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认知隐喻视阈下的中外孝亲观阐析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06 22:40:04 点击:

    王倩倩

    (武汉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养分。对孝观念的深刻理解是传承及弘扬孝文化的基础。认知隐喻作为一种无处不在的语言现象,能直观形象的描述一种事物的意义或特征,毋庸置疑,从认知隐喻角度分析孝文化的深刻内涵有助于人们清晰认识孝文化的本质。

    20世纪80年代早期,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提出概念隐喻理论,该理论认为隐喻映射是人类理解新事物的主要路径,人类将未知的抽象的概念与每天经历的事物联系起来,利用故有的概念来理解新的特性[1]。“人们要认识和描写以前未知的事物,必须依赖我们已经知道的概念及其语言表达方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同时还要发挥惊人的想象力,这个过程正是隐喻的核心,它把熟悉和不熟悉的事物做不寻常的并列,从而加深了我们对不熟悉的事物的认识。”[2]

    在GeorgeLakoff和MarkJohnson看来,概念隐喻的新事物认知过程是将源域的概念应用到靶域中,源域的概念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熟悉的事物所形成的语言概念,靶域是人们不太理解或是不熟悉的范畴,已有的概念结构通过关联投射到一个新的范畴,实现对新事物的认知。新概念的形成通过源域的语义和事物特征转移到靶域上,可以说靶域的概念可以通过源域进行阐释,源域的事物特征决定了靶域的内涵。因此,语言使用者可以通过源域意象的选择,表达对靶域新事物的看法,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某种观念的传播。

    认知隐喻理论概括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普遍能力,这种认知过程受限于不同的地理文化背景,隐喻概念在不同文化中显示出不同的表征,人们把经验和信息加工后形成的认知结构在不同的社会中并不完全一致,旧事物与新事物之间的关联在不同的文化中也存在较大差异,两种文化的悬殊差异导致隐喻中的本体和喻体并不对等,因此,隐喻的理解应该考虑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也就是说,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连,一个民族的语言形式直接反映出这个民族的文化内涵。“语言从形成之日起就与使用该语言的民族文化紧紧地捆绑在一起,须臾难离。由于语言的发生和发展,人类文化得以孳乳和传承。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文化渗透并制约着语言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本民族的自然环境、历史渊源、风土人情、传统习惯,也折射着该民族的宗教信仰、文化心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3]

    不同文化中孝亲观的探讨对于全面理解人们对孝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诸多学者对孝文化做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刘萌和王曰美以西周时期的孝道观为理论渊源,认为孝思想强调主体的内在道德自觉意识[4]。毛心悦从孝文化的发端及其文化功能、道德主体的先验性孝文化心理结构出发,探讨了孝文化形成的内因、外因以及当代社会孝文化实现方法的三重逻辑,为孝文化的延续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哲学反思[5]。张丽华和邝邦洪结合《论语》全文中关于“道”“仁”“学”“志”等的内容,将孝纳入孔子“仁”之思想来分析,对“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进行了新的阐释[6]。张延勇通过分析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发现《论语》中孝观念体现出中国农耕文化占主导、“家国同构”及宗法观念等文化特质,《圣经》中的孝观念则反映出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同时也表现出重商主义对西方文化的影响[7]。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中国儒家经典著作、西方文化经典《圣经》以及中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圣典《古兰经》中关于父母与子女关系的论述,力求从新的角度阐释中国传统孝文化,并厘清中外孝亲观认知隐喻视阈下的异同,更加清晰认识当前不同社会的家庭观念。

    (一)中国传统孝文化的认知隐喻分析

    儒家学说体系对孝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论述。在《论语》中,“孝”字共出现19次[7],各大儒家经典著作中对孝的阐述也较多。现选取其中具代表性的论述进行阐析。

    《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
    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8]这一行字陈述了子女孝顺父母的方式。父母在世时子女的志向与父母去世后子女的行为都能显露子女是否有孝之心。父母去世后三年,子女不改“父之道”,仍然走父母坚持的道路,才是真的孝。子女的孝主要体现在对父母优良传统的继承上,父母的道路就是父母的行为准则,按照父母的意志行事才是行“父之道”。人们对道路的认识加深了对父母生活准则与志向的认识,从而更加明晰孝的含义。

    《论语·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8]当父母活着的时候,子女不能远游。空间距离上的感知映射到对父母情感的认知上,更直观地呈现出父母与子女之间亲密浓厚的情谊。

    《论语·为政》:“《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8]孝顺父母能扩展到友爱兄弟,并延伸至治国理政。父子关系,兄弟关系,与治国理政三种空间因为存在某些共性形成网络,孝道推广至治国,更体现出孝道价值的重要性。《孟子·梁惠王上》中也有相似描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8],孝敬自己的长辈不忘孝敬其他人的长辈。王阳明在解释孝悌时说道:“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9]孝敬父母,顺从兄长,推及见到小孩掉入井中的恻隐之心,都是良知的体现。人们对孝的深刻理解帮助建构对老人、兄弟、孩童和治国的处理空间,将孝敬父母之心放大至尊敬老人、友爱兄弟、爱护幼童、及仁爱天下。

    《大学》中也说:“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8]作为子女要孝顺,作为父母要慈爱。止,通常理解为停止,人在道路上行走,到达要去的地方,就可以停下来了,在此处,目的地分别是孝与慈,做到了孝与慈就是达到了目的,可以停止。这里在道路上行至终点的意象成为理解孝顺与慈爱作为人子与人父应该拥有的最高道德品质,更加突出体现父慈子孝双向型伦理精神。

    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提出的“百善孝为先”[10]以时间先后顺序突出孝的首要地位,《孝经·圣治章第九》里的“人之行,莫大于孝”[11]用事物的大小强调重要性,“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11]以开始、中间到结束的时间过程将孝行从侍奉父母开始,推至侍奉君王,再到修身立事实现远大志向。

    在认知隐喻理论的框架下有助于加深儒家思想中有关孝的经典论述的理解。在远古生产力低下的年代,群体生活是保障生存的最好方式,家庭是最小的群体单位,在父母对子女的喂养,关心,以及平日双方情感的交流中,父母对子女的爱护和子女对父母的依恋日益弥深。子女对父母的孝其实是一种初始的感恩意识。孝的实现方式和重大价值在儒家经典著作中以语言的方式呈现,成为整个社会的信念。汪少华通过研究“孝”“家”“天下”“人类命运共同体”四个核心概念, 提出中国话语架构体系的构建应分别以"天下一家模式"和"中华一家模式"为统领[12],这正是将孝推广至治国甚至治天下的体现。

    (二)《圣经》中孝文化的认知隐喻分析

    郑天楠探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反映出来的孝亲观念,并通过词源、宗教、社会等角度探寻其成因,他指出涉及孝亲观的记载散见于《圣经》各篇章之中,共有10处[13]。《出埃及记》(Ex.20∶12)说:“Honor your father and your mother,so that you may live a long time in the land that I am giving you.”《哥罗森书》(Col.3∶20)提到:“Children,it is your Christian duty to obey your parents always,for that is what pleases God.”这两条叙述提到尊敬父母和服从父母两个方面,只有尊敬父母才能长久生存,服从父母才能取悦上帝。在上帝赐予的土地上活地长久,是每一个子民期望的;
    让上帝开心,是每一个子民应该做到的,那么尊敬和顺从父母也是每个子民必须践行的。

    《箴言篇》(Pro.23∶22-25)提到:“Listen to your father;
    without him you would not exist.When your mother is old,show her your appreciation.”“Make your father and mother proud of you;
    give your mother that happiness.”这两句话点明父母对子女的重要性,并提出对待父母的态度与方式。有了父亲才能生存,向母亲表达你的感谢。让父母以你为荣,让母亲感到喜悦。“Show”与“give” 在人们最初的认知中只能展示和给予物体,当感恩与快乐被物化,情感也能被传递。圣经宣扬“爱”---人对上帝的爱,上帝对人的爱,人与人之间的爱,人对事物的喜爱,子女对父母表达感恩,让他们骄傲快乐,这就是子女对父母充满爱的表现。

    《圣经》中对孝的阐述不及中国儒家思想宣扬的孝亲观广博深远,但它所提倡的亲情温暖动人,也是对至亲辛苦养育的感恩之情的自然流露。

    (三)《古兰经》中孝文化的认知隐喻分析

    伊斯兰教权威教义学家安萨里在《心灵的揭示》中以《古兰经》和圣训为依据,对伊斯兰伦理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该作品也是这一领域的代表作。该著作《论孝敬父母》章中的经典名句对于理解伊斯兰孝亲观提供了较为直观清晰的理据。

    伊本·马哲传述,某圣门弟子说:“真主的使者啊,儿女对父母的义务是什么?”先知说:“父母是你的乐园,是你的火狱。”[14]先知的回答用乐园和火狱来映射儿女对父母的义务,源域的乐园和火狱分别代表快乐、幸福和痛苦、折磨,父母可以给孩子带来快乐或痛苦。目标域子女对父母的义务也应分两方面理解,即孝敬父母便是快乐幸福,对父母不管不顾便会痛苦受折磨。在另一条语录中“穆罕默德啊,谁正值父母之一[在世]而他没有孝敬他俩,死后进入火狱,真主远离他。”使用了同样的意象“火狱”,同时用空间概念“远离”表示真主对不孝子女的背弃,子女失德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清晰明了。

    《古兰经》46章15节说:“我曾命人孝敬父母;
    他的母亲,辛苦地怀他,辛苦地生他,他受胎和断乳的时期,共计三十个月。”[15]从受胎到断乳的时长建构了认知语境,母亲怀胎后一系列身体和精神上的反应,以及胎儿出生后不分昼夜的照料都是母亲艰辛养育子女的真实写照。这么长时间的辛苦理应得到子女的回报。

    艾布·达吾德与伊本·马哲传述,先知在回应父母去世后该如何孝敬父母时说:“为父母祈祷,为父母求饶,完成父母未尽的协约,联系父母曾经联系的亲族,尊敬父母的朋友。”[14]父母不在了,孝敬就是祈祷、求饶、完成协约、联系亲族、尊敬朋友,不同领域的行为方式充实了孝敬父母的深刻内涵,父母在世时子女要孝顺,过世后子女完成他们未尽的使命,照看亲朋并保持良好的关系也是行孝,父母也会因子女的善行而受到真主的恩泽。

    在伊斯兰教的伦理体系中,“孝”就是幸福,善待老人,让老人得享天伦之乐是每个子民必行的道德规范。

    中外孝亲观念的认知隐喻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解孝文化的视角,在这个视角下,中国传统孝文化与国外孝观念存在共通的地方,当然也有差异,下文将具体论述中外孝亲观的异同。

    (一)中国传统孝文化认知隐喻阐释

    从上文认知隐喻视角下的儒家学说中孝亲观分析中不难看出,中国传统孝文化具体而又宏大。子女自出生之日便与父母共同生活,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对自身点点滴滴的照顾与关怀凝结成浓厚的情感体验。父母的养育让子女产生依恋,而平日父母与子女的交流更是为子女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从体验哲学的角度,人类将个人体验的世界概念化,同时也通过个人体验来理解概念,子女的体验成为孝文化形成的基础,更是深刻理解孝观念的前提。

    中国传统经典对孝的阐释细致详尽。人们的距离体验映射父母与子女的亲疏关系,孩子远游引起父母的思念,其实这种思念是双向的,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深厚情感必然会使不在父母身边的孩子日夜想念。儒家传统思想对行孝的方式也做出了明示,人生就是一场旅行,道路的选择在旅行中必不可少,子女在父母死后仍然走父母选择的道路就是行孝。道路隐喻同样应用于“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的阐述中,突出人子孝和人父慈为最高道德典范,设定了子与父应该达到的道德目标。

    儒家思想中的孝亲观宏大且深远。人类对先后、大小的排序意象突出孝观念的重要性。由孝敬父母扩展至友爱兄弟、忠于君主,以及推己及人地尊敬他人父母、爱护他人子女,都是从个人的体验出发,将情感移至旁人,这种移情过程在认知隐喻的视阈下理所应当。中国传统孝观念在所有道德观念中处于首要位置,孝文化并不局限于一个一个小的家庭,而是一个一个社区甚至整个国家的理念。

    (二)中外孝文化异同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基于自身的体会和经历,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在同样的大环境中,都会经历生儿育女、生离死别。从一定程度上说,全世界的人,不分国界,都应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有同样的感受,因此孝亲观在世界各种文化中都是普遍存在的,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爱是共有的,儒家思想明确提出要孝敬父母,并将孝奉为“首善”;
    《圣经》要求子民尊敬服从父母;
    《古兰经》提出了子女对父母的义务。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会影响孝文化的具体内容,这也是认知隐喻民族性的体现。

    中国传统孝文化强调父母权威,“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父亲死后仍要坚持父之道,可见父母在时,子女的志向受到父母影响的程度;
    子女“游必有方”,远游要告诉父母去处,一方面体现了父母的关切与担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父母对子女去向的把控,父母在子女成长中的权威性较强。《圣经》要求子民带给父母快乐,向父母表达感谢,让父母以己为荣,这种子女对父母的爱显得自然又活泼。尽管《圣经》中也提到要服从父母,但后文紧接着说,这样做能让上帝开心,整体语境氛围轻松,没有太强的压迫感。《古兰经》用“乐园”和“火狱”映射孝与不孝的后果,同时要求子女在父母去世后“完成父母未尽的协约”,孔子“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相比较而言,儒家思想和《古兰经》中的孝更深沉。

    中国儒家思想对孝文化的阐述更全面。从隐喻机制可以看出,在孝文化的论述中,儒家经典学说使用道路、时间、距离、次序等多种意象解释孝的内涵,使孝的意义更丰富形象且易于理解,对行孝的方式、重要性和具体内容都有阐释,全面而深入。《圣经》和《古兰经》中对孝的论述中所使用的隐喻源域意象较单一,因此在孝文化的传播中很难引起共情。

    中国儒家思想中的孝更博大。孝在传统文化中不仅指孝敬父母,还包含忠,将孝父母推至忠君主;
    《圣经》中没有相关论述;
    《古兰经》也提出孝还体现在孝敬亲族,尊敬父母的朋友,但这些都仅限于家庭层面,并未提升至国家层面。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圣经》以及《古兰经》中体现的孝文化有相通的地方,对母亲养育的感恩回馈是人类的通性;
    然而,不同的文化在各自的历史背景中发展繁荣,蕴含的意义也必然有所差异。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学者认为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独有的,黄保罗通过分析儒家之孝与西学之孝的异同性问题,批判把孝的定义界定为中国儒家的最独特之处的观点,指出犹基学理和实践传统一直重视家和孝[16]。本文中的相关语录也证实了黄保罗的观点。如今社会对中西孝亲观念的看法是中国人看重家庭,推崇子女对父母的孝,西方人家庭意识淡薄,个人主义色彩浓,导致这种区别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东方的重农和西方的重商思想的分歧。无论是重农或是重商,家庭成员的共同协作都能保证群体力量的最大化,为整个家庭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保障。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敬父母与西方文化中对父母的爱都是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接触与情感沟通中自然形成的,这是人类认识世界感受世界的共性。还有学者论辩西方人家庭观念不深厚,因为家中老人不靠子女赡养,而是靠完善的社会养老制度供养,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试想在这些国家现代化实现之前,老人应该如何生存?即使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西方人也经常举行家庭聚会,与家人保持亲密关系,这种血缘产生的亲人关系在常年密切接触中日益坚固,牢不可破。

    认知隐喻是人类认识新事物的重要方式,不同社会的隐喻过程并不完全一致,因而中外文化中孝亲观的描述也有所不同。不同文化的语言呈现形式体现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这种基于父母与子女之间血缘亲情的双向关系是孝文化得以代代相传的根本。

    猜你喜欢 孝亲孝敬父母隐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活的隐喻》民俗研究(2020年2期)2020-02-28什么是给父母最好的爱?妇女之友(2018年1期)2018-03-02独生子女孝亲观念“式微化”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6年25期)2016-12-30在厦金胞张爱华孝亲牵起两岸情海峡姐妹(2016年2期)2016-02-27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剑南文学(2015年1期)2015-02-28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家长要从小教育孩子懂得孝敬父母中国火炬(2012年2期)2012-07-24渭南市中小学校大唱《孝亲敬老歌》新天地(2009年5期)2009-05-11

    推荐访问:隐喻 认知 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