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创新型高素质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06 06:20:05 点击:

    邹小琴,宓郑成,杨玉芳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科研部;
    b.药学部,广西 南宁 530021)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医药卫生行业得到迅猛发展,医药产业逐步呈现出多学科综合发展的趋势。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培养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再次强调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比重。国家政策导向的背后标志着经济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改革带来的劳动力市场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激增[1]。高校作为医药行业人才培养的摇篮,需要重点培养具有此类能力的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2]。虽然药学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等在近年来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如何改革传统的培养模式,强化对创新型药学人才的培养,从而满足医药行业对创新型药学人才的需求已成为焦点。因此,本文就药学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探讨,并针对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药学人才培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人才培养模式是以价值取向为基点,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划,以相对稳定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育评价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总和。但实际上我国药学人才培养的情况并不乐观,目前开设药学类专业的高校只是把专业进行简单的拆分,使得药学专业设置存在分支多、交叉少的问题,进而导致学生知识面较窄、综合能力不强。由于设置的教学课程单一死板,学生学习更多的是理论知识,而实践性经验不足,容易与社会需求脱节,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且高校大多注重理科思维的专业教学而往往忽视对于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药学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使其难以适应社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具体而言,我国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薄弱点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缺乏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掌握专业“基本功”是根本前提,挖掘医药学“新领域”是必要条件。然而当前培养的药学人才普遍存在缺乏创新意识的情况,原因有多方面:(1)药学课程中不少内容比较陈旧,没有根据药学的发展进行更新。(2)传统的授课模式是以教师课堂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形成被动摄取知识的习惯,缺乏主动思考、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敢于尝试、推陈出新的创新意识。(3)教师传授的知识缺乏理论上的深度和广度,很多教师只停留于课本上的知识,缺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没有把握药学的最新发展动态,更没有与相关学科进行横向联系。(4)学生对学习药学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善于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进行创造性学习。(5)学生课业负担繁重,忽视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缺乏对创新思维的发掘,不利于创新意识的提升。在这样的教学体系下培养出来的药学人才缺乏对所学内容的批判性思维,同时缺乏开拓创新的意识。

    (二)实践能力薄弱

    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药学实践教学在创新型药学人才培养中至关重要。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药学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大多数高校的药学人才培养体系大致相同,教学模式单一,理论知识占比过多,缺乏实践教学内容,所学知识与药学实际工作存在差距,致使学生的药学专业实践经验不足,缺乏团队协作与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思维模式得不到创新,导致无法满足社会对创新型药学人才的需求。

    众所周知,药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患者。以“医院药学”为例,这门课程是以药学知识为基础,以患者为中心,以用药安全、有效、经济为目的;
    其主要内容包括医院制剂处方设计与制备及其质量控制、治疗药物评价原则、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药学监护、病患用药教育、治疗药物监测、合理用药指导、新药临床研究等[3],而这些内容都是医院中实际开展的药学工作。可见该课程涉及较广泛的药学专业知识,例如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理学、药物治疗学、药事管理学等,是药学应用在医院领域中的一门学科。然而开展这门课程的不少学校仍然仅以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来传授。由于我国药学专业的学生基本都是在学校接受药学教育,在实习前极少能接触到医院中的药学工作,因此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缺乏有机的结合,也就难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综上,国内高校的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创新及实践能力缺乏的情况,这已经成为我国药学人才培养的瓶颈,同时也提醒我们需进一步加强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医药产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改革的坚实基础,而高校作为药学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基地,应该以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创新型药学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对接社会需求,加强对药学专业学生科研创新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适应国家和社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4]。为此,对于现有的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强化科研创新能力

    1.提升科研学习的自主意识。在药学专业学生的科研启蒙阶段,让他们了解实验环境和器材,培养对科研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升华为对于科研的一种内在向往,教师则进一步训练学生的科研思维,鼓励学生多了解国内外的研究前沿,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文献的习惯,启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激发其创新思维,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为积极探索。

    2.建立科研交流互动平台。教师需定期开展科研小组会议,了解学生科研工作的情况,分享研究领域前沿信息,促进学生发散思维。高校则应深入挖掘校内外资源,大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搭建跨学科创新性学习平台,积极鼓励药学专业学生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进一步加强科研互动,促进药学专业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为学生探索学术前沿问题搭建桥梁。

    3.打造科研创新平台。依托现有的科研硬件条件和软实力搭建不同层次的科研平台,为药学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优质的科研平台能让学生更好地将专业知识与科研实践相结合,为科研探索和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保证药学人才的培养质量。

    4.加大科研创新投入。药学科研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培养经费的支撑,高校应进一步加大药学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强校内外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优势资源的整合利用,保障药学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和载体,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药学培训基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有机融合,系统性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这对药学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

    1.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传统实验教学内容较为固定,仅靠简单的实验操作较难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因此高校应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入自主设计的实验课程,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为目的,由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向创新性、设计性实验转型,让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的组织者与引领者,增强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热情,加强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对专业知识的应用。

    2.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校外合作等培养方式,不断加强产学研创新基地建设,与合作单位共同构建创新型药学人才培养体系,制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计划,使药学专业的学生掌握药学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5]。

    医疗机构是高校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后选择的主要就业机构之一[6-7],也是药品最终使用的主要场所之一。因此,医院应该成为高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基地。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应密切结合医院药学的工作内容,不断地调整与完善培养模式,以适应现代医院药学发展的人才要求。

    另外,校内和校外的实践基地应该有机结合,内容包括药品的制备和质量检查、药品的运输、药品的存储和养护、药品调剂、药品的应用与监测等,形成一套完整的药学人才培养的实践流程,使学生接受系统的药学实践锻炼。

    3.加强授课模式的改革。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和性质来选择不同的授课模式,一个课程可同时采用多种不同的授课方式,以达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目的。以“医院药学”课程中的治疗药物监测为例[8],我们采用基于问题的见习与传统课堂授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授课,其基本流程是:(1)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包括治疗药物监测的定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开展治疗药物的监测、是否所有的药物均需要监测、目前治疗药物监测的方法有哪些等问题;
    (2)然后安排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到医院的药剂科见习,了解治疗药物监测的整个过程,包括标本的处理、上机检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及检测结果如何指导临床药物治疗等;
    (3)回归到课堂上,教师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授课,并由学生来解答见习之前的问题;
    (4)最后安排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总结和分享所学到的知识、遇到的问题和给出的建议和体会。在课程的最后环节中,曾有学生提出建议:检测血药浓度的实验室是瓷砖地板,而有些标本是放在玻璃试管中的,如果试管跌落破碎,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该选择什么样的地板,或者该选择什么样的试管而不影响检测结果等一系列相关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改革,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见习,再去解答问题和发现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启发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意识。

    4.完善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注重人才的综合能力评价,进一步加强创新型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考核方式,采用笔试测评、面试答辩、口头表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考核、团队协作能力、成果展示等多种不同方式,从多个维度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价,加强实践能力的综合测评,有效保障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适应社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

    (三)加强具有创新思维的师资力量

    创新型药学指导需要具有创新思维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这对教师的综合实力要求很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既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要具备海纳百川的胸怀,不拘泥于一种思考方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应实施“内培外引”的国际化师资培养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广泛吸引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的高层次科研人才,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融合创新思维,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与此同时,积极鼓励本校教师出国访学或深造,创新教学模式,搭建具有国际背景的核心教师团队。另外,应聘请企业中有专业特长的技术人员参与高校教学,建立长期的联合培养机制,丰富药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开展多元化教育

    高校应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融合生物、化学、医学等多个相关二级学科的知识,让学生对药物的设计、制备到应用形成全面认知。深化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实施探究式、启发式教育教学,有效引导学生认识问题、发现问题,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9]。

    另外,药学工作是医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的健康事业服务,而药学工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作为一名药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要成为合格的药学工作者,不仅需要掌握药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必须加强药学职业道德修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药学道德教育并强化人文课程的教育,树立“以患者为中心”,为人民群众防病治病提供安全有效的优质药品和优质的药学服务等教育理念,提高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10]。

    综上,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我国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国家和社会对创新型药学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但目前我国药学人才培养仍然存在薄弱环节,需改革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各高校应积极改进教学模式,加强药学人才的特色培养,强化课程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实现专业人才与社会需求相匹配。与此同时,还需加强师资力量,实现创新型药学指导,升华思想,融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促进我国药学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从而保障药学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创新型药学人才 人才云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3期)2022-04-28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2022年5期)2022-04-11《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药学进展(2022年1期)2022-03-06《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药学进展(2021年10期)2022-01-07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年7期)2021-01-13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上海建材(2020年12期)2020-12-31忘不了的人才之策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推荐访问:药学 高素质 探索