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山西省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文化消费研究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08 22:35:13 点击:

    王艳萍

    (太原师范学院 经济系, 山西 太原 030619)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素有“五千年文明看山西”的美称。悠久的历史和典型的黄土高原地理特征造就了山西省的文化特色。近几年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人均消费支出连年增加,已经完全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精神层面的问题,精神文化消费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如今是一个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消费新时代,文化消费的支出规模在不断扩大。山西省人民政府在《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17〕24号)中提出“创新发展文化消费”。由此可以看出,文化消费在山西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文化消费市场已成为山西省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所以对山西省城镇居民文化消费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且具有现实意义。

    文化消费是指对精神文化类产品及劳务的占有、欣赏、享受和使用。文化消费水平能够直接反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程度[1]14。由于文化消费的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统计年鉴,研究人员在分析文化消费问题时大多数选用了《统计年鉴》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这个指标来研究文化消费水平,因此本文采用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这个指标来分析山西省的城镇居民文化消费[2]。

    (一)文化消费支出持续增加,消费范围扩大

    经济的迅速发展表现为山西省城镇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购买力的逐步提高,生活消费品质不断改善,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持续增长,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15 510元增加到2019年的33 262元,增加了17 752元,平均每年增长8.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2010年的10 236元增加到2019年的21 159元,增加了10 923元,平均每年增长8.4%。与此同时,文化消费水平有所提高,2019年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 938元,比2010年增加了1 969元,年均增长10.8%;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13.9%。由此可知,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的增长速度慢于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增长速度、人均文化消费总量不高,但是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结构发生了转变,由物质需要型过渡到了注重自我实现需要型。

    图1 2010—2019年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情况(单位:元)

    山西省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不仅带来了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变,而且文化消费范围在扩大,人们不再满足传统的文化消费形式。随着网络游戏、抖音、微博、微信、网络自媒体、移动终端等新兴文化传播载体的不断出现,数字文化消费这一新形式开始兴起,人们的文化消费结构也由娱乐享受型向新技术消费型转变。与此同时,其他如摄影、绘画、观赏剧目、参观博物馆等文化活动也进入寻常百姓家中,居民的生活品位普遍提高。另外,体育锻炼、外出旅游度假等文教娱乐活动也成为了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新亮点。

    (二)教育消费成为文化消费的主要内容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城镇居民在就业、创业、学习等方面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家意识到要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必须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具体表现为主动参加电脑、软件、考研、考证、托福、雅思等培训班进行职业技能学习;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不惜花重金为孩子报考各种学习辅导班、各种素质提高班,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或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支持孩子上大学,继续考研究生、博士生,这些都促进了城镇居民教育支出的大大增加,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2010—2019年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逐年增加,到2019年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1 870元,较2010年增加了1 290元,同2010年相比年均增长13.9%。

    图2 2010—2019年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情况(单位:元)

    2010—2019年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也在逐年增加,到2019年达到了1 068元,同2010年相比年均增长6.8%,但增长速度慢于教育支出的增长速度,见图3:

    图3 2010—2019年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比情况

    从图3可以看出,2010—2019年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占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的比重从2010年的49.4%增加到2019年的64%,总体是增加趋势,从2013年开始占比已达60%以上;人均文化娱乐支出占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的比重从2010年的50.5%下降到2019年的36%,只有个别年份有所波动,总体是平稳下降的,平均占比在40%以下。由以上数据可见,教育消费成为山西省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中的刚性需求,而文化娱乐支出占比则不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三)纸质文化产品消费需求下降,网络文化产品消费需求增加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山西省城镇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无形文化产品,微信、网络视频、网络小说等成为人们生活的日常内容,造成人们对纸质文化产品消费需求逐渐下降。如2005年山西省每百人每天拥有报纸为27份,2010年下降为16.2份,2019年下降为14.9份;2005年山西省每人每年拥有期刊为1.8份,2010年下降为1.1份,2019年下降为0.6份,见图4:

    图4 2005—2019年山西省每百人每年拥有报纸、每人每年拥有期刊数 (单位:份)

    总之,山西省城镇居民对纸质文化产品的需求在不断下降,对网络文化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且网络文化产品还带来文化的多元化:参与主体的多元、形式的多元、审美标准的多元、价值取向的多元等。

    (四)文化娱乐耐用消费品呈现多样化

    人类文化消费一定程度上是通过文化娱乐产品体现的,山西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拥有的文化娱乐产品也越来越丰富多样:多功能移动电话、大屏幕液晶电视、平板电脑、数码相机、钢琴、小提琴、吉他等文化娱乐用品不断进入城镇居民家庭。2019年山西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城镇居民移动电话拥有量为242.3部/100户,其中接入互联网194部,占拥有量的80%;计算机拥有量为60台/100户,其中接入互联网44.9台,占拥有量的74.8%;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达到103台。以上数据表明城镇居民文化娱乐用品不仅结构变化明显,而且高档化、高科技化的需求更加凸显,家庭网络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

    (五)各类体育消费名目繁多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政府投资兴建的各种体育场地迅速增加,设施不断完善:2019年山西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山西全省有体育场239个,体育馆116个,分别比1978年增加了223个和113个。这些大型文化体育设施数量不断增加,充分满足了居民体育健身和文化娱乐的需求。与此同时,山西省城镇居民也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体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一项消费,乒乓球、足球、羽毛球、篮球、游泳、跑步、舞剑、广场舞、保龄球等各种体育健身活动越来越受人们喜爱,成为大多数家庭业余休闲生活的一部分。

    (六)外出旅游成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新时尚

    旅游消费作为文化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几年受到城镇居民的追捧。动车、飞机、小汽车等各种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为人们外出旅游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同时,随着“五一、国庆小长假”“春节假”以及企事业单位带薪休假政策的落实,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时间增多,越来越多的人把外出进行短距离和长途旅游作为一种时尚活动,掀起了旅游消费的热潮。旅游消费既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又大大提高了家庭文化素养。“十三五”期间,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团体旅游支出增长了2.7倍。近年来,山西省除五台山、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皇城相府、绵山、云冈石窟等5A级景区游客火爆外,一些“非主流”景区也通过丰富多彩的旅游和节日习俗吸引了大量游客。

    (七)公共文化消费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随着山西省全力打造文化产业的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山西省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数据显示,2019年山西全省广播人口覆盖率已达98.9%;电视人口覆盖率已达99.6%;有线电视用户已达382万户。2020年公共图书馆藏书量2 026.2万册,比1985年的0.3万册增加了2 025.9万册,是1985年的6 754倍。2017年,山西省城市市区拥有影剧院数79个,比1985年的62个增加了17个,是1985年的1.3倍。这些文化服务设施供给的增加也带来了文化消费的增加。

    (一)文化消费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生活必需品相比,文化产品属于奢侈品,因此文化消费在更大程度上会受到人们收入水平的影响。2019 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 358.8元,是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1.27倍,见图5。

    从图5可以看出,2010—2019年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相比,均低于全国水平,每年相差3 509.4元、3 844.8元、4 332.7元、4 209元、4 774.9元、5 366.8元、6 264.2元、7 364.2元、8 215.8元、9 096.8元,差距越来越大。由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进而导致文化产品消费支出的差距。

    图5 2010—2019年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相比

    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1 627.6元/人,是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的1.4倍,见图6。

    从图6可以看出,2010—2019年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均低于全国水平,每年相差459元、505元、617元、71元、115元、175元、199元、288元、336元、390元,而且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由此可见,山西省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影响着其文化消费。

    图6 2010—2019年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与全国对比

    (二)文化消费在居民总消费支出中占比不高

    从国际惯例上看,当年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及以上时,就会出现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人均GDP达到和超过5 000美元时,文化消费会进入高速增长。按2019年5月份汇率1美元兑6.3元人民币计算换算,2010—2019年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GDP已达3 000美元以上,但是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从2010年到2019年,每年增长率均没有达到发达国家16%~18%的文化消费增长水平,也落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例则增长较低,占比在12.5%~14.35%之间波动,见表1:

    表1 山西城镇居民人均GDP、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以及占比的变化 (单位:元)

    由表1可知,2010—2019年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生活消费性支出的比例有所上升,其中2010—2011年、2012—2015年,占比基本稳定,2015—2016年该占比有小幅回升,2016年该占比达到14.35%,但是从2017—2019年又相对稳定。文化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在14%以下,没有超过20%,总体文化消费热情不高。

    (三)不同收入群体之间文化消费支出差距

    根据2020年山西省统计年鉴的数据整理,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文化消费支出差距较大,见图7、图8:

    图7 2019年山西省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人均收支情况

    图8 2019年山西省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人均文化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

    由图7可知,2019年山西省高收入群体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低收入群体的4.6倍,中等收入群体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低收入群体的2.3倍;2019年中等收入群体的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是低等收入群体的1.5倍,高收入群体的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则是低收入群体的2倍。

    从图8可知,山西省城镇居民高收入群体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例为12%,反而比中等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低近2个、4个百分点,这说明低收入群体收入中用于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的比重更大,尤其是用于教育支出的比重更大。

    总之,不同收入群体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例仍然没有超过20%,文化消费潜力有待深挖。

    (四)不同收入群体每百户文化娱乐品拥有量差异

    不同收入群体由于其收入水平的不同,文化娱乐品的购买力以及拥有量差异明显,见图9:

    图9 2019年山西省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每百户文化娱乐品拥有量

    从图9可以看出,山西省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的彩电拥有量差异不大;高收入户接入互联网的移动电话是低收入户的1.1倍,中等收入户是低收入户的1.13倍;高收入户计算机拥有量是低收入户的1.4倍,中等收入户是低收入户的1.3倍;高收入户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拥有量是低收入户的1.6倍,中等收入户是低收入户的1.5倍;高收入户照相机拥有量是低收入户的8.1倍,中等收入户是低收入户的3.8倍。由此可见,收入的高低直接制约了人们对文化娱乐用品的拥有量。

    (五)不同收入群体文化消费的种类差别

    高收入群体包括私营企业主、中层管理者、商界名人等高端人群。高收入群体收入较高,不会为生存担忧,他们对大众化的文化消费已经兴趣不大,重心在追求高质量、高品质的精神享受。文化消费主要种类为上网,听音乐会,看话剧,出入高级餐厅、私人会所、舞厅,参加会展论坛,学习摄影,打高尔夫球,玩极限运动,旅游探险,甚至打麻将、进赌场。

    中等收入群体处于社会中间阶层,一般包括公务员、教师、医生、企业公司职员等大部分城市居民。中等收入群体不需要为温饱担忧,对自我发展比较看重,更加注重文化精神方面的享受。这一群体文化消费活动主要是看电视、上网、看书读报、健身运动(付费场所)、看戏剧歌舞、绘画书法、摄影、参观博物馆、国内旅游、健康养生、教育培训等。

    低收入群体是处于社会的底层,从事一些收入较低的劳动或者依靠社会救济生存的人。这些人收入仅够满足自身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没有更多的钱用于文化消费。因此低收入群体的文化消费种类较为简单,主要是看电视、打扑克、下象棋、打麻将、逛公园、唱歌、跳广场舞、玩网上免费游戏、去社区健身场所等,大部分是免费的文化消费。但是低收入群体在子女教育方面支出的比例较高,很多家庭省吃俭用,将日常的花销节省下来供子女上学。

    众所周知,影响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文化消费品价格和文化基础设施等。

    (一)可支配收入水平

    我们根据2011—2019年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的统计数据,以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自变量,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因变量进行了线性回归统计分析,结果回归系数为0.114,截距为-673.4,R2为0.965。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673.4+0.114X,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山西省城镇居民收入与文化消费之间有正相关的直接关系,山西省城镇居民每年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人,每年文化消费支出平均增加0.114元/人,可见居民的收入水平对文化消费有比较大的影响。居民收入水平越高,其文化消费水平也就越高,特别是人们在满足最基本生活需求后的剩余部分也越多,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也就会越高。判定系数R2为0.965,说明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有96.5%可以由回归方程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来解释,回归方程的拟合效果较好。

    但是对于山西省来讲,由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所以一直影响着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如2019年山西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 262元,超过3万元,比2010年增长了1.14倍。与2019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 358.8元相比,相差9 097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偏低,而山西省城镇低收入户的可支配收入仅为13 870元,仅仅是全国的四分之一,这就是山西省文化市场潜在的需求不能转化为实际消费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文化消费需求的弹性较大,在收入减少时,许多人最先削减的一定是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支出。

    (二)文化程度

    目前,对文化程度和消费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主要因为文化程度这个变量不容易量化,有些作者用受教育的程度来量化居民的文化程度水平,前几年有关专家作过一个教育程度对文化消费指数影响的研究(调查范围是浙江省居民,数据来源于《浙江新闻》),得出以下结论:居民文化消费结构在较大程度上受到了其教育程度或者说是文化水平的影响。居民受教育程度的差别不仅会影响到他们进行文化消费产品数量选择的不同,同时还会影响到他们对文化消费产品消费层次的选择。居民受教育的程度越高,相对文化层次也较高,文化消费水平就越高,二者是成正相关关系的。因此,提高人们的教育水平是提高文化消费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文化产品价格

    山西省文化产品的价格对文化消费需求会产生较大影响,而且一般文化消费需求弹性较大。将山西省2009年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设定为基期,价格指数定为100,依次计算每一年的文化消费价格指数,见图10:

    从图10可以看出,2010年到2019年山西省文化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了2.4,整体而言,山西省文化消费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持续稳定上涨。目前山西省城镇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价格偏高,比如山西大剧院演唱会、音乐会的门票价格大概在 100~680元之间波动,太原市影院的门票价格一般在20~35元之间,五星级在60~80元之间。相对于收入来讲,文化产品的价格还普遍偏高。价格确定主要包括制作成本和管理成本,制作成本因素比较刚性,但管理成本弹性就大了,管理部门过多、管理不到位不规范是导致文化消费昂贵的原因,比如,产品流通环节不顺畅,中间成本高;文化产品定价体系混乱,个别产品定价虚高等。

    (四)文化基础设施水平不足,且分布不均衡

    在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山西省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远远小于城镇居民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幅度。从2020年山西统计年鉴数据可以看出,2010—2019年山西省国有艺术表演团体的数量从2010年的167个下降到2019年的151个;文化馆数量从2010年的131个下降到2019年的130个;公共图书馆数量从2010年的126个增加到2019年的128个,仅增加2个;博物馆数量大量增加,2019年博物馆数量达到158个,比2010年的89个增加了69个。山西省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落后,不能为文化消费的升级起到很好的助力作用,同时公共文化设施的缺乏制约了人们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而且文化设施地区分布不均匀。从山西全省来看,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少年宫、影剧院等文化基础设施大部分集中于城市与县城核心商务圈或较繁华地带,而在一些小城市、小县城等偏远地区则相对较少,这种文化资源的不均衡地域分布阻碍了一大部分人的文化消费,制约了人们的文化消费行为。

    (五)文化产品供给不足

    从文化产品供给方面来看,山西省近年来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在实施文化强省战略上迈出了新步伐。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提出要像重视煤炭资源一样重视文化资源,要像重视煤炭产业一样重视文化产业。截至2018年底,山西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拥有资产1 712.01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16.6亿元,分别比2013年增长109.2%和36.13%。2018年,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44.0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6%。[3]

    关于山西省电视剧、电影故事片制作情况,见图11:

    图11 2011—2019年山西省电视剧、电影故事片制作情况(单位:部)

    从图11来看,山西省2017年电视剧制作相比2011年仅增加了11部,2017年电影故事片制作相比2011年增加了6部。2019年电视剧制作比2017年下降了8部,电影故事片制作为0部。相对于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山西省文化产品的供给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消费潜力的释放。文化产品供给的数量、质量与人们的需求严重不匹配,在文化市场上,提供给消费者的文化产品大都质量较低,内容单一,文化产品中精品偏少,且产品吸引力不强,不能满足人们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抑制了人们的文化消费潜力。

    山西省的文化消费起步晚、增速低,但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趋势,文化消费的总量不断攀升,文化消费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升级,成为扩大内需推动和助力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但同发达省份相比,山西省文化消费水平目前还比较低,文化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还不高。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对策来推动山西省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

    (一)增加城镇居民收入

    1.建立职工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

    文化消费作为人们的高层次消费,很大程度依赖于收入水平,因此要稳步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健全城镇职工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使其保持与物价水平同步增长。除了增加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支付外,还要改善收入结构,增加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与经营性收入,使得人们有能力进行文化消费。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城镇居民的后顾之忧

    由于人们对未来收入、养老、医疗、房贷等预期的不确定性的担忧,导致人们预防性储蓄动机和谨慎性消费支出意愿比较强,不敢更多地进行文化消费。因此要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让人们具有文化消费购买力,敢于消费,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3.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缩小文化消费差距

    缩小山西省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文化消费的差异,实现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均衡发展,需要山西省地方各级政府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政府在制定财政政策时必须考虑对低收入人群的支持力度,一方面要加大政府转移支付的力度,减免税收,另一方面地方各级政府可以通过举办各种职业技能培训班,对低收入人群免费进行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同时,政府还应提供一些公益的就业岗位吸纳低收入者就业,通过这些措施,增加低收入者的可支配收入,提高他们的文化消费水平。

    (二)促进文化产品价格理性回归

    城镇居民对文化产品的消费直接受文化产品价格高低的影响,文化产品与服务不仅价格高,而且变化比较大,一些大众消费的文化产品并不普惠。为了让中低收入居民能消费起文化产品,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出台一些政策,对提供大众化的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文化企业提供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降低文化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产品的价格。另外,应推动文化产业市场化,调整优化报业、出版、广播影视、演艺、文化旅游、印刷、会展等产业结构,打造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文化企业集团和文化产品,通过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助力文化产品与服务价格回归理性。

    (三)加大公共文化设施的投资力度,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文化消费设施

    鉴于山西省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薄弱,而文化消费人口巨大,因此要一方面加大对文化馆、图书馆、少年宫、纪念馆等设施的资源、人员投入,新建文化广场、娱乐中心等活动中心,丰富居民文化消费的场所与资源;另一方面要以长远、整体、创新的观念,建设高雅、风格鲜明、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化的文化基础设施,以现代化的服务提高效率,使其成为展示山西省各地历史文化与时代风貌,体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趋向的标志性文化设施,营造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环境。对于中心地带的文化设施要不断优化升级,培育文化产业群,发展文化产业基地,同时还要重视城市非中心的边缘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以释放更多潜在的文化需求。

    (四)发挥山西文化资源优势,创新文化产品供给,满足人们各种文化消费需求

    山西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于一体,文化资源很丰富。但是,山西省文化产品市场上存在着文化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这种不匹配制约着人们的文化需求。只有不断加大文化产品,特别是优秀文化产品的供给,才能有效降低居民文化消费的成本,让老百姓消费得起,进而消费得多。因此,一要丰富文化产品种类,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大众化的文化用品和服务,满足不同收入层次、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地区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将文化产品与休闲旅游等服务性消费相结合,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培育消费热点、拓展消费渠道、提高消费层次。二要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不断推出质量过硬、特色鲜明、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并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遏制低俗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净化文化消费环境。三要积极发展文化消费信贷,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分期付款、低息贷款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消费和生产的信贷产品,丰富大众文化产品供给,激发中低收入群体潜在的文化消费需求。

    (五)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培育壮大文化消费主体

    文化消费的主体是居民,在文化消费的过程中居民应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消费形式。因此,政府有必要对消费者进行宣传和引导,帮助城镇居民逐步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念,以此拉动公众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一方面引导居民形成科学合理的文化消费观。通过电视、新闻、网络等媒体的力量,加强对文化消费品的宣传力度,拓宽消费者接收文化消费信息的渠道,通过舆论导向、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方式,将文化消费的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中,推动全民文化消费教育,帮助居民逐步建立科学的消费观。另一方面为居民创造良好的文化消费氛围。通过组织一些大众化的文化活动,如文化演出、社区文艺活动等,吸引更多的文化消费者参与到文化消费活动中,引导人们参加文化实践,体验先进文化。只有不断提升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消费观念,积极培育和壮大文化消费主体,才能有效带动山西省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持续提高。

    (六)实施文化消费补贴惠民工程

    山西省应积极推进城镇文化消费市场建设。首先,对公共的文化场所,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公园、体育场等要实行全部免费开放。其次,实施面向低收入群体的“文化消费补贴惠民工程”,完善政府向社会提供低价文化产品补贴机制,尤其要加强对困难家庭、残障人士等低收入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文化消费补贴主要用于补贴图书、影视、文化演出、文化娱乐等大众文化消费项目,以及免费发放一定数量的电子文化惠民消费券。消费者持券在签约指定商户以同等额现金按一定比例消费使用。低收入群体可以使用这种消费券享受多元化的文化福利,如购买舞剧、戏剧、音乐会、电影及旅游景点门票均可享受到补贴。降低文化产品与服务价格,让普通百姓都能够体验到文化生活乐趣,从而刺激旅游消费增长,使文化消费成为山西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猜你喜欢 文化娱乐城镇居民山西省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7期)2022-08-26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福建轻纺(2022年4期)2022-06-01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11-27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今日农业(2020年13期)2020-12-15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火花(2018年3期)2018-03-30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领导决策信息(2017年9期)2017-05-04GAFAT新格局电视指南(2016年11期)2016-12-20“城中村”农民文化娱乐生活存在问题研究青年文学家(2015年2期)2016-05-09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6期)2014-03-11

    推荐访问:山西省 城镇居民 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