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汲取“四史”思想精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07 01:05:08 点击:

    秦 文 彭廷虎

    中国共产党继承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存史、学史、治史、用史的优秀传统,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鲜明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史鉴今,砥砺前行,汲取“四史”思想精华,传承“四史”磅礴力量。新时期有新任务,新使命呼唤新理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一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要求我们继往开来,不断汲取历史思想精髓,坚定爱党爱国的理想信念。

    “四史”虽然各有其特色、有其各自所属的“知识”,但它们在理论归属、实践逻辑上相互贯通并紧密联系。

    理论上,“四史”统一于唯物史观。研究历史的目的在于探索历史本质和历史规律,而非历史过程的碎片和细节,从而真正“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70页。“四史”的时间跨度各有长短,社会主义史前后跨越五百多年,党史跨越百余年,新中国史七十余年,改革开放四十余年;
    叙事主体各有侧重,既有相互包含的大体背景,也有彼此补充的具体细节,如果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引,在学习“四史”时,就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就会错过重点,就没有办法汲取思想精华。只有在唯物史观的科学指引下,才能学会区分历史现象和历史本质,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并掌握历史运行的规律。

    具体内容上的差异并不阻碍理论实质的统一,“四史”在历史本质和历史规律上都高度统一于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在科学的实践观基础上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就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回顾“四史”之间的联系,可以很明显地体会到唯物史观在“四史”中一以贯之。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理解“四史”,才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社会主义史起源于社会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凸显的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②《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3页。资本主义无法处理因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而产生的危机,于是“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③《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4页。,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从此拉开了大幕。在中国共产党党史和新中国史中,唯物史观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社会基本矛盾在半封建半殖民的旧中国时代下的成果,也是中国人民选择的解决方案,新中国的建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的收获和成就。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后,人民内部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定。随着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随着全面小康进入决胜阶段,“四史”也即将进入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阶段,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唯物史观的坚持。

    实践上,“四史”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回顾“四史”中所有的历史实践过程,都能找到相同的主题,就是将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社会主义史从最宏观的视角出发,叙述了从古到今整个世界的社会主义实践过程;
    新中国史和党史关注社会主义在中国范围内的实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改革开放史则体现了四十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实践。从古到今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以及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是一脉相承的,“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也不能用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挫折否定整个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不能否定”的重要论述》,载《中共党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编辑部,2013年第11期,第5—11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历程,是对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极具意义的探索。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②《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18年5月4日。

    从“四史”的具体内容看,可以发现它们的时间顺序与逻辑顺序具有连贯性和一致性。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尖锐化,《乌托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起点,但是无产阶级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让社会主义从精神力量日益变为物质力量,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催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激发中国无产阶级觉醒,从而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以社会主义为目标建立新社会、新国家;
    而新中国史也同时是党领导中华民族建设社会主义、追求民族复兴的历史,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多种解答思路的历史;
    改革开放史是社会主义充分结合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历史,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所突破的历史。“四史”通过社会主义建设这个实践主题,能完美地联系并且贯通。通过梳理“四史”的知识谱系,我们更能深刻地体会到社会主义的来之不易、中国共产党的难能可贵、新中国的成之唯艰、改革开放的艰苦之处,更进一步明白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认真学习历史,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提供重要精神动力。只有透过历史的表象,探寻历史长河中的规律性认识,才能真正解释中华民族能够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根本原因,才能使“四个自信”具有深厚根基。“四史”学习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是我们增强“四个自信”的有力保障。坚持“四个自信”,是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内在动力,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继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动力保障。“四史”凝结着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积攒的珍贵经验,承载着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矢志复兴的民族精神。我们应当在不断学习“四史”中汲取理论智慧和精神能量,厚植爱党爱国的“四个自信”。

    在中国共产党对道路抉择的智慧中坚定“四个自信”。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编:《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554页。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就是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中国近代史的长河里,无数历史群星和有志之士进行了艰苦探索,其中出现过的各种主义和思潮均以失败结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诞生出了正确的革命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必然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我们从未改变自己的路,在世界的东方,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光彩。学习“四史”,我们就会深切感受到我们党在什么历史条件下,怎样经过反复比较和总结,最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就会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

    在中国共产党面对重大转折时的勇气中坚定“四个自信”。回顾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斗争史、新中国的伟大成就史,可以清楚看到:中国共产党在每一个重大历史节点都能保持自觉和清醒,化险为夷、转危为机。比如在第一次大革命形势突然不利时,尚未成熟的中国共产党立刻召开了“八七会议”,及时清算了右倾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策略,给思维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出路。比如在苏区反“围剿”败军之际,在中国共产党生死存亡之秋,党及时召开遵义会议,果断纠正了军事上的“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保存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又比如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党和国家长期处在“左”倾错误影响下,但是中国共产党以坚定的理论勇气和实践勇气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学习“四史”,才能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难之重与成果之巨,在重大历史转折点上,中国共产党总能睥睨群山,拨开思维的迷雾,让中国号巨轮沿着正确的方向航行,进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人间正道。

    在中国共产党直面伟大斗争的豪气中坚定“四个自信”。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有矛盾就有斗争,斗争才会胜利。回顾历史,当“九·一八”事变爆发时,民族存亡与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上升为主要矛盾,刚刚站稳脚跟的中国共产党以国家和民族为重,以豪气冲天的姿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了无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最终取得了与日本帝国主义斗争、与法西斯斗争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马上将要开启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有自信、有能力、有实力实现和捍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面对极不平凡的成就,中国共产党没有在喝彩声、赞美声中丧失革命意志和革命精神,而是秉持“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精神,继续坚持伟大斗争。学习“四史”,我们才能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斗争,不是为了增加自己利益而进行的庸俗斗争,而是作为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党,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而进行的斗争。正因为存在对矛盾斗争的科学认识和广阔视野,中国共产党才创造了载入史册的奇迹。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内容翔实丰富,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对新的历史起点,更需要汲取“四史”的思想精华。“四史”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提炼和理性表达,是集历史连贯性、逻辑整体性、实践统一性于一体的有机整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1页。在新的征程上,我们不仅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磅礴的自信,也需要方法论上的指引,“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页。“四史”中蕴藏着十分强大的武器。

    新的征程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四史”证明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摆脱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才能推翻三座大山完成民主革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衷的心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是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只要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就不难发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脑子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②《求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2020年,第14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就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改革开放史”同样表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新的征程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③《求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2020年,第10期。“四史”是人民奋斗的历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离不开人民的奋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唯物史观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从党史中能够汲取到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精华,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初心是为人民服务、为民族谋复兴。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各方面的诉求和期盼多样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是认识问题,也是实践问题,要把以人民为中心落到实处,就要从具体方面入手。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脱贫攻坚成果显著,九千多万贫困人口脱离贫困。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方面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彰显了大国风采与风范;
    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必须不断完善共建共治社会治理制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新的征程需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四史”,尤其是改革开放史,思想精华之一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没有当年做出改革开放的决定,就没有今天社会主义中国的“两个奇迹”,中国人民就谈不上从站起来到富起来,更谈不上从富起来到强起来。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关键。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时期后,改革也面临新的任务。我们要继续用好用足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推动深层次改革,守正创新,在战略上布好局,在关键处落好子,大胆探索国家未来发展之路。扩大开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四史”表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对外开放。我国的“双循环”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我们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继续放宽市场准入,同一切愿意与我们合作的国家、地区和企业积极展开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观察波谲云诡的世界,我们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今年全世界都不同寻常,乱象丛生,暗流涌动。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领域出现了错综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外部发展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大大提高。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如果我们能够站在新时代的鸟瞰点上,汲取历史的精华,看透现实的本质,“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①《周易·系辞》。,切实做到认清大势,就能够“验在近而求在远”,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占得先手,应对从容。

    “四史”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其蕴含的思想精华是全体中国人民、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有着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民族性和传承性。在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时期,深刻学习“四史”,汲取思想精华,以史铸魂、以史为鉴、以史资政、以史育人、以史聚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增强“四个自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胜利。

    猜你喜欢 四史征程改革开放 一个人的征程中学生天地(A版)(2022年6期)2022-07-14新征程,从春天出发金桥(2022年4期)2022-05-05《伟大征程》文艺演出在京盛大举行共产党员(辽宁)(2021年13期)2021-11-13“诵读学传”是“四史”教育的好方法少先队活动(2021年1期)2021-03-29高举队旗学“四史” 红色基因我传承——“四史”教育教你一招少先队活动(2020年11期)2020-12-28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少先队活动(2020年9期)2020-12-17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湘潮(上半月)(2019年7期)2019-05-22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快乐语文(2018年7期)2018-05-25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文史博览·文史(2018年4期)2018-05-07

    推荐访问:汲取 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