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大学生格律诗词创作技巧初探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07 23:15:05 点击:

    张永义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06)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诗词文化类节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1]中华诗词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情感体验和价值取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2]2523,诗歌能够真切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反映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变化。“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由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古诗文一度受到强烈冲击,被边缘化的趋势日益明显。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党和国家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全国高校陆续成立诗社并创办诗词刊物,大学生们纷纷加入学习格律诗词、创作格律诗词的队伍,掀起了继承和传播中华格律诗词的热潮。

    (一)创新传承中华诗词

    大学生学习格律诗词创作,不仅要学习诗词的格律特点,还要通过掌握格律诗词这种文学样式的创作技法,深刻理解中华诗词蕴含的价值取向、家国情怀,感受诗词的辞情之美、声韵之美和意境之美,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诗词这门古老的艺术在当代中国焕发新的生命活力。学习诗词诵读、吟咏和鉴赏并不能满足年轻人学习中华传统诗词的需要,通过古典诗词来滋养心灵、澡雪精神、提升传统文化修养,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自觉主动的审美追求。大学生只有掌握诗词格律,读写结合,投身诗词创作实践,才能继往圣之绝学,更好地创新传承中华诗词。

    (二)涵养大学生品格

    “写诗填词不是复古,也不是播弄风月,而是实实在在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和文化底蕴的加强有着重要的意义[3]。”杨叔子曾呼吁让中华传统诗词走进大学校园,让中华诗词融入大学生心灵、陶冶大学生情感、锤炼大学生思维,让中华诗词在大学校园中再铸辉煌[4]。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心浮气躁、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抗挫力较差等特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受到外界负面因素的影响,而中华传统诗词创作能很好地引导大学生重塑健全人格。

    叶嘉莹指出:“古典诗词是生命的感发与融入,伟大诗人是用自己的生活来实践自己诗篇的,在那些诗篇中蓄积了古代伟大诗人所有心灵、智能、品格、襟抱和修养。”[5]古诗词体现的正直、高尚的文人品格,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昂扬向上的品格,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在困难面前振奋精神并提升耐挫力。中华传统诗词讲究委婉、含蓄,有助于大学生平和内敛人格的养成,格律诗词的锤词炼句有助于大学生沉稳个性的养成。

    当下大学生格律诗词创作的整体现状令人堪忧,各高校诗词社团虽如雨后春笋,校园诗词刊物和微信公众号也屡见不鲜,但大学生创作的格律诗词普遍存在不合格律、题材狭窄、结构散乱和语言匮乏等问题。笔者仅就大学生诗词习作中普遍存在的落韵、失黏失对、平仄误用和对仗不够工整等现象略作分析。

    (一)落韵

    蝶兴花馨水清清,燕鸣夜宁叶青青。夜来雨打花枝落,朝曦风拂杜鹃啼。(《无题》)

    这首七绝不仅句意混杂,不符合平仄交错黏对的规则,而且存在着明显的落韵问题。韵脚“清、青、啼”分别归属于平水韵下平声八庚韵部、九青韵部和上平声八齐韵部。因此,该诗未能做到一韵到底。

    静享雨落窗沿声,室内犹有读书语。一帘秋雨青山老,闲看书籍月光同。(《秋雨》)

    这首七绝句意重出,首句和第三句皆写秋雨,结句又出现了月光,不合物态常情。整首诗失黏失对,不仅未能一韵到底,而且偶句出现了以仄声字收尾的弊病。

    三载六月丑时降,味火而狂性嚣张。陈塘重浪剑刎颈,红莲重生世无双。(《哪吒》)

    这首七绝虽然做到了偶句押韵,但是两个韵字“张”“双”分别归平水韵下平声七阳韵部和上平声三江韵部,导致不同韵部混押的现象。

    (二)失黏和失对

    芦苇丛边清风起,秋湖潋滟映晚霞。离人桥上思旧赋,北雁声声唤归家。(《思乡》)

    这首七绝虽然符合押韵要求,但是通篇失对。首句“丛边清风”连续四字皆是平声,次句“潋滟映晚”连续四字皆是仄声,显然不符合一句诗中平仄必须交错的要求。第三句的第四字“上”和第六字“旧”皆是仄声,结句的第四字“声”和第六字“归”皆是平声,亦不合律。

    檐下枝来春俏好,晕动明明月流光。撷来三分青天色,和若梨花入梦香。(《无题》)

    这首七绝首联失对,次句的第二字应平而误用仄声、第四字应仄而误用平声。第三句未做到平仄交替,并且和次句平仄不相近似,明显失黏。

    碧穹万里皆若空,垂柳千绦亦无穷。再道花洲风光好,莫若相约春雨中。(《百花洲》)

    这首七绝符合押韵要求,但是通篇失黏失对。结句第四字“约”为入声字,误用为平声。

    泡沫如影幻,飘扬起舞飞。洒落一瞬间,白映冬花开。(《雪》)

    这首五绝通篇失黏失对,首句和第三句平仄未能交错,结句更以“冬花开”三个平声字收尾,显然不合格律要求。

    (三)平仄误用

    相思一笑又催春,莫问风花误却身。不论珠帘花影事,此生念忆旧春人。(《念春》)

    这首七绝的第三句平仄有误,“论”表示“评论、不论”等意思时,应为平声。

    离歌一曲断肠后,灯影憧憧夜雨时。欲泪无端思明月,不教相思梦里栖。(《别词》)

    这首七绝尾联失对。“教”表示“使、令”之意,应读为平声。

    少年逢乐事,忙趁好春光。但教踏车去,不觉油菜香。(《学车》)

    这首五绝尾联失对。“但教”之“教”应读为平声,“觉”是入声字,应作仄声使用。

    2.17 我刊已全文入网“清华同方、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凡向本刊投稿并录用的稿件文章,将一律由编辑部统一纳入数据库,凡有异议者,请在来稿中注明。本刊所付稿酬已包含刊物内容上网服务报酬,不再另付。

    河清芦苇老,云淡露珠凉。阵阵南飞雁,浓浓秋菊香。风寒催叶落,霜重令虫藏。若问何时暖,来春百卉芳。(《秋》)

    这首五律颈联失对:“令”表示“使、让”之意,应读为平声;
    “令虫藏”是典型的“三平尾”,不合律。

    (四)对仗不工

    弯弯影中月,袅袅月中船。鲩鱼翔游底,倔泥化入塘。(《鲩鱼》)

    这首五绝不仅存在落韵、失黏失对、词不达意等问题,首联亦不构成对仗,“中”字明显重出。

    半生零落复归南,毅魄英魂在此间。政客犹将伶剧戏,夷酋便作饭资谈。身拘租界多凌辱,命陷俘营尽役鞭。勋首却遭宵小误,秋风萧瑟是年年。(《叹八百壮士》)

    这首七律存在明显的落韵现象:“南”“谈”是平水韵下平声十三覃韵部韵字,“鞭”“年”是下平声一先韵部韵字,“间”是上平声十五删韵部韵字。此外,颈联以“凌辱”与“役鞭”设对,不够工整。

    细雨初停闻淡晓,推窗映入画中霞。虹街青岳融怡色,丹叶红枫胜锦花。去雁徘徊伤暮霭,新蝶彳亍恋归家。游徒勿念乡园景,人语黄昏是落涯。(《霁后忆乡》)

    这首七律的遣词造句过于生硬。“淡晓”和“落涯”欠妥,“彳、亍”二字突兀。颔联以“虹街青岳”对“丹叶红枫”,颇为勉强。颈联以“伤暮霭”对“恋归家”,更有凑韵之嫌,并且“蝶”为入声字,无法与同为仄声的“雁”构成对仗。

    中天空净映疏星,两岸灯光照水明。水色铺陈流翡翠,波光潋滟散星辰。花灯萤耀明清夜,幽树光寒立水滨。灯影碧空心旷净,一川明水伴君行。(《静夜河滨》)

    这首七律不仅存在落韵现象,而且句式杂糅、语意重出,不够精警凝练。“水”“灯”和“明”字散落于多句之中。中间两联对仗欠斟酌,“明清夜”和“立水滨”对仗不工。

    针对格律诗词创作存在的常见问题,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四声和押韵知识、分辨平仄异读现象、掌握必要的对仗等形式技巧予以解决。

    (一)四声和押韵

    中古音四声分为平、上、去、入。对于今人而言,真正棘手的是入声字的辨别,因为平声字分为阴平和阳平,不影响对一首律诗或绝句的平仄判断。入声字到了近古时期逐渐消亡,分化为平声、上声和去声,而现代汉语里经常出现平仄两读的现象。尤其是那些今音读为平声的入声字,在唐宋诗词里是作为仄声处理的,学生如果不能正确识别,就会造成误用。据统计,派入阴平和阳平的中古入声字,除少数冷僻字外,将近600 个[6]137。其实,一般读者不需要专门学习深奥的中古音知识,也无需按照声韵母和偏旁部首对入声字进行归类整理,只需要通过以下两条简单途径,即可大致辨识入声字。其一,可以利用平水韵字表进行入声字检索,比如借助《佩文韵府》《诗韵合璧》《词林正韵》等韵书,或者通过网络在线检索和诗词工具网站的关注下载,或者将普通话中读为平声的常见入声字列为简表,通过反复浏览加深印象。其二,可以反复诵读清人王鉴的《四声纂句》收录的平上去入四声组词,把握入声字发音急促质实的特点,或者将那些押入声韵的唐宋诗词名篇找出诵读,标注其韵脚,即可在短时间之内掌握一批入声字。分清四声之后,学生还必须弄懂格律诗押韵的三条规则:必须押平水韵中的平声韵;
    在同一个平声韵中选择韵字并一押到底,有时首句可入邻韵;
    偶句必须押韵。首句收尾可平可仄,每一联诗的句尾必定押韵。

    掌握近体诗的押韵规则,有助于在诗词阅读和创作中判定读音,兹略举两例加以说明。比如,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的名字读音向来有所争议,“参”既可读为参加之“参”,也可读作参商之“参”。宋人作诗多有以“岑参”为韵脚的,如廖行之的七律《书怀》的韵脚为“衫、骖、南、谈、参”。该诗尾联写道:“闻道秋郊足佳趣,好奇谁复似岑参。”刘克庄七律《又和感旧四首》颈联为“畏垒屡丰愧桑楚,汉喜虽小屈岑参”,“参”和“骖、南、柑、酣”同为该诗韵脚。检索可知,这些韵字均出自平水韵下平声十三覃韵部,应读为cān。叶嘉莹依据岑参的显赫家世(曾祖、伯祖和伯父先后位列宰相)以及其兄名为岑况提供了另一佐证,认为诗人得名岑参,是因为父辈冀望其将来“参与到中央权要的地位”[7]94。再如,陶渊明五言古诗《读〈山海经〉》(其一)通篇采用偶句押韵,疏、庐、书、蔬、图、如等都是平声韵脚,据此可知该诗中“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里的韵脚“俱”字也不例外。事实上,“俱”出自平水韵上平声七虞韵部,中古音里只读为平声。杜甫五律《春夜喜雨》颈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七绝《戏为六绝句》(其二)中的“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均是例证。

    (二)平仄

    近体诗的平仄规则讲求交错黏对,一句之中,必须做到平声和仄声相间交错;
    同一联之中,平仄相对(对立),相邻两联之间,平仄相黏(近似)。以七言律绝为例,平仄句式的定格共有四种。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以A、a、B、b 句式来分别标识: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A 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a 句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B 句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b 句式)

    近体诗的四种平仄格式看似复杂,五、七言律诗和绝句合计有十六种平仄变化格式,实际上这四种诗体的平仄变化规律都是相同的。以七绝为例,无非是ABbA、aBbA、BAaB、bAaB 这四种变化格式。a 或b 仄声收尾句式只可能在诗的每一联上句出现,因为偶句必须押韵的规则,每一联下句必定使用A 或B 平声收尾句式。掌握了近体诗的平仄规则,有助于在诗词创作中判定一些古今异音字的平仄读音,避免误读误用。平仄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古今字音不同。比如:“场”今音分为上声和阳平,而中古音只作平声,属于平水韵下平声七阳韵字;
    “究”今音读为阴平,而中古音只作仄声,属于平水韵去声二十六宥韵字;
    “拥”今音读为阴平,而中古音只作仄声,属于平水韵上声二肿韵字。二是平仄两读。比如:“令”在平水韵里分属下平声八庚和去声二十四敬韵部,表示“命令、号令”之意时为仄声,表示“使、让”之意时为平声;
    “醒”在平水韵里分属下平声九青和上声二十四迥韵部,表示“清醒、醒酒”之意,依据句中平仄及押韵要求,有时读为平声;
    “听”在平水韵里分属下平声九青和去声二十五径韵部,表示“倾听、聆听”之意,依据句中平仄及押韵要求,有时应读为仄声;
    “看”在平水韵里分属上平声十四寒和去声十五翰韵字,作“观看、看看(渐渐、转瞬)”之意时,依据句中平仄及押韵要求,应读为平声;
    “当”在平水韵里分属下平声七阳和去声二十三漾韵部,作为“当作、只当”之意时应读为去声;
    “教”在平水韵里分属下平声三肴和去声十九效韵部,表示“使令”之意时读平声,表示“教化、教学”之意时读仄声。

    (三)对仗

    古典诗词都注重形式之美,并非只有格律诗词才讲求对仗、复沓等形式技巧。《古诗十九首》中对仗句式并不稀见,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诗经》中的《周南·关雎》《周南·桃夭》《秦风·蒹葭》等名篇,都具有重章复唱的韵律之美,如人物对、鸟兽对、草木对、数目对、叠字对、互成对、双拟对、借对、流水对等。以下笔者以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的一种特殊对仗形式——列锦对为例,分析中国诗词常用的意象并置手法。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这些诗人精心选择的意象如繁花簇锦般堆叠在一起,排列并置,构成了一组密集的意象群,往往暗含着今昔对照和时空转换,带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黄庭坚的《寄黄几复》中,桃李春风既是写景物节令,也是对青春岁月的回顾;
    一杯酒既是写朋友之间的宴饮之欢,也有藐视功名及时行乐之意,且用典自然,不露痕迹。下句中的“江湖夜雨”既写地处偏远环境冷清,也是对世事艰险人生失落的隐喻。诗人触景伤情,抚今追昔,最终将过去十年间的种种遭际、对友人的思念和未来的隐忧都归置于此刻独对的一盏孤灯之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灯烛意象很容易引发无尽的联想和感动,杜甫《赠卫八处士》里的“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杜甫《羌村三首》里的“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里的“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及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预想的西窗剪烛话旧场景,都能使读者自然而然地产生联想。这是因为中国诗词向来注重心物交融和兴发感动,也就是词学家顾随所强调的诗不是教训人,而是心灵的推而化之,倾力表现的乃是“整个人格的活动”[8]5。

    中国诗词里的经典意象和场景比比皆是,例如秋水蒹葭、红叶题诗、人面桃花、折柳赠别和明月相思。学生在创作诗词时如果能够了解作品及其背后蕴藏的人物、故事和习俗,正确地化用典故,就能有效深化诗词内涵。值得注意的是,切忌从字面本身的意义去翻译诗句,否则会破坏诗歌意境,减损作品的丰富意蕴。比如晏几道小令《临江仙》中的对仗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如果仅仅按照字面意思去翻译和理解,就会索然无味。对于这一现象,叶维廉认为是由于文言和白话的句法迥然不同造成的,因为诗意的产生有时需要依赖词语的模糊性。晏几道词作的那种清澈玲珑的境界与读者的审美感受并无隔阂,经过白话翻译之后“景物的独立自主性和客观性受到侵扰”[9]19,反而变成了直白僵死的画面,难以引发读者的丰富联想。

    古典诗词中的对仗、复沓、意象并置等修辞技法对英美意象派、新超现实主义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埃兹拉·庞德、罗伯特·勃莱、加里·斯奈德、杰克·吉尔伯特等西方现代诗人的诗作,带有明显的李白、王维等唐代诗人作品的影子。废名的《十二月十九夜》、卞之琳的《断章》、张枣的《镜中》、柏桦的《在清朝》、欧阳江河的《一分钟,天人老矣》等中国现当代诗歌,也不乏古典诗词的回声。教师在诗词写作教学中可以让大学生尝试着将唐宋诗词名篇改写成现代诗,使他们充分感受文言和白话的区别,从意象的选择、词语的双关、诗情的营造、时空的转换运用等更深的层面上去领略古典诗词的魅力。

    此外,大学生在诗词写作训练中还可以在语言锤炼、句意檃栝和章法结构等方面多下功夫,不妨着重阅读杜甫、李商隐、黄庭坚、元好问、王士禛、黄景仁、龚自珍等历代诗家的律绝名篇,或者选择曾国藩编纂的《十八家诗钞》、陈衍编选的《宋诗精华录》、钱锺书《宋诗选注》、朱孝臧编选的《宋词三百首》、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等诗词选本精读一家,或者选择夏承焘、詹安泰、刘永济、叶嘉莹等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的名家校注评点本,反复揣摩,次韵仿写。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有所收获。

    猜你喜欢 仄声平声格律 論詞樂“均拍”對詞體格律之投影词学(2022年1期)2022-10-27格律诗词中散文化句式小议中华诗词(2019年10期)2019-09-19宫毯:所谓礼仪尽在脚下方寸格律间学生天地(2019年36期)2019-08-25吟出古诗之美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9年5期)2019-06-13谈诗词格律的极端化中华诗词(2019年9期)2019-05-21揣一本词典走天涯恋爱婚姻家庭(2017年18期)2017-12-26揣一本词典走天涯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7年6期)2017-06-20贞观的“观”读平读仄?文史杂志(2014年3期)2014-06-09病联曝光台对联(2013年8期)2013-06-25转入普通话平声的常用古入声字表对联(2011年14期)2011-09-18

    推荐访问:格律 初探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