36]可以说,目前加拿大的教材已为推进中小学教育中的性别平等奠定了良好基础。

    加拿大注重挖掘已有课程中的性别平等成分,重视开设与性别平等相关的课程,从而将性别平等元素纳入已有课程与新课程。自1987年以来,相关研究者聚焦于妇女对加拿大历史、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贡献,之后这些信息很快以章节形式纳入现有课程,如性别平等被纳入英语、社会科学、家庭研究等。[37]另一方面,加拿大开设了“障碍与刻板印象”(Barriers and stereotypes)课程,它是职业教育中的一个模块,旨在让中学生了解性别和公平问题,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策略以促进性别平等。这一模块包含6个主题。从内容上看,每个主题都聚焦于工作障碍的某一方面;
    从形式上看,每个主题都在男女同校的教室中实施45—60分钟。[38]21世纪后,加拿大专门为男孩开设了家庭理财与家庭教育课,一些省份已将这些课程固定下来。此外,多伦多市为10—13岁的学生增设了“男孩照顾婴儿课”(Boys for Babies),旨在让男孩学习给婴儿洗澡、喂饭、换尿布等,这对于克服性别偏见十分有益。实践证明,这些男孩在同伴的陪伴与教师的鼓励下会展现出细心、温柔、关怀等女性品质,但并不会因此减少其本身的男子气。[39]

    加拿大凭借其条件与多种举措,在推进中小学教育中的性别平等方面作出了多方面的努力。换言之,学校性别平等的实现亟须政府、社会与学校重视和配合。因此,研究加拿大中小学教育中的性别平等,能为推动中小学校性别平等工作提供一定的启示。尤其是重视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作用,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等,无疑是推进中小学教育中性别平等的重要举措。

    (一)重视政府与社会组织对学校性别平等的推进作用

    中小学教育中性别平等的实现离不开政府与社会组织的支持。加拿大重视政府对学校性别平等的法律及政策保障,并注重将性别因素纳入制定的任何文件。从1982年的《加拿大权利和自由宪章》、1988年的《教育法》、1991年的《教育的性别平等政策和实施准则》、2003年的《关于K-12优质教育议程的政策声明:高质量学校与高成效》到2012年的《接受学校法案》等,都以性别分析视角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男女的性别平等权利,并对中小学教育中性别平等的实施作出具体而明确的规定(1982年宪法除外)。我国《教育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虽然明显保障了学校中女性的平等权利,却还待完善科学的性别分析、明确的实施方案及程序性的配套法规;
    同时也缺少专门针对学校性别平等的政策法规。因此,首先应从性别视角审视、制定与修订有关政策法规,同时要确保这些政策法规的可操作性与系统性;
    其次,应出台针对学校性别平等的实施指南,落实中小学校的性别平等责任,以确保学校性别平等的有序与有效开展。并且还需重视学校性别平等的文化与理念建构。为此,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传播支持学校性别平等的文化与理念,以推进中小学教育中的性别平等。

    加拿大重视通过社会组织与政府的通力合作推进学校中的性别平等。这些组织以独立或附属的形式分布于各级政府、各地方社会机构和各级各类学校,从而在体制上保障了中小学教育中的性别平等。同时,它们依托相关项目为推进学校中的性别平等提供了智力支持。我国妇联等部门在推进性别平等和维护女性权益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尚缺乏推进学校性别平等的部门。基于此,首先应加强对学校中的性别平等进行统筹规划,并通过设立相关机构保障具体的落实情况,以便为社会组织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社会组织应通过设立机构与整合资源等方式,为政府的学校性别平等推进工作提供助力。其次,政府与社会组织可依托相关项目主动投入到学校性别平等的推进工作中,根据自身的实际与优势,围绕学校性别平等的相关问题积极开展一系列可行性项目,以推进中小学教育中的性别平等。总之,政府与各社会组织应履行好作为学校建议者与平台提供者的角色,为学校性别平等计划的制定与信息平台的搭建提供帮助,以形成推进学校性别平等的重要外部力量。

    (二)建设具有性别平等意识与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

    中小学教育中性别平等的推进离不开广大教师的不懈努力,因此亟须建设具有性别平等意识与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如果“在职前教师培养中忽视性别平等,意味着进入课堂的新手教师无法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和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材料不利于女孩的表现和志向;
    缺少对性别平等的培训,教师会在教育男孩上比女孩更有成效,而这一切教师通常无法意识到”[40]。为此,加拿大十分注重在教师教育课程的开设中体现性别平等,如为职前教师开设妇女学课程,为在职教师开设体现性别平等的进修课程等;
    另一方面,加拿大积极为在职教师提供性别平等的学习资源,并对其进行各种形式的指导,如课程援助服务、妇女工具包及教师指南等,以建设具有性别平等意识与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我们对于教师在推进学校性别平等方面所发挥作用的认识还需进一步提高,换言之,目前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存在性别平等元素“悬空”的现象,性别平等被视为次要部分甚至被忽略;
    同时,也缺少体现性别平等的教师培训课程与针对在职教师的各种性别平等学习资源。

    首先,应将性别平等元素融入职前教师的教育课程与在职教师的培训课程,以培养教师的性别敏感意识与性别平等教育能力。具体而言,既可以考虑开设专门的性别平等课程,也可以考虑将性别平等元素纳入现有的课程体系。因为课程对于教师的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其次,应有针对性地为教师提供性别平等的学习资源,让其能够通过自学获得相关知识,进而有效减少教育各环节中的性别歧视。最后,只有教师先厘清观念并改变态度,才能推动校园出现性别平等的实质行动;
    只有当教师亲自经历和积极参与时,才能真正获得性别平等的意识与教育能力,并能在自身教育实践中主动关注性别平等。总之,教师本身所具备的意识与能力会影响学生的观念,因此建设具有性别平等意识与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尤为重要。

    (三)构建体现性别平等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课程对于推进中小学教育中的性别平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构建体现性别平等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包括校园文化、课堂氛围、教材内容、教育工作者的态度与行为等,它会对学生的性别平等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更会影响着显性课程的实施及效果。因此,加拿大试图重新思考课程设计,注重推进中小学的课程改革,重视将性别平等元素纳入显性课程,以充分彰显性别平等的理念;
    另一方面,加拿大注重建立无性别歧视的学习环境,努力消除教材中的性别歧视,以构建体现性别平等的隐性课程。我国国务院于2011年印发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了“教育工作全面贯彻性别平等原则”及“性别平等原则和理念在各级各类教育课程标准及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等目标,[41]但目前学校在隐性课程领域尚未得到充分认识。例如,涉及性别平等的课程内容比较有限;
    在课外活动(尤其是体育比赛)中,男生经常是主角,女生则更多地充当辅助角色;
    教师在课堂上没有采取有效促进两性平等的教学策略;
    在学生教材中也存在性别歧视的内容,等等。

    加拿大中小学教育中的性别平等之所以能有效推进,得益于体现性别平等的课程体系。鉴于此,应努力构建体现性别平等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第一,优化中小学的课程设置,积极开发体现性别平等的课程模块,将性别平等元素纳入课程体系。这并非是在男性课程的框架中寻找女性的位置,亦非要构建与男性课程相对立的女性课程,而是要致力于促进男女彼此的尊重与理解。同时,课程应体现多元与包容的理念。不仅要把女性的知识与贡献等内容纳入学校的正式课程,还应充分考虑性别、阶层与地域等的交互影响。第二,立足学校的具体情况开设符合自身发展的特色课程。例如,在校本课程中开设性别平等专题,帮助学生树立性别平等意识。第三,学校应通过讲座、文化沙龙等多种方式向师生传播性别平等理念;
    同时还应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使教师成为校园性别平等的文化传播者和实践者,为男女生创设无性别歧视的校园文化。第四,教师应合理运用各种有利于两性平等的教学策略,并在使用教学方法时兼顾男女学习风格的差异,以营造性别平等的课堂氛围。例如,女孩可能更适合小组合作与书面作业,而男孩通过个人学习和口头陈述或许会学习得更好。第五,识别并消除教材中的性别歧视,编写彰显男女平等文化的教科书。教师应积极关注教材中的性别歧视,主动对“歧视性”教材教学加以改进;
    另一方面,在编写教科书时应以平等与包容的文化代替单一性别文化,破除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塑造男女平等的两性形象。总之,在课程中充分体现性别平等理念是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

    如今,性别平等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议题。“人们对性别差异经久不衰的兴趣,不是依靠单纯的好奇心来维持的,而是来自于对性别公正问题的关切”[42]。国际社会普遍致力于消除中小学教育中的性别差异,并力图在教育的每一阶段实现性别平等。因为学校是新一代学习性别平等文化、培养性别平等观念的重要场所,性别平等的实现需要充分发挥中小学教育的作用。推进中小学教育中的性别平等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实现需要政府、社会与学校三方的合力。为此,加拿大凭借自身的条件,在政府、社会与学校的全面配合下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以推进中小学教育中的性别平等。我国作为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东道主,成为承诺推进性别主流化的国家之一,并取得了国际瞩目的成就。例如,在一些机构中开展了性别培训;
    在劳动领域建立了性别主流化机制等。[43]在国务院妇女儿童会的号召与推动下,我国已有部分学校开始探索如何在教育中体现性别平等理念。我们积极响应国际组织对性别平等的号召,并探索中国特色的男女平等之路,将性别平等理念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并使之系统化,以培养具有性别平等意识的学生与教育工作者,最终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猜你喜欢 加拿大教材学校 教材精读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21年10期)2022-01-18教材精读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21年9期)2021-12-06教材精读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21年11期)2021-03-08教材精读新世纪智能(英语备考)(2020年11期)2021-01-04我在加拿大留学的第一年新东方英语·中学版(2017年9期)2017-09-25学校推介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加拿大看病记海峡姐妹(2014年5期)2014-02-27远离是非之地环球时报(2009-05-12)2009-05-12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2期)2008-02-18去加拿大幼儿智力世界(2004年4期)2004-05-10

    推荐访问:加拿大 举措 中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