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陕北方言中的“圪”应用及其文化特征——兼对方言研究有关问题思考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06 13:30:48 点击:

    曹 钢,王红梅

    (1.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2.中共陕西省委老干局 金秋杂志社,陕西 西安 710001)

    陕北是个非常神奇甚至让人深感神秘的地方。这里的黄土山沟里埋藏着巨大的资源宝藏,现在已建成驰名国际的高端能化工业基地;
    这里考古发现了史前最大的城市遗址,证明其是先祖黄帝开创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这里曾在危难中拯救了共产党人,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圣地。不仅如此,这里还保留着完整的远古方言文化体系,其颇具特色、耐人思索,很值得进一步探究。本文以陕北方言中频繁使用的“圪”字的用法为切入点,对其组词类别作出细致考核,进而开展对与此相联系的“圪现象”文化特征,以及在方言产生发展中的规律性展开研究,从而论证陕北方言在中华古文明研究中的活化石价值。

    在陕北方言中,有一个字的使用则非常显眼,这就是“圪”字。正因为如此,我们对陕北方言的研究,很有必要从“圪”字的广泛应用及词语组合说起。

    “圪”字在《辞海》中,解释为“高土”,放在“圪垯”词组中加以说明。《新华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也是与“圪垯”联系在一起,说“多指土块:冰圪垯、土圪垯”。看来离开了“圪垯”,就很难说清“圪”的含义了。而在陕北话中,“圪”包含“皱巴”“多折”“转弯”“起伏”和“不平整”的意思。可见,如果说文字的产生和演变与使用的需要直接有关,那么我们似乎可以认定,“圪”的产生和取义,或许正是根源于对陕北这样的山峁陡圪垯的表述,赋予了它“圪文化”之属性。反过来说,或许也正是这种地理特征,为“圪”字的广泛应用和“圪文化”之拓展,产生了广阔的表达需求,也使我们看到了破解方言产生和发展的秘密所在。笔者认为,在陕北话语体系中,“圪”字主要有四种组词方式,形成了上百个组词:

    第一种方式的组词有:“圪顶”“圪尖”“圪峁”“圪渠”“圪梁”“圪条”“圪蛋”“圪弯”“圪崂”“圪窝”“圪墕”“圪岔”“圪堆”“圪丁”“圪生”“圪洞”“圪扎”“圪节”“圪巴”“圪饼”“圪扭”“圪垯”“圪槽”“圪台”“圪砭”“圪棒”“圪揽”“圪塄”“圪畔”“圪堵”“圪洼”“圪钵”“圪拉”“圪柳”“圪泡”“圪针”“圪梢”“圪叉”“圪坨”“圪碜”“圪膝”“圪顶圪垯”“圪臼圪节”“圪里圪拉”“圪生瓦害”“圪塄畔劈”。

    这种组词都是以表现形状特征为主的。在陕北,地理特征比较复杂,它不像平原地区人们看到的都是那一马平川。而是出门便碰上了山或进了沟,一个山沟里便有说不清种类的地形地貌,不同的山沟却又可大同小异地细分为不同地理形状(或形态)。于是什么沟、峁、弯、条、梁、渠、槽、岔、砭、塄、台、洼、钵、窝、洞,等等,要啥有啥。而且,这些地形、地状、地态,都与“圪”字的本义相统一,这就自然地产生了表现各种形态的词组:“圪顶”,是最高处的意思,“我已爬到山圪顶上了”;
    “圪台”,是表示一个小高地的意思,“这里有个小圪台”;
    “圪拉”,是裂缝的意思,“这里有个小圪拉”;
    “圪梁”是指小高坡的长条顶端,“这上面有个小圪梁”。有些地形地貌,看似相同,但细说起来也不尽一样。比如“圪崂”“圪窝”都是山沟弯道部分的称呼,而“圪窝”会更小些,更多是说弯状底部和深处;
    又如“渠”“槽”都有沟的含义,但一般认为“渠”比“槽”更深更大些。同时,大自然的形状远不只是地理一个方面,“圪”字的表现也会多种多样。例如,“圪弯”,既可以表示地形,“这条路上有几个圪弯”,又可用于对其他物体曲折的表述,如:“这棵树干不直,有个大圪弯”。再如“圪梢”,本身就是对树梢或一个长杆子的末端的叫法,“你看那圪梢上落着一只麻雀”;
    “圪坨”,是指用面做成的一种食品,关中人叫它麻什,说“用荞麦面做的圪坨很好吃”;
    “圪臼”,多指皱巴、瘢痕,“这里有个小圪臼”;
    “圪泡”,用于表现水面上的气泡,“水面上冒出个小圪泡”;
    “圪柳”用于表现树木不端正,“这里长得有些圪柳”。“圪柳”与前面说过的“圪弯”都是不直的意思,但当地人用词上也有讲究,“圪柳”一般只用于说明一个小物件的弯度。同样,“圪蛋”“圪纽”“圪碜”都可用在各种物体的描写上,如“这个圪蛋不碍事”,“这个圪杻不好看”,“我吃了个小圪碜”等等。“圪膝”,即是人腿膝盖的专称。总之,上面列举的那些词组,每个词组都有它所对应的形状。

    第二种方式的组词有:“圪拐”“圪蹴”“圪就”“圪抱”“圪碾”“圪挑”“圪晃”“圪挺”“圪动”“圪搅”“圪拧”“圪扭”“圪抽”“圪挽”“圪挢”“圪捻”“圪纵”“圪夹”“圪扎”“圪捞”“圪游”“圪摆”“圪散”“圪嚷”“圪垫”“圪吵”“圪演”“圪徊”“圪蠕”“圪蹓”“圪绺”“圪眨”“圪挤”“圪撵”“圪羝”“圪楼楼”“圪稀散摇”“圪东达西”“圪咛圪嚷”“圪就残次”“圪撂马爬”“圪柳弯卡”等。

    这组词由对形状的直接表现,演化为带有一定扭曲性动作特征的表现。这种动作又多包含一定“圪”字的含义或有相近含义,比如“圪拐”,表现脚腿有病,走上路有些不平衡,“他圪拐圪拐地走了过来”;
    “圪蹴”,表现腿半蹲的姿势,“他圪蹴了一会便站了起来”;
    “圪团”,表现缩成了团的动作,“他圪团团地坐在炕上”;
    “圪挢”,表现某些抬高的动作,“他把一条腿圪挢起来”;
    “圪就”,表示动作不展脱,“看你圪就残次的样子”;
    “圪捻”,指用手指把紧贴的东西搓开,“你把这两张纸圪捻开”;
    “圪演”是指盆里的液体在波动,“我不小心把盆里的油圪演了出来”。“圪徊”“圪蠕”,一般是描写一些小动物缓慢地爬走或移动,“你看它圪徊圪徊(或圪蠕圪蠕)地爬着”。“圪蹓”“圪绺”,都是描写一些偷偷摸摸的走动,但表示动作细节并不一样,“你看他圪蹓圪蹓的样儿,就不像个正经人”,这里的“蹓”主要指走动的特征;
    而“圪绺”中的“绺”,则是描写“偷”的动作,“你的东西肯定是他圪绺走了”。“圪拧”“圪扭”“圪抽”,既是形象描写用词,同时也作为动作性用词,“我把它圪拧(或圪扭或圪抽)了一下”,“拧”表现转动,“扭”表现抓紧、捏紧,“抽”表现拉动。“圪眨”“圪挤”,都是表现眼睛的动作,“圪眨”表示闪动,“圪挤”是闭上的意思。“圪碾”和“圪撵”在当地话中是同音,但含义并一样,前者是橇起来的意思,“你看她的肚子圪碾得多高”,后者是说把人撵走。在陕北的乡土话中,把种公羊叫“圪羝”,这个称呼既与其长着圪柳拐弯的角楼有关,又包含了它们经常相互抵触的习性。另外,像“圪稀散摇”“圪东达西”“圪咛圪嚷”“圪就残次”“圪揽榥卡”“圪柳弯卡”这几组词,都反映一些动作状态。“圪稀散摇”表现可摇摆、不稳固,“圪东达西”是对多种物件的泛称,“圪咛圪嚷”形容说话比较零碎而啰嗦,“圪就残次”表现动作不顺畅,“圪揽榥卡”是对拿着长杆子动作的描写,“圪柳弯卡”形容弯曲得难看。

    第三种方式的组词有:“圪悠”“圪影”“圪糊”“圪松”“圪省”“圪混”“圪迷”“圪避”“圪哄”“圪扎”“圪团”“圪朽”“圪敛”“圪出”“圪妥”“圪挛”“圪脱”“圪叠”“圪飕”“圪浑”“圪爽”“圪兴打晃”“圪依打如”“圪狲猴气”“圪聊圪爽”“圪撂马爬”“圪轻麻擦”。

    “圪”字的第三种组词在第二种组词上,作了进一步的演化,以表现心理变化为重点,主要是些非正常心理状态,如不自在、突然性、受惊吓等扭曲现象。如:“圪悠”,表示心理变化,“我心里圪悠地动了一下”;
    “圪影”,常用于反映一种难以接受、不自在的心理状态,“这件事让人听了非常圪影”“我圪影得连看也不敢看”;
    “圪糊”“圪省”,都有受惊吓的意思,“我心里猛地圪糊了一下”,“我听了便打了个冷圪省”;
    “圪避”,即反映一种有意逃避的心里,“他并不是不知道,而是有意圪避咧”“这事已顶在了面子上了,你就是想圪避也圪避不下”;
    “圪朽”描写老人无能,“我早就老的圪朽下了”;
    “圪敛”描写有些收敛的意思,“这事你还是圪敛一些好”;
    “圪出”比喻退步的意思,“我是越来越圪出了”;
    “圪妥”与圪避相近,又有拖延的意思,“圪妥一下说不定就没事了”;
    “圪哄”,有哄骗的意思,“小娃娃家你圪哄一下就过去了”,“难道你准备把我圪哄过去吗”;
    “圪孪”,表示收缩的意思,“她听了十分害怕,不由得把身子圪孪在一起”;
    “圪松”,表示不稳重的样子,“看你圪松松的那个样子”;
    “圪叠”,表示娇惯过头形成的坏毛病,“把你这娃是信(惯)坏了,圪叠得不像样了”;
    “圪飕”也有类似圪爽的心神变化,“今早把我冷得圪飕飕的”。“圪爽”,在陕北话中描写心里不展拓,形成在外形上的拘束和收缩表现。上面列举的几个四字词组,都是一些民间成语,其都有特定的含义。“圪聊圪爽”,即描写心理不展拓而引起的外形上的忸怩劲;
    “圪兴打晃”,形容举止随意,缺少规矩;
    “圪撂马爬”,形容性格比较怪异,不太合群;
    “圪依打如”,形容怯懦而小气的样子;
    “圪狲猴气”,形容本性软弱,动作小气;
    “圪轻麻擦”,形容动作麻利;
    “圪聊圪爽”的用意,与“圪依打如”相近。

    第四种方式的组词有:“圪咚”“圪鼓”“圪蹬”“圪嚓”“圪叭”“圪轰”“圪哼”“圪呱”“圪呶”“圪咣”“圪当”“圪哙”“圪吱”“圪啷”“圪嘟”“圪嗖”“圪喑”“圪呱”“圪咋”“圪狰”“圪吧吧”“圪蛋蛋”“圪音圪呱”“圪冰圪棒”“圪倾要嚓”“圪咛圪嚷”。

    这组词组则由前面形状、动作、心理特征的表达,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演化为一些特殊声音的描写性表述。常常会与现实中的动作有比较直接的对应关系,甚至是某些动作声响的专用表达语。“圪咚”一般表现单一声音,多用于把石块甩在深水中,“猛然间圪咚一声”;
    “圪嚓”多使用于声音有连续性,“好像一个镲子掉在石盘上,圪嚓嚓地响了一阵”;
    “圪鼓”多表现水中冒出气泡,“气泡圪鼓圪鼓地直往上冒”;
    “圪蹬”,也似乎为单音词,“凳子蹆在水泥地板上碰撞出圪蹬圪蹬的响声”;
    “圪轰”,常用于对爆破声的表现,“圪轰一下,石畔被炸开了一道缝”;
    “圪呱”是大声喊叫,“他圪呱地喊了一声”;
    “圪叭”多用清脆响声的表述,如枪声、鞭炮声,“外面的鞭炮声圪叭叭地响了起来”;
    “圪黯”多用于大片物品掉下来,“只见房子顶棚圪黯一下掉了下来”。“圪棒”在一般情况下也是单音词,但它表现的声响要比“圪咚”“圪蹬”要大得多。有的词组却把声响和发声的动作连在一起,比如,“刚走到门口,便听到他疼痛的圪哼声”;
    “她的嘴角微微地动了一下,发出很低的圪呶声”。有的则是说明某种单一性声响,比如:“他猛地坐了下去,椅子便发出了圪吱圪吱的声响”;
    “刚走到门口,就听到了屋里姑娘圪蛋蛋的笑声”。另外,那几个四字词组,在陕北话中都有其约定俗成的含义。“圪音圪呱”,是对比较杂乱撞击和嘈杂声的描写。“圪咛圪嚷”在第二种组词法中已解释为说话比较零碎而啰嗦,这里需要强调是,它同时还表现一种由怯懦声。“圪冰圪棒”“圪倾要嚓”都是表现声响的,而在声响类型上却有所区别,前者是针对“棒”声,而后者重在“嚓”声。

    “圪”字在陕北方言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不只表现在其广泛应用和组词方式多变上,更重要的是这种“圪应用”事实上体现了整个陕北方言的文化属性和典型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地域性。“圪”字在陕北话语体系中的广泛使用,实则是陕北地域特征的典型表现。人类语言体系的发展,自然地受到其所处地理特征的限制和影响,这是一种规律。这在整个陕北方言体系中,得到了非常突出的表现。

    这里我们对陕北的地名文化作一考察,便可发现正像“圪”字的应用一样,陕北村庄名称用词中,使用最多的也具有山沟特征的单词。几乎没有一个村名不与这些山、沟、河、湾、砭、峁、峪、坬等相联系。诸如:梁家沟、吴家山、蔡家河、李家砭、三皇峁、王家岔、焦家渠、刘家墕、杜家湾、双湖峪、张家洞、赵家台、薛家崖、屈家圪顶、王家阳坬、柴家圪崂等。尤其是陕北文化的核心代表区绥德、米脂、子洲一带更为突出。这与关中地区那包含帝王色彩村庄名称,以及内蒙古区域那沙滩海子特色地名称谓有着截然区别。

    笔者对子洲县村名做了调查,1222个自然村名中,落脚于“沟”的有194个,占比为15.9%;
    落脚“山”的110个,占比9.1%;
    落脚“湾”的110个,占比为9.1%;
    落脚“庄”的71个,占比5.8%;
    落脚“峁”的67个,占比5.5%;
    落脚“坪”的65个,占比5.3%;
    落脚“崖(nai)”(崄、畔、石磕)字的53个,占比4.3%;
    落脚“梁”的50个,占比4.1%;
    落脚“塌”字和“圪塔”的共49个,占比4.0%;
    落脚“圪崂”(圪台、台、圪堵)38个,占比3.1%;
    落脚“坬”的35个,占比2.9%;
    落脚“河”和“岔”的33个,占比2.7%;
    落脚“砭”的23个,占比1.9%。其余落脚单字的还有:峪、寨、里、路、店、界、塬、滩、嘴、桥、巷、坡、庙、窑、川、坝、井、坟、场、寺,都是与当地的地理特征相联系。另外还有一些两字落脚的村名,仔细品味其也都与当地人的语言习惯和地形称呼相吻合。比如当地人把水浇地叫“园则”,于是便有用于“园则”命名村子的16个,历史为防土匪在半崖上挖的类似防空洞一样的“窑则”,又有6个村子叫××窑子。人们习惯上说“沟里”“山里”“坬里”,就有:庙底里、峁底里、阳条里、西山里、西坬里、四旗里、半沟里等村名。可见,地域性是陕方言习惯之重要特征,也显示了“圪文化”属性的充分展现。

    二是形象性。陕北方言体系的又一重要特征是它叙事的形象性。“圪”字会有那么多的组词方式和词汇,实则是其用词形象化的客观需要。因为越是形象的描写,就越需要有多的词汇予以表述,也就越需要采取多的词汇组合,甚至产生出众多的专用词汇。许多词汇在表达一个意思时,往往把动作、声调、心态、情绪都包含了进去。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在前面对“圪”字词组释义的介绍中,我们已说明了这一点。

    这里,我们再以陕北方言中对“说话”这一情节的表现来看,也更为典型地表现出它的丰富精细巧妙。其把一般说话,称作“拉话”“闲偏”“拉散散话”;
    把大声说话,叫做“呐喊”“喊叫”“圪音圪呱”“高喉咙大嗓子”;
    把小娃娃哭,叫“嚎”;
    将自言自语,叫“圪嚷”;
    低声说话,叫“说悄悄话”“拉咬耳根子话”;
    说对别人不利的话,称之“咒人”;
    几个人在一起说人的坏话,叫“祈杀人”;
    将发誓要报复别人、整治别人,叫“排砍”;
    把当面骂人,叫“辱噘”:训斥别人,叫“谴葬”;
    说别人不吉利的话,称为“噘咒”;
    私下议论,称为“圪吵”;
    把吵闹,叫“吵架”。形容说话不利索,叫“圪咛圪嚷”“匿匿嚷嚷”或“呶声圪它”;
    表现声调不正常的,用“细声儿气”“阴阳怪气”;
    表现低声密谈的,叫“偷声换气”;
    表现否定性口气的,叫“赌声发咒”;
    表现说话情绪不好,叫“恨声咄气”。对说不靠谱话的,称为“张天没地”;
    对编造假情况,叫“虚说”;
    对有意说假话叫“哄人”;
    对道听途说的,称为“瞎说溜道”;
    说奉承话叫“说遛勾子话”“说舔屁股话”;
    把爱说别人闲话的,叫“说长道短”;
    把说陷害别人的,叫“说造孽话”;
    碰到丑事不便说出,称为“张不开嘴的话”;
    把紧急情况下说话,称为“气吼逃也”“长呼短气”;
    旁敲侧击称之“指桑骂槐”;
    多人吵闹称之为“鸡麻草乱”。

    在陕北方言体系中,常常还会抓住某一部位或动作,进行多侧面多视角地描绘。近日翻阅陕北方言研究专家王六的一本书,他专门搜集方言中对“眉”与“眼”的组词,竟然也列举了一百多个词组。(1)参见王六《陕北话中话》,商务印书馆2019年版,第62-70页。这一百多个词组,都是对“眉”和“眼”的描写,都集中于随着心态的变化,而对“眉”和“眼”描写的组词,如此细腻地描绘一个对象、反映人的心态,恐怕是其他任何语言都未曾达到的。

    三是丰满性。也许是流传久远的缘故,陕北方言是个较为成熟的话语体系,具有非常突出的丰满性。如“圪”字应用所反映的多重含义和多种组合一样,陕北方言堪称是一个话语体系完整、词汇容量庞大、修饰方式精巧,能够十分清晰、细腻、生动地表达语言功能的文化体系。可以这样说,她像一个老年靓妇,虽没有多少花枝招展可耀眼,却颇具擅场而更显魅力;
    又像一坛陈年老酒,你越品越有味道,越细品则越有厚重感。

    尤其令人叫绝的是,陕北方言通过代代传递、口口传颂,经历几千年,形成一个庞大而丰富的“民间成语”体系。之所以称其为“民间成语”,是因为这种词语在组词方式上酷似成语(一般都是四字组合),而且确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但绝大多数都缺少标准化的文字记载和解释,以至各地间的语音差异,很难确定其究竟应是哪几个字。然而神奇的是,只要在陕北这块土地上长大之人,他在日常生活和语言环境的熏陶下,都自然地对这些“成语”心领神会并能应用自如。一般普通农村妇女,都可信口说出,甚至常是越封闭的乡村,越没见过世面的人,说得越自如、越精湛。而且这种“成语”往往是融话语表达与动作示意、心理刻画与音像描写为一体,通俗易懂、惟妙惟肖,具有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人们往往会感到,倘若不用这个“成语”,再说多少句话都依然表达不出那股味儿!而事实则是,这种“成语”在陕北民间流传,非常广泛且数量巨大,谁也说不清会有多少。见于书籍收编的,现在已有3000余个。(2)参见王六《陕北话中话》,商务印书馆2019年版,第13页。可以说,“民间成语”是陕北方言体系的一大宝库,是陕北方言表述功能的点睛之笔。

    陕北方言的丰满性,还表现在其具有通用的自我修饰方式上。其比较通用的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双字”方式修饰。比如,将“圪悠”加为“圪悠悠”;
    将“圪楼”加为“圪楼楼”;
    将“圪蛋”加为“圪蛋蛋”。这样一加,其词义就发生了改变。“圪悠悠”就由一次性动作,变为一种连续发生的过程;
    “圪楼楼”似乎显现出一种摇摆性,更强化了不稳定的表现;
    “圪蛋蛋”便把对象定位在比较小的体积,增添了对描写对象说明的生动感和亲切感。二是采取固定格式修饰。其比较多的修饰是形成固定词组,如:兰圪莹莹、红圪艳艳、白圪生生、绿圪糊糊、黑圪洞洞、黄圪澄澄、阳圪烫烫、暖圪呼呼、薄圪闪闪、轻圪飘飘、新圪崭崭、硬圪板板等等。(3)陕北方言中的许多字音都是顺口说出的,有的字很难认定它是哪个字更准确。过去人们把这一系词组中的“圪”字,都用“格”或“个”字,结合本文的整体研究,我初步认定这里也应用“圪”字,甚至认为这可以看作是“圪”字的第五种组词类别,这里的“圪”字,承担助词或助动词的功能。可以说,由于“圪”字在陕北方言中使用频繁,慢慢口语化了,便演变为语气助词。这同上面“圪悠悠”“圪楼楼”“圪蛋蛋”的使用基本类同。此外,据一些专家研究,陕北方言还有多种修饰方式和方法。用这种词组做表述,自然地增加了描写的真实感,演绎出一种诗情画意,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领悟!

    通过对陕北方言尤其是“圪”字应用的探索,笔者思考了方言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尤其是思考那些发生在陕北方言产生演化中的规律,在整个汉语发展中具有不具有关联性呢。通过思考,有的已初步形成某些观点,有的也可说上三言两语的道理,有的则只是提出了问题。现将这些思考粗糙推出,盼能引发同行们的讨论。

    (一)方言产生的条件及关系问题

    方言是最早的语言,方言的产生是语言产生之源头。“语言是人类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意识性的反应,是音义任意结合的符号系统。”[1]如此而言,方言产生条件何在呢?笔者认为有三个:一是生存的需求。生存需求是第一位的需求,生存中碰到各种环境,逼着原始人不得不发声,还会因为各种环境差异发出不同的声调,可能有欢乐,可能是悲痛,可能有惊吓,可能是呼救,还会有更多。这种最初的发声,如同鸟鸣、畜叫、兽吼一般,无疑都包含着一定的语义。二是交往的需要。人类作为高级的动物,一开始就懂得群居的好处,从而便产生了交流、组织、指挥等功能,随之形成适应这种需要的发声信号,加之实践活动的复杂性要求,必然引起发音的扩展性变化,由此便产生了真正富有语言功能的更多“喊叫”。如果说前面说的“第一种喊叫”,还只是个人(单个动物)的应急性反应,还难称之为是合格的语言;
    那么这“第二种喊叫”,成了群体交流的工具,便完全地走向了成熟的语言功能。三是对地理自然的应变反制性需求。在原始社会,“人”依自然而生存,受自然之变化而摆布,然而随着其智能的演变,无疑地会由弱到强地不断产生出对这种逼迫的反制,从而也自然地产生出一定程度上的反制性需求,同时又会促使语言受反制应变需求的提升,并不断地有所丰富和走向成熟。

    换个角度说,我们把语言产生条件称之为产生要素。即可定名为三要素:生存要素、交往要素、反制要素。如果说这前两个要素都是直接依托自然逼迫的需求,而第三个要素则是依托人对自然反制而产生出的需求;
    其既发源于自然却又不完全依顺自然,即在一定程度上对自然的“反制”(抵抗或改变)性需求;
    从而,以人类的自身进步来说,其便明显的是高出前两种需求的新一层需求,是一种更具自我主动性的需求。

    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认为反制要素是方言产生和进步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要素。正如文字的产生是从象形文开始一样,语言也是顺应环境状况及客观需求而产生。陕北方言的“圪应用”,就是从山峁陡圪垯上生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说,“第一种喊叫”应是源于自然的直接反应,即是语言产生中“象形文”。依托“第二种喊叫”的方言,即基于人们的联系,作为语言发展说已包括了相互学习和交流,是个重要进步。但是从整体性能上看,这两种语言都是以顺从自然为前提的,缺乏超越自然的创造性。而反制要素对语言发展则出现性质的变化,它的可贵性就在于不只是直接反映自然,而开始形成“应对”“反抗”或“改造”自然的定位,无疑是进一步的提升。

    当人处于第一阶段或第二阶段语言功能时,当他第一次见到“河”便会想:“这会流动的水”叫什么好呢,会为它的流动感到神奇,不得不以它的神奇而产生惧怕;
    而当进入第三阶段语言功能时,他就可想到“采用什么方法可以渡过河呢?”或者“当河水变大时怎样避免把大家冲走?”甚至会想“利用什么办法可以把自己拾来的东西输送到下游?”总之,这是一种反制,是斗争,是伴随人的智力和能力提升在语言上的新跨越,也意味了语言功能的进步与丰富。可见,反制要素是方言也是语言产生条件中的决定性因素,应该成为研究方言产生和发展不能不关注的一个基本原则。

    (二)关于“圪现象”在方言发展中普遍性

    我们把“圪”字在陕北方言中广泛应用,称之为一种“圪现象”,同时作出这样的解释:陕北山区本来就是一种“圪地理”,正是这种“圪地理”,导致了日常生活生产交流和表达中产生出多种多样的“圪需求”;
    而这种种的“圪需求”,便演化出了四大类的“圪应用”,产生出上百个的“圪”词组。依托山区条件便会产生对“圪”的钟爱,倘若依托其他条件,也会出现对另一字的钟爱。生活在森林中的人,或许会十分钟爱“树”字或“绿”字;
    靠打鱼为生的人群中,又会把“水”字或“船”字当成他们的“圪”字。进而认为,“圪现象”的关键不在于“圪”字的本身,而在于其反映了方言产生中的一个规律性,即每种方言都会依托特定自然地理或特殊环境之需求,产生对某一字或某言语特征的“钟爱”现象。

    方言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地理条件,还有气候、生态、食物条件及历史图腾等等,其影响所产生的表现也会各有不同。除了文字组词差异,还有声调、音速、韵律等,都可显现出特点,都可形成各自的“圪现象”。总之,我们研究的“圪现象”,实则是个广义概念,即是认为每种方言的产生,都会受制于它所在的自然地理诸多限制,都会产生特定的反映自身特征的“圪现象”。其可以是组词上的特有现象,也可能是腔调上的特有现象,也可能是发音、音速、韵律等方面的不同。说到底都是有原因的,既非是什么主观上的好恶,又非是随心所欲之臆想。因而我们冒昧认定,这并非陕北方言的特有现象,而是一种带有规律性的普遍现象,是各种方言产生发展中的共有规律,实则是自然环境决定人类成长规律在言语上的必然表现。

    (三)关于“民间成语”渊源和一词多义联系

    陕北方言中“民间成语”的渊源问题,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就是它体现着陕北方言与整个汉语发展的密切关系。其一,陕北“民间成语”有的在历史本来就是个成语,而是在现代进程中却被遗忘了。举例来说,“久贯牢成”“赌声发咒”这两个词,在现代汉语已很少说到,甚至连《新华汉语词典》这样的词典中都不予介绍。而阅读过古版《金瓶梅》的人便知道,它们在本书所反映那个时代的民间中却广泛使用。(4)参见兰陵笑笑生《全本金瓶梅词话》,香港太平书局1982年版。可以肯定,如此被忘掉的而在陕北民间仍使用古成语,绝非会是仅此两例。其二,有的“民间成语”本身就与一些历史典故有关。王六考证认为,陕北话中流传的“岑彭马武”这个“成语”,实则起于史上岑彭和马武这两个人的史实,“但在陕北人口中已合二为一为成语了”。[2]因为陕北人对这个词的释义和应用,与这俩人的历史形象相统一。王六所讲陕北人用“马武来了”这句话吓唬孩子,也是颇有普遍性的。他言之有理。这里需要补充的是,这个成语的产生虽源于历史,却包含了陕北人的创造,因为这个“成语”的喻义,只是借用岑彭、马武作为武将的形象,引申为对一些人喜好动刀动枪、张牙舞爪现象的描写,如:“你这人动不动摆出一个岑彭马武的样子,让谁怕你?”

    再从“圪”字的几种释义看,其也是与汉语中的一词多义规律相同。陕北方言“圪”字的几种组词方式,既有区别又相互关联,表现出一个清晰的演化过程。以“圪扎”这个词为例,就本义讲即指带刺的小东西,比如“柴草圪扎”,这是陕北的口头语,此时的“圪扎”应属第一种组词的应用;
    从这种对“圪扎”的定义出发,又可形成第二种用法,即把“圪扎”当作一个动作(它会扎人);
    正是基于人们对“圪扎”习性的厌恶,又演变了第三种用法,即把一些不讲理、难对付的人,称之为“圪扎”,如:“这个村里有一大群圪扎(人)”。再如“圪搅”一词,既可当作一个动作,“你拿棍子把它圪搅一下”;
    又可当作人的活动,“我想这事中少不了你在胡圪搅”;
    还可当作食品名,陕北人把“搅团”叫“圪搅”。

    现在随便打开词典查一查,便可看到汉字几乎没有一个字不是一字多义、一词多用的,甚至还存在一字多音多义现象。更值得注意的是,这“多义”的词与词关系,同“圪”字应用中的词义演化方式相统一,即都是由本义向引义、一义向多义扩展,形成既区别又联系的不同词组。因此,如果说方言大多是先于现代汉语产生的,如果说现代汉语是各种方言共同演变而来,如果说现代汉语的基础语种是北方方言,我们即可认为,陕北方言中的“圪”组词和词语演变规律,实则代表了整个汉语词语的演变路线,反过来说即是汉语词汇演变中的先端现象。

    (四)“圪”现象与“乡土文化”的属性关系

    方言本身即是一种文化,由此自然产生出另一个问题,这种方言文化与当地的乡土文化关系何在呢?笔者认为,方言文化与整个乡土文化具有固有的同根同源性,共同反映一个区域的文化基本属性。毫无疑问,“圪现象”中每个“圪”字的应用,都成为一个组词,都是一种应用方式,自然地构成一个语言系统,表现为一个文化支流;
    进而,整个陕北方言体系的形成,即是众多“圪”字文化系统的聚合,是一个“放大”(或“扩展”)了的“圪”字话语体系及文化体系。仔细研究便可发现,陕北民歌即是一个陕北方言体系,也可以说是一个“圪文化”体系。由此可说,“圪”字话语体系和“圪文化”体系相统一,都是陕北地域条件中带有原发性,囊括一系列根本文化内涵的基本属性。

    基于以上探索,结合已知的对史前文明的考证,我们似可作出这样的判断:陕北至少是起于黄帝时代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当然也是中华古文字和文化的重要原产地;
    现代汉语是以北方方言为基准的,而基于陕北在史前文化上的辉煌,足可认定陕北方言实则是早先北方方言发展的引领者。(5)现在方言研究的主流观点认为,我国方言有七大类别,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和客家方言;
    北方方言被称为“官方话”,分布最广,其分布地域大约占全国面积的70%;
    使用的人口也最多,也占汉语人口的70%左右;
    而北方方言中,又分为北方、西北、西南、江淮次系统。陕北方言应属西北次系统,也称为晋语系统。“古语词在陕北方言中的存在,展现了陕北方言的文化底蕴。”[3]研究表明,许多古文化的遗存,往往是在现代语库中再无法见到,恰恰能在流传至今的陕北话中找到知音。也许正是由于山区条件的闭塞和隔绝,而使这个区域在后现代的方言演化中趋于被动,却又让它成为当今语言考古的活化石。由此可说,陕北方言事实上充当了连接远古文明与现代语言文化的主要传承脉络,她那述事生动、惟妙惟肖,囊括庞大“民间成语”的话语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现代语言文化,具有很重要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组词陕北方言 方严的方言东方少年(2022年28期)2022-11-23方言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1-26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2021年7期)2021-10-13——碧麟湾">陕北迪士尼
    ——碧麟湾延河(下半月)(2021年7期)2021-08-10哪些方言有利于经商意林·全彩Color(2019年6期)2019-07-24怎样正确组词小学生学习指导(低年级)(2019年5期)2019-04-29党建地图·陕北当代陕西(2018年16期)2018-09-13我会组词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1期)2018-06-22台湾女硕士在陕北乡下写生的那三年海峡姐妹(2017年11期)2018-01-30谈方言在人物塑造中的作用唐山文学(2016年11期)2016-03-20

    推荐访问:陕北 言中 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