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原发型肝细胞癌与肝脏不典型血管瘤的CT特征分析及鉴别诊断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07 05:25:10 点击:

    李光芒

    (淮安市淮安区淮安医院CT室,江苏 淮安 223200)

    原发型肝细胞癌一般是指原发于上皮组织的肝恶性肿瘤现象,主要是由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家族史、遗传因素、长期服用被污染的食物等等因素导致的[1-2],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肝区疼痛,且多为刺痛、胀痛及持续性钝痛、肝肿大、质地坚硬、结节或巨块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针对原发型肝细胞癌患者来说有效的诊断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原发型肝细胞癌这一疾病极易和肝囊肿、肝硬化及肝血管瘤等混淆[3],特别是肝脏不典型血管瘤,由于肝脏不典型血管瘤和原发型肝细胞癌在影像学表现上存在一定的共性,使得临床诊断出现一定的障碍[4]。因此,有效的鉴别诊断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原发型肝细胞癌和肝脏不典型血管瘤的CT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案,我院针对收治的原发型肝细胞癌15例和肝脏不典型血管瘤19例进行了观察。

    1.1 临床资料

    针对我院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原发型肝细胞癌患者15例及肝脏不典型血管瘤患者1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5例原发型肝细胞癌患者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6例,最大年龄为78岁,最小年龄为41岁,年龄均值为(59.96±5.47)岁,病程时间1至5年,平均病程为(2.21±1.36)年;
    19例肝脏不典型血管瘤患者中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12例,最大年龄为79岁,最小年龄为40岁,年龄均值为(57.97±5.96)岁,病程时间2至5年,平均病程为(2.25±1.33)年。

    对原发型肝细胞癌患者及肝脏不典型血管瘤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小且可比性高。本研究开始之前,所有原发型肝细胞癌患者及肝脏不典型血管瘤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观察的目的、形式、内容和结果等进行了详细了解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协议,本次观察均在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下通过。

    1.2 方法

    针对原发型肝细胞癌患者及肝脏不典型血管瘤患者分别实施CT扫描的诊断,具体如下: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16排多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扫描,扫描前交代患者相应的注意事项,确认患者身上不存在任何金属物质后给予患者碘过敏试验,为患者实施腹部平扫处理后给予增强扫描,首先采用高压注射器快速注射100ml安射利,将注射速度集中在一秒2.5ml左右,在注射后的30秒、75秒、120秒等时间段给予螺旋CT的扫描处理,主要包括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扫描,在注射对比剂之后的7min再次给予扫描的处理。在扫描结束后由2位以上、具有丰富阅片经验的主任医师对所得CT影像图片进行分析,并对比原发型肝细胞癌患者及肝脏不典型血管瘤患者的CT特征。

    1.3 观察指标

    针对原发型肝细胞癌患者及肝脏不典型血管瘤患者两种疾病患者实施CT平扫和CT增强扫描后所得的CT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和阐述。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处理,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原发型肝细胞癌患者及肝脏不典型血管瘤的CT平扫特征

    经CT平扫后,15例原发型肝细胞癌患者中存在结节型病灶的患者为3例,存在巨块型病灶的患者为12例,且12例患者的肝脏图像显示已变形,轮廓发生变化;
    其中11例患者呈现为低密度影像的表现,而4例患者呈现为病灶图像的高密度影表现,低密度影表现中有6例患者的病灶中心已出现坏死且密度不均匀的表现。经CT平扫后,19例肝脏不典型血管瘤患者的病灶全部表现为低密度影,其中,椭圆形病灶为11例,圆形病灶为8例,且具有较为清晰的边界及较为均匀的密度表现。

    2.2 原发型肝细胞癌患者及肝脏不典型血管瘤的CT增强扫描特征

    经CT增强扫描后,15例原发型肝细胞癌患者中的CT特征为快进快出,30秒动脉期过程中由于病灶的供血较为活跃,造影十分明显,75秒门静脉期的过程中存在肝内正常组织的供血较为活跃且存在较为明显的造影。120秒平衡器的过程中,肝内组织和血管对比剂存在较为均匀的分布状态,且肝内血管影均已小时,延迟7分钟的扫描中CT图像不存在任何显著性的特点。经CT增强扫描后,19例肝脏不典型血管瘤表现为延迟强化图像,在30秒的动脉期过程中,病灶呈现为速度较快且较为均匀的强化表现,75秒门静脉期的过程中存在周边强化的表现,120秒扫描图像强化的区域不断的向中央地区进行延伸,在延迟7分钟的扫描过程中,图像显示为病灶强化较为明显,且存在较为充盈的对比剂。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及生活环境的变化,现阶段临床中原发型肝细胞癌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原发型肝细胞癌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将会导致死亡现象的出现[5]。对于原发型肝细胞癌患者来说,早期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在对原发型肝细胞癌进行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发现,经CT扫描后的影像学表现与肝脏不典型血管瘤存在一定的共性,临床中经常发生误诊的现象。临床报道显示,原发型肝细胞癌的诊断难度并不大,临床诊断过程中应结合病史、影像学表现和查体等等方式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肝脏属于双重血供的器官,其中20%左右的血流来源于肝动脉,剩余的来源于门静脉,而病灶一般由肝动脉进行供血[6]。因此通过临床中CT增强扫描的方式能强化病灶影,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比剂流至门静脉,肝脏的正常组织造影不断增强,显示的病灶特点为快进快出的表现。而相对于较容易混淆的肝脏不典型血管瘤来说,肝脏血管瘤多属于海绵状的血管良性肿瘤,一般发生于女性群体中,针对肝脏不典型血管瘤患者实施CT扫描后发现其CT特征与原发型肝细胞癌不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病灶多数为椭圆形或圆形的具有较为清晰边界的低密度影,通过CT增强扫描后主要表现为瘤体被充填的现象,对比剂充填4周后逐渐向病灶中心进行延伸和扩展,且瘤体越大,所需的填充时间就越长,这可以说明CT增强图像表现多属于延迟的增强表现[7]。当瘤体出现增大现象后对周围器官具有一定的压迫作用,导致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及腹部包块症状的出现,与原发型肝细胞癌存在症状上的一致性。因此,临床在诊断原发型肝细胞癌及肝脏不典型血管瘤的过程中应结合查体、临床症状、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鉴别诊断,最大程度上减少误诊及漏诊现象的出现,为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8]。本研究结果显示,肝脏不典型血管瘤和原发型肝细胞癌两种疾病患者在接受CT平扫后,两者之间的CT特征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极易导致临床漏诊及误诊现象的出现,针对这一现象临床中应针对收治的患者开展进一步的CT增强扫描,通过CT增强扫描、症状和病史相结合的诊断能发现两者之间较为明显的差异,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促进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针对原发型肝细胞癌和肝脏不典型血管瘤患者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应通过CT增强扫描的诊断进一步明确两者之间的临床特征,减少误诊和漏诊现象,建议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实施。

    猜你喜欢 肝细胞典型病灶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小学生作文(低年级适用)(2022年10期)2022-10-31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关系研究进展传染病信息(2022年2期)2022-07-15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不同深度病变中的可重复性评价肿瘤影像学(2022年3期)2022-07-13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13期)2022-05-10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2期)2022-03-29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1期)2022-02-28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放射学实践(2021年6期)2021-06-21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现代临床医学(2021年1期)2021-01-26《圆》典型易错题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2019年11期)2019-09-10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医学信息(2018年14期)2018-10-30

    推荐访问:肝脏 鉴别 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